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驚雷,把靜默點燃
呼喚冬眠的人醒來
呼喚凍結(jié)的夢想像花一樣綻開
呼喚沉睡的古老大地
醒來
醒來
春雷響,萬物長
青草拔節(jié)的聲音,桃花開裂的聲音
驚醒沉睡的大地
流水桃花
便勾引出春天的千媚百態(tài)
于是,關(guān)于春天的詩詞一下子明媚起來
溫暖和煦的詞語,便隨之從辭海里走來
驚
蟄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guī)兹臻e,耕種從此起。
驚蟄,古稱'啟蟄',
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3個節(jié)氣
古人稱冬眠為蟄,蟄為守
萬物出乎震,震為雷
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驚蟄“三候”
我們的老祖宗把“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為鳩。”
驚蟄 |
一候桃始華
驚蟄之日,“桃始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乃鬧春之始,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態(tài)。
驚蟄 |
二候倉庚(黃鸝)鳴
驚蟄后五日,“倉庚鳴”,倉庚就是黃鸝,黃鸝最早感春陽之氣,嚶其鳴,求其友。倉為青,青為清,庚為更新?!拔粑以苿e,倉庚載鳴”,文人由此也稱它“離黃”,“離黃穿樹語斷續(xù)”就成了悲聲。
驚蟄 |
三候鷹化為鳩
古人稱“鳩”為布谷鳥,仲春時因“喙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饑,如癡而化”。到秋天,鳩再化為鷹。
驚蟄習(xí)俗
驚蟄吃梨
在民間,有驚蟄吃梨的傳統(tǒng)。
關(guān)于吃梨,各地說法不一。
蘇北及山西一帶流傳
“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諺。
也有人說“梨”諧音“離”,據(jù)說,
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yuǎn)離莊稼,
可保全年的好收成。
打小人,驅(qū)霉氣
《千金月令》上說:
”驚蟄日,取石灰糝門限外,可絕蟲蟻?!?/span>
石灰原本具有殺蟲的功效,
在驚蟄這天,灑在門檻外,
認(rèn)為蟲蟻一年內(nèi)都不敢上門,
這和聞雷抖衣一樣,
都是在百蟲出蟄時給它一個下馬威,
希望害蟲不要來騷擾自己。
驚蟄詩詞
驚蟄來了,也給詩人們帶來了詩意。
在驚蟄的節(jié)氣里,他們筆賦詞章,
吟詠歌唱。
《秦樓月·浮云集》
【宋代】范成大
浮云集。輕雷隱隱初驚蟄。
初驚蟄。
鵓鳩鳴怒,綠楊風(fēng)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
拂墻濃杏燕支濕。燕支濕。
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菩薩蠻·春雨》
【宋代】蕭漢杰
春愁一段來無影。著人似醉昏難醒。
煙雨濕闌干。杏花驚蟄寒。
唾壺敲欲破。絕叫憑誰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觀田家》
【唐代】韋應(yīng)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guī)兹臻e,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春晴泛舟》
【宋代】陸游
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fā)興新。
雷動風(fēng)行驚蟄戶,天開地辟轉(zhuǎn)鴻鈞。
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麴塵。
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
《市飲》
【宋代】陸游
學(xué)道無多事,消陰服眾魔。
春雷驚蟄戶,海日浴鯨波。
大勇收全勝,靈襟襲太和。
何妨?xí)?,取酒獨酣歌?/span>
《聞蛙》
【宋代】趙蕃
驚蟄已數(shù)日,聞蛙初此時。
能如喜風(fēng)月,不必問官私。
春雷響,萬物長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fā)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也不會被雷聲所“驚”到。
但驚蟄這一天后,正是大地的回暖,結(jié)束了昆蟲、野獸的冬眠,這時它們從酣睡中蘇醒,就像是被驚醒一樣。
朝氣騰升,大有可為
度過了隆冬的嚴(yán)寒、穿越黑暗的煎熬。寒凝蕭瑟的大地,開始漸漸卸下枯黃的外表,重新披上艷綠的新裝。
山野田陌,都在這仲春重新?lián)Q發(fā)生機。
“到了驚蟄節(jié),耕地不能歇”,驚蟄春翻田,勝上一道糞”、“驚蟄春雷響,農(nóng)夫閑轉(zhuǎn)忙”......
這時中國大地上,到處都是返青栽秧,耕田犁地的景象。
正是“季節(jié)不等人,一刻值千金”。
驚蟄,最值得贊美的涅槃重生
為了迎接春天的到來,萬物生靈蟄伏已久,忍受無邊黑暗,饑腸轆轆。
但卻依然為希望而堅守著、忍受著,只是為了能迎接春天的第一縷陽光。
這份堅守,讓蟄伏一冬的蕓蕓眾生,在此刻鳳凰涅槃,重新孕育新的生命,迎接自己的重生。
度過三個月的黑暗寂寞,忍受著足以壓碎我們的嚴(yán)寒,在無邊的等待堅持對希望的期待。
經(jīng)歷過山寒水瘦的蕭瑟后,總有一天春雷滾滾,春風(fēng)習(xí)習(xí)。
重見那三月的春色滿園。折一枝黃橙橙香噴噴地迎春,迎接鮮嫩嫩新嶄嶄的生靈。
驚蟄時節(jié),暖風(fēng)吹來,春光明媚,萬物蠢蠢欲動。
經(jīng)過一冬的“蟄伏”,磨礪自強,新的一年一飛沖天、一鳴驚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