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可發(fā)生于身體任何的毛囊部位,最常見的是頭面部、頸部,還有大腿,臂部及腋窩,是毛囊炎癥性皮膚病。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肉眼可見的毛囊周圍的紅色丘疹,可伴化膿、瘙癢、紅、腫、熱、痛等癥。
毛囊炎根據發(fā)病部位,病因等可分為多種類型,常見有細菌性毛囊炎,好發(fā)于發(fā)面頸部等,可由紅色丘疹迅速發(fā)展成丘疹性膿皰,可干燥結痂;馬拉色菌毛囊炎,背上部、胸前、肩、頸等皮脂腺豐富的部位易發(fā),呈散在分布的半球狀紅色丘疹或膿皰樣皮損,可伴瘙癢;革蘭陰性菌性毛囊炎,表現(xiàn)為紅斑上出現(xiàn)黃色膿皰,可出現(xiàn)結節(jié)和膿腫;須瘡,在胡須部出現(xiàn),由輕微腫脹的紅斑到出現(xiàn)小膿皰,相鄰膿皰可融合,還伴發(fā)紅脫屑或濕疹樣變化,病程持久而難自愈;還有癤,癰,脫發(fā)性毛囊炎,項部硬結性毛囊炎,嗜酸性粒細胞毛囊炎等類型。部分輕癥毛囊炎可自行消退,無需特殊治療。毛囊炎若反復發(fā)作或長期存在甚至加重,要及時治療,患者受感染嚴重時可出現(xiàn)發(fā)熱,寒戰(zhàn),畏冷等全身癥狀,甚至并發(fā)敗血癥。
毛囊炎的治療常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嚴重時手術治療。
一般情況下,每日用溫水和溫和的抗菌產品清洗皮膚,保證皮膚清潔,避免損傷,有助于緩解不適,皮損恢復,防止感染擴散等。物理治療常用遠紅外線照射、超短波等,可消炎、鎮(zhèn)痛及抗感染;根據情況進行激光脫毛,可永久性去除毛囊,杜絕毛囊炎?;摚茲⒌陌X和癰,可在消毒無菌的條件下手術切開引流,以排出膿液;頸部硬結性毛囊炎硬塊面積大的情況下,可采取手術切除和植皮治療。
藥物治療要根據感染病原體種類來選擇抗生素或抗菌藥,輕則外用,重則口服全身抗感染治療,必要的時可聯(lián)合用藥。但要注意不良反應或過敏等情況。
抗生素類藥物主要針對各種細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如外用的克林霉素凝膠、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口服藥阿莫西林、頭孢呋辛、復方磺胺甲噁唑等。
抗真菌藥,外用藥如酮康唑乳膏、益康唑霜等,口服藥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適用于真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如炎癥比較嚴重,還可聯(lián)用糖皮質激素類,甚至聚維酮碘溶液、維A酸等藥物治療。
中醫(yī)治療毛囊炎常有草藥外敷法和內服調理法。草藥外敷可用新鮮的蒲公英、紫花地丁、馬齒莧、金銀花、金不換等選1~2種,搗泥外敷患處,每日1~2次。內服調理,應辯證用藥,常見熱毒夾濕證,治宜清熱解毒利濕,可用牛黃解毒片,穿心蓮片等;血瘀證,治宜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可用大黃?蟲丸等;氣血兩虛型,治宜補益氣血,托毒消腫,常用托里消毒散加減。
涼血解毒顆粒,可清熱除濕,化瘀散結,涼血解毒;適用于濕熱毒瘀蘊結引起的尋常型痤瘡;本方由黃柏、梔子、大黃、黃芩、石膏(生)等組成。
膚疾洗劑,可解毒殺蟲,活血祛瘀,止癢收斂;適用于瘙癢性皮膚病,疥瘡,脂溢性皮炎,濕疹,花斑癬。本方由苦參、百部、白鮮皮、花椒、硼砂、雄黃組成。
臨床用藥經驗:
1、伊曲康唑聯(lián)合膚疾洗劑治療小兒毛囊炎,能夠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療效,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
2、研究表明,口服伊曲康唑聯(lián)合膚疾洗劑治療馬拉色菌毛囊炎療效好。
連翹敗毒丸,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瘡癤潰爛,流膿流水,灼熱發(fā)燒,丹毒瘡疹,疥癬癰癢等適用。本方由連翹、金銀花、苦地丁、大黃、苦參、天花粉、黃芩、黃連、黃柏、荊芥穗、羌活、麻黃、薄荷、防風、白芷、柴胡、當歸、赤芍、甘草組成。
七味姜黃搽劑,可清熱祛濕,活血消痤,散風止癢。適用于癥見粉刺(痤瘡),油面風(脂溢性皮炎)的濕熱郁膚證。本方由姜黃、杠板歸、重樓、一枝黃花、絞股藍、土荊芥、珊瑚姜組成。
消炎膠囊,可抗菌消炎;適用于呼吸道感染,發(fā)熱,肺炎,支氣管炎,咳嗽有痰,癤腫等。本方由蒲公英、紫花地丁、黃芩、野菊花組成。
金花消痤丸,可清熱瀉火,解毒消腫;適用于癥見痤瘡,粉刺,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胃火牙痛,目赤,便秘,尿黃赤等肺胃熱盛證。本方由山銀花、梔子(炒)、大黃(酒炙)、黃連、黃芩(炒)、桔梗、薄荷、甘草組成。
像毛囊炎,痤瘡等皮膚病患者一定要注意的是避免用手擠壓患處,尤其是頭面部和危險三角區(qū)(鼻根到兩嘴角之間的三角形區(qū)域),可能會導致顱內感染;平時保持皮膚干爽清潔,但不要過度清潔;保證睡眠和休息,不要犧牲休息時間去刷手機,規(guī)律作息讓工作和生活效率更高;平時穿著以寬松透氣為主,防止皮膚悶熱;嚴格遵醫(yī)囑用藥,有不良反應要及時告知醫(yī)生調整方案,防止耽誤治療;如手術,術后應遵醫(yī)囑護理換藥,防止皮膚感染等不良情況,注意切口恢復,如有持續(xù)紅腫熱痛化膿等情況,要及時進行治療。
參考文獻:
[1]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82):47-48.
[2] 皮膚病與性病,2018,40(03):379-380.
[3] 吉林醫(yī)學,2017,38(0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