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盛夏,我應邀參加全國報紙副刊連載研究會年會,來到太原這千年古城。
早就聽人說:“不去晉祠,枉到太原”。到了太原,又聽人說:“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參觀晉祠,猶如外國人到了北京未去游覽紫禁城那樣遺憾”。熱情的太原日報社和太原晚報社的同行們當然不會讓我們留下這遺憾。在他們的陪同下,我們游覽了聞名遐邇的晉祠。
一
晉祠坐落在太原市南郊的呂梁山懸甕峰麓,晉水源頭,距市中心五一廣場約25公里。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不到半小時,晉祠風光便出現(xiàn)在眼前:山環(huán)水繞,古樹參天,亭臺毗連,樓閣并肩,格外優(yōu)美壯觀。正當我們?yōu)橹潎@不已時,一位導游小姐面帶微笑站到了車前。她給我們講了一個歷史久遠的故事……
晉祠的歷史,可追溯到中華民族的文化開創(chuàng)時期。公元前12世紀,周成王姬誦繼其父周武王做了天子。一天,成王與其幼弟姬虞拿梧桐葉做游戲。他把一片梧桐葉剪成玉圭形狀,對姬虞說:“這玉圭給你,封你去做唐國的諸侯?!碑敃r,在場的史佚(周代史官)立即請成王擇吉日立姬虞為唐侯。成王說:“我這話是開玩笑,怎么能當真?”史佚嚴肅地說:“天子無戲言,言之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背赏鯚o奈,只好封姬虞到唐國去做諸侯。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周成王“剪桐封弟”的故事。因姬虞是成王的幼弟,當時稱弟為叔,所以后人稱姬虞為叔虞,叔虞到了唐國,興修水利發(fā)展農(nóng)業(yè),造成了那里“風調(diào)雨頗,國泰民安”的700年盛世。他死后,后人為紀念他,就在懸甕峰下修了一座祠堂祀奉他,這就是晉祠的由來。
聽完這個有趣的故事,不知不覺已穿過100多米長的甬道,轉(zhuǎn)過水鏡臺,來到了位于左側(cè)的唐叔虞祠了。步上高高的石階,進入正殿,只見楹聯(lián)上寫著:“懸甕慶靈長錫茲難老”和“分圭遺厚澤惠我無疆”,簡約地道出建祠旨意。邁進殿門,只見唐叔虞塑像端坐在神龕正中。他身穿蟒袍,手持玉圭,神采奕奕,面容端莊,頗具賢者之相。據(jù)說,現(xiàn)存的唐叔虞祠是清乾隆三十六年修繕擴建的,因此,我疑心這塑像也絕非建祠之初的“原版”,從服飾上看,更像宋朝之后的帝王之裝。
導游小姐介紹說,現(xiàn)在的晉祠經(jīng)歷代擴建,已較當初大了數(shù)倍,唐叔虞祠的中心地位已被北宋時建的圣母殿取而代之。圣母殿祀奉的是唐叔虞的母親——邑姜。古時母以子貴,所以圣母殿居正也是順理成章的。
古往今來,無數(shù)名人曾游覽過晉祠,多有佳句吟詠。著名詩人郭沫若也有一首《游晉祠》詩,前兩句是:“圣母原來是邑姜,分封桐葉溯源長”,可謂言簡意賅地道出了晉祠的典故。
二
走出唐叔虞祠,來到圣母殿,我的目光被斜立在殿左的參天古樹吸引住了。這便是號稱“晉祠三絕”之一的周柏。
據(jù)介紹,這棵古柏已有3000年生長歷史,相傳植于周朝,因而稱周柏。原來本是兩株連理,在建祠之時從懸甕山南澗移植而來,故而又稱齊年柏。
人們常說:“松柏萬年長青”,此說果然不謬。這棵周柏歷經(jīng)幾千年風風雨雨,樹干雖然堅硬似鐵,意境蒼老,但樹冠依然枝繁葉茂,綠意盎然。遣憾的是,在清道光六年仲夏,右邊的一株被砍掉了。理由是有人胡說什么此株“生有斗大之癭,樹病已深,兩木連理,恐延及左株,宜當伐掉”。
想不到千年奇珍古木竟如此斷送了性命!清末一位叫楊玉溪的文人曾在晉祠忿然寫道:“連理齊年三千載,到如今孤影無雙,寂寞恨難消”。一位叫做王省山的也寫了《吊晉祠古柏》詩,表達了悲憤之情。詩曰:“誰云千年恨,忽遭斧斤斷,青山無顏色,白日也慘淡,惟余高士碑,掉頭不忍看?!痹娭兴f“高士碑”,指的是我國古代著名書畫家傅山所書大字石刻。石刻現(xiàn)在仍嵌在周柏旁邊的墻上,上書“晉源之柏第一章”。
連理雙株成孤影,剩下的這株周柏,顯得更加珍貴,人們備加愛護,就連屹立在它右側(cè)的一株翠柏也“自覺”地撐起了周柏傾斜過來的巨大軀干!原來不知何年何月,周柏開始緩緩向西南側(cè)臥下來,就在它即將壓在圣母殿上時,被那株挺拔而立的翠柏架住了,人們便給了這翠柏一個美稱:撐天柏。站在周柏前,給人一種鋪天蓋地的感覺,難怪早在900多年前大文學家歐陽修就寫詩歌頌道:“地靈草木得余潤,郁郁古柏含蒼煙”!
三
龍是中華民族崇拜的神異動物。在我國古代傳說中,它可興云布雨,所以,中華民族子孫自認是“龍的傳人”。走進圣母殿,你首先便會注意到前廊木柱上用木雕成的8條盤龍。這8條盤龍據(jù)說是宋代元佑二年太原府呂吉等人集資所雕。由于年代久遠,盤龍為風雨所侵蝕,已顯陳舊,但其造型仍然栩栩如生,使游人得見其原貌。8條盤龍雖然都作騰飛盤旋狀,但仔細觀察,卻又姿態(tài)各異:有的昂頭,有的低首,有的張牙,有的舞爪,有的曲須,有的瞠目……巧奪天工,令人嘆為觀止。據(jù)考,這種木雕應用于建筑在我國是現(xiàn)存最早的實例,也是宋代建筑中的代表作。
圣母殿作為晉祠中最大的建筑創(chuàng)建于北宋天圣元年。建成后不久就遭遇兩次地震,崇寧元年重建,至今已有近900年歷史。這座恢宏的大殿高19米,挺立數(shù)百年而無損,與其獨特的建筑結(jié)構(gòu)有著重要關(guān)系。你細心地數(shù)一數(shù)支撐大殿的柱子,就會發(fā)現(xiàn)越住殿里走,柱子越少,這在建筑學上叫“減柱法”。這種方法利用力學原理,使柱子的承重均勻合理,又使前廊與內(nèi)殿十分寬敞,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智慧。
圣母殿的雄偉精巧的建筑,曾博得人們的交口贊嘆,但這堪稱“瑰寶”的大殿也曾遭受過磨難。金貞祐元年冬,蒙古軍大兵南下,到了晉祠,將殿堂當馬廄,盤龍柱上拴馬,亭臺上倒糞。在一個風雨之夜,竟放火焚燒晉祠,使這古代寺院慘遭浩劫,除了后殿和舍利生生塔外,“皆成為灰燼”。
現(xiàn)在的晉祠,是經(jīng)元以后各朝修整擴建而逐漸形成。自從1961年國務院公布晉祠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后,晉祠的建筑藝術(shù)有了永久性的保障。
四
踏進寬敞的殿,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居中正襟危坐的圣母邑姜塑像。但見她鳳冠霞帔,富貴高雅,儀表非凡,很有貴婦人的神氣。但由于神態(tài)太一本正經(jīng),也顯得有些呆板,缺少生氣。這可能是由于受正統(tǒng)的封建思想影響,泥塑家們在雕塑這位皇后時不敢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吧。
然而,當那些古代藝術(shù)大師一旦掙脫了概念化的束縛,便表現(xiàn)出極其偉大的藝術(shù)天才。我的目光移向圣母像兩側(cè)的侍女像,立即得出了截然不同的印象。這些侍女像共42尊,看上去年齡有長有幼,神態(tài)不相同。就連服飾也不盡一樣。除了9名身著官服的侍女外,余者都可從其手中所持之物看出其職司:灑掃侍女,梳妝侍女,奉飲食侍女,侍起居侍女、音樂歌舞侍女和文印翰墨侍女等等。盡管邑姜是周武王之后、周成王和姬虞之母,但周朝處在奴隸社會,生產(chǎn)力還很不發(fā)達,宮廷里恐怕還不會這么奢侈,圣母殿建于宋朝,顯然是按照當時宮廷制度依樣畫葫蘆。
在導游小姐的提示下,我對侍女像的神態(tài)做了細致觀察:年長的,面帶憤懣和哀怨之情,像是怨恨青春年華埋葬宮中;年少的,喜形于色,面露笑容,或許是不諳世故,以為入宮便是進了天堂,對未來充滿懂憬;性格溫和的,低眉順目,顯得逆來順受,與世無爭;脾氣倔強的,噘嘴翹鼻,斜目揚眉,好像對什么都滿不在乎。尤其左側(cè)最南面那名年長的侍女的表情,最為復雜。從正面看,她似乎面帶微笑,一副卑躬屈膝的樣子;從側(cè)面看,向下的嘴角卻現(xiàn)出愁意和悲哀。我們可以推想,這是—個飽經(jīng)風霜善于在主子面前掩飾內(nèi)心活動的老宮女。一尊尊泥塑,在古代藝術(shù)大師手下居然有了生命,有了思想感情,真是奇跡!難怪人們稱這些侍女像是“神品”,并將其列為“晉祠三絕”之一呢。
據(jù)介紹,著名雕塑藝術(shù)家劉開渠在觀看了這些侍女像后,對他的古代同行欽佩備至,贊嘆他們創(chuàng)造出了古今中外最偉大的雕塑作品。戲劇大師梅蘭芳在1958年參觀晉祠時,也曾在侍女像前留連,細細觀賞。他在當時寫下的長詩《晉祠頌》中這樣贊美道:宋塑群像,體態(tài)輕盈,一顰一笑,似訴生平。
五
出了圣母殿,面前就是晉祠的又一著名國寶建筑——魚沼飛梁。
古人稱圓形者為池,方形者為沼。這里水池呈方形,所以稱沼;又因沼中多魚,故名“魚沼”。魚沼是晉水的第二源泉。魚沼里立34根小八角形石柱,上架斗拱和梁木,承托著一座十字形的橋。橋面東西長近20米,寬約5米,兩端分別與圣母殿和獻殿相連接;南北長亦與東西相仿佛,但寬度只有3米多,兩端下斜,與地面結(jié)合成一體。此橋便是“飛梁”。從南北方向看飛梁,其形如雙翼,像要振翅而飛。
古往今來,橋梁多為一字形,唯獨“魚沼飛梁”成十字狀,連通沼岸四面,堪稱絕無僅有,舉世無雙。此橋建于北宋天圣元年,與圣母殿同時建成,距今亦近千年!面對這千古絕品,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曾喟嘆道:“此式石柱橋,在古畫中偶見,實物僅此一例,洵為可貴?!睋?jù)傳說,原先的魚沼飛梁只有一潭死水,并無泉眼。有一天,不知從何處飛來一條小龍,鉆入其下,從此死水潭變成了清澈見底的流泉。
那條小龍是哪里飛來的呢?原來當年在崛圍山建多福寺時,山上無水源,要到山下的汾河去擔水,往返要兩個時辰。負重行遠,很多人都累倒下了,只有兩個僧人仍在堅持。他們建寺向佛的誠心,感動了五臺山的文殊菩薩。一天,文殊菩薩化身成一老者,送給他們一木匣,并囑咐說:“你們拿回去放在建寺處,路上千萬莫打開看,切記,切記?!钡簧撕闷嫘膭伲诼飞蠈⑾簧w拉開一條縫,想看看其中有何物。此刻匣內(nèi)發(fā)出一聲響,鉆出兩條小龍,騰空而去。其中的—條就飛往晉祠,變成了魚沼泉。有人說,晉祠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都有一個動聽神奇的故事,果然傳言不謬。你看,一座奇特的橋,配上一個富有詩意的故事,不是為晉祠增添了幾分魅力么?
六
出了圣母殿,便是別號水晶官的水母樓。
我國古代建造的殿堂廟宇供奉的大都是神明圣賢,但晉祠水母樓供奉的卻是一位身份低下的村婦。她的名字叫柳春英。傳說柳春英家住晉祠不遠的金勝村,是一位生性善良賢惠、勤勞儉樸的美麗姑娘。柳姑娘嫁到晉祠的古唐村,卻很不幸遇上一位刁鉆刻薄的婆母,長期臥床不起的丈夫。丈夫不久病逝世,春英終日受婆母虐待,每天勞作不息,還要爬山越嶺到很遠的地方去挑水。狠心的婆婆為了折磨她,讓她用尖底水桶挑水,防止她路上休息,還不讓她換肩,跳來的水只用前面的一桶,后面的一桶則要倒掉。
春英忍辱負重,從無怨言。一天,她在路上遇到一個騎馬的老人,向她討水飲馬,并且用前邊那桶。春英心眼好,立即答應。馬喝飽后,老人很高興,送給春英一條金絲馬鞭,說:“你只要把馬鞭放進水甕里,輕輕一提,水就會涌出來,以后再也用挑水了,但千萬不可把馬鞭提出甕外?!贝河⒒丶乙辉?,果然很靈驗,但這秘密被婆母發(fā)現(xiàn)了。有一天,春英正在梳頭,婆母偷偷將甕里的馬鞭抽了出來。這可闖了大禍,只見甕中水勢洶涌奔瀉而出,很快將要把村子淹沒了。春英頭發(fā)尚未梳好,就沖上去坐在甕上,大水止住了,全村人得救了,但柳姑娘卻再也沒有起來……
為了紀念這位舍己救人的柳春英,當?shù)厝俗鸱Q她為水母,并在明代嘉靖年間建了水母樓。走進水母樓,便可見到柳氏姑娘的銅塑像:她端坐于甕形座位之上,一束頭發(fā)從左肩披到胸前,神態(tài)自若,面容純樸,一副普通村婦模樣。也許,雕塑家們就是根據(jù)那個傳說來塑造這位視死如歸的水母的吧。
從兩側(cè)的石階,均可登上二層樓。二層樓供奉的水母卻是梳妝后的坐像,衣飾華貴,頭戴鳳冠,頗與傳說中的水母格格不入。大約在那個時代,似乎不如此打扮,就不足以表明對其的敬重吧。與其相比較,更惹人注意的是神龕兩側(cè)的8個侍女的塑像。從前面看,完全是人的體態(tài),從后面看則是魚形,造型優(yōu)美,就連衣紋飄逸的動態(tài)都很逼真,因此,人們稱其為中國的“魚美人”。
七
“晉祠三絕”中堪稱第一絕的應是難老泉。
難老泉俗稱南海眼,就在水母樓前,是晉水的主要源頭,也是晉祠風光的精華所在。泉水千百年來涌流不息,青春常在,所以北齊時有人擷取《詩經(jīng)·魯頌》中的錦句,命名其為“難老泉”。據(jù)近人劉大鵬撰《晉祠志》載:“北齊顯祖文宣帝臨幸晉祠,雅愛清泉,賜錢造亭泉源之上。”亭為八角攢尖頂式,高6米余,造型十分別致。
從難老泉亭步下石級,就是一個大水潭。潭水清澈見底,五彩斑斕的卵石在陽光照射下各呈異彩,歷歷可數(shù);碧綠的水草長在潭底,葉子圓圓的,厚厚的,翠色長在,格外惹人喜愛。叮咚作響的流水聲,把我的目光吸引到西側(cè)一個石壁上。只見一個石雕龍頭伸出石壁,龍口源源不斷地噴出泉水。噢,原來難老泉來自這里??!看到幾個孩子正在龍頭下喝著泉水,我也不由動了童心,湊上前去引頸取水。泉水雖談不上甘冽,卻十分可口,令人心曠神怡。
飲過難老泉水,我才發(fā)現(xiàn),腳下還有一個托缽僧的塑像。龍口噴出的泉水是先落入缽中,然后下注水潭的。泉水經(jīng)此一變,形如白練,聲如古箏,令人大飽耳眼之福,面對如此美妙幽雅景致,難怪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游晉祠時由衷贊道:“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簫鼓鳴,微波龍鱗莎草綠?!彪y老泉水據(jù)說原來流量很大,從李白詩中可得到佐證。試想,如果僅僅是涓涓細流,這位詩仙如何“浮舟”游晉祠呢?據(jù)測定,現(xiàn)在難老泉流量每秒為0.5立方米,近年來變化不大,隨著人們對水資源保護的重視,我相信,這碧水名泉一定不負其名,青春永駐的。
八
站在難老泉亭向北眺望,一座寶塔如鶴立雞群,高聳入云。那便是舍利生生塔。順著縱貫晉祠的智伯渠前行幾百米,就到了塔下。
舍利生生塔建在奉朝寺的浮屠院,塔高38米,坐北朝南,八角七級,磚瓦結(jié)構(gòu)。從寫有“形明動化”的塔門進去,可沿著內(nèi)設的梯道,逐層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攀登至最高層。
塔,本是梵語的音譯,其作用原是珍藏佛骨。所謂“舍利”,即梵語“身骨”的音譯,指死者火葬后的殘余骨燼。據(jù)說一般的得道高僧死后火葬,有一種燒不掉的珠狀骨燼,被認為是一種靈物,建塔貯存,可以獲福。想來此塔的建造也是緣此而來。但是此塔為何又有“生生”一名呢?
舍利生生塔始建于隋代開皇年間,宋代重修,到了清代已毀塌過半。乾隆年間,奉圣寺一個叫善修的和尚,在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之后,發(fā)誓要重建此塔。他不辭勞苦,四處化緣,終于湊夠了充足的資金。但在動工挖地基時,卻發(fā)生了怪事:挖出了一個石匣子和一個石碣。石匣里有一個金瓶,內(nèi)裝閃光奪目的五色珠子千百粒。石碣上寫著:“隋開皇年間建塔時埋舍利子一珠于塔下?!碑斈曷窳艘涣V樽樱缃褡兂闪饲О倭?,可見是佛家真寶,由此取名“生生”,即永不休止的意思。這樣一來,此塔名聲大震,四方僧侶紛至沓來,前來拜謁。
現(xiàn)在的舍利生生塔,基本保持了乾隆年間重修后的原貌。塔的各層全用琉璃瓦檐飾,頂端鑲琉璃龍8條,條條昂首張須,騰然欲飛。據(jù)當?shù)厝酥v,每當夕陽照塔,塔身便會霞光萬道,格外瑰麗迷人。此景人稱“寶塔披霞”,列入“晉祠八景”之中。
九
在晉祠的中心點,有一座磚砌短欄的方形臺,臺的四隅都有一尊鐵鑄的武士像。這就是著名的“金人臺”。
金人臺上四尊武士像,與人等高,身穿鎧甲,姿態(tài)威武。尤其是西南隅那尊,不僅豐采獨具,而且通體閃亮,絕無半點兒銹蝕。每個游人走到其前,都喜歡用手輕輕地撫摸一陣。這也是它永不生銹的一個原因吧。據(jù)專家考證,這尊鐵人是北宋紹圣四年鑄造的原物,它比岳王廟的鐵人的歷史要早近200年呢!然而,在經(jīng)歷了近900年的風風雨雨后,它仍然完好無損,可見中國的冶煉工藝在北宋時就已經(jīng)達到很高水平了。
金人臺上的四個鐵人都足彪形大漢,個個奮臂作搏擊狀,手中像握著什么。
說來,這其中又有一個離奇而又曲折的傳說:相傳,這些鐵人在金人臺上風餐露宿,天長日久,承受日月精華,慢慢有了靈性。他們不滿晉祠廟祝老僧享用他們的用品,決意逃走,到經(jīng)常發(fā)生水患的黃河上游去為人們治水。在一個風雨之夜,東北隅的鐵人剛走開,就被老僧發(fā)現(xiàn)。老僧操起戒尺痛打了還沒動身的鐵人,以示警戒。
再說跑掉的鐵人。他跑到黃河邊,遇到一位老者撐著一葉扁舟順水而下,請他上船。他怕船小被自己壓沉,老者笑道:“你又不是晉祠的鐵漢,還怕載不動?”一聽老者道出真相,鐵人大驚,現(xiàn)出原身,從此永遠在那里坐鎮(zhèn)黃河水。原來那老者便是河神爺。
自發(fā)生鐵人逃跑事件后,老僧便命一小和尚晝夜看守。一夜,小和尚發(fā)現(xiàn)西南隅的鐵人抬起了腳,立即“報警”,老僧持斧奔來,向鐵人右足連砍三斧,并用鐵鏈將其鎖住,同時沒收了所有鐵人的兵器。傳說不足為信,但東北隅的鐵人在歷史上確曾兩次被毀,現(xiàn)存的是1913年補造的。傳說或是在這個基礎上加以附會渲染的吧。盡管是如此,卻增添了幾分神秘感、故事性,使金人臺更加吸引游人。
十
水鏡臺,是進出晉祠大門的必經(jīng)之處。它坐落在一片郁郁蔥蔥的參天唐槐之中,坐東面西。
這是一座結(jié)構(gòu)十分奇特的明清之際的建筑。一臺之上,竟體現(xiàn)了樓臺殿閣四種建筑風格。臺的后面上部是重檐歇山頂,像天安門一樣,看上去似座樓,下部卻是寬闊的宮殿形式,前面上部是單堵卷棚頂,看上去像閣,下部卻是個戲臺。水鏡臺的命名大概是對這個戲臺而言的。懸掛在中央的巨大匾額,大書“水鏡臺”三字,筆力道勁,出手不凡,乃清代乾隆年間書法家楊二酉所書。臺名“水鏡”,取自《前漢書·韓安國傳》中“清水名鏡不可以形逃”之句?,F(xiàn)在的水鏡臺,基本保持原貌,只有色彩是1980年新照原樣描繪的。古樓新彩,色澤奪目,金碧輝煌,倍長精神。
既然是戲臺,當然就要唱戲。水鏡臺的外觀頗似頤和園專為慈禧唱戲的那戲臺,但它可不是封建統(tǒng)治者的專用品。據(jù)《晉詞志》載:“太原晉祠附近農(nóng)村,從農(nóng)歷正月初八到九月初六,各種祭祀達五十五次,其中有十三個祭祀節(jié)日要演戲。每次演戲,少者三日,多者七八日,一年要演出四五千場之多,其中正月、六月演戲最多……”演戲的舞臺當然就是水鏡臺了。
據(jù)說,在水鏡臺上唱戲,觀眾在晉祠任何一處均可聽見。原因是古人利用聲音共振及“固體傳聲”的物理原理,在地下埋八口大缸所致。站在水鏡臺前,遙想當年士女如云、觀者如堵的熱鬧情景,我似乎聽到管弦絲竹之聲,聽到清詞麗曲婉轉(zhuǎn)傳入耳中……
走馬觀花游過晉祠,猶如走過一個漫長的歷史藝術(shù)畫廊。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是何等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