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從實力的角度看民國
截至人教版《中國歷史》初二上冊
假期整理翻閱舊書,發(fā)現了一本2001年版的中學歷史課本。
或許是出于方便孩子們理解的考量,以成人的眼光看,這本書在近代史部分的敘述上有著濃厚的宣傳意味。
大家不妨看一下用詞:
帝國主義,封建營壘,南京革命政權,舊官僚,封建軍閥集團……
為了進一步的臉譜化,編者還在右側配了一幅寓意明顯的諷刺畫。
很明顯是想告訴孩子們:
革命黨是大大的好人,袁世凱是大大的壞蛋,革命黨拋頭顱灑熱血贏得的革命成果被袁世凱竊取了。
二十余年看過去,彈指一揮間。
如今回頭翻閱初中孩子們學到的歷史書,不禁有一點理解為何部分年輕人在歷史認知上趨向于“貼標簽”——
好人,壞人;友軍,敵軍;英明,菜雞;戰(zhàn)神,戰(zhàn)五渣。
閑話少敘。
接下來拋開各種臉譜和立場,從純實力演化的角度分析一下清末民初這段風云歲月。
政權的本質是暴力提供秩序。
暴力是什么呢?
主要是軍隊。
有的朋友要問了,為什么歐洲一些小國看起來軍事力量很有限,但依然秩序井然,生活得豐富多彩呢?
那是因為以聯(lián)合國五常為代表的地球村最終暴力在維持著這種秩序。
聯(lián)合國設計之初,之所以要賦予五大國一票否決權,便是為了防止幾個主要玩家掀桌子。
OK。
眾所周知,中華民國是一個存在于1912~1949年間的政權,而政權皆依托于暴力提供的秩序。
民國之前的大清有八旗和綠營,之后的新中國有解放軍。
身處中間的中華民國所擁有的暴力又是什么呢?
回顧歷史,民國其實有性質和來源完全不同的兩支暴力。
第一支為原清末新軍,下面記為A。
甲午戰(zhàn)敗后,清廷開始著手組建新式陸軍。
最初只籌建了北洋六鎮(zhèn)(“鎮(zhèn)”即師),從1907年開始又把北洋的經驗在全國推廣,共編練新軍36鎮(zhèn)。
清末新軍的首領基本都是舊清廷的總督、巡撫、提督、總兵這種。
無非是摘掉原總兵的帽子換個統(tǒng)制(“統(tǒng)制”即師長)。
實力最強的北洋軍由原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直接掌控,成為民國初期的第一暴力,后來分化為奉系、直系、皖系等多派軍閥。
那么孫中山和他的同盟會是如何策動革命的呢?
其實老孫的模式大家很熟悉——類似二十年代我黨發(fā)展秘密黨員、策劃起義的方式。
清朝末年有大批中國留學生赴海外求學。
因為文化相近、距離較短,赴日本的留學生數量最多,而且就讀的大都是軍事院校。
正好這一時期包括同盟會在內的大量革命組織在日本成立,其高昂的意識形態(tài)吸引了眾多年輕學子。
所以有相當多的留學生被吸納進各類革命組織,成為日后起義的骨干。
最典型的例子——閻錫山。
閻錫山是1883年生人,1902年在太原當店員時考上了山西武備學堂。
因成績優(yōu)秀,閻錫山公費保送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留日期間,被中國同盟會吸納為會員。
1909年,學成歸國的閻錫山回到山西新軍,不久出任第四十三協(xié)第八十六標標統(tǒng)(相當于上校團長)。
此后一段時間,他與山西新軍中的其他同盟會會員秘密串聯(lián),把部隊的領導權基本掌控在了中國同盟會會員和革命同情者的手中。
靜待一聲革命槍響。
閻錫山的例子絕非個例。
實際上,在最重要的武昌起義中,參與首義的湖北新軍里有大批留日學生擔任中下層軍官,遍布革命黨人。
閻錫山與孫中山的合影。從二人的站位、動作與神態(tài)不難發(fā)現,孫中山與地方軍閥之間是一種合作關系,而非君臣關系
介紹完同盟會的革命模式,其實就部分解釋了歷史教科書中一筆帶過的“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選擇了妥協(xié)”。
孫中山的“國”不是袁世凱被“竊”走的。
而是1912年的南京國民政府根本不具備建立政權的先決條件——暴力。
不然為什么1927年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任憑各路軍閥如何倒戈造反、始終不動安如山呢?
武昌起義一聲槍響,黎元洪撿了便宜。
山西新軍殺掉巡撫,閻錫山自己當了都督。
北洋六鎮(zhèn)群起怒吼,袁世凱當了大總統(tǒng)。
……
這些還算好的,不少省份干脆是清末舊巡撫舊提督自己換塊牌子宣布“革命”,成為民國新都督。
整個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里,革命黨所擁有的只是一桿道義上的“民國”大旗,以及少數激烈追隨的鐵桿武裝。
可這點鐵桿武裝無論如何都不是北洋軍的對手,于是革命黨便走上了“聯(lián)合地方軍閥”的路線。
粗略估計,孫中山被各種軍閥背叛了有好幾次。
他總是憑借自己巨大的影響力和海外資金背景,聯(lián)合一派驅逐一派,縱橫捭闔。
簡而言之,即使辛亥革命后國內大大小小的地方勢力全部傾向孫中山,放手讓革命黨在南京組閣建立政府。
最多最多只是個松散的聯(lián)邦政權——連周天子的權威可能都不具備。
民國暴力的第二支為黃埔軍校出身的國民革命軍,下面記為B。
國民黨真正拉起一支軍事隊伍是在大革命時期蘇聯(lián)的全力幫助下,比我黨并不早多少。
國民革命軍成立于1925年,是一個專有名詞。
它的人員構成、組織模式、訓練方式和指導思想等關鍵要素,與清末新軍都截然不同。
參考蘇聯(lián)紅軍建制,國民革命軍在軍師兩級設起黨代表及政治部。
至1926年北伐前,國民革命軍共轄八個軍。
嫡系是由黃埔軍校學生組成的第1軍,軍長蔣介石。
該軍構成兵員均是“主動投軍”的,與抓壯丁或者混軍餉的那種精神面貌完全不同。
除第一軍外,其余七個軍大都是整合了廣東、云南等地的革命軍閥。
比如著名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前身便是原粵軍第一師,葉挺為該軍獨立團團長。
盡管二十年代中后期蔣介石軟硬皆施實現了名義上的統(tǒng)一,包括北洋軍在內的各路舊軍閥部隊全都掛牌了“國民革命軍”,但也僅僅就是“掛牌”而已。
像張學良的奉系東北軍,改了個名叫做“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
換湯不換藥。
從中我們不難體會,當國軍將領一口一個“幾期”,一口一個“校長”時,內心深處是非常驕傲和自豪的。
相當于用極其簡潔的兩個字自報家門:
“本人是根正苗紅的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出身,天子門生。”
總結一下。
1912~1949年間,雖然民國始終是一塊牌子,但實際上被南北兩大派勢力先后使用過。
不僅首都從北京換到了南京,連國旗、對外關系、執(zhí)政班底都統(tǒng)統(tǒng)換了一個遍。
此民國非彼民國。
從1926年底北伐到1928年底東北易幟,無異于一次改朝換代。
最關鍵的政權暴力領域,北洋政府的北洋軍和南京國民政府的國民革命軍是完全不同的兩支部隊。
B代替了A。
之后的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國民黨的部隊其實是“B+A1+A2+A3……”的大雜燴。
經常是一場戰(zhàn)役中B1和A1搭配起來出戰(zhàn),兩撥隊伍從指揮體系到人員構成完全不同。
一盤散沙,難以形成合力。
時間回到國民革命軍籌建之初的1924年。
國民黨獨自組建軍隊的過程中,受到了蘇聯(lián)的鼎力支持。
硬件層面,1924~1926年間蘇軍援助國民革命軍步槍約十萬支、機槍數百挺、火炮百余門。
軟件層面,蘇聯(lián)幫助成立黃埔軍校,蘇軍派出大批高級軍事將領手把手教國民革命軍軍官打仗。
之前孫中山和黃興手下的激進革命黨最多就是搞搞暗殺、打打埋伏這種水平。
正規(guī)作戰(zhàn)遠不是北洋軍的對手。
而經過蘇聯(lián)的一番熏陶,國民革命軍在武器裝備、精神面貌和技戰(zhàn)術水平等方面均有了脫胎換骨的升級。
轟轟烈烈的北伐戰(zhàn)爭中,國民革命軍以區(qū)區(qū)十萬之眾橫掃各路軍閥,表現極為亮眼。
某種意義上講,北伐戰(zhàn)爭才是中華民國的真正揭幕戰(zhàn)。
辛亥革命只能算是“貼牌”。
本篇的最后,聊一聊脫胎于國民革命軍的另一支隊伍。
與清末同盟會秘密滲透新軍的做法類似,國共合作的年代,我黨同樣在國民革命軍內埋下了伏筆。
有的伏筆是光明正大的,比如國民革命軍的各級黨代表很多是共產黨員。
還有的伏筆是秘密的,以備不測。
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wèi)先后叛變革命,共產黨人在危急關頭組織多次大大小小的起義。
起義隊伍的主要來源便是國民革命軍中傾向革命的那批人。
甚至我黨早期的武裝名稱還保留了國民革命軍的特征,像秋收起義的部隊,就叫做“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
直到1928年5月,各地工農革命軍才陸續(xù)改稱紅軍。
從此,一支嶄新的軍隊出現在了歷史長河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