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蕩的房間,靜自翻看著毛澤東詞《詠梅》。讀著那“風(fēng)雨送春歸,風(fēng)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悄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詞句,感覺隆冬時節(jié),眼前的枝頭上,綻放了梅花。讀到梅,讓我想起了“梅蘭竹菊”四君子風(fēng)格的淡雅與品質(zhì)的高貴。“梅蘭竹菊”四君子,自古以來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都是高潔的象征。
梅花,又名“五?;?#8221;,是中國傳統(tǒng)名花,也與松、竹合稱為歲寒三友。她象征著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它既沒有牡丹儀態(tài)萬千的雍容華貴,也沒有玫瑰浪漫溫柔的艷麗芬芳。梅花的美,不是一朵,而在一群,她在盛開時一團一簇,給人溫暖的感覺。深冬初春里賞梅,會有一種熱烈的氣氛,讓人感覺不到深冬初春的冷峭。她那不畏嚴(yán)寒、經(jīng)霜傲雪、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的獨特個性,喻為民族的精華,為世人所敬重。
古往今來的文學(xué)寫作中,也是被歌詠得最多的品種之一。“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黃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的筆下,梅是如此的寂寞,也襯托了文人雅士的孤芳自賞。“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的妙筆,讓人聞到雪中梅花的淡淡暗香。“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李煜的詞,把對故國的思念,離恨隨人而遠的憂思,融進了雪梅之中。
梅在繪畫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南北朝時就有人畫梅,到宋朝成了一種風(fēng)氣,再到明清畫梅者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元朝畫梅大師王冕,他自號梅花屋主,他的《墨梅圖》,生動地傳達出了梅花的清肌傲骨,寄托了文人雅士孤高傲岸的情懷。當(dāng)代畫家王成喜,有“梅花王”的美譽。他筆畫的《凌風(fēng)傲雪》,神姿綽約、暗香疏影,不奇、不特、不狂、不怪。凝霜傲雪的梅花,在王成喜筆下的梅花生機勃勃,濃艷瑰麗。
雪滿高臥蒼雅紅,
剪雪裁冰寒亦融。
清韻澄瀅呈傲骨,
幽芳逸致何俱冬。
蘭花,是花、香、葉“三美俱全”的花卉。它與菊花、水仙、菖蒲,并稱“花草四雅”,也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生長于深山幽谷之中的蘭花,清香淡雅,氣宇軒昂,臨風(fēng)搖曳,婀娜多姿,花開幽香清遠,沁人肺腑。它那“不為無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瑣”的高潔品質(zhì),為自己迎來了“空谷佳人”的美譽。古時,把好的文章稱為蘭章,把情深意厚的好友稱為蘭友或者蘭宜。因此,蘭花成了人間美好事物的象征。
在源源流長的中國文學(xué)中,蘭所占的比重也相當(dāng)大。“秋蘭兮清清,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屈原大夫用如此的詞句來贊美蘭花,讓人領(lǐng)略了蘭的美麗。“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fā)香。”杜牧筆下的蘭花,在碧水茫茫的蘭溪河邊,河水與蘭花相映,蘭花散發(fā)著特有的幽香,細(xì)雨霏霏,將一幅朦朧淡雅的圖畫呈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谷深不見蘭生處,追逐微風(fēng)偶得之”。蘇轍的這首詩,意境雖頗蘊禪機,但對幽蘭的簡約品性,推崇備至。
再看蘭的畫,人們畫蘭花,一般都寄托一種幽芳高潔的情操。清代畫家李方膺畫的《蘭石圖》,以焦墨寫蘭葉,幾叢幽蘭,花葉紛披,糾纏錯結(jié)。運筆如飛,縱橫豪致,粗獷不羈之氣充滿畫面?,F(xiàn)代著名畫家,美術(shù)教育家潘天壽,他畫的《幽谷蘭竹圖》,以骨氣、骨力取勝。追求雄強、豪壯、氣勢、剛陽之美。潘天壽的藝術(shù)是滲透著時代精神的。
風(fēng)姿秀逸且郁蔥,
香馥惠芳萬花叢。
素雅清幽潔塵世,
綠葉紫莖麗質(zhì)中。
竹,中國傳統(tǒng)中,竹子象征著生命的彈力、長壽,竹子與松樹、梅樹合稱冬季的三大吉祥植物。許許多多葉似劍鞘的竹子,枝繁葉茂,在竹波蕩漾,連片成海。它們有的如綠珠墜地,有的又如翠云接天,那千姿百態(tài)的竹海里,竹葉婆娑起舞,搖曳萬里。置身于竹海,處處飽含著竹的清香。其情其景其幽香,無不使人陶醉。在荒山野嶺中默默生長,堅韌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頑強生存。千百年來,竹子清峻阿、高風(fēng)亮節(jié)的品格形象,為人師表、令人崇拜。
文人愛竹,古已有之。蘇東坡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知之者很多,稱頌者也不少。竹對蘇東坡來說,竹比每天必須的食物都重要了。李賀的“無情有恨何人見,露壓煙啼千萬枝。”寫出了竹的幾分哀怨,把情與恨的感嘆用竹寫了出來。范成大的“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則在竹中寫出了含淚的離愁,讓人感覺那綠竹也有著一分與人相同的離愁別恨。
對于畫竹,在眾多畫家中,“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是一絕。他畫竹成癖,四十年來一直畫著竹枝,并以詩賦畫,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畫卷和詩篇。他的《蘭竹圖》,濃淡相宜,一張一馳,五色墨精彩分呈。當(dāng)代畫家趙少昂老先生畫的竹《竹林幽思》,筆墨奇肆,獨具風(fēng)格。特別是對竹葉的用筆,灑脫放達,極似竹子的性情,韌而不僵。
瘦身嫩筍菱葉搖,
素裝高節(jié)且玉腰。
俏立輕聞瀟湘淚,
不與雍容爭媚嬌。
菊,又名延年、壽客等。菊花是我國人民喜愛的傳統(tǒng)名花,有著三千多年栽培的歷史。菊花清雅高潔,花形優(yōu)美,色彩絢麗,自古以來被視為高風(fēng)亮節(jié)、清雅潔身的象征。深秋季節(jié),百卉凋零,唯有菊花霜中爭艷。經(jīng)過嚴(yán)霜后,才能等到花開,這也許就是被稱為傲骨的由來。
文人筆下的菊花,更顯得多姿多彩。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可謂是膾炙人口的佳句,婦孺皆知。王安石的“黃昏風(fēng)雨打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把落地的黃菊比喻成雨后的黃金。李清照的“孤標(biāo)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詆遲?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寫出了自己的滿腹憂郁。
菊花入畫稍晚,比起梅蘭竹來說,表現(xiàn)菊花的作品則相對要少得多。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濤畫的《對菊圖》,畫法精細(xì),望遠景山巒重復(fù),屋舍掩映山間樹叢,中景溪水平靜,近景院落內(nèi),有兩松交錯盤結(jié),一高人對菊而立。筆法細(xì)秀蒼勁。近代畫家陳大羽的《松菊頌》,松柏龍騰虬躍,霜菊氣韻生動。筆墨酣暢,色彩鮮明,溢出畫外。筆墨功底厚實并以書法入畫,顯示出浩蕩磅礴之氣勢。
冷香四溢空傲世,
芳華重陽簇翠枝。
青煙疏雨西風(fēng)緊,
明月蕭條競放時。
縱觀“梅蘭竹菊”四君子,與中國的古老文化有著密切相關(guān)的聯(lián)系,與我們今天的生活也密切相關(guān)。如果每個人都能把“梅蘭竹菊”四君子的高貴品質(zhì)學(xué)好,再合理的運用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那么,這個紛亂的紅塵,將會少了許多的煩惱,多了許多從未有過的清新。隨著都市文明的快速發(fā)展,久居都市的人們,在急劇變化的現(xiàn)代生活中,身心時時處于緊張得疲憊的狀態(tài),于是每一顆徘徊的心靈,都渴望遠離塵世的紛擾,找一個靜寂的遠離喧囂的鬧市,尋找一份屬于自己的清靜之地。
在這“梅蘭竹菊”四君子的高雅清靜之地,拔動心情的琴弦,讓自己疲憊的心靈,在清靜的港灣得以歇息。靜下心來,坐在茶樓或者在自己的居室中,聆聽一曲梅的《望鄉(xiāng)》,細(xì)賞一曲蘭的《月朦朧》,慢品一曲竹的《小橋流水》,再用心聽一曲菊的《心靜如水》。用心聆聽那傳統(tǒng)樂器二胡、古箏、排簫、洞簫、琵琶、揚琴、中音笙中發(fā)出來的清心音樂,再細(xì)想著“梅蘭竹菊”四君子的清淡與高雅,把你我?guī)肭逍聦庫o的心境,讓心靈在與世無爭的清淡中,在悠揚的音樂里,感悟生命、感覺溫馨、感受自然,那將是一種怎樣的美好?。ㄎ?文清 來源: 煙雨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