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貝多芬和他的交響曲
Beethoven 貝多芬 簡介
一七八七年四月,一位年青人前往維也納拜見當時的大音樂家莫札特。此人其貌不揚,短小精明,在莫札特面前大展鋼琴身手,連被譽稱神童的莫札特亦為之驚嘆。立即向在場的朋友說:“此年青人必為樂壇掀起狂瀾。” 莫札特的預言不到十年立即應驗,此人正是鼎鼎大名的貝多芬
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德國科隆附近萊茵河畔的波昂。他的父親約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時代貝多芬毫無幸??裳?..
~慘遭鞭笞的童年聲聲疼~
他的父親希望兒子成為第二個神童,以便靠他享受榮華富貴,所以強迫他學習鋼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這樣凄慘痛苦命運下,貝多芬渡過了童年。
貝多芬天賦過人,再加上後天刻苦的磨練,程度愈來愈高,連他的老師都自嘆弗如 ,十二歲時貝多芬受聘為宮廷古鋼琴與風琴樂師,也負起了養(yǎng)家責任。在宮廷中貝多芬遂漸受到重視,但他心懷遠大,在一七八七年遠赴維也納投拜莫札特。但很不幸,他的母親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親就去世了。這對貝多芬打擊甚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 ,為了實現(xiàn)理想,貝多芬於一七九二年再度前往維也納。此次華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為了報答,貝多芬日後寫出了鋼琴奏鳴曲作品五十三獻給了華德斯坦 ,到了維也納,貝多芬受教於海頓門下一年,又向申克 阿布雷茲貝格與薩里耶里等名師求教,尤其是後者,他學了有十年之久。
~掙脫束縛 追求自由~
一七九五年貝多芬在維也納舉行了第一次音樂會,當時他親自彈奏自己寫作的「第二號鋼琴協(xié)奏曲」維也納市民為之折服,他也因此名聞遐邇。
他的「第一號交響曲」是後來才作的,同年他又出版了三首鋼琴三重奏貝多芬也奠定演奏者與作曲家的雙重聲譽
此後五年,他又寫作了第一號到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以及第一號到第三號鋼琴協(xié)奏曲。一七九九年貝多芬又完成了「第一號交響曲」。他憑著神奇的想像力,接連寫作了震驚樂壇的名作。在這些作品中,彌漫著生命的歡愉與熱情,而且表現(xiàn)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連莫札特都束縛的嚴格形式 ,貝多芬在一帆風順之際,聲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運降臨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聾的疾病
~聽不見聲音的巨人~
這是很殘酷的打擊,為了怕人發(fā)覺他耳聾,貝多芬逐漸離群索居,自己變得愈來愈孤僻; 而在此時,他與一名十七歲少女朱麗葉塔.古奇阿帝相戀。著名的十四號鋼琴奏鳴曲「月光」就是他們相戀的作品
一八零二年貝多芬遷到離維也納車程一小時的海利金寧靜村莊作曲,他在那里完成了第二號交響曲。但耳疾惡化使他痛苦萬分,因而他寫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遺書,陳述悲慘遭遇與不幸。後來貝多芬又因康德的哲學觀重建信心。「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頭苦干」。此時他回到維也納,樂思泉涌,一八零三年寫出了雷霆萬鈞的第三號「英雄」交響曲。此曲原想獻給拿破侖,但因拿破侖加冕稱帝,貝多芬憤而涂掉拿破侖的名字,改稱為「英雄交響曲」。
同年,貝多芬又寫作了極出色的第九號小提琴奏鳴曲;「克羅采」。一八零四年完成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隔年又接著完成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熱情」與獨一無二的歌劇「費黛里歐」。在這一連串作品中他表現(xiàn)出    真正的功力,如「華德斯坦」與「熱情」使世人如癡如醉。一八零六年他又作出「第四號鋼琴協(xié)奏曲」和「D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
一八零八年貝多芬同時發(fā)表了第五號交響曲「命運」與第六號交響曲「田園」。一八零九年完成第五鋼琴協(xié)奏曲;「皇帝」。這些全是永垂不朽的杰作。
~藏著熱情的火山~
貝多芬的內(nèi)心蘊藏著無窮的感情,細膩、超凡、和諧十全十美。貝多芬有意將自己的意念放在曲子中。如第五號;「命運」,一開始的主題動機就是命運之神用力敲門,第六號「田園」更可察覺出貝多芬有意對大自然的描繪第一樂章他即標明了「令人心曠神怡的鄉(xiāng)間」字眼。
一八零九年拿破侖攻占維也納,王子公孫紛紛逃難,貝多芬經(jīng)濟陷入困境。在戰(zhàn)火彌漫的日子里,他依然留在維也納,苦心創(chuàng)作,他的「皇帝」協(xié)奏曲就是在隆隆炮聲中寫出;的。
由於「命運」與「田園」首次演奏并未獲得維也納人民的青睞,貝多芬有心離去前往德國,但因魯?shù)婪蚬?、羅伯高維茲王子與金斯基公爵三人極力挽留,他才留下。日後,貝多芬寫作「大公鋼琴三重奏」題獻給這些恩人。
~樂聲飛入平常百姓家~
自法國革命後歐洲空氣為之一新,個人自由與人權(quán)因而確定。貝多芬亦把音樂平民化了,將音樂從貴族中帶入全民化。貝多芬的成就,功垂百世。
拿破侖兵敗,維也納又恢復歡樂的氣氛。一八一二年貝多芬在傷兵救濟音樂會上首演「第七號交響曲」與「第八號交響曲」,非常轟動。他又博得維也納人民的尊敬。
貝多芬從一八零四年到一八一四年之間,肉體蒙受失聰?shù)膽K境,但在這十一年的歲月里,他的創(chuàng)作豐富,歷史價值史無前例。他寫出了人類音樂寶藏中光芒萬丈的珍品。 ww
他的「第七號交響曲」沒有標題,華格納認為這首曲子是舞蹈的象徵,尤其是熱情奔放的終樂章。「第八號交響曲」是他九大交響曲中最明朗、最爽快的曲子,以達觀而超然的態(tài)度瀏覽人生。
貝多芬的第三段人生起自一八一五年。那時他已屆壯年對人生有更透徹的領悟,此後寫作的音樂,除了震古鑠今的第九號交響曲「合唱」和「莊嚴彌撒曲」外,全是鋼琴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曲,這全是有內(nèi)在的與深邃的精神意境。
~樂圣不擅人間事~
由於弟弟卡爾一八一四年去世,貝多芬又負起了監(jiān)護養(yǎng)育侄兒的責任。但領養(yǎng)過程與事後侄兒給他帶來的問題讓他吃了不少苦頭。總之他無法將愛心轉(zhuǎn)移到他侄兒身上。貝多芬對與人如何相處的道理完全崩潰。
樂圣貝多芬變得更加消沈,同時身體狀況更加嚴重,經(jīng)濟十分拮據(jù)。那時他正全力創(chuàng)作兩大作品--「莊嚴彌撒曲」和「第九交響曲」。尤其前曲是為了魯?shù)婪虮蝗蚊鼮榇笾鹘痰腔涠Y時演奏的使用。正因責任重大,他花了約五年的時光,在一八二三年完成。隔年五月七日他的「第九號交響曲」首演,將他的聲望又推到新頂點。
「第九號交響曲」的「快樂頌」合唱是采自席勒的詩;「快樂頌」。他早年就有此念頭,經(jīng)過了三十二年終於達成心愿?!傅诰盘柦豁懬沟某晒樗麕砹艘簧畲蟮臉s耀與歡欣。
「第九號交響曲」預演時貝多芬親自指揮,但因耳聾無法進行,秩序大亂,因此正式公演時由烏姆勞夫指揮?!∝惗喾胰栽谖枧_上背對聽眾指導。當全曲演奏甫畢,聽眾深受感動,高聲歡呼,掌聲如雷,但貝多芬毫無知覺,還是經(jīng)過演出者的提醒,他才看到了感人的場面,含淚答禮。
這是貝多芬最後一次公開露面,他在不知不覺下患了肝病,時日就度過在病情益漸嚴重的日子里。他那即將遠離塵世的心靈,反而趨於寧靜。這時貝多芬好像在稀薄,純凈的高空中,俯視自己即將拋開的世界。寫作了五首最後的弦樂四重奏曲。這些室內(nèi)樂是他最後的作品,也是貝多芬留給世人的遺囑。對萬世證明精神可以克服痛苦,甚至可以克服死亡。
~最後的春雷響起了~
貝多芬的余生已經(jīng)不多,單是一八二六年就動了四次手術(shù),但病情未見好轉(zhuǎn)。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下午,維也納突然下了一場大風雪,伴著震耳欲聾的春雷,此時貝多芬握緊右拳,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貝多芬的創(chuàng)作及作品的啟示
貝多芬出生于一個與音樂有著密切關系的家庭,祖父是波恩宮廷的樂長,父親也是宮廷樂團的男高音,貝多芬的音樂天賦來自父親的遺傳,貝多芬的母親是一個宮廷廚師的女兒,有著一顆特別善良的心,對人類、對大自然充滿了愛。而這些美的品質(zhì)也集中地遺傳到貝多芬的身上,使貝多芬具備了成為一個偉人的內(nèi)因條件。貝多芬出生于1770年,青少年時期正好經(jīng)歷了法國大革命,經(jīng)歷了歐洲普及的啟蒙教育,進步的外因條件和啟蒙思想在貝多芬身上留下了永久的影響,與他的內(nèi)因相結(jié)合,經(jīng)過他一輩子的奮斗,成為了一個偉大的、對人類有特殊貢獻的人 ww
十六歲時,母親病逝,貝多芬即承擔起全家的生活重擔,艱難的生活給年輕的貝多芬以深刻的體驗,同時也失去了上學的機會。中學沒有畢業(yè)的貝多芬渴望獲得新的知識、新的思想。沒有資格和財力去考大學,他只有克服一切困難到波恩大學注冊旁聽,研究哲學、文學等。波恩大學的著名教授施奈德漢對年輕的貝多芬起到了根本性的啟蒙教育作用。1792年,貝多芬認識了當時音樂界的權(quán)威:海頓。年僅22歲的貝多芬的音樂才能給海頓留下了強烈的印象。不久貝多芬再赴維也納,向海頓學習音樂,但很快貝多芬向海頓學習音樂所抱的巨大希望變成了失望,“您有很高的天賦,您還能獲得更高的甚至非凡的才能,你的想象力是一個永不枯竭的源泉……。”這是海頓對貝多芬的評價,在這里也能看出貝多芬失望的原因。在維也納,貝多芬同時還向幾位有各種專長的人學習,全面地掌握了作曲的方法。在維也納,貝多芬最初以青年鋼琴家身份出現(xiàn),而后不久他的作曲家聲譽日漸提高。
1800年,貝多芬舉行了自己的音樂會,他的早期音樂已讓維也納人感到震撼,貝多芬的音樂明顯地與前輩不同,他如實地反映了社會變革時期人民大眾的精神面貌、他徹底改變了音樂創(chuàng)作的目的,把前輩的只為統(tǒng)治者消遣服務變成了為人民大眾、為社會進步而創(chuàng)作。與此同時,貝多芬自己的耳病也日趨明顯,已達到不便與別人交談的程度,被迫到鄉(xiāng)村居住。1802年夏天,他經(jīng)歷了一次生命的危機,寫了遺書,準備自殺。但后來他的信念,他熱愛人類、熱愛自然的思想戰(zhàn)勝了自己的退卻。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耳聾對作為音樂家的貝多芬來說造成了何等強烈的內(nèi)心創(chuàng)傷。從貝多芬第二至第五交響曲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如何地去正視困難和努力奮斗的,當然他奮斗的目標不是個人的。貝多芬的早期創(chuàng)作已清晰地顯示了他的世界觀、價值觀,他的藝術(shù)是面向全人類的。表達了人類集體的要求與共同的心聲,表現(xiàn)了進步的時代精神。他要戰(zhàn)勝自己的命運,要成為人類的思想家、藝術(shù)家。1804年貝多芬完成了里程碑式的第三交響曲(英雄)。在崇尚英雄的同時,貝多芬已明顯地反映了作品中的社會性和人民性,滲透了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就音樂形式體裁而言,貝多芬繼承了海頓、莫扎特,然而他的作品較前人有了質(zhì)的變化,因為在他的音樂中加入了思想、情感、靈魂、行動和遠大宏偉的目標。在音樂創(chuàng)作中,貝多芬有意識、有目的地使樂章之間緊密聯(lián)系,增加作品的有機整體性,使傳統(tǒng)的形式更好地為新的內(nèi)容服務,從而表達出更具體的思想。他要用音樂去:喚醒人們認識社會、喚起人們變革社會。他的音樂在主題立意上、思想感情上比海頓、莫扎特更明確、更直接地面向社會。他的世界觀和辯證的思維:決定了他的創(chuàng)作方法、決定了他的創(chuàng)作方向。貝多芬成功地反映了清醒的社會意識、全球意識、全人類意識
在貝多芬中期和晚期的創(chuàng)作中,以第九交響曲為中心,反映了他的思想在正確的方向上更進一步的深化。作品中除深刻地反映出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性之外,仍然反映了他對人類永恒的、深沉的愛。他的第九交響曲具有極深的哲理性,可以說在方法論與認識論上是馬克思哲學的先驅(qū)。這部作品是貝多芬畢生全部思想的總結(jié)和全部情感的結(jié)晶。作品中,科學的、辯證的思維方法和自由、平等、博愛的崇高信念成為人類文明的精神支柱,對后世的人類產(chǎn)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這是貝多芬獻給全人類最珍貴的禮物,是世界文化史中最光彩奪目的瑰寶。不要忘記這許多最美好的音樂是貝多芬在全聾的痛苦狀態(tài)下用心血凝成的。如今世人(我們這些凡夫俗子)都可以隨心享受,唯獨貝多芬自己永遠沒有享受的權(quán)利
貝多芬晚期作品的風格及思想與早期、中期的戰(zhàn)斗風格有一定的轉(zhuǎn)變。早、中期作品的思想以“破舊”為主,晚期則以“立新”為主。這也是認識論中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必然過程。由于貝多芬多年來生活的艱難,緊張創(chuàng)作,使他的身體過早地衰弱,但他仍然有著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在完成第九交響曲之后,又計劃創(chuàng)作第十交響曲(寫出第一樂章),可是身體已經(jīng)垮了下來,肝、肺、胸膜等病癥越來越嚴重,雖經(jīng)多次手術(shù),仍不見好轉(zhuǎn)。1826年底貝多芬完成了最后一部弦樂四重奏后就病倒在維也納的旅館里。生命的火焰已漸漸地暗了下來。在他病重期間,許多崇拜他的人前來看望他,其中包括作曲家舒伯特。1827年3月26日午后,暴雨交加,雷聲隆隆,貝多芬突然從病床上坐起來,高舉握拳的雙手,像仍在為遠大的目標而奮斗,接著便倒下,與世長辭,終年57歲
貝多芬的一生為人類的進步,為被壓迫人民的自由和幸福,做出了畢生的貢獻,終生未婚,歷盡了艱難困苦。然而他卻用自己的心血將痛苦化為歡樂的美酒奉獻給全人類。貝多芬的葬禮日,學校自動停課以示哀悼。數(shù)萬名仰慕他的人自愿排成隊為他送葬,而抬靈柩的人當中就有于第二年去世的音樂家舒伯特(舒伯特死后人們根據(jù)他的遺愿,將他長眠在貝多芬的身旁,永遠地陪伴著貝多芬
貝多芬雖然早已與世長辭,但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人格、他的情感、他的音樂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是永世長存的。兩個多世紀以來,貝多芬的音樂沖破了國界、沖破了狹隘的民族觀念和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在全世界不斷地回響,越來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貝多芬永遠與正義在一起!永遠與全世界的億萬人民在一起……!??!
Symphonie No.1 in C major, op.21
C大調(diào)第一交響曲,作品第21號
貝多芬:C大調(diào)第一交響曲(卡拉揚1963年版)
唱片名:BEETHOVEN:SYMPHONIEN 1/貝多芬:交響曲集1
演奏:Berliner Philharmooniker/柏林愛樂樂團
指揮:Herbert von Karajan/赫爾伯特.馮.卡拉揚
唱片編號:DG 429 037-2 (1963年)
作品介紹:
二十九歲的貝多芬本人很像他的第一支交響曲。這部交響曲是1800年4月2日在維也納霍夫堡劇院為了他自己而舉行的一次音樂會上(當時叫做Akademie)作首次演出的。那時,貝多芬已具有他一生所具有的那種自信的特點,但這時,它離開浪漫主義傳統(tǒng)的貝多芬為時尚早:他還不是那個不修邊幅,怒眉闊視的巨人;他的服飾襤褸,滿面胡須,舉止古怪,不可一世——只是由于他的天才才被人容忍。1800年的貝多芬可以說仍然是個人世間的凡人,講究風雅向往上流社會,那時的上流社會當然是貴族的、富有的社會。作為一位鋼琴獨奏家,他的聲望登峰造極;維也納的一些最顯貴人物——貴族朋友、保護人、學生都敞開大門歡迎他的光臨。在經(jīng)濟方面。他也是無憂無慮的,因為最有權(quán)勢的奧地利貴族利赫諾斯基親王答應他,在他未獲得足以與他天才相稱的官職以前,保證他的經(jīng)濟生活。請他作曲的人極多。幾乎應接不暇,同時,他的作品收入為數(shù)也很可觀。
正如同他要使自己符合當時的社會習俗一樣,他的第一交響曲也遵循了已經(jīng)確定的十八世紀交響曲式樣。它采用常規(guī)的四個樂章。樂隊編制是二支長笛、二支雙簧管、二支單簧管、二支大管、二支圓號、二支小號、定音鼓和通常使用的弦樂組。這部交響曲不僅在情緒上是輕松、活潑的,在曲式與風格上也顯示出對莫扎特和海頓的敬意。
然而,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幾乎是一種外衣。它戴的是十八世紀的假發(fā)。它用的是優(yōu)雅的語言,按照人們所希冀于一部有教養(yǎng)的交響曲那樣循規(guī)蹈矩。只有透過它的表層才能感到它的奔放的激情和充沛的活力,寬廣的氣息和沖力,這些都是有別于他的前人的。貝多芬同時代的人沒有把他看錯。保守派察覺到一位革命者,他們感到驚異是有理由的。。
第一交響曲的開頭部份是早幾年寫的。最后樂章的主題早在l796年就寫出初稿。貝多芬最有影響的傳記作家泰爾認為,初稿在1794—95的冬季已經(jīng)開始,可能是應斯維頓男爵的建議而寫,第一樂章就是呈獻給他的。斯維頓是莫扎特和海頓的保護人。第三樂章的主題和貝多芬寫的一些德國舞曲中的第二首完全相同。這些舞曲是他為著名的維也納舞會劇院而寫的跳舞音樂。但這些舞曲的寫作日期不詳。
I. Adagio molto allegro conbrio
第一樂章:很慢的柔板,有活力的快板
開頭有一段仿效海頓的緩慢的引子,但在清晰而具有古典音響的第一主題進入之前有一些游移的、進行不明確的和弦:
對比性的副題是優(yōu)美的短小片段,它很快地從雙簧管過渡到長笛,接著又到小提琴上去。簡短的展開部幾乎完全用第一主題寫成。開頭的素材在再現(xiàn)部中出現(xiàn)時更為有力和富有變化。
II. Andante cantabile con moto
第二樂章:稍快如歌的行板
抒情的慢板樂章是圍繞著一個在開頭幾小節(jié)中聽到過的很簡單的主題構(gòu)成的,它用奏鳴曲快板曲式展開和擴張:當它在本樂章末尾的再現(xiàn)部出現(xiàn)時,主部主題加上了更多的裝飾。
III. Allegro molto e vivace
第三樂章:活潑的快板
貝多芬用較古老的小步舞曲來稱呼這一樂章。但從主題樂句的急促的行進來看,它不是傳統(tǒng)的小步舞曲,它是奔放的十九世紀詼諧曲。
IV. Adagio, allegro molto e vivace
第四樂章:緩板,活潑的快板
末樂章的開頭跟我們開了一個有趣的玩笑。一段簡單的音階緩慢地在小提琴上向上爬去,每次反復都向上多演奏一個音。突然間,它迫不及待地沖到末樂章的舞蹈性主題中去:
往后,在音樂中出現(xiàn)的機智和笑聲和海頓所寫的任何作品一樣,具有強烈的傳染力。曲式用的是海頓創(chuàng)造的那種最簡單不過的奏鳴曲一回旋曲曲式,但他在其中注入了取之不竭的豐富想像力。貝多芬在這一時期所作的嘗試還遠遠不及海頓在后期交響曲中所表現(xiàn)出的那種大膽,但在貝多芬的風格里,總有些東西使他那時代的保守派感到困惑、震驚和憤怒。
為什么多少年來,保守的聽眾聽到他們不熟悉的音樂總感到是對他們個人的冒犯,是作曲家故意安排的一種當眾惡意中傷?這的確是個迷。但是,他們的反應確是如此。
一位德國評論家在貝多芬第一交響曲首次演出后寫道:“這是一個青年人的厚顏無恥的胡言亂語?!笔旰?,一位巴黎音樂家還寫道,這部交響曲的“令人驚訝的成功”是“對音樂藝術(shù)的威脅”。他又說,“有人認為,大量地使用粗俗的不諧和音以及使所有樂器發(fā)出吵鬧的音響就可以造成某種效果??杀氖?,只有耳朵受到刺傷。心靈上卻是無動于衷”。
Symphonie No.2 in D major, op.36
D大調(diào)第二交響曲,作品第36號
貝多芬:D大調(diào)第二交響曲(旺德1988年版)
唱片名:BEETHOVEN:SYMPHONIENS NOS.2 & 7/貝多芬:第2和第7交響曲
演奏:NDR-Sinfonie Orchester/北德廣播交響樂團
指揮:Gunter Wand/君特.旺德
唱片編號:RCA 74321 89107 2 (1988,1987年)
作品介紹:
貝多芬的第二交響曲算不上一首英雄性的作品。即使如此,它還是被稱為“英雄的謊言”(a heroic lie)。因為,雖然貝多芬自己經(jīng)歷著極其痛苦的生活,他仍然能寫出那樣優(yōu)美、機智、情感充溢的篇章。這部交響曲在1801年開始創(chuàng)作,但主要是在1802年的夏天和早秋期間,他住在維也納近郊的小村莊“海利根斯塔脫”時寫作,約在10月份在該地完成的,這時,他剛剛給他的兄弟們寫了一封不為外人所知的悲慘信件,它就是“海利根斯塔遺言”。
見多芬的耳朵漸漸聾了。幾年前他已感到這種耳鳴的癥狀,但一直等到1802年的夏天他才感到他可能完全失去聽覺,耳聾的厄運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但在貝多芬看來,一位音樂家得了耳聾這一頑疾是可笑的,見不得人的。最初,他盡力掩蓋這個事實。他寫道: “我將全力以赴地去和命運搏斗,雖然有朝一日我不免成為上帝的最不幸的兒女”。
貝多芬的醫(yī)生勸他在1802年夏天離開吵鬧的維也納,以保護他的聽力。一個他喜歡常去的作曲之地是鄉(xiāng)間的海利根斯塔脫。于是,他就在一所偏僻的農(nóng)家住下,這所房子位于村外的一塊高地上;他可從窗外通過曠野,遠遠地看到多瑙河和多瑙河彼岸地平線上的喀爾巴阡山脈。
貝多芬在這田園環(huán)境中創(chuàng)作他的優(yōu)美的第二交響曲時,他斷定一個毀滅性的打擊在等待著他:聽覺的徹底消失。僅僅重聽還是一個可以忍受的不幸,至少他認為,可以當他是思想不集中。但現(xiàn)在是絕對的靜寂向他逼近,使他和世界隔絕,和朋友隔絕,和音樂的聲音隔絕。
貝多芬喜歡在海利根斯塔脫的森林里作長時間的散步.他的學生李斯曾說過:“一次,在他漫步時,我請他聽一位牧人在森林里用接骨木制成的笛子吹奏美好的音樂,半小時過去.貝多芬什么也沒有聽見.雖然我不斷地安慰他,告訴他我也再沒有昕到什么聲音(這是騙他的),他變得異常沉默,悶悶不樂。偶爾,他看起來好像是很高興的,但總是表現(xiàn)出夸大的強作歡笑;但即使這種情況也是少見的?!?div style="height:15px;">
也許就是貝多芬突然遇到的這一偶然事件使他意識到未來的考驗,使他擔到寫這篇“海利根斯塔脫遺言”:
“你們這些人總認為或宣稱我對人懷有敵意,固執(zhí),或憤世嫉俗,”他寫道,“你們是多么錯怪了我啊,你們不了解為什么我看起來是這個樣子,此中是有難言之隱的。我很早就被迫與世隔絕,在孤獨中生存;有時,我也想克服這一切,但都被雙重厄運擊敗了。我的聽力很差,我又不能去對人說,‘說響點,喊,因為我是一個聾子’。我怎么能夠承認我這個應該比別人敏銳得多的聽覺器官得了病。我確實不能這樣做.因此,請你們原諒我,當我很愿意和你們在一起時,我卻退縮了。我的不幸使我倍感痛苦,因為我會被人誤解;對我來說,我得不到與友人的歡聚,聽不到健談妙語,不能互訴衷腸;我只能應付一些日常最簡單的需要。如果我膽敢參與社交活動,我就得像流放者那樣地生活。如果我走近人,我總感到非常恐懼.怕我這種情況被人發(fā)現(xiàn)。半年來.我就是懷著這種心情在鄉(xiāng)間渡過的。我到這里來是遵醫(yī)囑,盡量少用聽覺。去鄉(xiāng)間是符合我的愿望的.但有時我也想和人們接觸,也就參加到他們的行列里去。但當我身.旁的人聽到遠處傳來的笛聲,而我卻聽不見;或者,他聽到牧人在歌唱,而我也聽不見時,我感到多么羞辱。這些事把我?guī)У浇^望的邊緣,我?guī)缀醪辉傧牖钕氯?,是藝術(shù),只是藝術(shù).才挽救了我的生命,因為在我沒有創(chuàng)造出我感到是天意要我創(chuàng)造的一切之前,我是不能離開這個世界的。因此我忍受著這悲慘的命運?!?div style="height:15px;">
但他仍然和朋友們在一起吃喝,玩樂和彈琴。一直等到他死后,“海利根斯塔脫遺言”才透露了他是怎樣渡過那表面上看起來是寧靜的一個夏季。
這部交響曲的首次演出是在次年4日5日,在維一也納劇院舉行,這就是那次著名的音樂會(Akademie)。那次的節(jié)目非常豐富,有三首在世界上首次公演的樂曲:c小調(diào)鋼琴協(xié)奏曲(貝多芬任獨奏),他的清唱劇《基督在橄欖山上》,他新創(chuàng)作的第二交響曲。此外還有他的已被人熟知的第一交響曲和一些次要的作品。由于節(jié)目太長,那些次要的作品被刪除了。雖然節(jié)目很長,貝多芬還是獲得了他堅信可以獲得的巨大成功。他一向?qū)ψ约菏肿孕?,因此他把某些座位的票價增加了一倍,有的兩倍。據(jù)說。這次音樂會使他凈賺了不少錢(一千八百弗羅林)。
交響曲分四個樂章,樂隊編制是二支長笛,二支單簧管,二支大管.二只圓號,一只小號,定音鼓,以及常規(guī)的弦樂組。
I. Adagio molto, allegro con brio
第一樂章:很慢的柔板,有活力的快板
開始是一個緩慢的引子,它在貝多芬時代聽起來比現(xiàn)在更富于浪漫色彩和神秘性.接著是活潑的第一樂章,它是由一個剛勁有力,喧鬧活躍的短小主題構(gòu)成:
副題是由木管奏出的更富于歌唱性的音樂。貝多芬把這兩個主題截成易于處理的節(jié)奏片段;樂章的整個中間部分就是由這些片段寫成的。開頭的主題作了傳統(tǒng)性的再現(xiàn)之后.有一個用上面的主題寫出的短小而喜氣洋洋的結(jié)尾。
II. Larghetto
第二樂章:小廣板
第二樂章是傳統(tǒng)的如歌慢板。寬廣而流動的旋律先在弦樂組奏出,后由木管樂器作出回響。整個樂章充滿著旋律,其中有不少比開頭的主題更有感染力,更為輕巧。
III. Allegro
第三樂章:快板
這首精巧的諧謔曲充滿著出入意料的力度和節(jié)奏變化,這種情況在貝多芬的成長過程中愈來愈顯著。中段,或三聲中部的開頭像是彬彬有禮.精致優(yōu)雅的十八世紀為木管寫作的三重奏,后來卻意想不到地在全樂隊中爆發(fā)出強烈的音響,或是突然變得靜寂無聲。
IV. Allegro molto
第四樂章:很快的快板
末樂章開始時在樂隊中有一個令人驚異的筋斗;這個末樂章使貝多芬同時代的人迷惑不解。
這個筋斗多次出現(xiàn),在這興高采烈的樂章中像是回旋曲——奏嗚曲中的疊句。這個筋斗的頭兩個音和最后兩個音也作為宏偉的主題片斷在樂隊的各種樂器之間翻來復去地出現(xiàn),充沛的動力不斷地增強,直到最后一小節(jié)。
對當時的保守派來說.這樂章中所有的能量和動力該是多么地令人費解。萊比錫的一位評論家特別強調(diào)這一點。他把第二交響曲形容成“一頭粗野的怪物,一頭被刺傷了的龍,不肯死去,甚至在流盡最后一滴血時(末樂章),還怒不可遏,仍用尾巴狂暴地抽打,在最后的痛苦掙扎中僵死?!?div style="height:15px;">
Symphony No. 3 in E major “Eroica”, Op. 55
降E大調(diào)第三(英雄)交響曲,作品55號
貝多芬:降E大調(diào)第三(英雄)交響曲(卡拉揚,1963年)
唱片名:BEETHOVEN:SYMPHONIEN 1/貝多芬:交響曲集1
演奏:Berliner Philharmooniker/柏林愛樂樂團
指揮:Herbert von Karajan/赫爾伯特.馮.卡拉揚
唱片編號:DG 429 037-2 (1963年)
在羅斯小酒店的魚宴上,貝多芬的詩人朋友克利斯朵夫.庫夫納問他,八首交響曲(此時,第九交響曲尚未創(chuàng)作)中,他最喜歡哪一首?
貝多芬大聲說道:“?。」?!《英雄》!”
“我還以為是c小調(diào)(第五)呢,”詩人說。
“不”,貝多芬堅決認為,“《英雄》”。
后世同意了貝多芬的看法,有些人甚至把《英雄》放在他的作品的首位,在第九之上。貝多芬對《英雄》具有特殊的情感是有著音樂以外的原因的。
《英雄》的末樂章是根據(jù)貝多芬曾在四首不同的作品中的用過的一個主題寫成的.第二首是一套短小的“鄉(xiāng)村”舞曲。第二首是他的舞劇《普羅米修斯的造物》。這個希臘神話中的英雄人物公然反抗神的禁令,把火從天上偷到人間,帶來了溫暖,光明,智慧。他就是貝多芬舞劇的中心人物,在這里,他把這個主題用在終曲之中.他又把它作為基礎用在他所謂的《英雄》鋼琴變奏曲中。我們在《英雄》交響曲的一些變奏——全曲的精粹章節(jié)中又第四次遇到這個主題。
貝多芬在1803年和1804年初創(chuàng)作他的第三交響曲時,他心目中有著最偉大的英雄——對貝多芬來說,這個人似乎是現(xiàn)代的普羅米修斯:拿破侖.波拿巴.因為,到那時為止.拿破侖似乎仍然是英雄的年青天才,他的流星般的戰(zhàn)跡使他成為法國大革命在軍事上和政治上的主要捍衛(wèi)者。法國大革命所宣傳的“自由,平等,博愛”不僅是為了法國,也為了全人類。當他領導革命的軍隊打擊法國的外來敵人(他們希望撲滅革命)時.拿破侖仍然被普遍地當作偉大的救星來崇拜,把他看作舊時的暴政和傳統(tǒng)的束縛的掘墓人。很明顯,當貝多芬構(gòu)思他的革命樂譜時,這種理想在他的想象中起了作用。
1804年春,這部劃時代的作品完成了。通過駐維也納的法國大使館的安排,這部交響曲被送到法國。全部總譜準備就緒,在扉頁的上端寫著“波拿巴”(Bonaparte),下端寫著“路易吉.范.貝多芬” (Luigi van.Beethoven),只有這兩個名字,其它什么也沒有。但在一個晚春的日子,貝多芬的朋友李斯告訴他,拿破侖已經(jīng)自封為皇帝。貝多芬聞訊大怒,喊道: “難道他也不過是個凡夫俗子,現(xiàn)在他也要來踐踏人民的權(quán)利,只沉溺于個人的權(quán)欲。他也要把自己放在所有的人民之上,當一個暴君,”他當著李斯和另外一個朋友,也是一個可靠的見證人的面,走到桌前,把扉頁從頭到底撕成兩半,擲到地上。
他給這部交響曲取了一個新名稱: 《英雄交響曲》, “為歌頌對一位偉人的紀念而作?!币驗?,貝多芬所仰慕的拿破侖已經(jīng)死去。過去,貝多芬把他看作自由的象征.如今,這部交響曲重新題辭,獻給駕乎任何象征之上的自由精神。
貝多芬親手寫的總譜已不復存在,但他自己用的總譜(這是別人抄寫的,貝多芬指揮時用的就是這份,其中有許多貝多芬親手作的修改和增添)卻保留了下來。扉頁上原來用意大利文寫的字樣是:
Sinfonia Grande     大型交響曲
intiolata Bonaparte   取名波拿巴
del           作者
Louis van Beethoven   路易吉.范.貝多芬
在寫得很漂亮的意大利文字跡下,貝多芬用大字寫了“根據(jù)波拿巴而創(chuàng)作”?。℅ESCHRIEBEN AUF BONAPART)的鉛筆字樣。貝多芬的字雖已擦去,但現(xiàn)在仍依稀可見。第二行由抄譜人寫的“波拿巴”的名字,顯然由于他情緒激動,用力過份,在擦抹時留下了一個破洞,這個充分說明問題的殘缺扉頁,以及用它覆蓋著的經(jīng)常翻閱標注得很多的總譜至今仍可在維也納音樂之友博物館的藏書室里看到。
這部作品曾在羅布可維茲親王的宮殿里舉行的私人音樂會上演出過幾次,其中至少有一次由貝多芬本人在1804年9月指揮過。到1805年4月7日才在維也納劇院舉行的第一次公開演出,也由貝多芬指揮。大多數(shù)關于《英準》的早期評論都是抱怨它過于冗長以及貝多芬故意制造出來的混亂的風格和曲式。但在重要的出版刊物上也有對它熱情支持的評,因此,那種認為起先無入識出《英雄》偉大之說略經(jīng)調(diào)查研究就站不住腳了。
I. Allegro con brio-1
I. Allegro con brio-2
第一樂章:有活力的快板
這部交響曲沒有引子,在兩個嚴厲的頓奏和弦之后,樂隊在充滿動力的起伏主題上向前駛?cè)?。從貝多芬這部交響曲的草稿中可以看出,章個主題可能來自《普羅米修斯》的終曲主題,這一樂章由它開始;它是那樣地簡單樸素,人門很容易想到它是軍號聲的信號,于是,也使人聯(lián)想到拿破侖的戰(zhàn)役。但這一主題結(jié)束在一一如果它真有個結(jié)束的話——一個具有強烈緊張感的未解決音,一個長久保持的升C上。如果對貝多芬的用意置疑的話,我們可以看一下(應該說是聽一下)這個低音升C逐漸增長的音量:
這種緊張性滲透著整個樂章。在緊接在它后面的音樂中,這一著名的主題似乎獲得了自己的生命,好像掙扎著去為它內(nèi)在的緊張性尋找解決的途徑.這種情況在樂章中間的展開部更為明顯。只看下面第一個例子就可明白:在后面不斷升高的模進中,這主題每次“試圖”去尋找解決時都作一次向上的旋轉(zhuǎn),非但一點也沒有把緊張性加以緩和.反而在每次反復中更為加強:
以后,每次“試圖”尋找新的解決,都為火山爆發(fā)增加壓力;直到展開部的頂峰,我們遇到個不諧合和聲和切分節(jié)奏的爆發(fā),它像是天崩地裂。這樣的音樂,還從來沒有人聽到過。
雖然在這著名的展開部的結(jié)束處力度減弱到耳語的程度,但它幾乎更為令人震驚。當樂隊在懸而不決的小節(jié)里等待著這樂章的基本主題素材的再現(xiàn)時,貝多芬打破了當時的學究氣以及音樂家們還要持續(xù)遵守多年的僵死規(guī)則,小提琴演奏的微弱顫音(tremolo)盤旋在一個明顯地是為了導入主題再現(xiàn)的和弦之上。突然間,我們期待的這個主題由圓號膽怯地奏出來,而這時的和聲尚未轉(zhuǎn)變得和主題相適應,這就給人們造成一種奇特的感覺:好像圓號演奏者早進來四小節(jié)。
II. Adagio assai-1
II. Adagio assai-2
第二樂章:很慢的柔板(葬禮進行曲)
《英雄》的偉大送葬曲使一些頭腦刻板的人感到困惑!他們認為送葬曲應該出現(xiàn)在末尾。但是,貝多芬不是在寫傳記,他是在表現(xiàn)英雄主義,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在表現(xiàn)英雄的悲哀。這里沒有悲觀的哀鳴,沒有過度的顧影自憐。行軍的步伐在令人戰(zhàn)栗的節(jié)奏到來時,顯得畏縮起來,但一步步地更為堅實.它是一篇哀悼為人的自由而獻身的英雄們所寫的史詩性的挽歌。這些英雄可能是瑟莫皮萊戰(zhàn)場上的利昂尼達斯和他的斯巴達人,即使我們這樣想,也還是過于狹隘的。
III. Allegro vivace
第三樂章:活潑的快板
死與悲傷都不能動搖貝多芬的信念,接在送葬曲后面的諧謔曲充滿著生命的活力;它精致異常,時而光亮,時而幽暗;時而大笑,時而大聲地逗趣。
IV. Allegro molto-1
IV. Allegro molto-2
第四樂章:很快的快板
好像是為了象征英雄精神的創(chuàng)造力,貝多芬把“普羅米修斯”主題用在末樂章中。這一樂章開始處是弦樂器上的光輝而急奔的經(jīng)過句,再加上一些起強調(diào)作用的和弦。接著,弦樂器用撥奏很輕地奏出一個難以捉摸的、有棱角的主題,它好像在音樂上無特殊意義(最初給人的印象):
這一主題繼續(xù)進行,貝多芬甚至在引進“普羅米修斯”主題旋律以前還用它寫了兩個變奏.它們簡單地結(jié)合如下;
在這十一次波瀾壯闊的連續(xù)變奏以及presto結(jié)尾(實際上是第十二變奏)中,貝多芬有時只用“普羅米修斯”主題的旋律而不用低聲部,有時只用它的低聲部而不用旋律,每次變奏的本身都是一個微觀世界;加起來,它們的效果是驚人的。我總是不可避免地得到這種印象:就連第一樂章開頭的著名主題也是“普羅米修斯”旋律的另一變體,從而表示出第一和最后樂章之間強有力的結(jié)構(gòu)上的聯(lián)系一一這種情況在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中的各樂章的聯(lián)系上顯得更為清晰,我們無法知道他是否有意這樣做。但是這種聯(lián)系是如此的密切,它就不是盡屬于偶然的了。人們會感到,就是貝多芬也會對他自己在創(chuàng)作中表現(xiàn)出這種深度和強大感染力感到驚異。
Symphonie No.4 in B flat major, op.60
降B大調(diào)第四交響曲,作品第60號
貝多芬:降B大調(diào)第四交響曲(克倫佩勒,1960)
唱片名:BEETHOVEN:SYMPHONIENS No.2 & 4/貝多芬:第2和第4交響曲
演奏:Philharmonia Orchestra/愛樂管弦樂團
指揮:Otto Klemperer/奧托.克倫佩勒
唱片編號:EMI TRSR-005 (1960年)
貝多芬的柔和的第四交響曲誕生于動蕩的年代,貝多芬的內(nèi)心世界和圍繞著他的殘酷現(xiàn)實都是動蕩的,在被占領的維也納,1806年是以拿破侖撤回占領軍開始的。貝多芬的皇室和貴族庇護人這時回到他們自己的宮殿。但這種休戰(zhàn)只是局部的,因為從那不勒斯到漢諾威,拿破侖的閃電戰(zhàn),他的盟軍,他的傀儡軍隊還繼續(xù)出擊;這時,“科西嘉暴亂”傾覆了舊王朝,建立了新王朝,重新劃定疆界,創(chuàng)立了新公國。這不僅僅是激戰(zhàn),這是大地震。千年的神圣羅馬帝國就這樣瓦解了。剩下的只是一個版圖縮小了的、貧困的奧匈帝國。
對貝多芬來說,1806年以精神與肉體的騷動開始, 以他對“問題子女”進行幾次手術(shù)的苦難開始,這就是:對他心愛的歌劇《菲德利奧》進行刪節(jié)和重新改寫(在拿破侖的軍隊占領時,這部歌劇是失敗的)。接下去,是監(jiān)督準備不足的排練的緊張心情以及頭幾次演出所遇到的不順利。最后,終于使貝多芬對劇院經(jīng)理發(fā)了火(他懷疑受了這位經(jīng)理的騙),并憤怒地把總譜索回。
對一個意志較薄弱的人來說,這些苦惱一定會弄得他暈頭轉(zhuǎn)向,但對貝多芬,這些卻引燃了他的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創(chuàng)造力的爆發(fā).八部主要作品幾乎是在同時成形的:他的《熱情》奏鳴曲,三首劃時代的“拉祖莫夫斯基”(Razumovsky)弦樂四重奏.他的第四鋼琴協(xié)奏曲,第四和第五交響曲,他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這些作品大部分都在這一年內(nèi)完成!在這多產(chǎn)的季節(jié)里、柔和的第四交響曲走在其他一些更重要的作品的前面.貝多芬的草稿本上清楚地告訴我們:后來成為第五交響曲的最早的一些音樂是怎樣被降B交響曲的草稿擠到一邊去的。降B交響曲開始得遲,但完成得早.所以稱為第四交響曲.
第四交響曲的大部分音樂創(chuàng)作完成于1806年的九、十月間.此時,貝多芬正在利赫諾夫斯基親王的特拉波近郊的格拉茲夏宮內(nèi)作客(特拉波即今奧伯瓦城,位于波蘭和捷克交界處的南側(cè))。在這里,貝多芬遇到了另一位熱愛音樂的人弗朗茲.凡.奧派爾斯道爾夫伯爵,他自己雇傭了一個私人樂隊乎放在附近的奧貝.格羅高宮內(nèi)(在利赫諾夫斯基宮以北的四十里,在今波蘭境內(nèi))。據(jù)說,奧派爾斯道爾夫堅決要成立一個完整的交響樂隊,因此他不愿雇用不會演奏樂隊樂器的家仆,他也是一個貝多芬的崇拜者。貝多芬和利赫諾夫斯基訪問奧貝.格羅高時,伯爵曾為他的貴賓們演出了貝多芬的第二交響曲。他還委托貝多芬創(chuàng)作第四交響曲。貝多芬為此收到五百弗羅林(大約等于現(xiàn)在三千美金的購買力)。日期是1807年2月3日。
貝多芬逗留在利赫諾夫斯基宮里的期間是多產(chǎn)的,但另一個不平常事件突然地中止了他和親王之間的友誼(這個故事在四種不同的敘述中留傳下來,只在細節(jié)方面有出入,在主要方面一致) 。親王在他的格拉茲夏宮的貴客中,接待了一位法國將軍.“一位彬彬有禮的紳士,一位強烈愛好音樂的人”。也許還有其他幾位法國軍官。親王使他的貴客們相信,他們可以聽到這位偉大的作曲家在一次社交晚會中演奏幾部近作(這時貝多芬剛剛寫完“熱情”奏鳴曲)。盡管利赫諾夫斯基不斷殷切地請求.貝多芬還是拒絕彈奏。當利赫諾夫斯基開玩笑地恐嚇他,如果不彈要把他軟禁起來時,貝多芬生氣了。這時,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一場“不愉快、甚至粗魯?shù)臓幊场?,接著,貝多芬在大雨滂沱中怒氣沖沖地別去,跋涉到住在特拉波的親王處的醫(yī)生維瑟家中過夜。第二天,在啟程去維也納以前,貝多芬給利赫諾夫斯基寫了下面這張紙條。
“親王,你是什么人,這是由于偶然的出身。我是什么人,我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過去有過,以后還會有多不勝數(shù)的親王,但貝多芬只有一個?!?div style="height:15px;">
在到達維也納寓所時,貝多芬抓起利赫諾夫斯基的頭像,把它摔得粉碎。
第四交響曲是否由奧派爾斯道爾夫伯爵的家庭樂隊演出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可以估計,他們一定把它試奏過。根據(jù)當時的慣例,奧派爾斯道爾夫?qū)λ袆?chuàng)作的這部交響曲有六個月的專用權(quán)。在三月中旬舉行的一場最早的、有記錄的演出是為“一些特選人物”,不公開訂票,在這次演出中伯爵一定是插過手的。根據(jù)萊比錫《大眾音樂新聞》報導,這次音樂會“為作曲家贏得相當大的一筆款項”。據(jù)說.這次音樂會是在維也納的“利赫諾夫斯基宮”舉行的。雖然貝多芬和寬容的利赫諾夫斯基和好,但是有充分的事實顯示,這次音樂會的主辦者是貝多芬的另一個更慷慨的庇護人,羅彼可維茲親王。
交響曲用傳統(tǒng)的四個樂章的形式。
I. Adagio—allegro vivace
第一樂章:柔板—活潑的快板
緩慢的引子是沉思的.但還不是沮喪或有兇兆的.種憂郁的心情被同一和弦的節(jié)奏鮮明的六次重復打斷,這個和弦引進了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無憂無慮的,輕松愉快的Allegro。
一組有對比性的樂思在獨奏大管、雙簧管、長笛之間展開了一個三方面的旋律對話。隨著樂章的發(fā)展,這些零星的旋律片斷和跳躍的第一主題被熟練的交響曲作曲手法攪拌在一起.異常動人。貝多芬為了使開頭的主題作傳統(tǒng)性的再現(xiàn).在這里他用戲劇性的神來之筆作些鋪墊。一百年前,柏遼茲為了這段音樂作了如下的生動的描繪:
“這一令人驚訝的crescendo是所有音樂作品中最精心設計的一段,除了c小調(diào)(貝多芬第五)交響曲中著名的諧謔曲末尾,你很難找到可以同它媲美的例子。而且,第五的那一段音樂雖極富效果,但構(gòu)思規(guī)摸較小,因為它從p開始,一直到達最后的爆發(fā)中都未離開主調(diào),而(第四交響曲的crescendo)mf開始,在pp消失片刻,其間的和聲色彩是模糊而猶疑不決的,之后,在具有較肯定調(diào)性的和弦中.它又再度出現(xiàn),只在轉(zhuǎn)調(diào)和弦上的云霧被完全驅(qū)散時,它才闖出來。你可把它看作是一條河水:平靜的流水突然間不見了;它離開水底的河床僅僅是為了以浪花四濺的瀑布形:次咆哮地直瀉而下?!?div style="height:15px;">這一樂章在喜氣洋洋的結(jié)尾中結(jié)束,用的是開頭的主題。
II. Adagio
第二樂章:柔板
這首夜曲似的慢板樂章主題幾乎完全由下行的緩慢降E大調(diào)音階構(gòu)成:在向下剛剛過一個八度后,它又回升到這音階的半腰。
這支美好的旋律安靜地流動著,輕搖的伴奏音型使它格外動人。這伴奏我們起先在第二小提琴上聽它輕聲吟唱.然后,在不同的樂器上加強了音響.最后消失在定音鼓的pp樂語中。
總起來說,這支旋律出現(xiàn)了四次。這四次出現(xiàn)和其間的三個插部以及木管上的精美的對比樂句構(gòu)成了我們稱之為回旋曲和奏鳴曲曲式的天作之合.我們還要再用柏遼茲的話: “它的旋律表現(xiàn)是這樣地富于天使般的純潔和不可抗拒的柔情密意,致使奇妙的藝術(shù)加工的痕跡完全消失。”
III. Allegro vivace
第三樂章:活潑的快板
諧謔曲給我們的印象是萬花筒似的多變心情;它開始時用交響曲的開始主題,但象是鬧著玩似的.顛倒過來的回憶。
弦樂器和木管樂器之間的竊竊私語和樂隊的大聲歡笑交替出現(xiàn)。在抒情的三聲中部內(nèi),以木管演奏為主。
IV. Allegro ma non troppo
第四樂章:不太快快板
末樂章是以小提琴上的旋轉(zhuǎn)的音型開始的;它不像一支輪廓分明的主題.倒像是“無穹動”的節(jié)奏。
這音型象回旋曲疊句那樣的多次再現(xiàn),有一次,它由匆忙而滑稽的大管獨奏吹出。其間有一小束的旋律.簡短的主題片斷.木管的閃爍音響曇花一現(xiàn),此后,它們又很快地沉沒在交響的旋動之中。這一樂章是貝多芬最愉快的末樂章之一。
Symphonie No.5 in c minor, op.67
c小調(diào)第五交響曲,作品第67號
貝多芬:c小調(diào)第五交響曲(克萊伯)
唱片名:BEETHOVEN.SYMPHONIE NO.5/貝多芬:第五交響曲
演奏:WIENER PHILHARMONIKER/維也納愛樂樂團
指揮:CARLOS KLEIBER/卡洛斯.克萊伯
唱片編號:DG 415 400-2
第五交響曲和貝多芬本人一樣,是一曲集中表現(xiàn)活力、斗爭和勝利的音樂。由于它的情感“高壓”,它是一部熱望未來的作品,體現(xiàn)了后來的一百年中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動向。這部作品的節(jié)奏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它向前跨過了一個世紀,超越了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但究竟超過了多遠,誰也說不上。
貝多芬為他的第五交響曲花了四年左右的辛勤勞動,從1804到1808,在此期間,為了創(chuàng)作另一部交響曲、小提琴協(xié)奏曲和第四鋼琴協(xié)奏曲,第五交響曲曾暫時中輟。這另一部交響曲因完成較早,所以編為第四。第五交響曲于1808年12月22日在維也納劇院首次演出。那次音樂會上的節(jié)目多得令人難以置信,全部都是貝多芬的新作品:第五交響曲,第六交響曲,第四鋼琴協(xié)奏曲——由貝多芬任獨奏,詠嘆調(diào)“啊,不忠實的“(Ah,perfido),C大調(diào)彌撒曲Op.86中的三首樂曲,c小調(diào)鋼琴合唱與樂隊幻想曲,Op.80。
I. Allegro con brio
第一樂章:熱情的快板
第一樂章具有強烈的節(jié)奏沖擊。它以傲慢的姿態(tài)開始:只由四個音構(gòu)成的莊嚴的、類似格言的音型。節(jié)奏比曲調(diào)更重要,它是古今交響曲中最短小的、最有力的、無疑是最著名的主題。它隨即加以反復,不是照式照樣的.但卻更為堅決:
最后一個D音的延長加強了堅決性,這延長是事后加上的(在貝多芬的手稿中,以及初次印刷的一百本總譜中,這個D音只有一小節(jié)長,和前面的降E音一樣長)。還要注意這個音型反復中的微小變化,它造成了不結(jié)束的效果,幾乎像是一個未獲答復的問題。
貝多芬的一位朋友(安東.辛德勒.他很了解貝多芬)告訴我們,貝多芬指著他總譜上的這一主題說:“命運就這樣來敲門了!” (“So pocht das Schicksal an die Pforte!”)對這種說法,有人加以懷疑,甚至諷刺;根據(jù)是辛德勒常常記錯事,貝多芬決不會說這樣幼稚的怪話。但事實是,貝多芬時代的人,包括嚴肅的專業(yè)音樂家們,為了企圖表達他們深受音樂的感動,的確用這些夸張的比喻和華麗的詞藻來說話和寫作。在不加修飾的散文時代,這樣的文風使人很不習慣。對像霍夫曼(貝多芬對他十分欽佩)這類的作曲家兼評論家以及他的浪漫派后繼者,使用同樣浮夸言語的柏遼茲和舒曼,人們常用“吼聲如大瀑布似的無稽之談”,來諷刺他們的文風.但這種譏諷未免過于輕率,也過于表面化。我們不能簡單地排除這種可能性:舒曼、柏遼茲、霍夫曼和貝多芬的確是言如其意,雖然他們用的語言可能在我們聽起來浮夸,未必真實。
不管怎樣.貝多芬的格言主題滲透了他的全部第一樂章。一切由它控制著——有時咆哮,有時輕若耳語,有時在樂隊的深處悸動,幾乎聽不見。即使較為抒情的第二主題也由它構(gòu)成。它用極大的節(jié)奏動力來結(jié)束這個樂章。在所有的交響樂文獻中,它是組織得最統(tǒng)一而有力的一個樂章。
II. Andante con moto
第二樂章:稍快的行板
第二樂章是由雙主題寫的一系列變奏曲構(gòu)成.我們可以說,這雙主題是兩個交替出現(xiàn)的對比主題。第一個,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在降A大調(diào)上唱出,具有女性之溫存和魅力的平順,流動的旋律:
第二個,顯然和第一個有聯(lián)系,但它是方方正正的、進攻性的,在光輝的C大調(diào)中肯定地出現(xiàn)。最初出現(xiàn)的兩個雙主題變奏和主題的原型十分接近,它們把開頭主題先分解成流動的十六分音符,以后又分化成快速起伏的三十二分音符.到達第三段雙主題變奏吋,貝多芬把這些主題處理得非常自由和富于幻想。
III. Allegro
第三樂章:快板
諧謔曲的開頭是虛幻而使人畏縮的。突然間兩只圓號發(fā)出用上面引舉的那個第一樂章的主題節(jié)奏所寫的嚇入主題:
除了在中段(所謂的三聲中部)中的那些由低音提琴演奏的笨重的蹦跳以外,這一樂章很少有小步舞曲和諧謔曲的傳統(tǒng)舞曲性格。三聲中部的末尾,節(jié)奏性很強的格言主題又出現(xiàn)了,接著,弦樂器用耳語般的撥弦音響加以回答,這時,整個樂隊好橡筋疲力盡地倒坍在一個調(diào)性不穩(wěn)的柔和和弦的長音上。這時,音樂激動不安,只有一個含糊不清的鼓在鳴響著,像心臟在那里緩慢地跳動——用第一樂章里的節(jié)奏跳動。不安定的氣氛逐漸增強,諧謔曲主題的片斷在樂隊里曲折地進行,不穩(wěn)定的和聲向C大調(diào)靠攏。令你感到它像太陽一樣地等待著沖破烏云。就在這不安的情緒增強到使人難以忍受的時刻,樂隊在突然的crescendo(漸強)中,鼓起精神,昂首闊步地邁到宏偉而英勇的末樂章主題中去:
IV. Allegro
第四樂章:快板
主部主題像是一個小號吹奏的號聲:它像號聲,但和聲用宏大的樂隊全奏填滿,其中包括貝多芬在交響曲中第一次使用的三個長號,一個低音大管和一支短笛。為了和第一樂章的高度統(tǒng)一性形成對比,末樂章中涌現(xiàn)出眾多的主題。在開頭的一組主題中,有第二個類似號聲的主題,它導致在向前推動的三連音節(jié)奏控制下的第二組主題。
在這些主題的洶涌澎湃的展開中,樂隊慢了下來,直到莊嚴的停頓。諧謔曲中的節(jié)奏,速度,和最后出現(xiàn)的令人不安的小號主題在此由弦樂器撥奏的陰森音響加以回顧,再由木管呼應。諧謔曲的這段經(jīng)過性的暗示,只不過把消失的恐懼略加回憶,并且在不安的情緒不斷增長的過渡中回到極為強烈的類似號聲的末樂章主題。這樂章的全部主題都在此再現(xiàn),這是在C大調(diào)中,從而進行到尾聲和最后的激動人心的,強烈而輝煌的presto(急板)段落。
Symphony no.6 in F major “Pastoral”, Op.68
F大調(diào)第六交響曲“田園”,作品68號
貝多芬:F大調(diào)第六交響曲“田園”(瓦爾特,1960)
唱片名:BEETHOVEN."Pastorale" SYMPHONIE NO.6/貝多芬:第六交響曲“田園”
演奏: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哥倫比亞交響樂團樂團
指揮:BRUNO WALTER/布魯諾.瓦爾特
唱片編號:CBS MASTERWORKS MK42012(1960年)
貝多芬和任何人都有矛盾,有的還非常尖銳,上自王孫貴族,下至家仆和他的有叛逆精神的侄兒,他和這些人都有過沖突。唯獨對大自然,他感到十分悠閑自在。他最愛在維也納近郊的鄉(xiāng)村作長時間的散步時創(chuàng)作他的音樂。對熟悉的田野和森林,他幾乎有對神祇般的崇敬.然而,《田園》顯示出來的,卻是愛慕多于敬畏?!短飯@》交響曲的樸實無華,寧靜安謐中有著天使般的音可.他一遍又一遍地在那些極其簡單樸素的優(yōu)美曲調(diào)上流連,使我們仿佛也感到時間停止了它的腳步,就如同我們凝視著一片秋葉,水上的陽光,或嗅著那從濕潤的綠草中散發(fā)出清香的時刻。
從貝多芬的筆記中。我們看到,他原先打算為這部交響曲的含意作更詳盡的解釋,但在最后出版的總譜上,他卻寫道:“任何對鄉(xiāng)村生活有所了解的人都會自己去體會作者的意圖,無需寫上一大堆標題”。
與第五交響曲相反,《田園》的創(chuàng)作時間比較短:從1807年夏開始,到次年的6月在維也納近郊的海利根斯塔脫結(jié)束。
1808年12月22日在維也納首次演出的節(jié)目單上,把這部交響曲的標題寫作:“鄉(xiāng)村生活的回憶,大調(diào)”并特別提醒聽眾,它“寫情多于寫景”。
I. Erwachen heiterer Empfindungen bei der Ankunftauf dem lande Allegro ma non troppo
第一樂章:到達鄉(xiāng)村時的喜悅心情
不太快的快板
第一樂章用活潑的歌唱性樂句在充滿陽光的F大調(diào)上開始:
我們很難相信,這樣長的一個樂章幾乎全用這個簡單的樂句寫成。這里沒有復雜的主題開展,只有開頭主題的片斷不斷地、天真地反復,仿佛陶醉于自身的美和嫵媚中。調(diào)性和樂器色彩的巧妙變化像是大自然本身的光影閃動。一個短小的五音音型(譜例中第二小節(jié))無間斷地反復了八十次,但整個樂章仍然使人浮想聯(lián)翩.難以自遏。
II. Szene am Bach Andante molto mosso
第二樂章:溪邊小景
很快的行板
第二樂章充滿了流水淙淙聲響,小提琴上短小的顫音大概是昆蟲的唧唧叫聲。在樂章的末端我們清楚地聽到先是鵪鶉、夜鶯和后來是杜鵑的鳴聲。但小提琴上的優(yōu)美旋律什么也不描繪.只能表達最愉快,最悠閑的情緒。
III. Lustiges Zusammensein der landleute Allegro
第三樂章:村人的歡聚
快板
這就是《田園》交響曲的諧謔曲;在這樂章中,貝多芬以一些經(jīng)過句回憶了他在維也納近郊的“三個貪食人”酒店那類地方聽過的鄉(xiāng)村樂隊.這里有舞曲的暗示:有些像差重的跺腳聲.有些則像下例雙簧管獨奏這樣的優(yōu)雅醉人的樂句。
但諧謔曲的大部分音樂對農(nóng)民舞蹈,甚至對最精致的女芭蕾舞演員來說,都顯得過于輕快。這樂章不間斷地進入第四樂章。
IV. Gewitter—Sturm Allegro
第四樂章:暴風雨
快板
酒店音樂被逼真的雷雨打斷,請注意貝多芬是如何惟妙惟肖地捕捉雷暴雨來到以前幾秒鐘的不安情緒。你幾乎能看到暴風雨到來前的暫時寧靜如何被初起的急風和頭陣向大雨點打破。接著,暴風雨在咆哮。低音弦樂器的轟鳴是印象派作曲技巧的神來之筆,但它比德彪西還早九十年。我們聽到雷鳴也聽到閃電,風在高音的短笛上呼嘯。暴風雨十分猛烈.但不使人感到恐懼,它來無蹤,去無影.直接地進入到末樂章中去。
V. Hirtengesang Frohe und dankbare Gefuhle nach dem Sturm Allegro
第五樂章:牧人之歌:暴風雨后的愉快,感恩心情
快板
雷聲慚漸消失,牧人吹出的感恩歌開始了末樂章。歌聲先由獨奏單簧管后由圓號奏出.在貝多芬時代,牧人確是在維也納近郊放牧。他們唱歌,吹笛子。在貝多芬看來,這些都是他所熱愛并崇拜的大自然的一部分。但到他創(chuàng)作《田園》交響曲時,他已聾得聽不見這些了。那的確是痛苦的日子:貝多芬發(fā)現(xiàn)他身旁的友人能聽到牧人唱歌、吹笛子,而他,身為作曲家,音樂家,卻什么也聽不到。羞辱和絕望使他想自殺(關于貝多芬自己對這種情緒的描述可參看他給兄弟們所寫的一封著名信件的冗長引文.這就是貝多芬的《海利根斯塔脫遺言》)。
但當貝多芬的樂隊先用小提琴響起作為末樂章主題的牧人之歌耐,他的悲劇消失了,好像整個世界都為這晴空萬里,云散日出的奇景而歡慶鼓舞。
整個末樂章似乎是感謝上蒼,感謝大自然,感謝太陽的狂喜贊歌,也是感謝宇宙間仁愛力量的贊歌,這宇宙在貝多芬時代的人以及我們時代的人看起來似乎都是黑暗的,荒誕的——荒誕到令人恐怖的程度。像貝多芬那樣一個滿懷愁緒和.自找痛苦的人怎么還能窺見到這種光華,并且用他那令人難以理解的藝術(shù)煉丹術(shù),激勵著我們?nèi)シ窒砥淇裣驳念A見——哪怕只有片刻的瞬間。這的確是個奇跡,像日出那樣的永葆青春的奇跡。
Symphonie No.7 in A major, op.92
A大調(diào)第七交響曲,作品第92號
貝多芬:A大調(diào)第七交響曲(卡拉揚1963年版)
唱片名:BEETHOVEN:SYMPHONIEN 4/貝多芬:交響曲集4
演奏:Berliner Philharmooniker/柏林愛樂樂團
指揮:Herbert von Karajan/赫爾伯特.馮.卡拉揚
唱片編號:DG 429 040-2 (1963年)
貝多芬創(chuàng)作他的第七交響曲時,人們正注視著歐洲的版圖被鮮血重新繪制。那是在1811—1812的秋、冬、春三季。這部作品在6月間完成,此時拿破侖戰(zhàn)事已進入最后的高潮,大舉侵犯俄國,旦夕之間潰不成軍。歷史迅速地向前推進。當這部交響曲第一次上演時,拿破侖帝國已到達了分崩離析的最后階段。這部交響曲的壽命將超過卷進這場蔚為壯觀的政治大變動中的所有帝國—法蘭西帝國、神圣羅馬帝國、俄羅斯帝國和英帝國。
貝多芬本人于1813年12月8日在維也納大學大廳指揮了這部作品的首次演出,這是為奧地利和巴伐利亞傷兵而舉行的義演。
Poco sostenuto; Vivace
第一樂章:稍稍綿延的,活板
引子很長,展開得很充分。一個雄偉而樸素的主題在樂隊中至上而下地闊步走來,除了用全樂隊的全奏和弦偶爾加以強調(diào)外,甚少渲染.這個素材和另一個更優(yōu)美、嬌柔的第二主題結(jié)合起來宏偉地展開。接下去才是這一樂章的快速的主要部分,它是根據(jù)一個輕松、跳躍的音型寫成的,伯遼茲對此極感興趣,把它稱之為農(nóng)人的輪舞。
但不久它就逐斷增強,超越了任何人間舞蹈的界限。它巨大的能量從未失去控制,但貝多芬的同時代人對它感到迷惑。例如,本章結(jié)束前的一段著名音樂使韋柏感到吃驚,他大聲喊到:貝多芬“是該進瘋?cè)嗽毫恕?。這段音樂出現(xiàn)在尾聲中,在樂隊的低音區(qū),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著一個強有力的五音樂句,不斷地反復(來自那個跳躍的主部主題),上方的樂隊增強到宏偉的最后高潮:
II. Allegretto
第二樂章:小快板
雖然標記是Allegretto,但這一樂章絕不是輕快的。我們知道,貝多芬曾猶疑過,是否把它標為Andante。它開始時,是由木管吹奏的柔和長音和弦.以后是低音弦樂器上安靜的節(jié)奏搏動—與其說它是一支旋律,倒不如說它是不停跳動著的心臟,它一直伴隨著這整個主題和后面的一組變奏:
圍繞在它周圍的是中提琴和大提琴交織起來的聲部。不久,傷感的a小調(diào)轉(zhuǎn)到明朗的大調(diào)中去,單簧管和大管在這里用另一種節(jié)奏吹了一些更為流動的旋律。即使在這里,如果你留心聽的話,以前的節(jié)奏搏動仍在樂隊的低音區(qū)輕聲地作響。當高潮平息下來的時候,這主題的片斷時而在這個樂器上,時而在那個樂器上低聲耳語,最后,這一樂章在小提琴的嘆息、回響聲中結(jié)束。
即使在這部交響曲的首次演出中.這個Allegretto就被聽眾要求重演;對慢板樂章來說.這是少有的榮譽。它不久就受到普遍的歡迎,因此,有些指揮把它插進人們不太熟悉的第八交響曲中去借以博得掌聲!
III. Presto; Assai meno presto
第三樂章:不太快的急板
諧謔曲充滿著使人驚異的爆發(fā)性和動力性的對比,這倒不是由于它輕快的節(jié)奏、多變的樂隊色彩以及情趣橫溢的機智,而是由于各主題的絕妙聯(lián)系和曲式上的高度完善。開頭兩小節(jié)的堅實筆觸用細雨般的頓音加以對比:
這個突然的對比在開頭的小節(jié)(這時縮剩前面的四個音符)從弦樂組的低音區(qū)跳向高音區(qū)時.變得更為強烈。這時,妙趣橫生的三聲中部中兩個音符構(gòu)成的短小音型在木管的高音區(qū)中來回擺動,和主要部分呼應。
三聲中部本身即富有對比,它出其不意地從諧謔曲各主要段落中突現(xiàn)出來.它再一次地從頭至尾再現(xiàn)。在本樂章的末端,當它好像還要作第三次反復時,被全樂隊演奏的五個尖銳和弦打斷,令人感到幽默的不耐煩。
IV. Allegro von brio
第四樂章:有活力的快板
在旋風般的末樂章中,舞曲的沖力以更有力的方式出現(xiàn)。確如瓦格納出于對貝多芬的仰慕,把這樂章稱為“舞曲的極品”。開頭的主題可理解為一種大型的弗吉尼亞舞曲,但不久它就發(fā)展成壯麗無比的、令人激動的篇章,使任何舞蹈花式都相形見絀。
這種不停息的旋動席卷全篇,像是酒神的狂怒;一個高潮接著一個。奇怪的是,這些都發(fā)生在傳說的奏鳴曲曲式之內(nèi),它最后結(jié)束在難以描述的宏偉的尾聲中。
Symphonie No.8 in F major, op.93
F大調(diào)第八交響曲,作品第93號
貝多芬:F大調(diào)第八交響曲(卡拉揚1963年版)
唱片名:BEETHOVEN:SYMPHONIEN 4/貝多芬:交響曲集4
演奏:Berliner Philharmooniker/柏林愛樂樂團
指揮:Herbert von Karajan/赫爾伯特.馮.卡拉揚
唱片編號:DG 429 040-2 (1963年)
貝多芬的性格是多方面的,又溫和,又狂熱,內(nèi)心充滿著尖銳的矛盾。這些也許可以部份地解釋他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緊張與對勝利的強烈感受。這些感受在他的一些更雄偉的作品中總是那樣使人們受到感染。他的多方面的性格也在作品中的強烈對比中反映出來。
他特別善于在同一個時間內(nèi)創(chuàng)作兩種性格截然相反的作品,他的第七和第八交響曲都在1811年開始創(chuàng)作。貝多芬?guī)缀鮿倓倢懲甑谄呓豁懬械谋l(fā)性的諧謔曲和旋風式的末樂章(1812年5月下旬或6月上旬),就把全副精力轉(zhuǎn)到它的較溫柔的姊妹篇。他在第八交響曲的手稿上標注的日期是“1812年10月,于多瑙河上的林茲?!?div style="height:15px;">第七交響曲于l8l2年l2月在維也納首次演出后立即獲得極大的成功。由于反應強烈,這次音樂會的全部節(jié)目幾天后又重演一次。在這兩次音樂會上。Allegretto一章都被要求重演。
第八交響曲的進展較慢。它的首次演出于1814年2月27日在維也納的舞會劇院舉行時.被插在又一次上演的第七交響曲和貝多芬的極受歡迎的《惠靈頓大捷》或《維多利亞之戰(zhàn)》的中間。
當他的友人指出這新的第八不如其它作品受人歡迎時,貝多芬咆哮地說:“那是因為它比其他作品好得多!”雖然第七在這兩部作品中更受人歡迎,我們有理由相信貝多芬說的是他的真實思想。因為和第七比較起來第八交響曲的整個織體更是無比地細膩,更為精致復雜。在某些方面它更為大膽,盡管看起來它比較嚴謹。它用傳統(tǒng)的四樂章形式。
Allegro vivace e con brio
第一樂章:富有生氣的快板
交響曲以一個十分可人的方整而對稱的短小主題開始。初聽起來,它像是出自十八世紀晚期的那些寫輕松愉快交響曲作家的創(chuàng)作室。
在這里,貝多芬好像又暫時地回到過去的洛可可式的雅致中去。但這彬彬有禮的一躬還沒有鞠完,他就忘掉身上的化裝舞會服裝,又拿出老樣子,大搖大擺地走來。這導致他很快地進入第二個主題;這里,他遲疑一下,好像又在和舊的古典公式開玩笑。他就是這樣繼續(xù)地走,品嘗著每一次前進的步態(tài),每一次音樂的變化。對這些,他都用卓越的熟練技巧和機智加以處理。
他把主題一分為二,在不同的樂器上加以發(fā)展,構(gòu)成小型的交響高潮。開頭素材的再現(xiàn)和活力充沛的尾聲在意想不到的文靜幽默中結(jié)束。
II. Allegretto scherzando
第二樂章:詼諧的小快板
在傳統(tǒng)的慢板樂章的地方.貝多芬為我們寫了一首可愛而短小的Allegretto scherzando。后來,它用這個主題即興寫了一首開玩笑的輪唱曲:“答,答,答,我親愛的瑪扎爾,愿你生活的好.很好很好……”?!按穑?,答”,我們在木管上,聽到的這種整齊的響聲就是指節(jié)拍機,或者,說得得更確切些,是指節(jié)拍機的前身:“音樂記時鐘”。這種記時鐘是由瑪扎爾改善的:
III. Tempo di menuetto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
為了和這部交響曲其他樂章的輕松活潑保持一致,貝多芬在這里又回到了十八世紀的小步舞速度,但在風格上則不盡相同。和傳統(tǒng)的小步舞曲最接近的,是傳統(tǒng)性的但極優(yōu)美的圓號二重奏,它開始了中間的三聲中部。
IV. Allegro vivace
第四樂章:活潑的快板
閃閃發(fā)光的舞曲性末樂章的曲式介于回旋曲和傳統(tǒng)的交響奏鳴曲曲式之間。回旋曲的疊句在屏息,低聲的耳語中開始。
這樂章在曲式上充滿著使人意想不到的安排.在和聲上充滿著強烈的曲折對比,當時一定令人覺得蠻橫,但至令聽來猶感清新而不落俗套。音樂就這樣走著,走著,好像沉醉在它自己的創(chuàng)造熱忱中而不能自拔。
Symphonie No.9 in d minor "Ode to Freedom", op.125
d小調(diào)第九交響曲“合唱”,作品第125號
貝多芬:d小調(diào)第九交響曲(伯恩斯坦,1990兩德統(tǒng)一版)置頂一周
這是我做為斑竹最后一貼:
【唱片名稱】Beethoven: Symphonies No 9 "Ode to Freedom"/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合唱”
【演  奏】St.Petersburg Kirov Orchestra /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Paris Orchestra / New York Philharmoni
圣彼得堡基洛夫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巴黎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
【指  揮】Leonard Bernstein/雷納德.伯恩斯坦
【唱片編號】DG 29861 (1990年)
貝多芬和席勒基本上屬于同時代的人。貝多芬在第九交響曲中使用了席勒的詩句。在年青時代,他們都感受到法國大革命的沖擊,那時革命的浪潮正沖破邊境而進入德國和奧地利。在第九交響曲末樂章中所歌頌的人類博愛是席勒和貝多芬各自的終生奮斗的目標。席勒在這場大規(guī)模的斗爭中死去,這時離拿破侖自稱為帝只有一個星期不到的時間。拿破侖已把法國大革命引向歧途,成為專制統(tǒng)治的工具。貝多芬看到了拿破侖的失敗,歐洲秩序的恢復——雖然是一個反動的秩序——和為自由而戰(zhàn)的一頁的結(jié)束。
在第九交響曲中,他回顧了戰(zhàn)爭中的勝利與失敗,高瞻遠矚地從中吸取教訓,并用這偉大的合唱終曲的遠見和樂觀精神為他的九部交響曲戴上了桂冠。
席勒的《歡樂頌》長期以來吸引著貝多芬。他第一次計劃為這首詩篇譜曲時只有22歲。當他計劃把這篇頌詩用在一首有合唱的序曲中時,他已經(jīng)42歲了!保存下來的最早的第九交響曲手稿,是18l7年寫的。又過了七年才完成這部交響曲,他為這部交響曲集中地花了一年半的辛勤勞動。1824年2月,他為它作了最后的潤色。
第九交響曲于1824年5月7日,第一次在維也納上演時,貝多芬的耳朵已聾得無法考慮去擔任指揮。他坐在樂隊中間,手里拿著總譜,試圖跟隨音樂的進行。但是他似乎找不到音樂進行的地方。演出結(jié)束時,掌聲雷動,但貝多芬卻無法聽到。這一情況,喬治.格羅夫曾作了描述;他是聽到參加第一次演出女中音翁格女士告訴他的。這時,貝多芬已經(jīng)去世很久。他說:“這位大作曲家,雖然坐在豐富的音樂聲中,但他什么也昕不見,甚至,在這部偉大的作品結(jié)束時,對觀眾的掌聲都無動于衷,還是站在那里,背著聽眾打拍子,一直等到翁格女士把他轉(zhuǎn)過身來,或是示意他轉(zhuǎn)過身來的時候,貝多芬才看到人們還在拍手,表示出最大的歡樂。在座的每一個人猛然意識到,他剛才之所以轉(zhuǎn)身是因為沒有聽見。人們無不像觸電似的感到震驚。接著,同情和仰慕的心情象火山一樣地爆發(fā)出來”。
I. Allegro ma non troppo, un poco maestoso
第一樂章:莊嚴適中的快板
引子中神秘的空五度像是開天辟地以前的黑暗和混沌。它暗示著這是一部龐大的作品。 逐漸地,主要主題的片斷從黑暗中顯現(xiàn)出來;突然,主題本身像閃電似地在樂隊中閃耀:
主題之后有不少的副題素材,多半是抒情的。在一個強烈的高潮之后,樂隊乎息下來,回到開頭的震顫的空五度中去。以后是用開頭素材寫成的高度集中的展開部,接下去是整個主部的再現(xiàn)。尾聲中,在樂隊低音區(qū)出現(xiàn)的預示不祥的持續(xù)低音,似乎是《啟示錄》中的預見。
II. Molto vivace
第二樂章:十分活潑的快板
第二樂章是諧謔曲,它的開頭是敲擊聲似的八度。據(jù)說,這是貝多芬一次從黑暗中突然走向光亮處想起的。雖然貝多芬可能從來沒有想要這么做,但是我這個聽眾總有這個感覺,那就是:他這種敲擊的音響,加上下行的進行和附點的節(jié)奏,是和第一樂章的主部主題有聯(lián)系的,把那個主題壓縮成最基本、再簡單化不過的形式。
一個輕快如游絲的頑皮主題在第二小提琴上開始,它是由頭三個音發(fā)展而來的:
接著,它在中提琴、大提琴、第一小提琴和低音提琴以短小的賦格呈式的形式相繼出現(xiàn)。敲擊聲又回來,越來越堅決,直到整個弦樂組都跟著節(jié)奏搖擺起來,而木管樂器則演奏他們自己的旋律。中間有個對比的“三聲中部”或中段,頑皮而寧靜,此后,是開頭段落的再現(xiàn)。
III. Adagio molto e cantabile
第三樂章:如歌的極慢板
如歌的慢板由于其前后樂章充滿著洶涌澎湃的沖力和戲劇性而顯得更為深刻。它是用貝多芬所喜愛的變奏曲曲式寫的,實際上它是雙主題變奏曲,因為這里有兩個基本的主題,其中第三主題無疑地具有浪漫主義的渴望色彩:
這樂章所表現(xiàn)出的溫暖與情感的深度是空前的,連貝多芬的其它作品也望塵莫及。
IV. Presto
第四樂章:急板
末樂章的冗長引子實際上是一座橋,把前三個樂章的主題連到末樂章上去。在末樂章里,貝多芬置身于燦爛的群星之中。在全樂隊奏出一段兇猛的,幾乎是戰(zhàn)爭喧囂以后,貝多芬簡短地再現(xiàn)了前面每一樂章的主部主題,像是一閃而過的回憶,接著一個新主題的點滴出現(xiàn)了,末樂章就是用主題寫成的。
這個空前感人的末樂章的主要部分是由最簡單的旅律構(gòu)成的一套龐大的變奏曲。貝多芬就是用這個旋律為習勒的頌詩的第一詩節(jié)“歡樂,你是上帝的靈光,夭堂的女郎!”譜曲的。這個旋律第一次出現(xiàn)時沒有歌詞,僅僅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無伴奏地演奏出來。前三個變奏完全是由樂器演奏的,所不同的是,加上了和聲和伴奏;旋律的反復是無變化的。
在聲樂迸入之前,樂隊中出現(xiàn)了更為猛烈的、戰(zhàn)爭似的喧囂。在一段由貝多芬自已寫詞的引子宣敘調(diào)中,男中音高聲唱出:“朋友,再也不要這種聲響了”,或者說得更直率點:“這些使人痛苦的不諧和的磨擦,滾開!”。他用更偷快的音響唱出席勒的《歡樂頌》的第一節(jié)詩:
合唱進來時反復了最后四行詩句作為一種副歌。下面兩節(jié)詩(每次都是一個基本旋律的新變奏)由四位獨唱演員擔任重唱,每次都由合唱重復最后幾小節(jié)。
此后,這個主題變形為一個活潑的樂隊迸行曲,它是用莫扎特和貝多芬時代所流行的“土耳其風”(alla turca)寫的,用了特別具有“土耳其”音響的三角鐵、鈸和大鼓:
以后的一些變奏中包括一個輕松愉快的樂隊賦格,一個巨大的合唱復賦格和一個興高采烈的尾聲。總的來說,末樂章所表現(xiàn)的感深度和音樂的光彩是難以描述的。這部交響曲可列為人類精神的最偉大的成就。
引用:
合唱終曲:
注:第四樂章開頭的聲樂部分的男中音宣敘調(diào)的歌詞是貝多芬寫的,歌詞的其它部分來自席勒《歡樂頌》。
(男中音獨唱,四重唱和合唱)
啊,朋友們,莫悲傷,讓我們用歡樂的聲音齊聲高唱!
歡樂,你是上帝的靈光,天堂的女郎!
女神呀,我走近你的神殿,心喜欲狂。
你的法術(shù)把由無情的習俗分開的人們
又重新連上。
在你的羽翼下,所有的人都將成為兄弟。
愿富有者幫助他的朋友,
愿貴婦人的夫婿和我們齊聲歡唱,
就如同全世界的人都在你的心上一樣!
讓那無情無義的人,
獨自在憂傷中離開那可愛的人群徘徊彷徨。
人世上的歡樂都來自大自然的胸膛,
無論是善,是惡,都跟隨著它的足跡走遍四方。
它給我們吻和酒,
是忠誠的朋友,直至死亡。
它把生活的歡樂帶到人間的最低層,
也帶給和上帝同住的神將。
(男高音獨唱和合唱)
歡樂,上帝的晝夜在宇宙問均光榮軌道上運轉(zhuǎn),
兄弟們,快把善行的航程引到勝利的方向。
(第一節(jié)詩反復)
(合唱)
擁抱吧,千百萬人民!
吻這整個世界。
兄弟們,星際的盡頭是我們慈愛的萬能之父,
啊千百萬人民,你可跪在他的面前?
你可感到他與你同在?
到星際的盡頭去找他吧,他一定住在那星際的盡頭。
這樂章的其它部分反復了以上歌詞的不同段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貝多芬九大交響曲的背景丨“誰能滲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自拔的苦難!”
勃拉姆斯是面向過去的,布魯克納是面向未來的!
我心目中最偉大的十大交響曲(四)
《貝多芬第四六交響曲》
貝多芬作品:《第三交響曲「英雄」 Op.55》
貝多芬第五、第六交響曲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