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木產(chǎn)業(yè)影響力微媒體!
傳播紅木文化, 交流紅木知識
發(fā)布供求信息, 關注市場動態(tài)
分享國學智慧, 品讀百味人生
紅木 | 木材 . 家具 . 工藝品
紅木家具外表處理有“南漆北蠟”之說,很多流傳的文章,都說是因為南方天氣潮濕,適合用做生漆的家具;北方天氣干燥,適合用燙蠟的家具。
但事實并非如此。
生漆,又稱“國漆“,是一種從膝樹上采割的乳白色膠狀液體,是我國特產(chǎn)的優(yōu)質天然涂料。
具有耐高溫、耐磨、耐油污、耐酸、耐醇等特點,涂在家具的表面附著力強、涂膜堅硬、光澤性好。
至今,沒有任何一種化學合成涂料能在堅硬度、耐久性等主要性能方面超過生漆,是紅木家具表面的理想涂料。
但生漆形成透明漆膜的條件非??量?,必須每次只擦薄薄的一層,并且在溫度20℃-40℃、相對濕度75%以上時,才能干燥成透明的漆膜。
如果生漆擦厚了,或者溫度、濕度不達要求,就是放到太陽底下曬、用火烤,漆膜也干不透,只會變成黑色。而這種黑色也是漆藝的常態(tài),有句成語叫“漆黑一片”,引用的就是生漆這個特點。
但紅木家具做生漆時,卻不能把表面做成“漆黑一片”的黑色,必須要“透底”,只有透底才能展現(xiàn)木質本身的色澤和紋理之美。
在沒有可控制溫度、濕度的生漆房時,北方地區(qū)的溫、濕度自然環(huán)境就限制了它很難做出透底的生漆。包括在南方地區(qū),也只有在特定的季節(jié),溫度、濕度達到理想狀態(tài)時才能做出透底的效果,比如,有些地方至今還有只在桂花開的季節(jié)才做紅木生漆的傳統(tǒng)。
北方的自然氣候條件,在沒有可以控溫、控濕的生漆房時,基本做不出透底的紅木家具生漆,所以燙蠟幾乎是以前北方紅木匠人的唯一選擇--燙蠟工藝對氣候環(huán)境的要求,沒有那么苛刻,南北皆宜。
傳統(tǒng)的紅木家具擦生漆的工藝,包括刮灰和擦漆兩大環(huán)節(jié)。
底灰又叫生漆灰,一般用生漆和石膏調制而成。
刮底灰主要是為了填平木頭表面的毛孔,為達到平整的效果,在刮上底灰后,要送入生漆房,待干透后打磨(水磨),再批灰,再送入生漆房干透,再打磨,再批灰。。。正常情況下,為達到理想效果,需要反復五次刮灰--打磨五次。
擦生漆時,為了保證漆膜能干透不變黑,每次都只能擦薄薄的一層,然后送入特定溫度、濕度的生漆房里"悶熟",這層漆膜干透后,取出來再擦薄薄的一層,然后再送進生漆房悶熟。
為了達到晶瑩剔透的效果,這個工序需要反復七到八次。
傳統(tǒng)的燙蠟工藝,是對紅木家具表面進行精細打磨后,把蜂蠟加熱熔化,滲入家具木質表面,讓蜂蠟和木質、樹脂等一起形成保護膜。
實際上,古法燙蠟工藝并不復雜,基本就是重復以下幾步:
【把蜂蠟加熱熔化】--【把熔化的蜂蠟刷到家具上】--【高溫烘烤,使蜂蠟進一步滲透】--【用棉紗把溢出來的蜂蠟吸干凈】
燙蠟工藝雖然簡單,但要想光滑細膩,必須靠事先的精細打磨,所以對打磨的要求很高,一般要從100目開始,打磨到至少1000目以上,需要耗費很多的人工。
無論是傳統(tǒng)的生漆工藝還是燙蠟工藝,其工藝等級、對家具的保護和展示效果,都是現(xiàn)代油漆所無法比擬的,但成本卻要高很多:生漆工藝的成本,大概是油漆工藝的十倍;燙蠟工藝的成本,大概是油漆工藝的三倍。
中國家具協(xié)會副理事長陳寶光說:生漆和燙蠟,工序之復雜,對材料的要求之高,其制作工藝本身就是一個文化。
只是,在絕大多數(shù)消費者都不知道其好壞優(yōu)劣、也無法區(qū)分其好壞優(yōu)劣的情況下,這類高成本的傳統(tǒng)老工藝注定要沒落---無論它有多么優(yōu)秀。
這是市場供求雙方共同的選擇,是急功近利的代價,也將是這個時代留在歷史上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