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老苗說
《黃帝內經(jīng)》成書于西漢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其中不但對于失眠這一病癥的原因,病理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而且開出了歷史上第一個也是最著名的方劑,半夏秫米湯!
半夏秫米湯
再來看看這兩味藥,首先是半夏,顧名思義,是夏季的一半,應該是夏至之際,夏至是陽極之際,陽極也是從陽轉陰的時刻。夏至之前,陽處于上升階段;夏至之后,陽氣由升轉降。夏至是一個從陽到陰,陽氣入陰的關鍵點。
我們再來看另一味藥秫米作為五谷之一應該歸于中土,《黃帝內經(jīng)》中有介紹黍米味辛。辛主散,秫米的功能應該是辛散中焦土濕。
半夏秫米湯完全順應自然規(guī)律的陰陽變化,通過食物或者藥物,將人與自然完美地結合起來。正是因為有天地之氣相助,使這樣一個非常簡單的方子,顯示出神奇的療效,手到病除,一劑藥“其臥立至”。
甘瀾水的是古代中醫(yī)對于煎藥水的一種要求,甘瀾水也稱為勞水,它的制作方法是將水放入盆中,用瓢將水揚起來,再倒下去,反復上千次不止,直到能看到水面上有無數(shù)的泡沫,滾來滾去,這種水就叫甘瀾水。
甘瀾水”出自《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曰: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奔唇懈蕿懰:蟠t(yī)家成無已謂此水是揚之無力,取不助腎氣也”。現(xiàn)在已不用此種方法。
注意事項:
1、此方中的”秫米“是古稱,現(xiàn)代對其具體指什么成分有爭議,一說是小米(粟),一說為大黃米(黍),一說為薏米,經(jīng)過考證,大黃米的可能性最大,但是現(xiàn)在藥房一般沒有大黃米,以薏米代替,效果相當。
2、方中的半夏有毒性,因此需要久煮。半夏有水旱之分,此方中為旱半夏,目前市面上有用水半夏冒充旱半夏者,請配方抓藥時去正規(guī)醫(yī)院和藥店,問明再抓。
3、此方須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
4、失眠根據(jù)其癥狀不同,可細分為心脾兩虛、痰熱擾心等。如果出現(xiàn)兼證,也可以在此基礎上加減化裁,比如兼有心脾兩虛的,可以加黨參、炒白術;比如兼有痰熱擾心的,可以加黃連、淡竹茹;如果兼有食滯胃脘的,可以加陳皮、神曲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