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南京小朝廷選立新帝的風波中,東林黨被鳳陽總督馬士英聯(lián)合江北四鎮(zhèn)將(黃得功、高杰、劉良佐、劉澤清)打了個措手不及,被迫接受了福王朱由崧上位的事實。
但是銘刻在東林黨人骨子里的仇恨,讓他們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對朱由崧的攻擊與責難,時時刻刻都在找機會搞臭朱由崧,想辦法把他從皇位上拉下來。
說明:東林黨和朱由崧的矛盾可參見筆者拙作“英雄史可法是如何為南明挖好墳墓的”。朱由崧上位后東林黨對他的攻擊主要是質(zhì)疑其身份、攻擊其不孝、荒淫。最典型的是黃宗羲,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其撰寫的《弘光實錄鈔》,從身份質(zhì)疑到暗示其與所謂的“太后”媾合,應有盡有。
各類謠言、緋聞的傳播,讓弘光皇帝的威嚴幾乎喪盡,進而讓本就跋扈的鎮(zhèn)將們更加不把皇帝、朝廷放在眼里。風雨飄渺中的最需要的安定、團結,離南京小朝廷越來越遠。但是東林英豪們?nèi)圆粷M足。
很快一個天大的機會就出現(xiàn)在東林黨面前。崇禎十七年年末時,北京鴻臚寺少卿高夢箕在逃往南京的路上遇到一個少年,而這位少年身著繡有龍紋的內(nèi)衣,并自稱自己是崇禎太子朱慈烺!
這可非同小可,高夢箕被嚇出一身冷汗,他很清楚操作不好,他可能就小命不保了。因為現(xiàn)在南京朝廷已經(jīng)奉朱由崧為帝,這個少年如果是真太子,南京朝廷會怎么看?弘光帝會怎么看?說不定效法先祖直接把他們沉到江里去!
說明:朱元璋原本是奉紅巾軍的小明王韓林兒為帝的。后朱元璋勢力強大想自立時就尷尬了,因為韓林兒是他曾公開承認的皇帝、主子,自立那不就是謀逆么?人不能自己抽自己耳光,朱元璋就暗示手下廖永忠把韓林兒沉江里去了,事后象征性的處罰下廖永忠,這事兒就不了了之。
高夢箕先派人把這位“太子”送到金華,看護加軟禁,自己則去南京找熟人商議應對之策。他沒想到這位“太子”一點也不愿意低調(diào),在金華天天招搖過市,還逢人就自報家門。
很快“太子”南下的消息就傳到了南京,高夢箕沒法子了,只能趕快將自己了解的情況全部向弘光帝匯報。
知道情況后的弘光帝很大度,在朝堂上當眾宣布了這個消息,并且表示:“有一稚子言是先帝東宮,若是真先帝之子即朕之子,當撫養(yǎng)優(yōu)恤,不令失所”。并派人到金華將“太子”請到南京,讓群臣辨認。
當時南京最有資格辨認的人選是大學士王鐸,他曾給太子當過三年老師。除他之外劉正宗、李景廉也都擔任過東宮講官?!疤印钡竭_前這幾個人都分別向群臣描述了太子朱慈烺的相貌。
但是“太子”來到眾臣面前后,不但相貌和之前幾人描述不一致,他也完全認不出他的這幾位老師。非但如此,這位“太子”連當年侍班講習之處(端敬殿)在哪里都不知道,講習之處的幾案物件布置也說不清楚。
在場的所有人都明白了,這個“太子”是假冒的。很快下獄的假“太子”也交代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當時任協(xié)理詹事府事的禮部尚書黃道周記載:
王之明者,頑童,故駙馬都尉王昺之侄孫,途窮附高鴻臚之仆穆虎者欲南趨茍活,而穆虎居為利,遂謂子輿復出也。廷詰之日,諸講官侍從諗視無一似東朝者,之明亦茫然。而靖南疏至,輒持兩端,訟言不可誅,誅之禍起。
簡單說就是一個小無賴王之明伙同高夢箕的仆人穆虎假扮太子,想敲詐一番。但是把事情給玩大發(fā)了。
本來這個案子真相大白可以就此了結了,但是東林黨覺得不行,他們認為這是個搞臭并扳倒弘光帝的機會。很快南京流言四起,說王鐸、劉正宗、李景廉等人在弘光帝的授意下故意以真為假,實際就是眷戀先帝的皇位。
在刻意的傳播下,先帝太子被下獄的謠言迅速蔓延大江南北。幾乎同時不少官員、名士紛紛上疏朝廷“勸諫”弘光帝不要草率結案而誤傷先帝遺孤,并要求公開案件內(nèi)幕還公道于天下。所謂的公開以及勸諫無非是要求弘光承認獄中的“太子”是真太子。
在謠言以及東林眾人的蠱惑下,定策元勛諸鎮(zhèn)將也紛紛上疏朝廷,要求朝廷慎重對待此案。眾口莫辯之下,弘光帝只得讓群臣推舉得太監(jiān)丘執(zhí)中(他當年在東宮陪伴太子讀書)到獄中辨認。
不說丘執(zhí)中認沒認出“太子”,反正獄中的王之明見到丘執(zhí)中后,表示根本就不認識丘執(zhí)中。這樣,朝野的疑慮才稍微減輕了一些。
但是遠在武昌的寧南候左良玉仍然公開的表示不信,他上疏聲稱:“愿束身赴闕,代太子受罪!”弘光只好宣諭:“王之明好生護養(yǎng),勿驟加刑,以招民謗”。這只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很快又謠言四起,弘光不殺王之明就是心虛害怕,說明這個“假太子”實際是“真太子”。
明崇禎十年周鼎繪《左良玉出師圖卷》絹本
更麻煩的是左良玉說愿意“束身赴闕”不是開玩笑,只不過他不是“束身”而是帶兵而來。
南京這邊為了皇帝之位各種鬧騰時,大明在北方的兩個敵人卻沒有閑工夫看熱鬧。滿清仿佛是看明白了南明的一盤散沙,正集中力量攻打李自成。
崇禎十七年十月(1644年10月),李自成的大順軍和清軍及其收編的明朝降軍在中原(河南和陜西)展開激戰(zhàn)。至弘光元年元月(1645年1月)李自成的大順軍失敗,李自成放棄了西安,收攏殘部轉移到河南內(nèi)鄉(xiāng)、湖北襄陽一帶。
但是被清軍打得焦頭爛額的李自成,覺得襄陽也守不住。他決定繼續(xù)南下(五月初南下的李自成殞命于通城九宮山,大順軍也就土崩瓦解了)。
弘光元年三月,李自成率領二十萬大順軍和三十萬家屬,由襄陽向漢川、沔陽(今湖北仙桃市)推進。這一下把武昌的寧南候左良玉嚇著了。
此時的左良玉雖然號稱擁兵八十萬,但是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的這群烏合之眾,嚇唬南京朝廷索要糧草軍餉沒啥問題。但是要去打大順軍以及其身后的清軍,那是完全不夠看的。
咋辦?這時湖廣巡按御史黃澍(東林黨人)給左良玉上了一條“定國安邦”的妙計。為南京太子伸冤,“入誅奸臣馬士英,清君側”。向東前往江浙,既可擺脫李自成,又可入朝控制大局成為攝政。
為此黃澍還專門寫了篇檄文:
臣馬士英者,根原赤身,種類藍面。昔冒九死之罪,業(yè)已僑妾作奴,屠發(fā)為僧;重荷三宥之恩,徒爾狐窟白門,狼吞泗上......
群小充斥于朝端,賢良竄逐于遠地......
泣告先帝,揭此心肝,愿斬賊臣之首,以復九京;還收阮奴之黨,以報四望......
燃董卓之腹,膏溢三旬;籍元載之廚,椒盈八百。國人盡快,中外甘心。
忠肝義膽,躍然于紙上!但是其后不過兩年,黃澍引導后清軍攻破福建有功,被就地封官。此后就在福建任上積極地追捕鄭成功及其部將家屬。
弘光元年三月二十三日,左良玉派兵把武昌燒掠一空后,就扛著“清君側”的大旗,沿長江東下直奔南京而來。幾乎就是同時,在中原戰(zhàn)場擊潰了李自成的清軍集結兵力撲向徐州,直指南明。
也就是說南明受到了滿清和左良玉的兩面夾擊。兩線作戰(zhàn)對任何一個政權來說都是大問題,南明朝廷對于優(yōu)先防哪個產(chǎn)生了嚴重的分歧。
對于馬士英,當然是優(yōu)先防左良玉了。他要求將江北的四鎮(zhèn)將調(diào)集到南京附近,向西防御左良玉。朝中眾大臣紛紛表示反對,他們認為應該優(yōu)先防御滿清。
說明:馬士英時任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內(nèi)閣首輔兼鳳陽總督。手下是江北四鎮(zhèn)將高杰、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此時高杰已死,其部將奉其幼子為主)。馬士英并不能完全控制這四鎮(zhèn)將,但是勉強能用糧餉指揮他們。
朝中大臣的理由有三個,一是他們認為現(xiàn)在李自成已經(jīng)被清軍擊潰,滿清成了國家的首要敵人;二是他們認為左良玉雖然舉兵造反,但是還是自己人,還可以談判;第三條是說不出口的,他們認為左良玉就算打進南京也只會找馬士英算賬,與他們何干?而且左良玉要犯上也是廢黜弘光帝,這不是他們這些東林希望的么?
雖然弘光帝也覺得應該優(yōu)先防御清軍,但是馬士英覺得這樣左良玉必然打進南京,自己肯定完蛋。馬士英借手上的兵權,強逼弘光帝和朝廷接受他的方案。
由于南明將江北的明軍大量南移,加上史可法胸無定策,指揮失當,清軍南下得非常順利。弘光元年三月二十二日清軍攻陷歸德府,江淮的門戶大開。四月十二日,盱眙失守,四月十三日,清軍渡過淮河,準備進攻揚州。
說明:史可法此人忠心有余而能力不足。例如他一天之內(nèi)三次向駐于高郵的應廷吉部發(fā)出令箭。上午令“督一應軍器錢糧至浦口會剿左良玉部叛軍”;中午令“諸軍不必赴泗,速回揚州聽調(diào)”;下午又令“盱眙告急,邳宿道可督諸軍至天長接應”。應廷吉對諸將說:“閣部方寸亂矣,豈有千里之程,如許之餉,而一日三調(diào)者乎!”另外江南諸城,除去獻城納降的,守城時間最短的就是史可法把守的揚州。
四月十八日清軍主力到達揚州城下,此時困守揚州的史可法向各鎮(zhèn)傳檄求援,但是諸鎮(zhèn)將無一回應。二十五日城破,史可法被俘。因拒不投降,多鐸殺害了史可法并將其分尸,并下令屠城,屠殺一直持續(xù)到五月初二,幾十萬人蒙難。
四月初,左良玉占領九江沒幾日就因痼疾而病死于九江,其部將推舉其子左夢庚接任,繼續(xù)向南京進軍。但是在太平府,左軍兩次被黃得功部擊敗。至此左軍氣泄,再也無力東進。但是揚州失陷,江北大批將領向滿清投降的消息,卻讓南京人心惶惶,如同驚弓之鳥。
五月初八,清軍抵達長江北岸。初九,多鐸令明朝降將張?zhí)斓?、楊承祖等率部為先鋒渡江。南明守江的鄭鴻逵、鄭彩,不戰(zhàn)而逃,在他們的帶頭下,江南守將各自逃命或者降清,清軍就這么登上南岸占領鎮(zhèn)江,長江天險就此易手。
消息傳到南京,朝廷上下頓時全都慌了神,無人再思抵抗,紛紛開始逃命。初十弘光在馬士英的護衛(wèi)下逃離南京。留在南京的臣工們,簡單商議后決定獻城以避免清軍屠城。
五月十五日,清軍兵不血刃,從洪武門進入南京。多鐸宣布自己將于十六日清晨,開始接受南明官員的朝賀。
在這個大是大非、忠佞之分的時刻,幾乎所有人都望向一個人,東林領袖禮部尚書錢謙益。錢謙益的美妾柳如是勸其效法屈原,于是錢謙益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
既然水冷無法殉國,那錢謙益唯有忍辱負重向多鐸跪表忠心了。在他的帶動下,南明官員、軍民紛紛降清。
江北的高杰部(此時高杰已死)、劉良佐部,共計將官四十七員,兵馬士卒二十三萬余,降清。左良玉之子左夢庚也率領十五員總兵,十幾萬兵馬降清。
而多鐸南下時,兵員應該是不超過十五萬人。至此明朝可以說是已經(jīng)正式終結,后續(xù)的隆武、紹武、永歷三帝,與其說他們在抵抗,不如說是在垂死掙扎、茍延殘喘,我泱泱華夏就此淪于賊手。
后附:弘光逃出南京至蕪湖與黃得功會和,但是被已降清的劉良佐追上。劉良佐使詐射死黃得功,生俘了弘光帝。弘光帝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沒有給老朱家丟人,不妥協(xié)、不投降、不求饒。1646年5月弘光帝與潞王朱常淓、荊王朱慈煃、德王朱由櫟、衡王朱由棷等十七人被斬首于北京菜市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