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則
無限的時間,也擁有著自己的特色,這從時間存在哪些原理以及時間管理的方法有哪些中可以體現(xiàn)出來。
書中關(guān)于時間存在哪些原理,就有服務生效應、時間“四象限”矩陣、利特爾法則、特克斯勒消逝效應、時間混亂現(xiàn)象、金字塔原理……看到這些是不是有一種能學習到很多知識的感覺呢?先分享一個小故事,一起學習一下、感受一下。
服務生效應
心理學家蔡格尼克曾經(jīng)做過一個很簡單但是十分有趣的調(diào)查:在餐廳里,服務生一天要接待許多客人,每一桌客人需要的餐點他們都能記住嗎?他們對什么人的菜單印象更深刻呢?
經(jīng)過大量的調(diào)查,他發(fā)現(xiàn),服務生對于那些還沒有把菜上全的菜單印象更加深刻。如果這一桌的菜已經(jīng)上全了,在服務生的腦海里就像有一塊橡皮,將這些“完成”的訂單都擦掉,他們就很難想起對方點了些什么。
這就是“服務生效應”。蔡格尼克告訴世人,原來我們對那些尚未完成的計劃和任務印象更深,而對已經(jīng)完成的事卻很容易遺忘。這是因為我們天生就有一股“動力”去完成那些還沒完成的目標,但是一旦完成了,這種動力就得到了滿足,所以我們會迅速忘掉。而如果這件事突然中斷、沒有做完,給自己留下的印象將是最深刻的。
這也許也揭示了,為什么那些沒有走到最后的感情總是很深,因為我們對遺憾總是念念不忘。
大多數(shù)人都具備這樣與生俱來的積極性,讓我們想將手中的事情完成——每次完成的時候,你都會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這就是這一欲望的體現(xiàn)。有些人特別追求這種感覺,所以要做的事情只要還沒做完,就一直牽腸掛肚,總覺得心里沉甸甸地好像有什么負擔,而一旦做完了,他們就再也不愿意去回顧和回想這件事,甚至經(jīng)常想不起來自己做了什么。
這就容易讓一個人的工作陷入兩個極端中:要么總是強迫自己,做什么事都要一次做完,做不完就加班加點,投入大量精力,甚至將其他事情都推掉、拋之腦后,只為了完成眼前的事;要么就毫無動力,什么事都喜歡拖延,而且每件事都做不完、做不到最后,半途而廢是最常見的情況。
這兩個極端意味著,前者有著過高的驅(qū)動力,讓他將完成眼前的事當成了執(zhí)念;后者則對“完成一件事”的追求很少、驅(qū)動力很低,所以才無法有始有終。
正確的時間管理法則告訴我們:這兩個極端都不能走?!胺丈币呀?jīng)明確揭示了,當一件事很容易、很快被完成的時候,你就很難記住它,所以對于重要的事情,應該按部就班地進行,高效率、認真當然是必需的,但盡量不要一次性毫無中斷地去做,這樣很容易導致做完之后,你對它的印象變得很淺淡。
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做到一半時突然中止,以其他事項打斷它一下。你可以休息,可以吃飯,可以散散步,或者做一點兒別的事情,然后再重新回到工作中,這樣對工作的記憶反而會更深刻。
同樣,我們也不能將一件事拖拉到最后也不愿完成。一旦養(yǎng)成了這個習慣,我們的底線就會越來越低,對于完成一件事的動力就會越來越少,也很難從“做完某事”上獲得成就感。當失去了這種動力,以后就很難管理好時間,也不容易培養(yǎng)好的工作習慣。
而對于“服務生效應”,我們還可以通過幾個時間管理方法來輕松化解,幫助自己在同樣的時間下,讓工作的記憶更深刻、生活的安排更合理。
1. 不做半途而廢的人
首先,“服務生效應”并非鼓勵你真正做一個半途而廢的人。做不完的遺憾也許會讓你記憶深刻,但對于一個人的工作和生活并沒有什么積極影響,你可以短時間中斷自己的工作以加深記憶,但一定要記得在最終將它做完。不要把每件事做一點就丟下了,這可不是一個好的習慣,更不是管理時間應該有的態(tài)度。
2. 做一個不會立刻把所有工作做完的人
有些人總喜歡將精力集中之后,就不停地工作,只關(guān)注一件事地去工作。也許短期來看是一種專注,但長期來看并非好事。
首先,我們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長期投入在一件重要的事上,其實沒法將其做好,因為人總有精力分散的時候,我們應該張弛有度,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其次,我們的生活是多維度的,一個總愛專注在一件事上的人,很容易因為突如其來的任務而打亂自己的生活與工作習慣,做什么都兵荒馬亂,無計劃和節(jié)奏。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一上午才能做完,但你只能專注工作一個小時,好的辦法是每隔一小時就休息一下,放松自己的精神,去鍛煉、去喝茶、去休息一會兒,然后繼續(xù)進行,這樣可以保障精力充裕,而且適當?shù)闹袛噙€有助于加深記憶。相反,專注忙碌一上午,效率反而不會很高。
學會不要立刻把所有工作做完,加深生活的廣度,讓自己更有規(guī)律、更有節(jié)奏而不是緊張狹隘地工作。
3. 用時間表來規(guī)劃自己的安排
用時間表來安排你的工作,可以讓你的時間得到更加有效的管理。寫下來的時間表,能讓我們產(chǎn)生時間意識,知道自己要在什么時間以前做好一件事。這樣也有助于我們加深對工作的記憶,而且以更好的節(jié)奏去工作,避免因為拖延而導致工作難以完成,也避免了出現(xiàn)驅(qū)動力過強將所有時間放在一件事上的情況。
4. 懂得“斷舍離”,不重要的工作可以放棄
正因為我們總是對未完成的工作念念不忘,才會在發(fā)現(xiàn)工作不重要、無意義的時候,也強迫自己去完成。比如去旅游,發(fā)現(xiàn)不如預期,想的是“來都來了”;買了不太喜歡的衣服,不想穿,想的是“買都買了”……因為做了一半,所以覺得還是做完比較好,哪怕這件事毫無意義。
這其實是一種對時間的浪費。既然發(fā)現(xiàn)了無意義,知道了自己在浪費時間和精力,就一定要果斷終止,哪怕你已經(jīng)花費了一些精力在里面。也許未完成這件事會讓你遺憾,但是也比浪費更多精力和時間要好。
不做半途而廢的人,也不做驅(qū)動力太強的人,做一個有行動力、有計劃、有節(jié)奏的工作者,時間安排會更好。
看完后感覺怎樣呢?是不是不僅學習到了知識,還學到了一些解決問題的實用的方法呢?其實劉志則老師和白楊老師合著的《時間管理》這本書,書的整體風格就是這樣的,不僅簡明利索地闡述了很多知識點,還提出了很多很實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說章章有干貨、節(jié)節(jié)有亮點,且圖文并茂。在闡述“四象限矩陣”“金字塔原理”“GTD工作法”“麥肯錫30秒電梯法”時,還配上了簡潔形象的圖片,讓人一目了然。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圖文并茂,結(jié)合內(nèi)容配上一目了然的圖片,加速我們的閱讀和理解空間。此外,還對“如何進行個人的時間管理”“新時代下應具備哪些時間觀念”以及“名人的時間掌控術(shù)有哪些”都做了生動具體的闡述,讓讀者在學習知識、掌握實用的時間管理方法的同時,也能與時俱進、融會貫通,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方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