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極限片欣賞]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極限片欣賞]
夕陽余輝的博客
2005年12月,國務院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的“文化遺產(chǎn)日”,這充分體現(xiàn)了黨和國家對保護文化遺產(chǎn)的高度重視和戰(zhàn)略遠見,有助于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chǎn)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chǎn)保護意識。今年6月11日為我國第六個“文化遺產(chǎn)日”,其主題是:“文化遺產(chǎn)與美好生活”,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高全社會的文化遺產(chǎn)保護意識。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一)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財富,不僅有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chǎn),而且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tǒng)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是人類活動的信息資料庫,是展示人類文明的卷軸。作為傳承下來的民族文化基因,它又很古老,幾乎與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一同見證了我們的歷史。
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全稱: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chǎn))又稱無形遺產(chǎn),是相對于有形遺產(chǎn),即可傳承的物質遺產(chǎn)而言的概念。
(1)元代發(fā)源于江蘇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的昆曲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許多地方劇種都受到過昆劇藝術多方面的哺育和滋養(yǎng)。該劇種流行江蘇一帶稱謂南昆,而北京、河北一帶稱謂北昆,2001年5月18日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浣紗記》是明朝戲曲家梁辰魚(約1521-1594)的代表作,劇情為春秋時期吳越爭雄的故事。票片圖為《浣紗記·寄子》一個場景,講述了伍子胥忠心耿耿,冒著滅族的危險死諫吳王,并先把兒子寄養(yǎng)到齊國大夫鮑叔家,在齊國國都城外父子即將分別時,表達了慷慨、悲傷又難舍難分的父子深情。這是中國第一部昆曲劇本。
《牡丹亭》是明代劇作家文學家湯顯祖(1550—1616)代表作,二卷,五十五出。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別的愛情故事,熱情歌頌了反封建禮教、追求自由幸福愛情的精神。票片圖為《游園》場景,杜麗娘在夢中與柳夢梅在園林中相會,充滿了浪漫溫馨的恩愛情調。
《長生殿》是清初劇作家洪升(1645-1704)所作的劇本,講的是唐玄宗和貴妃楊玉環(huán)之間的愛情故事,既頌揚了生死不渝的人間真情,又批判了中國封建時代上層統(tǒng)治階級的驕奢淫逸,表現(xiàn)出清醒的歷史和政治意識。票片圖是《密誓》場景,唐明皇與楊貴妃七夕夜在長生殿對著牛郎織女星起誓永不分離。
(2)古琴是中國最古老且富有民族色彩的彈撥樂器。也是世界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主要由弦與木質共鳴器發(fā)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古琴藝術在中國音樂史、美學史、社會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廣泛影響,是中國古代精神文化在音樂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2003年11月7日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中國古琴被尊為“中國民族樂器之王”。其形如蕉葉,是用梧桐等木料做成,嵌有13個用貝或玉、金制作的琴徽,有七根琴弦。發(fā)音深厚深沉,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極其豐富的表現(xiàn)力。從其制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倫的深意。
(3)中國古代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的書寫藝術,從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鐘鼎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于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等,書法一直散發(fā)著藝術的魅力;歷經(jīng)3000多年,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性符號。中國書法是以筆、墨、紙等為主要工具材料,通過漢字書寫,在完成信息交流實用功能的同時,以特有的造型符號和筆墨韻律,融入人們對自然、社會、生命的思考,從而表現(xiàn)出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人格精神與性情志趣的一種藝術實踐。2009年9月30日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3﹣1)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tǒng)稱。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體,其特點是形體均勻齊整、字體較籀文容易書寫。在漢文字發(fā)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隸、楷之間的過渡。
《西周·毛公鼎》是西周青銅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通高53.8厘米,重34.7公斤。因作者毛公而得名,內壁鑄有多達32行,498字的長篇銘文,其書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結構勻稱準確,線條遒勁穩(wěn)健,布局妥帖,充滿了理性色彩,顯示出金文已發(fā)展到極其成熟的階段。
《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刻石四面廣狹不等,刻字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為秦相李斯所書,小篆書法嚴謹渾厚,平穩(wěn)端寧;字形公正勻稱,修長宛轉;線條圓健似鐵,愈圓愈方;結構左右對稱,橫平豎直,外拙內巧,疏密適宜。
(3﹣2)隸書亦稱漢隸,產(chǎn)生于秦漢之交,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東漢·乙瑛碑》該碑立于東漢桓帝水興元年(153年),今藏曲阜孔廟大成殿前東廡碑廊內。為漢代正體隸書之最典型作品。其書法端莊典雅,渾厚流美??胺Q東漢“廟堂書法”的典范。也是今人學習隸書最受推崇的范本之一。碑高2.6米,寬1.28米。碑陽銘文 18行,行 40字。
《東漢·張遷碑》該碑立于東漢中平三年(186年),現(xiàn)藏山東泰安岱廟。碑高 3.14米,寬1.06米。碑陽銘文15行,行42字,碑陰 3列,上2列19行,下列3行,每行字數(shù)不等。此碑書法造型古樸奇崛,氣韻高古雄強,為漢碑中方整勁挺,斬載爽利的典型作品。
《東漢·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立于東漢中平二年 (185)。碑高約2.72米,寬約0.95米,長方形,無額,石質堅細。碑身兩面均刻有隸書銘文。碑陽20行,滿行45字;碑陰分5列,每列行數(shù)字數(shù)均不等。此碑用筆輕巧,筆劃靈動飄逸,為漢碑靈巧秀美的代表。
《東漢·石門頌》額題《故司隸校尉楗為楊君頌》。公元148年鐫于褒城(今陜西漢中)縣東北褒斜谷石門崖壁,碑文共22行,每行30字。1967年石門修建水庫,將原石移至漢中博物館。此頌書法風格卓然,筆勢簡約,時而內斂,時而奔放,有山林高士之氣,世人推為漢隸“野逸派”代表。
(3﹣3)楷書,又稱“正書”,或稱“真書”,是漢字書法中常見的一種字體。其字形較為正方,不像隸書寫成扁形??瑫允乾F(xiàn)代漢字手寫體的參考標準,也發(fā)展出另一種手寫體-鋼筆字。
《宣示表》點畫遒勁樸茂,結體寬博多趨于扁方,章法自然疏朗。對唐代楷書的成熟起到很大的影響,故被后人稱作“楷書藝術的鼻祖”,為三國時期魏國鐘繇所書??瘫咀畛跻娪凇洞净w帖》,后刻入《大觀帖》、《東書堂帖》、《寶賢堂帖》、《停云館帖》等。其刻本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張猛龍碑》中國北魏著名碑刻。全稱“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碑立于北魏正光三年 (522)。現(xiàn)存山東曲阜孔廟。碑文正書,作為隸書向楷書演變的過渡體。碑陽26行,行46字,后 4行為題名及年月。碑陰12列,行數(shù)不等。碑額正書 3行12字。無撰書人姓名。碑文記載了張猛龍興辦教育的事跡。
《九成宮醴泉銘》唐代碑刻。公元632年鐫立于麟游(今屬陜西)。魏徵撰文,記述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fā)現(xiàn)醴泉之事。系唐代大書家歐陽詢書,碑文共24行,每行49字,用筆方整,筆法剛勁婉潤,間架開闊穩(wěn)健。兼有隸意,因而,此銘是書家之代表作。自古以來,此銘一直被譽為“楷書之極則”,倍受人們喜愛。
《雁塔圣教序》亦稱《慈恩寺圣教序》。共二石,均在陜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為序,全稱《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記》,唐高宗李治撰文,唐大書家褚遂良的代表作品,20行,行40字,字體清麗剛勁,筆法嫻熟老成??此评w瘦,實則勁秀飽滿。后人評其“為有唐各碑之冠”。
《顏勤禮碑》立于大歷十四年(779年)。碑高1.75米、寬0.90米厚0.22米,碑四面環(huán)刻,存書三面。碑陽19行,碑陰20行,行38字。左側5行,行37字。是顏真卿60歲所書,用筆奇?zhèn)?,結體磊落,集雄奇、淳潤、精麗于一身,充分表明此時楷書藝術已完全脫離隸書遺跡,自成體系,進入完全成熟時期。現(xiàn)存西安碑林。
《玄秘塔碑》立于唐會昌元年 (公元841年),楷書28 行,行54字。全稱《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并序》,裴休撰文,為柳公權63歲成熟之作,字體內斂外拓,干凈利落,端莊秀麗,創(chuàng)造了楷書史上的鼎盛時期,至今仍為世人學習書法的首選范本。此碑于陜西西安碑林。
(3﹣4)行書或叫行楷,相傳是在后漢末年所創(chuàng)。在楷書的基礎上產(chǎn)生,是介于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行書即正書(楷書)小偽,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保ü糯稌鴶唷诽啤垜循彛┦菫榱藦浹a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于辨認而產(chǎn)生。
東晉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謝安等居住在山陰的一些文人來到蘭亭舉行“修禊”(注:即到河邊洗濯,祓除不祥)之典。大家即興寫下了許多詩篇,匯成集子?!短m亭序》就是王羲之為這個詩集寫的序文手稿。
《蘭亭序》全文共28行,324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王羲之的行書在當時獨樹一幟,后人評道:“右軍注字體,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于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睔v代書家都推《蘭亭序》為“天下第一行書”。
《黃州寒食詩》為蘇軾行書的代表作。當時他因“烏臺詩案”被降職到黃州(今湖北黃岡)。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窮愁潦倒,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寒食節(jié)所發(fā),詩寫得蒼涼多情。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
《黃州寒食詩》為紙本,行書,系兩首五言詩,每詩十二句,縱33.5厘米,橫118厘米,共17行,129字。此書行氣錯落,字形欹側中見平正;用筆渾厚遒逸。清代將《寒食帖》收回內府。卷后有米芾、董其昌、乾隆的書法?!逗程氛孥E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祭侄文稿》全稱《祭侄季明文稿》是顏真卿追祭兄侄顏季明的平稿,他對兄侄顏氏一門為國“巢傾卵覆”,悲憤異常,用筆之間情如潮涌,根本無法顧及行文走筆的工拙,一氣呵成,文中刪改涂抹、大量的枯筆,更顯得蒼勁流暢;其英風烈氣,傾見于筆端。
《祭侄文稿》為顏真卿書行草墨跡,麻紙本,縱28.8厘米,橫75.5厘米,23行,每行11—12字不等,共235字。此帖本是稿本,原不是作為書法作品來寫的,但正因為是無意作書,所以此幅字寫得神采飛動,筆勢雄奇,姿態(tài)橫生,得自然之妙。真跡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3﹣5)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是一個民族符號,代表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中國古代書法“草書”分為三類:章草、今草和狂草。
圖片1
《平復帖》陸機書,紙本,手卷,縱23.7cm,橫20.6cm。書寫年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現(xiàn)存年代最早并真實可信的西晉名家法帖。它用禿筆寫于麻紙之上,筆意婉轉,風格平淡質樸,其字體為草隸書?,F(xiàn)藏故宮博物院。陸機(261年-303年),字士衡,西晉文學家,與其弟陸云合稱“二陸”。
圖片2
《初月貼》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書帖之一。此貼用筆、結字和章法都有章草的特點?,F(xiàn)藏遼寧省博物館。王羲之,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瑯琊臨沂(今屬山東),中國東晉書法家,有書圣之稱。
圖片3
《古詩四帖》墨跡本,五色箋,狂草書??v28.8厘米,橫192.3厘米。共四十行,188字。無款,明董其昌定為張旭書。通篇筆畫豐滿,絕無纖弱浮滑之筆。行文跌宕起伏,動靜交錯,滿紙如云煙繚繞,實乃草書顛峰之篇,現(xiàn)藏遼寧省博物館。張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吳郡人。其書法,始化于張芝、二王一路,以草書成就最高。史稱“草圣”。
圖片4
《自敘帖》·僧懷素草書。被譽為“中華第一草書”,也是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紙本,縱28.3厘米,橫775厘米,共126行,698字。唐大歷十二年(公元777年),現(xiàn)藏于我國臺北“故宮”。懷素(725-785),字藏真,僧名懷素,俗姓錢,漢族,永州零陵人。
(4)中國篆刻是以石材為主要材料,以刻刀為工具,以漢字為表象的一門獨特的鐫刻藝術。它由中國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藝發(fā)展而來,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它既強調中國書法的筆法、結構,又突出鐫刻中自由、酣暢的藝術表達,于方寸間施展技藝、抒發(fā)情感,深受中國文人及普通民眾的喜愛。篆刻藝術作品既可以獨立欣賞,又可以在書畫作品等領域廣泛應用。2009年9月30日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乾隆寶璽】即“乾隆宸翰”璽,通高15.2厘米,印面8.4厘米見方,陽文篆書,印身因勢而雕池塘荷花,是乾隆帝的一方閑章。“宸翰”,意為皇帝翰墨。該章雞血色不多,只是絲絲散布于頂端,但質地卻極溫潤,制作于乾隆24年(公元1759年)。乾隆帝將此印章經(jīng)常鈐蓋在自己的御筆書畫上,愛不釋手。
【嘉慶寶璽】即“惟幾惟康”璽,通高14厘米,印面7.1厘米見方,陰文篆書,是嘉慶帝的一方閑章。“惟幾惟康”意思是,人君奉天命以臨民,凡細微之處都須謹慎,考慮周全。該印石血色呈團塊狀分布于周身,精工雕鏤:云團間,氣宇軒昂的龍昂首而出,紅色處被雕刻成雜雜祥云及龍發(fā),別具情趣。
【乾隆田黃三鏈章】為清代乾隆皇帝使用過的玉璽。原作者利用一整塊(壽山)田黃玉,雕刻成兩枚方形章和一枚橢圓形章,并由3條活動的鏈環(huán)連在一起。3枚章上分別篆刻有“乾隆宸翰”、“惟精惟一”、“樂天”的印文。這件稀世珍寶,現(xiàn)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5)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節(jié)期在農歷五月初五。迄今已有2500余年歷史。由驅毒避邪的節(jié)令習俗衍生出各地豐富多彩的祭祀、游藝、保健等民間活動(祭祀屈原、紀念伍子胥、插艾蒿、掛菖蒲、喝雄黃酒、吃粽子、龍舟競渡、除五毒等),各種活動因地域差別而略有不同,尤以湖北省秭歸縣、黃石市更具典型性。端午節(jié)是我國古代拜祭龍圖騰的節(jié)日,是蘊涵獨特民族精神和豐富文化內涵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對中國民俗生活有重大影響,2007年被列為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2009年9月30日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賽龍舟】古稱“龍舟競渡”,為端午節(jié)最為盛行的活動。這一天,披紅掛綠的龍舟,隨著鏗鏘的鼓點,粗獷的號子,飛舞的槳葉,在大江中旌旗招展,乘風破浪,你追我趕,其場面氣勢磅礴,蔚為壯觀。明代已有專著《武陵競渡》,詳細記述競渡之緣由、船式、人數(shù)及技術等。
【包粽子】粽子又名角黍,端午節(jié)吃粽子在我國已有很長一段歷史。據(jù)考證,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已出現(xiàn)端午節(jié)包粽子之舉,開始時稱為“筒粽”。爾后逐漸發(fā)展為以竹葉、葦葉包裹糯米或黃黍粘米制成,粽稻五花八門,葷素甜咸,各有千秋,供節(jié)日饋送和食用。
【避五毒】為端午節(jié)進行的一種辟邪、驅疫活動。民間以蛇、蝎、蜈蚣、蛤蟆、壁虎為“五毒”,俗稱五毒皆從端午開始孽生,這與古人認為“重五”是個最犯禁忌的日子有關,民間稱這個日子為“毒日”。人們習慣在端午節(jié)這天斟艾酒、掛菖蒲、灑雄黃酒,以禳不祥。
(6)宋代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上一女子名林默(960-987年)因生前救難濟生,多行善事,死后人們感念她的恩德,被奉為海上漁民的保護神-媽祖,立廟祭祀。成為中國民間信仰之一,並運播到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為億萬民眾所崇拜并傳承至今。媽祖文化2009年9月30日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媽祖石像矗立在湄洲島媽祖廟山頂,由臺灣北港朝天宮捐資120萬元人民幣,廈門大學藝術教育學院教授李維祀、講師蔣志強創(chuàng)作。石像整體高14.5米,用340塊大理石砌成。所雕媽祖頭戴鳳冠、冕旒,身著龍袍,外披斗篷、云肩,內飾霞帔,雙手輕托如意,面帶微笑,雙目遙視,蘊海神之威嚴,含慈母之仁愛,莊嚴大度,栩栩如生。
天津舊城東門外海河三岔河口西岸的天后宮,俗稱娘娘宮,敕建于元泰定三年(1326年),宮內供奉的是媽祖像,天后宮歷代都是船工們的聚會之所,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三(天后誕辰日),這里都將舉行以習俗和廟會等形式的民俗文化活動。
2001年至2010年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28項,“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6項(“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是根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10月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公約》設立的,它與“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列入此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是指那些盡管在社區(qū)或群體的努力保護下,存續(xù)狀況仍然受到威脅的文化遺產(chǎn),申報國家需要承諾制訂專門的保護計劃)。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二)
(7)中國傳統(tǒng)木結構營造技藝體系延承了7000多年,是以木材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榫卯指相連接的兩構件上采用的一種凹凸處理接合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為木構件的主要結合方法,以模數(shù)制為尺度設計和加工生產(chǎn)手段的建筑營造技術體系。營造技藝以師徒之間言傳身教的方式世代相傳。遍及中國全境,并傳播到東亞各國,是東方古代建筑技術的代表。2009年9月30日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沈陽故宮戲臺屋頂起翹的轉角,由其形式很像鳥翼,故稱翼角。在屋頂轉角處為了承托兩個方向的屋面,使用了一條45°方向的角梁,角梁比椽子粗大,為了使接近角梁的檐子與角梁上皮取平,于是在靠近角梁的椽下,使用長三角形的墊木把椽子逐漸抬高(榫卯結合法,不用—件鐵器鐵釘),屋檐的輪廓線也就向上翹起,即為起翹。通常為使造型更加完美,角部又向外伸出,稱為出翹。
廣西容縣真武閣共三層,全閣用近3000條大小不一的南方特有的格木構件,以杠桿結構原理巧妙串聯(lián)吻合,相互制約,彼此扶持,不用—件鐵器鐵釘(在傳統(tǒng)木結構建筑或實木家具均使用榫卯結合法),協(xié)調而牢固地組成一個統(tǒng)一整體。
(8)龍泉青瓷傳統(tǒng)燒制技藝是一種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藝術性的傳統(tǒng)手工藝,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歷史。在原料選擇、釉料配制、造型制作、窯溫控制方面具有獨特的技藝。龍泉青瓷燒制技藝服務人類生活,其成品具有獨特的古典審美價值。陳設瓷、裝飾瓷、茶具、餐具等,是燒制技術與藝術表現(xiàn)的完美結合。2009年9月30日,龍泉青瓷傳統(tǒng)燒制技藝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北宋·五管瓶】系國家一級文物,出土于浙江龍泉市查田鎮(zhèn)墩頭村,現(xiàn)藏于龍泉市博物館。瓶高39.5cm,口徑8.2cm,足徑9.5cm。此瓶呈淡青色,晶瑩光潔,直口、園肩、深腹,肩緣安裝荷莖狀的五管,寓意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瓶蓋為三層結構:上層為出水荷葉狀,荷葉中央為花蕾形蓋紐;中層為復蓮,蒂部成蓮池,池四周布4只小鴨戲水,其中兩只嘴銜小魚,另兩只作覓食之態(tài);下層為雙重浮雕蓮瓣,瓣面下垂,瓣脊凸起。此瓶整體結構造型生動,雕刻精細,逗人喜愛,從中可見北宋中晚期龍泉青瓷造型已較完美。
【南宋·鳳耳瓶】系國寶級文物,1983年從浙江松陽縣出土,現(xiàn)藏于松陽縣博物館。瓶高26.5cm,口徑10.3cm,足徑l0cm。此瓶淺盤口,簡形長頸,頸兩側裝鳳耳,施豆青色釉,造型典雅大方,不落俗套。其最大特點是釉色青翠如玉,光澤柔和,非一般釉色可比,為龍泉青瓷之稀有珍品。
【元·葫蘆瓶】系國家一級文物,1984年3月在浙江青田縣百貨公司窯藏出土,現(xiàn)藏于青田縣文物管理委員會。瓶高30cm,口徑4.4cm,足徑7.5cm。該瓶由兩截粘合而成,其形為上小下大的束腰式葫蘆,造型新穎別致,既端莊又不失滋潤,下腹部釉面有開片,外底有兩層修飾,圈足無釉,呈朱紅色。
【明·刻花三果執(zhí)壺】系國家一級文物,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壺高33cm,口徑8.3cm。執(zhí)壺為盛酒用具。甌江流域農家向來有冬時釀酒榨糖習俗,冬時天寒,冷酒難入口,將加熱后的黃酒置入壺內斟酌,可起保溫作用。此壺施豆青釉,造型勻稱美觀,秀麗的長流(壺嘴)配以園滑的曲柄,既有對稱的美感,又從整體上給人以動態(tài)的變化。流與壺頸以云形橫片相連,壺身刻花裝飾,頸部刻蕉葉紋,腹部兩面刻枇杷果。枇杷果為明永樂、宣德青花瓷的常用圖案,寓意為多子多福、吉祥太平。
(9)南京云錦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絢麗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在古代絲織物中,“錦”是代表最高技術水平的織物。它包含的文化、科技內涵十分豐富,可以為中國工藝史、科技史、文化史提供實證材料。2009年9月30日,云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皇室御用的龍袍紋樣“真金團龍”象征“天子”、“帝王”的神化權力,團龍紋樣充滿動感,尺幅不大,但氣魄不凡。
士大夫階層的袍服紋樣“一品鶴補”鶴是古代傳說的仙禽,有一品鳥的尊崇地位,以鶴為官補是一品官標志,故稱一品鶴補。作品以藍色為緞地,鶴立石上,姿態(tài)翩翩,向人們敘述著人生圓滿。
民間宗室喜慶服飾紋樣“吉慶雙余”雙魚圖案,寓意吉祥、喜慶和年年有余,構成一個和諧的民俗吉慶符號。
(10)京劇是融唱、念、做、打于一體的戲劇表演藝術,是中國的國粹。19世紀中期,孕育于民間,融合了中國南北方戲劇元素的京劇唱詞和念白吸收了北京等地方方言,遵循嚴謹?shù)母衤珊妥猪?。京劇中講述歷史、政治、社會和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寓教于樂。2010年11月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10﹣1)京劇中的“生角”,一般指劇中除了花臉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統(tǒng)稱,其中又可細分為老生(須生)、小生、武生、娃娃生。除勾臉武生以外,生行一般都是素臉,內行術語稱為“俊扮”,即扮相都是潔凈俊美的。
【宋世杰】為京劇《四進士》中的人物。故事取材于鼓詞《紫金鐲》,表現(xiàn)明朝嘉靖年間,新科進士毛朋、田倫、顧讀,劉題四人出京為官,言行不悖、違法瀆職,具有正義感的宋士杰與顧讀、田倫、劉捷等貪官污吏斗爭的劇情。
【藺相如】為京劇《將相和》中的人物。該據(jù)故事取材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表現(xiàn)趙國丞相藺相如以國家大事為重,始終忍讓,使老將廉頗終于頓悟,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將相和好,共同輔國,國家無恙。
【周瑜】為京劇《群英會》中的人物。故事取材于古典長篇小說《三國演義》,表現(xiàn)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暗使苦肉計,黃蓋詐降曹操的故事。戲中的周瑜少年高官,年輕氣盛,性情多變。演員隨著劇情的發(fā)展,通過唱、念和各種表情動作,把周瑜在劇中的驕、躁、妒、氣等多重性格,表現(xiàn)得活靈活現(xiàn)。
【許仙】為京劇《白蛇傳》中的人物。故事取材于《警世通言》,表現(xiàn)白蛇(白素貞)眷戀人間情愛,與許仙成親的悲歡離合故事。許仙一角由扇子生承擔。該劇情節(jié)曲折,矛盾疊起,隨著劇情的推進,許仙一角要在唱念和表情動作上相應變化,并運用“云步”、“跪步”、“甩發(fā)”、“舞袖”、“搶背”、“吊毛”等難度較大的身段動作,推動全劇矛盾的開展,也深刻揭示出年少單純、熱愛生活的許仙形象。
【高寵】為京劇《挑滑車》中的人物。故事取材于《說岳全傳》,表現(xiàn)宋將高寵與金兀術交戰(zhàn),終因無力抵擋鐵滑車而戰(zhàn)死疆場的故事。這是一出靠把武生重頭戲,高寵一角身扎硬靠,足蹬厚底靴,通過表演“起霸”“走邊”“對槍武打”“大槍下場”以及力挑鐵滑車的高難度武技動作,刻畫了高寵英勇抗敵,視死如歸的武將氣概。因該劇有著繁難的技術動作,從清同治年間一直演到今天,已成為靠把武生的必備劇目。
【任堂惠】為京劇《三岔口》中的人物。故事取材于《楊家將演義》,表現(xiàn)任堂惠奉楊延昭之命,暗地保護發(fā)配路上的焦贊。夜宿劉利華客店時與店主因誤會而格斗的故事。任堂惠一角由短打武生承擔。該劇以任堂惠與劉利華精巧穩(wěn)練的單刀模黑對打,敏捷矯健的桌椅上翻跌技巧和武打動作。揭示了任堂惠的機智和勇敢。特別是該劇的武打均是在模擬黑暗環(huán)境中進行的,表演中快慢有序,動靜相容,更增加了武打的戲劇性效果。
馬連良(1901.2.28-1966.12.16),是當代最有影響的“四大老生”之一。演劇態(tài)度嚴肅,做派瀟灑飄逸,唱腔甜潤舒暢,重視角色相互合作,并對京劇生角傳統(tǒng)技藝作了較大改革,吸取各家之長,大膽突破傳統(tǒng),發(fā)展自己的所長,創(chuàng)立與人不同的唱法,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也稱馬派。
《趙氏孤兒》號稱“中國版的古希臘大悲劇”,馬連良在這個劇里扮演由壯而老的程嬰,從程嬰的上場到終場,程嬰的戲一共有八場,馬先生設計了八個不同的上下場身段動作,無論唱、念、做、舞,都賦與人物的特定環(huán)境和心情。成為馬派藝術晚期的巔峰作品。
《借東風》是馬連良16歲時首演“諸葛亮”,對劇中的諸葛亮這個人物的把握上做到了運籌帷幄、神機妙算,宛若諸葛亮復生。他的扮相與神態(tài),儒雅清麗,唱得落落大方,瀟灑飄逸,直到66歲逝世,該劇目享譽了半個世紀盛名不衰。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代表劇目。
(10﹣2)京劇凈角,又稱“花臉”。所扮演的都是在性格、品質或相貌上有特點的男性人物,面部化妝勾畫臉譜,演唱時運用寬音和假音,表演動作幅度大,以突出其性格、氣度和聲勢。凈角根據(jù)其不同的劇中人物和表演特征,又可分為以唱功為主的大花臉(銅錘花臉),以身段動作和說白為主的二花臉(架子花臉),以武功和把子功為主的武花臉。京劇以程序化、象征性的虛擬表演為特色,注重手、眼、身、法、步的綜合運用,表達了傳統(tǒng)中國社會的戲劇美學理想,保留了被廣泛認可的國家文化遺產(chǎn)要素。
【徐彥昭】為京劇《大保國》、《探皇陵》、《二進宮》中的主要人物。取材于鼓詞《香蓮帕》,講述了徐彥昭、楊波諫阻李艷妃之父李良企圖篡奪皇位的故事。劇中徐彥昭一角唱功很重,有導板、元板大段唱腔,在諫阻時有流暢而緊湊的流水板三人對唱。因此劇是凈角具有代表性的唱功戲,又因徐彥昭一角上場要手持銅錘,因此大花臉又有“銅錘花臉”一稱。
【包拯】為京劇《鍘美案》中的主要人物。取材于鼓詞《秦香蓮》,講述了清官包拯怒鍘陳世美的故事。該劇通過氣勢昂揚的西皮導板、原板和鏗鏘有力的西皮快板以及抑揚有致的散板,塑造了包拯嫉惡如仇、公正無私的清官形象。因該劇主人公包拯勾畫黑臉,因此把以唱功為專長、擅演包公戲的凈角稱為“黑頭”。
【廉頗】為京劇《將相和》中的主要人物。取材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講述了趙國大將廉頗與丞相藺相如和睦相容、共抗暴秦的故事。劇中廉頗一角不僅唱功繁重,具有吃重的身段動作和念白,兼具銅錘和架子功的雙重技巧。
【張飛】為京劇《蘆花蕩》中的人物。取材于明代傳奇《草廬記》,講述了張飛在蘆花蕩擒而又縱周瑜,并使周瑜氣憤吐血的故事。劇中的張飛由架子花臉應工。為表現(xiàn)張飛直率急躁、體格魁梧、作戰(zhàn)驍勇等性格特征,在表演中須邊舞邊唱,具有“朝天蹬”、“探海”等高難動作,因此,多由青壯年演員飾演。
【曹操】為京劇《長坂坡》中的主要人物。取材于《三國演義》,講述了趙云為保護何斗,力奪曹氏寶劍,大戰(zhàn)曹兵突圍脫險的故事。曹操在中國歷史上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身為一方統(tǒng)帥,雖然也有猜忌、狂傲、蠻橫等性格缺陷,京劇舞臺上決不能演成小丑式的人物,講究通順,圓潤,流利;在身段工架上,講究規(guī)整大氣,注重神情的表達。
【楊延嗣】為京劇《金沙灘》中的主要人物。取材于《楊家將演義》,講述了楊家將在金沙灘大戰(zhàn)遼兵,大郎、二郎、三郎戰(zhàn)死,四郎、八郎被擒,五郎、六郎、七郎奮戰(zhàn)突圍的故事。該劇是京劇武花臉的代表劇目之一。飾演七郎楊延嗣的演員,身著“大靠”,足蹬厚底靴,手持大槍與遼軍將士的武打場面和舞槍下場等動作,表現(xiàn)了楊延嗣的英雄氣概。
(10﹣3)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為生、旦、凈、末、丑、武行、流行(龍?zhí)祝┢咝?,以后歸為生、旦、凈、丑四大行,每一種行當內又有細致的進一步分工。京劇丑角,俗稱“小花臉”。因化妝時在鼻梁上抹一小塊白粉,故而以“丑”為名。又因和凈行的大花臉、二花臉并列,又稱“三花臉”。丑行分為文丑、武丑兩種。丑角是指扮相不俊美,并非專指品質上的丑惡。丑行扮演的角色既有陰險狡詐的人物,也有正直善良的形象。
【湯勤】京劇《審頭刺湯》中的人物,為“袍帶丑”。該劇又名《一捧雪》,描述明嘉靖年間,由太仆寺卿莫懷古提拔起來的裱褙匠湯勤,為謀占莫之妾雪艷,忘恩負義,以“一捧雪”杯為由串通貪官陷害莫懷古,雪艷只好暗示錦衣衛(wèi)陸炳將已斷給湯勤,方才了解此案。洞房中,雪艷灌醉湯勤,將其刺死,報仇后自刎。
【劉利華】京劇《三岔口》中的人物,為武丑。該劇又名《焦贊發(fā)配》,描述宋時,三關上將焦贊打死奸臣王欽若的女婿謝金吾,被發(fā)配沙汀島。元帥楊延昭命任堂惠暗中保護。焦因解差夜宿三岔口店中,任跟蹤前來,同住店中。店主劉利華疑任暗害焦贊,于深夜?jié)撊肴沃葜杏麣⑺?;在黑暗中二人展開激烈格斗,焦贊聞聲趕來參戰(zhàn)。后劉妻取來燈火,大家道明詳情,始知誤會。郵票畫面劉利華扮相俊俏,表現(xiàn)了一位嫉惡如仇,俠肝義膽的正面人物形象。
【高力士】京劇《貴妃醉酒》中的人物,為“文丑”。該劇是一齣梅派名劇,描述了大唐天寶盛世,驕寵后宮的貴妃楊玉環(huán),在御花園中設下酒宴,等候玄宗李隆基朝后前來一同歡飲。不料,玄宗轉駕到梅妃宮中。楊貴妃聞訊尤為慍怨,備感失落,命高力士侍飲,于是縱酒自遣憂懷,以至醉意漸深。郵票畫面即為太監(jiān)高力士極力奉承楊貴妃的媚態(tài)。
【蔣干】京劇《群英會》中的人物,為“方巾丑”。該劇描述了
三國時,曹操統(tǒng)軍八十余萬,沿江而下,意在掃滅夏口的劉備和東吳的孫權。劉孫兩軍聯(lián)合共同抗曹,諸葛亮與周瑜參贊軍務。周瑜嫉殺諸葛亮未果。周瑜測知曹營中來說降的其友蔣干,設計宴迎還立下飲間禁談軍事之約,并作偽書,蔣干盜書回見曹操而怒殺水軍頭領,正中周瑜妙計。郵票畫面表現(xiàn)了曹操陣營中一個有學問的書呆子蔣干不自量力、妄自尊大,企圖游說周瑜降曹的可笑形象。
【楊香武】京劇《三盜九龍杯》中的人物,為武丑。該劇描述了清圣祖玄曄出獵迂虎,鏢客黃三太鏢打猛虎,圣祖特賜黃馬褂。綠林好漢楊香武不服,入宮盜出九龍玉杯,圣祖命黃三太訪緝。但杯又被金翅尤鵬周應龍盜去,楊香武用熏香迷倒縛之周妻,周應龍聞聲率眾出現(xiàn),楊香武乘機盜杯而去。周應龍追趕,為黃三太擊退。郵票畫面即為豪杰義士楊香武最終盜杯得手時喜形于色的形象。
【時遷】京劇《時遷盜甲》中的人物,為武丑。該劇描述了北宋時,權臣高俅因其弟高濂被梁山好漢所殺,為報此仇,派呼延灼等率軍使用連環(huán)馬,攻打梁山好漢。為破連環(huán)馬,湯隆獻策:東京徐寧善用的鉤鐮槍可破此馬,由軍師吳用授計于時遷,派他去盜取徐寧的祖?zhèn)髦泗峒?,迫使徐寧上山入伙,教會梁山兵丁使用鉤鐮槍大破連環(huán)馬,打敗呼延灼。郵票畫面表現(xiàn)了勇敢機智的時遷盜甲時躡手躡腳、小心謹慎的形象。
(11)中醫(yī)針灸是中國人以天人合一的整體觀為基礎,以經(jīng)絡腧穴理論為指導,運用針具與艾葉等主要工具和材料,通過刺入或薰灼身體特定部位,以調節(jié)人體平衡狀態(tài)而達到保健和治療的傳統(tǒng)知識與實踐。2010年11月16日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有助于促進傳統(tǒng)針灸的保護、傳承和未來的發(fā)展;另一方面,促進針灸向世界的傳播,通過針灸這個載體,增進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世界其他文化間的對話與交流,促進世界文化多樣性。
針灸,是中醫(y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代常用的治療各種疾病的手法之一,它是一種“從外治內”的治療方法,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廣義的針灸包括拔罐、刮痧、耳針、穴位注射、穴位埋線等,它們的共同原理都是通過刺激經(jīng)絡穴位來產(chǎn)生治療作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三國時的隸書,刀光劍影中的華麗書法
和字幣上的書法都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初學書法,從隸書入手為宜
三國時的隸書是什么樣?華麗!
書法字帖 | @ 褚遂良-楷書有八分隸書孟法師碑
漢代書法:隸書《三老諱字忌日碑》欣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