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雍正皇帝之死,民間傳說他是被呂四娘刺殺的。呂四娘傳說為呂留良之孫女(一說女兒),為報雍正帝文字獄滅門之仇,精心學習武藝,以選妃之名混進皇宮,然后趁雍正召其侍寢的機會,用“血滴子”割下雍正的頭顱并拎著走了。乾隆帝登基,宣布雍正為病死,并刻了一個黃金頭顱入殮。這當然是民間虛構的故事,根本不存在呂四娘這個人。
雍正的死因是什么呢?復旦大學侯楊方教授在他的新書“侯楊方講清史”中分析雍正很可能就是吃丹藥暴亡的。除卻他這種直接原因,雍正之死跟他的勤政也是密不可分的。
雍正可以說是歷代帝王中最勤政的皇帝了。他執(zhí)政十三年天天批閱奏折,樂此不疲。他心目中的理想狀態(tài)是:“惟以一人治天下?!?/span>因此雍正極為勤政,他每天必須不間斷地處理奏折,從凌晨到深夜,不厭其煩。這樣高強度的工作,身體再好,也很難長久。如果說雍正是被活活累死的,也不為過。
那么,雍正和清朝的其他皇帝為什么這樣勤政呢?
這跟清朝皇權獨大的體制密切相關。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復旦大學教授侯楊方寫的這套書,看看這個皇權獨大的王朝究竟有哪些與眾不同。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專制王朝,同時又是一個由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的王朝。清朝繼承了明朝。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上吊自殺,最終明朝滅亡。清軍與李自成軍在山海關大戰(zhàn),又有吳三桂投降清軍,最后李自成逃回北京城匆忙稱帝又匆忙逃出北京,由此清軍占領北京城,又將順治帝接到京城,從此開始了清朝統(tǒng)治中原,擊敗南明,開疆拓土的歷史。清朝統(tǒng)治中國近300年,做了很多以往朝代沒有做過的事情。比如,開疆拓土,今日中國的疆域可以說基本上是清朝時候奠定下來的,這就是一個很偉大的事情。清朝還有很多新的機構和制度改革,比如設立軍機處,御門聽政,秘密立儲,攤丁入畝等。當然清朝也有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的黑歷史。清朝是滿洲人建立的政權,事實上,滿洲人當初并沒有統(tǒng)一天下的雄心。當初他們打下北京城,許多人也只是想著繼續(xù)竊掠一番后就回到東北去,比如多爾袞的哥哥阿濟格就說,北京城不要守了,搶一通就回沈陽吧,住在漢人的汪洋大海中,實在沒有安全感。你看,滿洲人還是草原思維,不愿意守城市,再加上他們人口少,害怕漢人的汪洋大海,所以從來就沒有考慮要統(tǒng)治中原。這個時候有一個重要的人就是多爾袞,他提出要守北京,還把順治小皇帝帶到了北京城。這其實是滿洲人思想的一個大轉變。從此,中國歷史的軌跡開始發(fā)生重大變化。然而,這個時候,明朝的后裔們還是有機會翻盤的。南明政權占據(jù)江南富庶之地,人口眾多,財力也不差。當時,明軍、農民軍、清軍也是各有實力。只可惜,南明政權內斗不止,完全擰不成一股繩,內耗的結果就是滅亡。清軍也是看到了南明的這種人性底色,統(tǒng)治中國的信心才又陡然上升。從底色上講,清朝其實是一個活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王朝,這源于滿洲人口的極少數(shù),在漢人的汪洋大海里,總是沒有安全感,這是最根本的擔心。所以,清朝政權的統(tǒng)治與之前王朝統(tǒng)治的最大不同,就是無限鞏固皇權。首崇滿洲是清王朝的基本國策。我們知道滿洲政權最初實行的是八旗議政制度,這是草原民族的傳統(tǒng)。可是到了皇太極的時候,這種制度就變了?;侍珮O找各種機會和理由,剝奪四大貝勒跟他平起平坐、共理朝政的權力,改成皇太極自己南面獨坐,突出汗位的獨尊地位。后來又改國號為大清,可謂上承緒業(yè),下啟宏圖。雖然皇太極作為八旗共主的君王地位日益強化,但是在清朝前期,中央政府的最高決策機構還是議政王大臣會議,是滿洲部落民主制的殘留,滿族上層貴族通過這個途徑參與軍國大事,又稱為“國議”。皇帝是最高的裁決者,他可以修改或否決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決定。到了康熙年間,為了皇權獨尊,康熙皇帝有意裁抑皇族諸王的權力。自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起,諸王失去了議政權,議政王大臣會議變成了議政大臣會議,去掉了皇族的“王”,王爺不要參加了,只有大學士才能參加,進一步削弱了皇族參政的權力。八旗是清朝的統(tǒng)治基礎與權力核心,皇帝親自掌握上三旗事務,而另外下五旗則直屬各自的王公,并不直接屬于皇帝。雍正皇帝即位之初就認為,下五旗諸王對所屬旗民生殺予奪,權力太大,把旗人當作自己的奴隸,任意責罰,實在不合規(guī)矩。于是,雍正皇帝著手整頓旗務,削弱了王公對下五旗的控制,由皇帝直接任命的都統(tǒng)管理,從而將下五旗的管轄集中于皇帝本人。八旗親貴經過雍正皇帝的刻意打壓,尤其是幾個最顯赫家族的重要首腦被清除后,失去了往日的氣勢與權力,變成了皇帝忠實的奴仆。雍正年間軍機處設立后,議政王大臣會議更是失去了重要性,內閣只能處理一般例行的行政事務,雍正皇帝通過軍機處這個機要秘書班子處理一切重要的軍國政務,權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此外,雍正還進一步完善了奏折制度。此時奏折已經完全取代了原來的題本,成為官員向皇帝匯報政務的最重要文書;朱批諭旨也成為官員決策、行政的重要依據(jù)。從此朱批奏折與廷寄成為清朝行政的兩種最重要的公文,全由皇帝一人批答,或口述后由軍機大臣擬寫,因此在體制上確保了皇帝的乾綱獨斷。此時,議政王大臣會議雖然還存在,但已逐漸淪為擺設,最終至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被乾隆皇帝廢除,八旗共治的最后一絲痕跡也不復存在?;蕶嘣絹碓礁撸械臋嗔械交实垡蝗耸种?。說起清朝,大家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文字獄。清朝尤其是乾隆時期,中央集權專制達到了歷史上的巔峰。魯迅先生說過:所謂的康乾盛世很有可能是統(tǒng)治者通過文字獄的手段掩蓋了真正的記錄,《四庫全書》并不是全部的歷史,那是經過乾隆刪改的歷史。在清朝的康乾時期,統(tǒng)治者通過文字獄對人民思想進行高度壓制,許多知識分子遭受到了嚴重迫害。血淋淋的殘酷鎮(zhèn)壓讓知識分子只能埋首故紙堆,龔自珍才因此發(fā)出“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感慨。清朝的另一個關注點則是繼承人制度。家天下的最核心、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繼承問題。清朝走了一條與所有朝代都不同的制度——秘密立儲。
清朝從部落民主開始,到康熙之前實際上是沒有完善的立儲制度的。
努爾哈赤死后,后金仍采用八旗共舉的方式,選擇皇太極繼承汗位,后來順治帝也是各旗主王爺妥協(xié)的結果,康熙帝繼承皇位是聽取了傳教士的建議將得過天花的玄燁選為天子。
從康熙立太子胤礽開始,清王朝其實是在嘗試學習漢族立儲的模式,即嫡長子繼承制。只可惜太子胤礽做出了謀逆之事,康熙深受打擊,直到臨終前才指定雍正為皇位繼承人,并說傳位詔書已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后面。
由此,清朝實際上選擇了秘密立儲制度。
清朝選擇這樣一個制度,除了與康熙立儲的失敗有關,更重要的是吸取了前朝立儲制度的經驗,避免出現(xiàn)奪嫡的風險。同時,每個皇子都按照繼承人來進行教育,為皇權獨大的皇帝選擇繼承人提供了選項。
這也是清朝能夠綿延近300年的一個重要因素。
只是到了咸豐之后,因為獨子或無子,清朝秘密立儲難以實現(xiàn),繼承人問題也成為清朝走向衰落的重要因素。對皇權獨大的統(tǒng)治制度來說,沒有一個好的繼承人,則是災難性的。
雖然,八旗議政制度不存在了,皇權到了極致的集權狀態(tài),但是清王朝對此卻是有共鳴的。清朝的統(tǒng)治者們在加強皇權的鞏固和統(tǒng)治上,其實是意見一致的。這也是清王朝能夠統(tǒng)治數(shù)億漢人近300年的最重要的原因。這種共識源于滿洲統(tǒng)治者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心理,源于他們的不安全感,他們知道如果滿洲統(tǒng)治者不能團結,被漢人推翻將是分秒的事情。所以,你看,在整個清朝,權力都是高度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滴?、雍正、乾隆……所有的皇帝都是親自批奏章,不像明朝還有人代勞。哪怕是到了同治、光緒時期,太后垂簾聽政,奏折都要通過加蓋同道堂印章來體現(xiàn)皇權的獨大。只有到了末代,才在形勢所迫下勉強提出立憲制,還弄了個皇族內閣。康、雍、乾自不必說了,后來的嘉慶、道光、咸豐,乃至光緒,都是兢兢業(yè)業(yè),不敢懈怠的皇帝。這是與清王朝高度集中的皇權制度密不可分的。天下所有的大小事情都等著皇帝的御批,沒有御批,國家就很難運轉,這是清王朝最大的統(tǒng)治特點。嘉慶皇帝非常勤政,僅次于雍正皇帝,一天不看奏章就渾身難受,勤勤懇懇,不敢有絲毫懈怠,而且非常節(jié)儉,不喜歡到處去玩。嘉慶那會兒已經是十九世紀了,世界格局已經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歐洲工業(yè)革命蓬勃發(fā)展,美國也已經獨立并發(fā)展起來,嘉慶皇帝單靠自己的勤政是無法改變清朝這么大一個國家的格局與發(fā)展大勢的。誠如作者所說,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時代局限性?,F(xiàn)在我們講到嘉慶朝的時候,都說從嘉慶年間開始,清朝的盛世時代落幕,并由此開始走向衰落。在他的崗位上,我覺得嘉慶皇帝至少是非常合格的,兢兢業(yè)業(yè)地將清朝平穩(wěn)地支撐了二十五年。一個幾億人的大國,有著幾千年的沉重傳統(tǒng),想要靠一個人在二三十年的時間里做出徹底的改變,猶如做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