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病從口入’,這句話并沒有問題,任何一種病,大多原因都是如此。
而冠心病也并不例外。
為什么會這么說呢?我隨便舉個病案,這樣就理解了。
我的一位患者,曾經(jīng)因為某事情緒不佳,忽然就開始出現(xiàn)心前區(qū)的憋悶,疼痛,甚至有窒息和重壓之感。不適感還向左臂放射。與此同時,患者周身乏力,一點力氣都沒有,疲憊困倦,食欲全無。
檢查發(fā)現(xiàn)是冠心病,但是一直在服用抗凝血的藥物,癥狀雖然稍有好轉,但是只要有一點情緒變化,他還是會發(fā)作。
多的時候,一天內(nèi)發(fā)作10多次,少了,也得有五六次。發(fā)作時間,少的能有1到2分鐘,多的能有5到6分鐘。
刻診,刻診,見患者脈象弦,舌質(zhì)淡紅。
了解到情況后,給她開方。方:黨參、白術、半夏、木香、焦三仙、生姜、桂枝、瓜蔞、薤白、丹參、白蒺藜。
結果,患者服用3劑以后,疼痛感的發(fā)作開始減緩。服用20劑以后,患者胸前不適感完全消失。
為了鞏固療效,原方不變,又用了10劑。到最后,患者諸證悉平,而且隨訪半年,未曾復發(fā)。
這到底是什么原因?為什么冠心病就和脾胃有關系了?
表面上看,心和胃,是人體內(nèi)的兩個臟器。但是從中醫(yī)角度看,兩者關系密切。脾胃屬土,心屬火。火能生土。心為母臟,脾胃為子臟。脾胃不足,子病犯母,則心一定跟著受影響。
另外,足太陰脾經(jīng)的走形,很有意思,在體內(nèi)絡胃,然后往上走,連著心。所以說,脾胃和心密切相連。
清代《也是山人醫(yī)案·胸痹》:'某關部獨澀,納食不降,中陽欠運所致,作胸痹治?!?br>
以此說明,胸痹一證其病變雖在心,而其根源實則在脾胃,中焦脾胃往往是發(fā)病的關鍵。
脾胃為后天之本,脾胃不足則五臟必失于濟養(yǎng),脾胃虛則寒濕內(nèi)生。
而且脾胃位居中焦,是人體陰陽、氣血、水火升降之樞紐,脾升胃降,互為表里,升降相因,燥濕相濟,倘升降失常,則不但影響水谷精微之納化、輸布,還會打破整個人體之陰陽、氣血、水火之升降平衡。
心肺雖居上焦,實賴脾胃之健運,脾胃為宗氣之源。若肥甘無度,饑飽不調(diào),情志過極,勞逸過度,致使脾胃損傷,氣虛無以上奉,則宗氣匱乏,久則心陽虛衰;血虧無以灌注,則血脈不充,脈道滯澀,久則脈絡不通。
脾主運化,脾虛不運則濕濁中阻,積久上蘊胸中,則胸陽不展,阻滯血脈,則痹而不通。因此,胸痹應該從調(diào)理氣機入手,而調(diào)理氣機首要調(diào)理脾胃。
而她,發(fā)病當時,周身乏力、困倦疲憊、食欲全無,苔白,舌淡紅,這很顯然有脾虛之態(tài)。
脾胃虛,一來可以生痰濕。痰濕淤阻脈道,就加重淤血。二來,脾胃作為一身氣機升降的中軸,它的虛弱可以直接影響心氣的運行。
所以說,她這就需要健脾養(yǎng)胃了。
而這個方子的配伍則是這樣的:
· 黨參、白術健脾益氣,作為治療之基。
半夏,理氣和胃,降逆除濕。木香,行氣消脹而醒脾胃。改善脾胃氣虛、痰阻氣滯的問題。
焦三仙,可以輔助脾胃運化,增進食欲。生姜,可以固護脾胃,促進氣血生化之源。
桂枝這個藥,一方面入脾經(jīng),可以輔助溫脾陽,一方面還入心經(jīng),可以溫通心陽。所以把它放在這里,起到全方心脾同治的作用。
· 丹參活血化瘀。瓜蔞和薤白,是治療胸悶胸痹的常用藥。其中,瓜蔞能滌痰,薤白可以通陽散結行氣。
· 白蒺藜,疏肝理氣。脾虛土弱,肝木之氣必然受影響。肝氣不暢,則加重胸悶。所以,用白蒺藜疏肝理氣,解決胸次的悶塞感。
治病必須'求其本’,冠心病這個病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得的,是很多年的不良習慣才導致血液在血管壁被淤堵,所以想靠10多天的治療就好根本不可能。
而大多數(shù)人的想法就是'維持’,其實這就是在'自欺欺人’,要是維持有好的辦法,那么就可以把病治了。
治病的結果說白了,也就只有兩個:一個是好了,一個是嚴重了。根本沒有治的不好不壞這個說法,常年的服藥控制,只能越來越重,因為最根本的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