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姓者,統(tǒng)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biāo)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自古以來,華夏子孫以姓氏為家族延續(xù)的標(biāo)志。其中,按照人口數(shù)量,就全國范圍內(nèi),李、王、張、劉、陳是前五大姓氏。不過,就各個省份來說,前五大姓氏則是各不相同。對于歷史文化大省——山東來說,前五大姓氏分別為王、張、李、劉、孫。
一
首先,就王姓的起源,常見的說法來自于周靈王之子太子晉,也稱王子晉和王子僑,因值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被周靈王之子太子晉,也稱王子晉和王子僑,因值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春秋戰(zhàn)國這一歷史階段,支王姓一直活躍于河南洛陽一帶。到了秦朝末年,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避戰(zhàn)亂分別遷徙至山東瑯琊、山西太原,最終發(fā)展成瑯琊和太原的兩大王姓望族。目前,就王姓的分布,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區(qū)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區(qū)。也即北方王姓多,南方相對較少。
二
其次,就張姓來說,也和王姓一樣,主要起源自黃帝的姬姓。三皇五帝時期,黃帝之孫揮,也即張揮成為張姓始祖。一支張姓以青陽(即清陽,在今河北清河縣東面)為發(fā)源地,是為清河張氏。在西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張姓人群主要活動于山西、陜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區(qū)。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張姓一直是排名靠前的大姓。當(dāng)代,張姓的人口已達(dá)到近8500萬,為全國第三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6.79%。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東、河北三省,大約占張姓總?cè)丝诘?7.5%。
三
再者,在中國歷史上,張姓雖然人口眾多,但是幾乎不出皇帝。與此相對應(yīng)的是,對于山東省第三大姓——李姓,稱帝王者多達(dá)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朝代和國家,出現(xiàn)了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等著名皇帝。在李姓之后,劉姓是山東省第四大姓。漢朝是劉姓的鼎盛和發(fā)展時期,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后,分封同姓于各地,其后支派繁衍。全國的分布上,劉姓集中于四川、河南、江西、山東、河北五省。
四
最后,按照人口數(shù)量,孫姓是山東省第五大姓氏。三國時期,孫姓是東吳國姓。據(jù)史書記載,孫姓主要源自姬姓、媯姓和姚姓、羋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與陳胡公,春秋時期衛(wèi)國的孫乙與齊國的孫書為得姓始祖。孫乙是姬姓孫氏的得姓始祖,孫書是媯姓孫氏的得姓始祖。孫姓在人群中分布很廣,但不均衡。在山東、京津、河北大部、黑吉遼、內(nèi)蒙古東部、蘇皖北部、河南東端,孫姓占當(dāng)?shù)厝丝诘谋壤话阍?.8%以上。
文/情懷歷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