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常見的6種中成藥,干貨分享,存好備用...
祛濕常見的6種中成藥,干貨分享,存好備用。
人體的濕病分為內(nèi)濕證和外濕證。外濕證是濕邪外襲所致,以肢體沉重、頭脹身困、筋脈不利為主證;內(nèi)濕證是濕邪內(nèi)生所致,以腹脹腹瀉、惡心嘔吐、水腫淋濁、黃疸、痿痹為主證。常見的祛濕中成藥有哪些呢:
1、五苓散
組成:豬苓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白術(shù)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
功用:利水滲濕、溫陽化氣。
主治:痰飲、蓄水證、水濕內(nèi)停證。
癥狀:水腫、泄瀉、小便不利、吐涎沫而頭眩、舌苔白膩,脈浮。
2、二妙散
組成:黃柏、蒼術(shù)、姜汁。
功用:清熱燥濕。
主治:濕熱下注證。
癥狀:筋骨疼痛、兩足痿軟、足膝紅腫疼痛、濕疹、小便短赤、舌苔黃膩。
3、平胃散
組成:蒼術(shù)四兩 厚樸三兩 陳橘皮二兩 炙甘草一兩 生姜二片 大棗二枚
功用: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主治:濕滯脾胃證。
癥狀: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口淡無味、惡心嘔吐、噯氣吞酸、肢體沉重、舌苔白膩而厚、脈緩。
4、藿香正氣散
組成:大腹皮、白芷、紫蘇、茯苓各一兩 ,半夏曲、白術(shù)、陳皮、半夏 、厚樸 、桔梗各二兩 ,霍香三兩,炙甘草二兩半,姜三片,棗一枚。
功用:解表化濕、理氣和中。
主治:外感風寒、內(nèi)傷濕滯證。
癥狀:惡寒發(fā)熱、頭痛、胸膈滿悶、脘腹疼痛、霍亂吐瀉、舌苔白膩。
5、茵陳蒿湯
組成:茵陳六兩、梔子十四枚、大黃二兩。
功用:清熱、利濕、退黃。
主治:黃疸陽黃證。
癥狀:一身面目懼黃,黃色鮮明,發(fā)熱,口渴欲飲,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舌紅苔黃膩,脈沉數(shù)或滑數(shù)有力。
5、三仁湯
組成:杏仁五錢、飛滑石六錢、白通草二錢、白蔻仁二錢、竹葉二錢、厚樸二錢、生薏苡仁六錢、半夏五錢。
功用:宣暢氣機、清熱利濕。
主治:濕溫初起及暑溫夾濕之濕重于熱證。
癥狀:頭痛惡寒、身體困倦、胸悶不饑、午后身熱、苔白不渴、脈弦細而濡。
6、五苓散
組成:豬苓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白術(shù)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
功用:利水滲濕、溫陽化氣。
主治:痰飲、蓄水證、水濕內(nèi)停證。
癥狀:水腫、泄瀉、小便不利、吐涎沫而頭眩、舌苔白膩,脈浮。
#超能健康團# #清風計劃# #養(yǎng)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