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由“娛樂君婷說”原創(chuàng),首發(fā)于企鵝號。 文章相關(guān)圖片請看文字下方
《傷寒論》:張仲景治療泄瀉,重視調(diào)暢氣機(jī)
《傷寒論》:張仲景治療泄瀉,重視調(diào)暢氣機(jī),一,太陽病之下利
1,葛根湯:《傷寒論》說:“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此下利為寒邪襲表,陽氣不得宣發(fā),致陽明腑氣不和,傳導(dǎo)失司。雖然太陽與陽明合病,但以太陽為主,所以治療以發(fā)汗解表為先,表解則里自和。
2,葛根黃芩黃連湯:《傷寒論》說:“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此證為誤下而表熱陷入所引起的下利不止,表雖未解,但不惡寒而汗出,是熱陷陽明,乃胃有邪熱,下通于腸而泄治療以解陽明表邪,清胃府里熱。故去桂枝而用葛根專去陽明之表,加黃芩,黃連以清里熱。這是太陽,陽明兩解表里之變法。
3,桂枝人參湯:《傷寒論》說:“太陽病,外證未解,而數(shù)下之,遂協(xié)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多次誤下而致里虛,外熱乘虛而入,傷及太陰,正虛邪實(shí),里虛不固,造成痞塞而不通。因?yàn)楸碜C還未除,故用桂枝以解表;又因?yàn)槔锾?,故用人參,白術(shù),干姜,甘草以溫里。這是溫補(bǔ)中兩解表里之法。如果其脈有力,可用甘草瀉心湯之法。
二,少陽病之下利
黃芩湯:《傷寒論》說:“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本條是二陽合病,但無太陽之表證,乃邪熱內(nèi)迫陽明所致,在半表半里,里熱不實(shí)故于黃芩湯以清里熱,并和其里。
三,陽明病之下利
承氣湯:《傷寒論》說:“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有宿食也,當(dāng)下之,宜大承氣湯”。陽明少陽合病下利,里證俱多,是由燥屎阻結(jié),邪熱逼迫津液從旁而下的熱結(jié)旁流證,所以可用大承氣湯攻下里實(shí)。小承氣湯,調(diào)胃承氣湯,均可隨證應(yīng)用。
四,太陰病之下利
瀉心湯:《傷寒論》說:“傷寒中風(fēng),醫(y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滿……甘草瀉心湯主之”。表邪不解,誤下使脾胃更虛,寒熱錯雜于中,水谷不化而下注,故腸中雷鳴?!秱摗氛f:“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噎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脾胃虛弱,運(yùn)化不及,水氣流于脅下或流于腸間,則腸鳴下利,用此方以和胃降逆,利水消痞。
五,少陰病之下利
1,四逆散:《傷寒論》說:“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四逆是本證的辨證之癥,乃陰中涵陽之證,氣不宣通以逆冷,陽氣內(nèi)郁,中寒氣滯所致。故以柴胡疏肝之陽,芍藥瀉肝之陰,甘草以緩肝之氣,以枳實(shí)以破肝之逆。
2,白通湯:《傷寒論》說:“傷寒,醫(yī)下之,續(xù)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急當(dāng)救里,宜四逆湯”。誤下之后,脾腎陽虛,形成陽衰陰盛之危證。《傷寒論》說:“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少陰下利,陰盛之極,恐致格陽,故用姜,附以消陰,蔥白以升陽。
3,真武湯:《傷寒論》說:“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真武湯主之”。水寒之氣,外攻于表,則四肢疼痛沉重,內(nèi)盛于里,則腹痛自利,故以真武湯溫寒以治水。
六,厥陰病下利
1,白頭翁湯:《傷寒論》說:“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下利欲飲水,是熱利下奪津液,以求水來救濟(jì),熱利下重者,熱傷氣滯。里急后重,便膿血,二者皆以白頭翁的寒而苦辛,秦皮的寒而苦澀,來清熱燥濕,散火郁而收利,再加上黃連清上焦之火,黃柏瀉下焦之熱,則利自除。
2,四逆湯:《傷寒論》說:“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脾腎陽虛,陰盛格陽,已露亡陽之兆,故以此方救陽以勝陰。《傷寒論》說:“大汗出,熱不去,內(nèi)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上述癥狀是亡陽于表,寒盛于內(nèi),亡津液而骨氣不利,下利厥逆,惡寒亡陽,須用四逆湯急于回陽。
此文章由“娛樂君婷說”原創(chuàng),首發(fā)于企鵝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