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動畫電影真的是火便大江南北,朋友圈、微博上,更是引得眾多自來水紛紛站臺,在某些城市,這部動畫電影的電影票更是到了一票難求的程度。相信說到這兒,大家也知道我說的是那部動畫電影了,沒錯,就是即將在國內(nèi)上映的新海誠的新作《你的名字》。
但是今天不聊《你的名字》,我們來聊聊兩個代表著日本動畫電影的名字,新海誠和宮崎駿。
宮崎駿 Hayao Miyazaki
新海誠 Makoto Shinkai
常常會有人把新海誠的名字與宮崎駿去比較,但小編始終認為,宮崎駿是宮崎駿,新海誠是新海誠,正如我們在人生的路上,盡管被評為誰誰誰第二,或是某某接班人的時候,我們起初會帶著一絲驕傲,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新海誠也是這樣,就好像曾經(jīng)看過的一篇文章,里面說到,沒有人可以成為或者超越宮崎駿。成就一個人,除了天賦、才能、努力,還有時代。誰能夠去期待下一次東京被轟炸成廢墟,然后經(jīng)過四十年高速文化、經(jīng)濟發(fā)展,然后再出現(xiàn)一種全新的影像藝術載體……即便這樣也不一定再次造就一個宮崎駿出來。
盡管我對于日本電影向來不是很感冒,但是對于日本的動畫,總是出奇的好感。很長時間,我不愿去看宮崎駿的作品,很多時候是怕一旦有一天把他的所有作品看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會失去一種心里隱隱的期望。
也很少去看新海誠的電影,是因為自己還處在一個相信愛情的人生階段,大概我始終認為對相信今天不會下雨的人來預知他今天會下雨,是件異常殘酷的事情。畢竟,我們只會望著陰沉的天來自怨自艾,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樣,撐起一把雨傘。
新海誠的電影,就好像現(xiàn)在聽到的這首歌一樣,總會心生一種莫名的不安。
貴樹、澄田、明里,這些名字總會穿成一個又一個故事,不只在《秒速五厘米》里,而是在自己曾經(jīng)的生活中不停地閃現(xiàn)。
正如很多人所說的那樣,宮崎駿似乎更多的是站在一座高山之上,俯覽這個世界,給你講述一個又一個人性之上的美好故事。而新海誠,似乎就在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用他的目光講述著可能發(fā)生在無數(shù)人身上的算不上美好的故事。
很多人熟悉新海誠是從《秒速五厘米》開始的,少年時代,貴樹和明里的櫻花之約,高中時代,澄田從未說出口的那份愛,以及在步入社會后,貴樹和明里的擦身而過最終分開在列車兩側。櫻花飄落的速度,裝載衛(wèi)星的卡車速度,無數(shù)次下雪的速度,以一種秒速五厘米的速度,或是靠近著,或是遠離著,那些依舊相信這五厘米每秒速度的人。
“如果我長了和狗一樣的尾巴,我一定會按捺不住心里的這份欣喜,搖個不停吧。”對對于澄田來說,其實最悲傷的故事,并不是那句沒能說出口的我喜歡你,而是她終于意識到,在貴樹心里,他們的距離從未接近過。
而到了《追逐繁星的孩子》,我們似乎又看到了另一個新海誠,盡管有些人會覺得這部電影的風格有些宮崎駿的痕跡,但就故事來說,依然講述了一個關于迷茫與孤獨的故事。日菜與瞬,兩個世界里的兩個人,用愛情講述著各自的故事。
“即便再悲傷也要勇敢活下去,這是人類的詛咒,但一定,也是一種祝福?!被蛟S在這句臺詞中,我們也能感受到兩個人的孤寂吧。
不知道為什么,新海誠的作品總是給人一種遙遠的孤獨感。而《言葉之庭》也保留了這份于感情之中的若隱若現(xiàn),若即若離。孝雄和香里的故事,距離始終貫穿著兩個人,年齡上距離,生活上的距離,而這些距離卻因為心里的距離變成了美好的一部分。大概于愛情而言,沒有什么比奮不顧身更能打動人了吧。
一句“如果下雨了,你愿意留下來嗎”或許也是一種對愛情的無限期冀吧。
而大師宮崎駿的作品,對我來說可能更多的是一種簡單與純粹,就好像是法國啟蒙思想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一樣,一切的美好,一切的理想都付諸在文字之間,而在宮崎駿的世界,則是畫面之間。千與千尋里的奇幻世界,現(xiàn)實與夢境,千與千尋,小千與小白。而到了天空之城,帕克與希達,軍方與海盜,一切的故事似乎僅僅是一個個故事,表述著最簡單也最純真的想法。
其實宮崎駿與新海誠是兩個不同時代的動畫電影大師,作為1941年出生的宮崎駿而言,在他的兒時最懵懂的時期經(jīng)歷的卻是日本最動蕩的時代,或許那個時候開始,在他的心里埋下的是一顆期待和平、美好的世界愿景。而新海誠所成長的時代,正是日本經(jīng)歷過高速發(fā)展之后,一個忙碌的日本時代。也因此,新海誠的作品看到的更多的是關注于人的故事。而在所有類型的故事之中,唯有理想與愛情是作為人在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拋棄的東西。
我們無從比較宮崎駿與新海誠之間的分別,正如我們無法去簡單地判定誰的人生就一定比誰的要美好。但至少,我們因為他們,得以在別人的故事里去感受自己的生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