01
前言
秦漢簡牘中的點畫突破了篆書形態(tài)較為單一的寫法,變得豐富多姿。老子講:“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秦漢簡牘點畫的質量、節(jié)奏、形態(tài)、方向決定著每個筆畫的質感、力度和韻律。出土于湖南的里耶秦簡,可以多達七行書寫,既要顧及文字的上下關系,又要考慮行與行之間的左右協(xié)調。出土于甘肅武威的儀禮簡為最具有代表性的漢代“書籍”,其內容為儒家禮儀的經典。書寫的靈動放逸正可與漢碑的雄渾蒼茫相互結合與補充。面對二千多年前的墨跡范本,能感受到古人高超的書寫水平與歷史的悠久厚重。
這段時間受李逸峰老師的悉心教導,打開了我們的思維方式,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引導我們一步一步了解簡牘。臨摹課程雖短,大家的進步卻有目共睹,簡牘的學習才剛剛開始,往后更要多讀書,多實踐!
辛丑夏月任培之記
02
教師簡介
李逸峰
李逸峰,1972年生,湖南隆回人。文學學士、佛學碩士、書法博士、中國社科院宗教學博士后。鄭州大學書法學院常務副院長(主持工作)、教授、碩士生導師?!洞髮W書法》雜志副主編,河南省特聘教授。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教育學會書法專業(yè)委員會理事,全國高等書法教育分會副會長。
03
結課研討
04
學生作品
曹騫帆
說到今年學習的簡牘書,我總是會想起我們長沙的漢簡博物館,那是我童年周末時長浪跡之地,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簡帛書,可謂一絕,他們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漢朝人的精神面貌。
因此我在本次課程中自然而然挑選了馬王堆出土的帛書,由于李逸峰老師引導性的教學,在臨習時我的視野首次擴散到了臨習時書家的狀態(tài)和書寫工具。首先書寫者的狀態(tài),漢簡上所書的文字與漢碑上呈現的完全是兩種味道,漢簡中豐富的跳筆調鋒甚至是側鋒,無不表現出一派活力四射的生氣,相對書寫場合莊嚴凝重的漢碑,漢簡接近生活的書寫狀態(tài)更是我們當下學生們應該具備的特質。其次關于書寫工具,漢簡帛書的承載基底相對之后紙張有根本性的差別,竹簡是植物纖維分明的硬質基底,帛是經緯編制出現的薄織物,二者呈現出吸墨能力較差,表面更粗糙的特點,這要求我們在將小字簡書放大時書寫節(jié)奏和速度的把控。
此番簡牘學習擴大了我對書法學習的理解,更加深入了我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的嘗試,希望以后我能用富有創(chuàng)意的心態(tài)去書寫更優(yōu)秀的作品。
陳晨曦
《武威漢簡》(儀禮簡)書寫于東漢早期,隸書法度完備而且規(guī)范,技巧純熟。運筆以中鋒為主,兼用側鋒,注意提按,主筆收放自如,并伴有頓挫的波勢。筆畫處理精到,線條跌宕而流暢。筆勢沉靜中有飛逸,偶有“草尾”出現。結體以方扁為主,右側波挑舒展,開合自如。間架結構密而不促,疏而不散, 橫向取勢的體態(tài)十分突出?!段渫h簡》(儀禮簡)中“蠶頭燕尾”的筆法已經基本形成,時雜楷、草字體,字與字之間雖無牽絲連綿,卻筆筆映照,張力十足。其用筆中鋒側鋒并用,藏鋒露鋒兼施,提按頓挫明顯,形體結實,做到了初射、嚴整而不刻板,熟練而不浮滑。通篇看來,有剛健豪邁的氣象。字的結體不取左右對稱的格局,巧妙地把重心移向左側,然后將波挑之筆向右開鋒取勢,形成左右顧盼之態(tài),欹側之中見平衡意趣。章法上,壓扁字形,加大字距,形成錯落有致、疏密相間的節(jié)奏韻律和幽遠深邃 的空靈效果。
為時六周的簡牘臨摹轉瞬即逝,我們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以后還要繼續(xù)進行刻苦鉆研的學習,同時把自己的思維能力也鍛煉到一個新的境界。最后,感謝李老師給我們帶來這一期的漢簡臨摹課程,筆者收益頗豐,感激不盡!
欒夢圓
在這短暫的簡牘書臨習之中,我對簡牘由剛開始的平淡到后來的充滿興趣,由不耐煩到充滿好奇心,更讓我開始有所體會簡牘藝術在書法長河中可以擁有一席之地的必要性。在李老師簡牘課程的學習下,讓我避開了許多簡牘書寫的誤區(qū)以及應該保持怎么書寫狀態(tài)去臨習放大版的簡牘,更多從李老師這里獲取的知識豐富著我的頭腦,讓我可以對簡牘書法展開自己的臨習道路。
在書寫過程中關于趣味性與線質雙方的調和,或許是我臨習過來感受最深的,學書的道路漫長,相信體會也會有不同的變化,對不同階段的感悟都是一個心得體會,都應該認真思考并及時向老師請教。這次學習只是皮毛,認識自己的不足,慢慢向著正確的方向努力前進!
胡曼玥
簡牘書不僅比甲骨文、金文早,為甲骨文、金文的出現立下了基礎,而且為使書法成為一種藝術形式立下典范。簡牘書是以最質樸的形式為書法藝術立下了基架,也為書法的審美講求立下了千古不易的原則。簡牘書體現在作為藝術的書法“寫”、“字”兩大基本要素,因為所謂書法藝術,就是書寫漢字的藝術,必以“寫”來求,必以漢字為據。有此二點,即使全然不知何以謂藝術,也會產生有審美意味的藝術。此次簡牘臨摹學習受益匪淺。
李心雨
跟隨李老師學習簡牘的這五周,與之前的專業(yè)課學習模式略有不同,除了專業(yè)技法的學習,還有思維方式的訓練,使我對簡牘的臨習有了更多的思考。此次臨習我選擇的是《儀禮簡》,其舒展不拘,似為不經意的書寫,又時時體現著一種“法度”。簡牘一些筆畫和態(tài)勢區(qū)分于漢碑,卻比漢碑書寫更為放松,如何臨出老師所說的“簡的面子,碑的里子”是我在臨習中一直要思考的。
李昭懌
漢簡是隸書向楷書等其他書體過渡階段的書體,形態(tài)體勢、意趣風格非常豐富多樣,古拙自然與秀美遒逸兼具, 《儀禮》簡保存最完整,初臨只覺沒有擺脫張遷碑的結體和風格,后通過老師的臨摹示范以及老師對同學的指導,也漸漸得法。李老師也說要用漢隸的里子,漢簡的面子來臨習簡牘帛書。這一段時間的練習不僅讓我認識了漢簡,也對隸書的用筆有了提高。
劉坤瑾
漢簡區(qū)別于漢碑,他的線條自然流動,頗具蕭散之氣,通過李老師的授課,我理解了何為簡的形態(tài),碑的用筆。在授課過程中通過老師的臨習技巧的示范和理論知識的講解使我對簡牘有了基礎且全面的認識,了解了關于秦簡、漢簡等不同時期的簡牘的相關知識,包括許多遺址、許多名稱的由來。學簡的目的是我們要用墨跡去印證刻的書寫,將放松的心態(tài)運用到以后書法學習中,汲取高古氣息,效果會是不同凡響的。在課程學習之后我對簡牘有了全新的認知與體會,也會將簡牘融入今后的書法創(chuàng)作學習中。
任培之
簡牘的出土量較大,我重點學習出自家鄉(xiāng)的儀禮簡,此簡為最具有代表性的漢代“書籍”,之內容為儒家禮儀的經典。不同于其他簡,其結字更講究,筆法精到,字形結構大都扁平緊湊,布白均勻,由于右部的波磔寫得較為粗重。為保持結體的平衡,往往打破了左右對稱而將重心往左上方移動,寫成上緊下松、左緊右松的形式,一定程度上開創(chuàng)了后來楷書的結體特征,不愧被稱為天下第一簡。今后還需臨創(chuàng)結合,多下苦功夫,吸收簡牘書法之精髓。
石婉新
行楷書,漢字的一種書體,是行書與楷書的結合,一般的理解是字中楷多行少,是借鑒行書筆法的楷書,其最大特點是在楷書結構的基礎上融入行書的連帶筆法。變端莊嚴肅為活潑跳動,但基本不作過多的簡省,大致保持楷書風貌。在臨帖的過程中,我體會到,臨帖一定要寫的和原帖字體一樣大小,力求做到酷似逼肖,這樣不僅鍛煉了自己的眼力,更鍛煉了自己的手上功夫,使得自己可以用筆端表達出自己心中所想,這樣才能達到用書法抒發(fā)自己情懷的目的。學習書法,不僅僅是對字的學習,更是對人生,對文化的一次洗練和傳承,也是對自己情懷的一種抒發(fā)。雖經過了幾周的學習,但是我行書書寫水平還處在一個很低的水平。所以我會繼續(xù)努力,在追求藝術的路上堅持不懈的為夢想奮斗下去。
陶家珍
初次接觸簡牘,雖然時間短暫,可也獲益良多。我主要臨習和接觸的是《儀禮簡》,最初覺得他和曹全有些相似,后來經過老師的示范以及講解,領悟到了簡牘的磅礴和大氣以及那種樸拙,因為它本身是古人用來記錄生活的瑣事,放大來寫屬實有些難度,但是老師的教學方式也比較有趣,打開了另一個頭腦的模式,學會了更多方面的去思考問題,以及組織語言,在今后的學習中,我也會更加努力的提高自己。做到發(fā)言時條理清晰,通俗易懂。
王啟月
雖然課堂上的簡牘臨摹課程暫時結束了,但李老師將我們帶領到簡牘書法這個奇妙的世界里。書法中每一個書體領域都太神秘偉大了,相比之下我們是多么渺小,我們仍需自己多加努力,通過李老師傳授給我們的知識,繼續(xù)臨習簡牘書法,繼續(xù)體會簡牘書法帶給我們的益處,通過靈活多變的章法,風神洋溢的字形來補充自己的書法知識與技法,也要將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法,運用到其他書體的學習中去。汲汲不斷地學習吸收古人的精華,得之毫厘,便收獲甚豐。
魏瑤
初學簡牘,先是驚訝于其打破常規(guī)的自由爛漫的章法,而后又被它的稚拙之氣所吸引,看似漫不經心的用筆和結構,卻飽含了許多變化,令我不禁聯想到“大智若愚”。
此次課程也是我第一次臨摹簡牘。一開始我總是勻速行筆而不自知,寫出來的字總是沉悶的呆板的感覺,難以寫出簡牘靈動的形態(tài)。“簡之面目,碑之線質”,初見這八個字時內心較為迷惑,后來在老師的示范和講解下才有所理解。寫簡牘要注意行筆速度的緩急,有節(jié)奏感,才能更好的把握簡牘的形態(tài)。
文靖博
簡牘,作為書法史中承上啟下的過渡字體是我們在學習古代書法不可避免的階段。在本次簡牘臨摹課程中,我主要臨習的是《儀禮簡》,與之前學習的漢碑相比更具動勢,率性自然,有很強的書寫感。在剛開始臨習時,往往只臨摹其形而不得其神,線條顯得輕滑無力。后來,李老師通過示范和理論的講解告訴我們臨習簡牘要做到“簡之面貌,碑之線質”,在凝重的線條里體現飄逸之感,在書寫時更要有一種輕松的心態(tài),這種心態(tài)可以運用到創(chuàng)作中去。李老師所講的對于中鋒用筆的多元理解也讓我受益良多,雖然這門課結束了,但仍有不足之處,還要多多學習。
翁馨露
簡牘,中國古代書寫用的竹簡和木片,為未編成冊之稱。我們這學期的簡牘臨摹課程,以漢簡臨摹為主。此前我有見過別人寫漢簡,但我并未動手寫過。剛開始寫簡牘時,我寫出來的線條非常輕浮,難以入紙,在老師的教導之下,我的線條質量及結構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提高。但我臨摹的簡牘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雖然簡牘臨摹課程已經結束,但是我還是會認真臨習簡牘,努力提高我簡牘臨摹的水平。
閆溯
簡牘是中國書法這偉大篇章中極為濃墨重彩的一頁。在紙發(fā)明以前,簡牘是中國書籍的主要形式,對后世書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書法從上至下,從右至左的書寫形式,也是承襲了簡牘的書寫傳統(tǒng)。相對于帛書、碑刻、摩崖和紙張,簡牘更早的作為書法文化的載體。簡牘的存在,讓我們更加清楚直觀的認識到先秦時期的書法墨跡的風貌。
在《簡牘臨摹》這門課程中,我們在李逸峰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簡牘學習。在李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進行了各種簡牘的學習,了解了不同時代、不同地區(qū)簡牘的特點,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學習。我相信在李老師的教導下,我和同學們能夠在攀登書法藝術高峰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張睿雅
《尚書》云:“惟殷先人,有典有冊?!焙啝┚嘟褚延形迩Ф嗄甑臍v史了,為燦爛的書法文化譜寫了光輝的篇章。在上課過程中,李逸峰院長要求我們注意“中鋒多元”的原則,豐富筆畫形態(tài),另外還要理解簡牘書法中的“碑的線質,簡的外形”,可以使我們的字更有韻味、古致。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中說道:“臨帖如驟遇異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頭面,而當觀其舉止、笑語、精神流露處,莊子所謂目擊而道存者也?!奔闯珜R摹不要拘形似而貴在神似,講究“氣韻生動”,從而表達出漢簡牘中蘊含的大氣磅礴的氣象,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真正的書法源頭、脈絡,必須從簡牘中去尋找。它博涉兼容,率性天真,值得我們進行不斷的探索學習。
張艷昭
最早的簡牘書法應該就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簡牘帛書,而我臨摹的是西漢《儀禮》簡,筆勢流暢,工整秀麗,已經具備了成熟漢隸的氣質,“碑之線質,簡之面貌”是簡牘書寫的要義,我覺得是要只有在追求漢碑線質才能達到簡牘書法的真正面貌,因此要從漢碑出發(fā)才能真正將簡牘書法寫進去,才能達到一定的高度。
趙柳
在紙發(fā)明之前,我們的祖先除了把文字記錄在甲骨、金石上之外,使用最為廣泛、時間最長的便是竹和木,而經過加工后寫了字的竹和木就稱為“簡牘”。在幾周的學習中,我所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對于“碑之線質,簡之面貌”的理解。其次是對于其靈動感的把握。
在剛開始學習中,我只是一味的追求線質,而忽略了靈動感。以至于寫的很死板,在李老師的示范下,慢慢的有了些新的體會。如何可以在保證線質的情況下而不缺少靈動感,是我仍在探索的問題。
聶蘭瓔
對于初學簡牘的我來說,我只認識到它可能與隸書相似,但對于臨寫這一方面是沒有任何一點頭緒的,所以在剛開始臨習的時候不知道寫的哪種感覺才是對的。我選擇了李老師一開始讓我們臨寫的武威儀禮簡進行臨摹,不僅要追求中鋒,還要追求滄桑感,線條的滄桑感,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簡單,有時候沒有處理好就仿佛重新在上面添了一筆,看上去非常的不自然,出來的效果就很不好。我對簡牘現在就只是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并不算很了解,在以后的臨習中還要向各位同學和老師多多請教。
魏莉
第一次接觸簡牘,最開始是覺得簡牘只需要快寫就能寫出感覺,但深入學習之后才發(fā)現并不是這樣的,它需要快慢相結合,才能寫出想要的線條。
這次簡牘臨摹課,我主要練習的是的是被稱為天下第一漢簡的《儀禮簡》,由于書寫身份的不同,漢碑與漢簡也存在著比較大的風格差異,漢碑莊嚴、渾厚,漢簡自由、活潑,率意,讓人為之著迷。如果單純只看圖片,會認為簡牘是非常好寫的,實則里面的線條要想寫出該有的感覺是非常難的,一不小心就將線條寫的很滑,很簡單。
從剛開始書寫的時候線條非常滑到之后感受到毛筆扎進紙里的書寫感覺,這一點點小小的進步,是我受益匪淺,課程雖然已經結束,在以后的學習中,我也會不斷的探索與學習簡牘。
END
院團委青年傳媒中心
指導老師| 李逸峰
圖片| 曹騫帆 魏瑤
文案| 2020級3班
排版| 魏瑤
校對| 2020級3班
審稿 |張珂老師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