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政府,宣統(tǒng)二年四月的《幣制則例》第六條,對大清銀幣的形制作了統(tǒng)一規(guī)定:“壹圓”銀幣一面鑄龍紋,一面鑄大清銀幣“壹圓”字樣,改變了以往龍洋均鑄“七錢二分”、“一兩”和使用計重兩、錢、分、厘單位的情況,銀幣上鑄“圓”。此后即成為標準形式,推動了交易中貨幣以“圓”計價流通。不僅對當時的經濟發(fā)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自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至今100多年,民國紙幣和人民幣一直沿用以“圓(元)”計值單位。
宣統(tǒng)三年大清銀幣,是清末幣制改革的產物,版別多式,設計新穎,制作精良,歷為錢幣愛好者的珍藏品。筆者有幸獲藏幾枚宣統(tǒng)三年大清銀幣不同版式,其中長須龍、短須龍、大尾龍比較稀少。
1、大清銀幣宣統(tǒng)三年長須龍
直徑39毫米,厚2.1毫米,重26.7克,直齒邊。該幣正面珠圈內為漢文“大清銀幣”四字,珠圈外上下為滿、漢文“宣統(tǒng)三年”字樣,左右兩側分列長枝菊花紋飾。背面“壹圓”二字坐中,外圍是巨龍騰空,自上至左向右環(huán)繞一周,七根尾須向上,龍頭置上,兩根長須下垂,鼻梁突起,兩眼炯炯有神,龍紋精細,火球在下,下方邊緣是英文“壹圓”。
2、大清銀幣宣統(tǒng)三年長須龍簽字版
宣統(tǒng)三年大清銀幣壹圓“GIORGI”簽字版試鑄樣幣一枚。是宣統(tǒng)三年大清銀幣準備發(fā)行前的樣幣,版式細微處與正式流通幣有所不同,背面左側鑄有雕刻師英文名“GIORGI”,鏡面版底精制,雕刻精美絕倫,鑄工精湛,是唯一一種帶有喬治簽字的清代銀幣,亦為喬治簽字版鑄造年份最早的一種中國錢幣,兼以此幣為大清國幣樣幣,目前所知存世僅幾枚,具有寶貴的文物收藏和鑄幣史史料價值,國內公立博物館及私人均無收藏記錄,珍罕之至。辛亥革命爆發(fā),因而短時間便隨同其制定者被推翻而告廢止。各等鑄幣,除普通“曲須龍”一元銀幣及十文銅元在民國初年被應需而大量鑄造外,余皆所出無多。在錢界也是名譽頗具,歷來為中國銀幣收藏的傾心之選。宣統(tǒng)三年大清銀幣長須龍版,極為珍罕。
3、大清銀幣宣統(tǒng)三年短須龍
直徑40毫米,厚2.1毫米,重26.9克。該幣正面珠圈內為“大清銀幣”四字,珠圈外緣上下分別為滿、漢文“宣統(tǒng)三年”字樣,兩邊分列長枝菊花紋飾。背面中心為“壹圓”計值,外圍蟠龍環(huán)繞,龍頭居上,高鼻突眼,兩根短須自然下垂,龍尾在右,下方為英文“壹圓”,直齒邊。
4、大清銀幣宣統(tǒng)三年大尾龍
直徑40毫米,厚2.1毫米,重26.7克,直齒邊。該幣正面上下緣為滿、漢文“宣統(tǒng)三年”字樣,珠圈內漢字“大清銀幣”四字,兩邊分列長枝菊花紋飾。背面中間為漢字“壹圓”二字,下緣是英文“壹圓”,蟠龍沿邊緣自左向右騰云而起,龍頭居上,大尾十二須向上,龍珠在“圓”字下方,龍眼凹突,鼻梁俏上。
5、大清銀幣宣統(tǒng)三年曲須龍大字版直徑39.1毫米,厚2.1毫米,重26.9克,直齒邊。該幣正面珠圈內為“大清銀幣”四個漢字,字體粗大,珠圈外上下緣分別為滿、漢文“宣統(tǒng)三年”四字,銀字下方有“卐”字戳,兩旁分列長枝菊花紋飾。背面“壹圓”二字居中,外圍是一曲須龍自上至右向左再向右環(huán)繞一圈,龍尾在右,下端是英文“壹圓”。
6、大清銀幣宣統(tǒng)三年曲須龍小字版
直徑39毫米,厚2.2毫米,重27克?!按笄邈y幣”四個漢字細小,其余紋飾均與曲須龍大字版相同。
7、大清銀幣宣統(tǒng)三年曲須龍龍壹圓“GIORGI”簽字版
宣統(tǒng)二年(1910)四月,清政府公布“幣制則例”,并命天津造幣總廠預備鑄行國幣,該廠聘請意大利籍雕刻師路易奇·喬治(Luigi Giorgi)擔任總雕刻師,進行宣統(tǒng)三年版大清銀幣的雕模鑄造等籌備工作,拍品即為宣統(tǒng)三年大清銀幣曲須龍簽字版樣幣,背面左側鑄有雕刻師英文名“GIORGI”,鏡面版底精制,雕刻精美絕倫,鑄工精湛,是唯一一種帶有喬治簽字的清代銀幣,亦為喬治簽字版鑄造年份最早的一種中國錢幣,具有寶貴的文物收藏和鑄幣史史料價值,珍罕之至。
8、大清銀幣宣統(tǒng)三年反龍
“大尾龍”與“反龍”著實有太多相像的地方,字面險些完全一致,龍面若是不算龍身朝向,也有許多相像的地方,龍頭險些完全相同,云朵威風凜凜威風凜凜一致,差異的地方主要在龍爪和龍身,“反龍”的龍爪“張牙舞爪”,顯得更威猛,龍身越發(fā)緊湊,立體感強,只惋惜神龍見首不見尾。
大清銀幣也有深版、淺版與R后點版之分。
深版特點:龍尾出云較多,龍珠右側里面的龍鱗有兩排,龍面的內齒大多數是矩形內齒,眼睛明顯向下看,眼孔偏下偏小。深版進一步劃分的話,又可分為左寬齒,右密齒,也有深版龍配淺版內齒。
淺版內齒是圓的,當然也有一些深版和淺版沒達到那么明顯的程度,但總之 普通深版的內齒偏向矩形,普通淺版的內齒偏向圓頭型。淺版特點如下龍尾不出云,或者出云較少,龍珠右側龍鱗只有一排,龍眼的目光大多是平視的,龍面內齒屬于圓頭齒,字面還是深版的矩形內齒。深版和淺版的邊齒也明顯不一樣的。
為什么宣統(tǒng)大清銀幣定名曰“圓”?清廷度支部尚書載澤這樣解釋“圓”的來歷:“貨幣計數,當先定名,中國古制號稱圜法,圜者圓也。現(xiàn)鑄新幣,擬請用九府遺法定名圓。”其實這種解釋并非事實,計數單位“圓”不是始于宣統(tǒng)年間鑄造新幣定出之名,而是早已廣泛行用,只不過是“托古改制,自找臺階”。
故舊《辭源》“銀圓”條說:鑄銀貨作圓形,始自近代……俗省作“元”,所以“銀圓”也被寫作“銀元”,“壹圓”也可寫作“一元”,在貨幣范圍內“元”成了“圓”的簡寫。開始,定貨幣單位時,“圓”也曾寫作“員”,兩字在古書中本通,如《孟子·離婁上》“規(guī)矩,方員之至也”。但到后來“圓”字簡寫就一般都寫作“元”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