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萬人開挖長山河 圖自長山河村公眾號 (下同)
長山閘:南龍盡處水東流
文/王健飛
“面向蒼溟萬頃開,高堤八閘勢雄哉。東南霖潦憑排泄,要挾風(fēng)濤入海來。”這是邑人富壽蓀吟誦長山閘的詩篇。
1978年,嘉興地區(qū)海鹽、平湖、嘉興、嘉善、桐鄉(xiāng)、海寧、德清七個縣30萬民工開挖長山河。長山河工程,包括河道工程、長山閘工程以及配套工程,是杭嘉湖平原東部澇水向杭州灣南排的骨干工程之一。以排澇為主,兼收灌溉、航行和降低地下水位之利。
長山河干河工程,東南起自長山西麓,西北直達桐鄉(xiāng)羔羊鄉(xiāng),與京杭大運河連接,全長56公里。其中洗馬池工段,位于澉浦城北翠屏山與扇子山的峽谷中,處于干河的咽喉部位,作業(yè)面狹長,有土方、石方,工程量大,最為艱苦,又必須先于干河開工前開挖竣工。1977年秋,海鹽縣組織5000名民工,開挖50余天,挖土20.5萬立方米,次年5月調(diào)集300名民工、技工,打炮眼、置炸藥、點火放炮、采挖石方。7月調(diào)集20臺手扶拖拉機投入作業(yè),共開挖石方10.22萬立方米,為全面開挖長山河干河工程創(chuàng)造條件。
長山河干河工程分兩期組織實施。首期工程開挖拓浚從長山排澇出??谥镣┼l(xiāng)縣屠甸啟龍橋41.29公里河道。1978年9月起全專區(qū)組織七縣27.8萬民工先后進入工地,施工43天,投放勞動力586萬工日,挖土1160萬立方米,至是年12月28日長山河開壩放水,首期工程竣工。
二期工程繼續(xù)開挖從屠甸啟龍橋向西至羔羊鄉(xiāng)連接京杭大運河,全長15公里。1984、1985年兩個冬季桐鄉(xiāng)縣分別組織5萬多民工施工,于1985年底前竣工。為完善河道工程配套,解決海寧市南部地區(qū)的排澇和改善灌溉條件,1984年冬海寧市組織2萬民工開挖袁花支河,接通辛江塘。至1985年底二期工程基本結(jié)束,連同一期工程共開挖干河56.22公里、支河35.3公里,投放勞動力836萬工日,開挖土方2054.8萬立方米,開掘土地6008畝,堆土地11818畝,拆建房屋48.28萬平方米,架設(shè)橋梁121座,砌石護岸91.6公里,國家投資6176.23萬元。
她山河自北向南,全長56公里,河面寬80—120米,河岸兩旁20米內(nèi)種植綠化,水杉、香樟、龍柏、梧桐、桑園連成一片,是杭嘉湖平原上一大景觀。
1980年5月,在長山西麓開山挖土,在長山龍眼潭的招寶閘處建起了長85米、高12.6米的長山閘。系長山河的出海排澇閘。泄洪排澇有一條干線、兩條配套支線,即羔羊京杭運河—屠甸—硤石—長山閘,辛江塘沿袁花支河至長山閘,嘉興—余新—歟城—通元—長山閘。閘門共7孔,每孔凈寬8米,總凈寬56米。每臨開閘排洪,如萬馬奔騰流入東海,水流湍急,氣勢磅礴,蔚為壯觀。如果站在長山閘上遠遠望去,長山河穿越澉浦古城而去,浩浩蕩蕩,大有“水隨天去秋無際”之慨。長山閘左側(cè),沿著長山環(huán)龍墻拾級而上有觀潮亭。在此居高臨下觀潮,巨浪翻滾,白浪飛濺,似千鼓齊鳴鏖戰(zhàn)山巖,令人驚心動魄。為游覽南北湖風(fēng)景的新景觀。《南北湖志》“名勝景贊”將長山閘景觀命名為“谷水朝宗”。谷水,古地名。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曰:“谷水于縣出為澉浦,以通巨海?!迸f時澉浦有東浦,浦在長墻山與青山之間,通海?!皷|浦寒潮”是明代“澉川八景”之一。宋《澉水志》載:“東浦,在鎮(zhèn)東,大海透入東北,頭潮入汲煮鹽?!苯耦^門地名尚在。通過東浦,不僅有魚鹽之利,且能駕船出海遠航。后東浦湮塞。
澉浦出海之水,歷來大有名堂。元朝末年,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劉伯溫,來海鹽看望老朋友姚桐壽。交談中劉伯溫對姚桐壽說,他發(fā)現(xiàn)中國昆侖山脈南龍一支,從西向東而來,最終延伸到海鹽長墻山入海,因此長墻山是南龍的盡頭。關(guān)于這一歷史故實,明天啟《海鹽縣圖經(jīng)》卷三有記錄,文云:
元姚桐壽《樂郊私語》:括蒼劉伯溫,善形家言,昔嘗于海鹽橫山,把臂信宿,謂余曰:中國地脈,俱從昆侖來,北龍、中龍,人皆知之,惟南龍一支,從峨嵋并江而東,竟不知其結(jié)局處。頃從通州泛海至此,乃知海鹽諸山是南龍盡處。
余問何以知之?劉曰:“天目雖為浙右鎮(zhèn)山,然勢猶未止,蜿蜒而來,右束黟浙,左帶苕霅,直至此州長墻、秦駐之間而止。于是以平、松諸山為龍,左抱以長江、淮泗之水;以慶、紹諸山為虎,右繞以浙江、曹娥之水:諸水率皆朝拱于此州,而后乘潮東出,前復(fù)以朝鮮、日本為案,此南龍一最大地也?!?/span>
余問:此何人足以當(dāng)之?曰:非周、孔其人不可,然而無有乎爾,吾恐山川亦不忍自為寂寂若此也。
文章說,元朝寓居海鹽的學(xué)者姚桐壽,他寫的《樂郊私語》書中,有這么個故事:從浙江東南括蒼山下青田走出來的劉伯溫(名劉基,字伯溫,1311~1375),通天文、善觀地形風(fēng)水。有一次,劉伯溫來到海鹽橫山,與老朋友姚桐壽相見。兩人拉住衣袖,握手道故,連續(xù)聊了兩夜。
劉伯溫說:中國地勢的脈落,起點都是從西邊的昆侖山脈出發(fā),從西向東,分為北龍、中龍、南龍三支,貫通全國。北龍、中龍的來龍去脈,人們都清楚,只有南龍一支,從峨嵋山起,與長江并列,一路向東而下,竟然不知道其終點的地方。近來我從北方的通州沿海一一直往南作大略觀察,到了這里才知道,海鹽的這些山是南龍的盡頭。
姚桐壽問:先生憑什么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
劉伯溫說:天目山雖然是浙西重要山脈,然而山脈延伸的勢頭尚未止步,一直曲折而行到達這里。它右邊控制錢塘江,左邊引導(dǎo)苕溪江,直到海鹽州境內(nèi)長墻山、秦駐山之間才停止。于是以蘇州松江一帶的山為龍,左邊環(huán)以長江淮泗之水;以寧波紹興一帶的山為虎,右邊圍繞浙江曹娥江之水,多條水脈朝拱匯集到海鹽州這里,然后乘潮向東流往大海。前方又有朝鮮半島、日本列島作為幾案。所以海鹽是南龍所經(jīng)一個最要緊的地方。
姚桐壽聽劉伯溫分析了中國大地的山川形勢后,又問:誰有足夠的能力踞有這么好的山川呢?
劉伯溫說:非周公、孔子這樣的人不可,現(xiàn)在這樣的人還沒有出現(xiàn),不過我相信很快會出現(xiàn),山川也不甘一直這樣寂寞下去啊。
讀者請留意,劉伯溫所說南龍盡處多條水脈朝拱匯集到海鹽,然后乘潮向東流往大海,何處出海呢?原先是東浦,幾經(jīng)變遷,而今便是長山閘。“谷水”其實也是南龍盡處朝拱之水,想像的翅膀便張開了。
清代朱恒《武原竹枝詞》詩云:“群山雄峙水東流,氣盡南龍踞上游。地脈隱隨泉脈轉(zhuǎn),鄧州原是古揚州?!痹ⅲ骸皠⑶嗵镎Z海鹽諸山是南龍盡結(jié)處。按,海鹽古揚州南境東徧地,或云鄧州久沒于海?!鼻遄T吉璁《和鴛鴦湖棹歌》詩云:“聾丞猶自著青衫,日憶滄波天際帆。秦駐長墻多地脈,峨眉西望半規(guī)銜。”原注:“劉青田謂峨嵋山一支南龍至長墻、秦駐山結(jié)穴,惟周、孔其人足當(dāng)之。見《樂郊私語》。”聯(lián)想到長山閘(和縣內(nèi)南臺頭閘等)排澇泄洪對減輕杭嘉湖平原的洪澇災(zāi)害效果顯著,又有這么博大的想象翅膀,真是一舉多得。今人張玉生贊長山閘詩云:“紅葉晴驕蘆荻洲,沙鷗影里泛漁舟。不愁災(zāi)患黃梅雨,恰喜豐登白露秋。十畝河床千里濟,百年功益萬方收。排澇賴有長山閘,谷水從今入海流?!保ㄗ髡呦怠逗{}縣志》主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