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考古學的興起源自于近代以來的西學東漸。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的發(fā)掘拉開中國考古學的序幕。中國科學考古學不久之后便在安陽殷墟宣告誕生。
中國考古學經過20年的發(fā)展,取得了諸多成果,為后來的考古工作奠定了基礎。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迎來了考古發(fā)展的黃金時代,除了在全國范圍內新發(fā)現諸多遺址外,還對民國時期的考古有所繼承和發(fā)展,對已經發(fā)掘的如殷墟等遺址作進一步深入發(fā)掘與研究,有一些遺址在民國時期就有零星發(fā)現(如良渚遺址、三星堆遺址),在新中國成立后進行了大規(guī)??茖W考古發(fā)掘。這里選取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具有代表性的十大重要考古發(fā)現進行介紹。
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由來已久,早在17世紀國外學者就曾提出過埃及、巴比倫、印度、中亞等起源說。隨著中國科學考古學的興起和諸多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fā)現,中華文明本土起源說逐漸成為學術界普遍承認的定論。
山西襄汾縣陶寺遺址被認為是堯時期的都城和最早的“中國”,遺址內發(fā)現的最早的文字、早期銅器、建筑群、墓葬群及豐富禮器等諸多文明要素,無不體現出陶寺已經一腳踏入文明階段。時間上處于龍山時期至夏代的陜西神木縣石峁遺址被稱為“中國文明的前夜”,發(fā)現的城址是我國北方地區(qū)同時期最大的一座城址,對理解“文化、古城、古國”框架下的中國早期文明格局意義重大,顯示出中國初期文明已經形成。
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與夏王朝的關系至今仍存在諸多爭議,但二里頭文化中存在夏文化是大部分學者的共識?!鞍严奈幕醋鳒市攀?,已經在中國學者中取得廣泛的心理認同”。青銅器、玉石器等諸多“中國之最”的發(fā)現,足以體現二里頭作為中國1000多年青銅文明奠基者的地位。
河南安陽殷墟考古是中國科學考古學誕生的標志,在中國考古史上獨一無二的地位毋庸置疑。同時,它也是中國持續(xù)發(fā)掘時間最長的遺址之一,見證了90年來中國科學考古學的發(fā)展與進步。位于陜西寶雞扶風、岐山一帶的周原遺址,是周人的發(fā)祥地和周文化的核心,亦有“青銅器之鄉(xiāng)”的美譽。夏、商、周三代考古建立了該時期的文化分期體系,對三個王朝的起源與發(fā)展及其相互關系等方面研究有了很大進展,“夏、商、周三族的文化既各有起源,又前后銜接,吸收揚棄”,改變了傳統(tǒng)史學“將夏、商、周、秦、漢視為一脈相承的改朝換代”的觀念。
古國的發(fā)現,亦是先秦時期考古學受人關注的重要方面。湖北隨州曾侯乙墓是南方楚地曾國文化的代表,墓葬中出土有中國數量最多、門類齊全的青銅禮器,包括迄今為上最為完整的一套65件編鐘,既反映了先秦時期發(fā)達的禮樂文化,也體現了戰(zhàn)國時期楚地高超的青銅冶煉和鑄造水平。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豐富而又極具地域特色的青銅器文明,讓我們對古蜀文明有了截然不同的認識,不得不重新審視中國古代文明的格局與體系。小河墓地則向我們展示了與中原王朝并立另一個獨特的地域文明,反映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多元性。
秦始皇陵作為中國最早、最大、結構最復雜、內涵極為豐富的皇帝陵墓,彰顯了大一統(tǒng)王朝的恢宏氣勢。兵馬俑被視為20世紀最為壯觀的考古發(fā)現,為世界所罕見,并以“世界第八大奇跡”之名享譽全世界。河北保定滿城漢墓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之墓,出土了金縷玉衣等奢華、珍貴的文物4000余件,為了解西漢時期王侯的喪葬制度和墓葬結構,以及漢代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江西南昌海昏侯墓擁有完整的墓葬陵園結構、種類豐富和制作精良的隨葬品,體現了大漢王朝強盛的國家實力與發(fā)達的文明。長沙馬王堆漢墓和廣州南越王墓,則不斷提升了我們對漢代文明高度與廣度的認識。秦漢墓葬的發(fā)現,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秦漢時期喪葬制度的認識,出土的文獻和其他資料為秦漢史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史料。
唐代作為中國古代文明的另一個頂峰,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展現了帝國中樞宮殿建筑藝術的輝煌和大唐盛世的繁榮景象。何家村遺寶見證了唐代各民族文化、絲綢之路東西方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陜西寶雞的法門寺則反映了唐代佛教的興盛。它擁有世界上年代最為久遠的佛塔地宮,出土了極為珍貴的佛教圣物,其中最為著名的毫無疑問是震驚世界的佛教至寶---被寶函包裹得嚴嚴實實的現存唯一的佛指骨舍利。
左:秦陵將軍俑;右:滿城漢墓出土的錯金博山爐
左: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銅編鐘;右:法門寺地宮的鎏金真身菩薩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