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被長期誤解的一句話。
老子在《道德經(jīng)》里說的這句話,被用于證明上層的不仁不義,視百姓和萬物為豬狗。但實際上,這句話的意思與之完全相反:天地是沒有感情的,所以萬事萬物,包括人類,在它看來,都和豬狗一般。
乍聽起來很難接受,但仔細(xì)想想也就明白了。
天地什么時候特殊對待過人類?
有地質(zhì)學(xué)者曾經(jīng)說過,人類又何曾拯救過地球?地球還需要你人類拯救?地球存在了幾十億年了,從一無所有荒野巖漿,到后來的恐龍世界,再到后來的荒蠻部落時代,再有人類文明,地球一直存在。你人類說拯救地球,其實是拯救自己的生存環(huán)境,環(huán)境壞掉了,人類死絕了,地球也不會滅,人類多半也等不到地球滅的那一天。話說回來,天地對人類是沒有感情的,對草木和豬狗,對巖石和河流,都不會特殊對待,所以,“草木、豬狗、人類,在‘我(天地)’看來,都是一樣的?!?/p>
天地該暴雨暴雨,該洪流洪流,該地震地震,不會憐憫草木,也不會憐憫人類。天地榮發(fā),撫養(yǎng)萬物,也不是因為愛憐,而是恰好如此而已。所以在人類看來,天地是“不仁”的。在普通人看來,圣人如此看待萬事萬物,也是“不仁”的。你怎么能沒感情呢?你怎么能把人和草木、螻蟻、豬狗看作同樣的呢?
老子問,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天地之間,就好比一個大風(fēng)箱吧?
什么意思呢?
天地運(yùn)轉(zhuǎn),有它自己的程序,不會因誰而變動。風(fēng)吹過,草木搖動,衣袂飄飄,對風(fēng)來說,都是一樣的。
這句話很流行,一度還總被人用錯,特別是用作批判統(tǒng)治階級或是精英階級的“罪證”:你們看,圣人居然說老百姓是狗。
還有人說:這句話是說在天地眼里,萬物是平等的;在圣人眼里,百姓是平等的。認(rèn)為這與“齊物論”類似。
這些年隨著古典的普及,這句話已經(jīng)不難理解了,很多人都知道人家《老子》里不是上面這兩個意思。
不過今天,篇幅有限,咱們就只說說這句話在原典里的本意,引申的事情,留給大家。
先來看這句話的原文和全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首先,前輩朱謙之的《老子校釋》解決了這篇的文字問題,雖然這句話版本眾多,很多字詞彼此有不同,但上面我引用的文字基本上是沒問題的。
“芻狗”這個詞,三國的王弼曾經(jīng)解釋為“芻和狗”,解釋為兩樣?xùn)|西,這是不對的。因為在更早的《莊子 天運(yùn)篇》、《淮南子》等都對芻狗有詳細(xì)的解釋。綜合這幾篇古籍的意思,就是把草扎成狗的樣子,再披上錦繡,加上紋飾,纏上紅絲,當(dāng)做祭祀時的用品。舉行祭祀儀式時,卿大夫們要恭恭敬敬的抬著芻狗,像抬著神靈一樣進(jìn)行祭祀。
等到祭祀一結(jié)束,這芻狗就沒用啦,既然是用草扎的,該用來當(dāng)柴火燒就燒掉,該扔掉就扔掉了。
所以,與天地之廣大相比,萬事萬物無論是山川河岳,還是浮游塵埃,在天地(宇宙)的“眼里”,都和芻狗一樣,有時候非常尊貴,有時候又非常卑賤。從高貴到卑賤,從卑賤到高貴,這是萬物自身的變化所致,并不是天地所干預(yù),也與天地?zé)o關(guān)。
因此,“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并不是把萬物當(dāng)做狗,也不是把萬物視為平等之物,而是強(qiáng)調(diào)在天地面前,萬物就像祭祀品,高貴是萬物自我的增加虛飾,卑賤也是萬物自身的屬性,均不在天地的關(guān)注之內(nèi),是“與我無關(guān)”
仁,就是無所謂好惡的意思。
所以,接下來一句就比較耐人尋味了:圣人與百姓的關(guān)系,就像天地與萬物。百姓的尊與卑,譬如孟子要“民為貴”,法家要以民為富國的工具,這些尊卑在老子所定義的圣人(不是儒家所說的圣人了)眼里,都是無所謂尊無所謂卑的,是“與我無關(guān)”。
這兩句話雖然有名,但其實只是為了說明后面的話:天地就像風(fēng)箱,空虛無礙,越折騰事兒越多,不如把握最核心的“中”。
什么意思呢?就是真正的圣人,真正的統(tǒng)治者,應(yīng)該把握無為而治這個“中”,不折騰,隨著百姓自己尊卑變化,而不是去用仁義道德干預(yù)百姓的生活。
被誤解的老子名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老子名言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因為大家都喜歡從字面來理解這句老子名言。
原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jīng)》
要說起這句話,大半的憤青都會告訴你,這話的意思是說:“天地殘暴不仁,把萬物都當(dāng)成低賤的豬狗來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謂圣人們也沒兩樣,還不是把我們老百姓也當(dāng)成豬狗不如!”標(biāo)準(zhǔn)的無政府主義宣言,標(biāo)準(zhǔn)的對社會不滿。這句話在各種憤青的文章中,在當(dāng)前下三流的網(wǎng)絡(luò)YY小說里那是隨處可見,主角通常是弱小無助,飽受壓迫和不公,于是有一天突然醒悟,大喊一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立時或悟道飛升,或肉身成佛,或從一個人人可以欺負(fù)的小癟三變成一方霸主,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基本上,這些人的思維都可以總結(jié)為一種抑郁太久的被壓迫感大爆發(fā),就好像老天欠了他十萬元一樣??墒悄兀苛硪环矫孢@幫無政府主義的家伙又沒膽子喊出什么“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類的話,更不敢扯出個大旗子大叫“蒼天已死黃天當(dāng)立!”最后,只好喊一喊這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以表達(dá)一種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憋屈。說實話,其實我挺同情這些人的,無政府主義沒什么了不起,一個人在學(xué)生時代沒有經(jīng)歷過無政府主義的階段,基本上可以被認(rèn)為沒有青春,我也經(jīng)歷過那種思想特別沖動覺得這世界上誰都跟自己過不去的時代,不同的是現(xiàn)在我知道了怨天尤人一點用都沒有,社會是不公平,社會就是這么不公平,如果你覺得社會不公平,你只有自己努力去改變這一切。
這里大家都可能誤解的一個詞就是“芻狗”老子的“芻狗”的本意,就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本來是作祭祀用的犧牲,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典禮中,如現(xiàn)在的冷豬頭、牛、羊等。后來由于社會風(fēng)氣的演變,不再用真的狗,而用草扎一只狗形來代替。相當(dāng)于后世在拜拜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芻狗做好以后,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后,就把它丟到垃圾堆里去了。
天地生了萬物,并沒有想取回什么報酬。人幫助了人,都往往附帶了條件,希望有所回報。于是老子說人要效法天地。天地生了萬物,他沒有居功;天地給萬物以生命,他沒有自認(rèn)為榮耀;天地做了好事,使萬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沒有條件。所以真正要成為圣人,就要效法天地的這種精神,養(yǎng)成這樣的胸襟。所以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真正意思是:天地看萬物和那個丟掉的草狗一樣,并沒有對人特別好,對其他的萬物特別差。人之所以對萬物差,是因為人的主觀,人的自私的觀念。
“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龠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所以說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個風(fēng)箱一樣。如果沒有人去搖動它,它就虛靜無為,但是它生“風(fēng)”的本性仍然是不變的,如果有人去拉動它,那么風(fēng)就自然吹出來。
我是凈明派忠孝道法脈法字輩弟子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今本《道德經(jīng)》第五章。意思是:天地有仁心,滋生了萬物;老子則說天地?zé)o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天地生了萬物,并沒有想取回什么報酬。所以真正意思是:天地看萬物和那個丟掉的草狗一樣,并沒有對人特別好,對其他的萬物特別差。通俗點說: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fā)展。換句話說,不管萬物變成什么樣子,那是萬物自己的行為(包括運(yùn)氣),與天地?zé)o關(guān),天還是干天的事,地還是干地的事,一切猶如隨風(fēng)入夜,潤物無聲,天地最是自然不過的。
中文名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外文名
無
出處
《道德經(jīng)》第五章
作者
老子
基本釋義
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
詞語釋義 聽語音
芻狗【chúɡǒu】古代祭祀時用草扎成的狗。
魏源本義:"結(jié)芻為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莊子·天運(yùn)》[1]:"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以萬物為芻狗"是說將萬物看作芻狗,用時尊榮,用后即棄之如弊屣,順其榮華至衰敗的發(fā)展過程。這自然是不講仁恩了。
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牲畜(因為用不起豬、牛、羊等大的牲畜)。隨著社會風(fēng)氣的演變,人們漸漸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只狗形來代替(就相當(dāng)于后來在拜祀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芻狗做好以后,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后,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詞語來源 聽語音
出自《道德經(jīng)》老子第五章[2]。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籥(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
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譯文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偏愛的,它對待萬物就像對待祭品一樣平等;圣人也是無所謂仁慈偏愛的,他對待百姓也像對待祭品一樣,任憑百姓自作自息。天地之間,不正像一個大風(fēng)箱嗎?靜止的時候,它只是一個空虛的世界,一旦運(yùn)動起來,就會運(yùn)轉(zhuǎn)不息,永遠(yuǎn)不會枯竭。政令多反而會行不通,不如保持內(nèi)心的虛靜。
出處考證 聽語音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傳說中的河上公(有人以為是漢文帝時人)有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天地生萬物,人最為貴。天地視之如芻草、狗畜,不責(zé)望其報也。""圣人"句注仿此。其意是說天地不講仁恩,只是任自然,將萬物看作草和狗。王弼注:"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為。造立施化,則物失其真。有恩有為,則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載。天地不為獸生芻,而獸食芻;不為人生狗,而人食狗。無為于萬物而萬物各適其所用,則莫不贍矣。若慧(通惠)由己樹,未足任也。"(據(jù)樓宇烈《王弼集校釋》,中華書局1999年版)王弼之意,也是以為天道任自然而已,并不加惠于物。而萬物各自有所用,如獸吃草,人吃狗之類。
解釋1
胡適《中國哲學(xué)史大綱(卷上)》[3](商務(wù)印書館1919年初版)中,有對《老子》這句話的解釋,提出了兩種說法:第一種,就是王弼說,那就是將仁解釋為慈愛;第二種,則作了哲理上的推闡,說:
仁即是"人"的意思?!吨杏埂氛f:"仁者,人也。"《孟子》說:"仁也者,人也。"劉熙《釋名》說:"人,仁也;仁,生物也。"不仁便是說不是人,不和人同類。古人把天看作有意志,有知識,能喜怒的主宰,是把天看作人同類,這叫做天人同類說。老子的"天地不仁"說,似乎也含有天地不與人同性的意思。
接著,胡適又說:"人性之中,以慈愛為最普遍,故說天地不與人同類,即是說天地?zé)o有恩意。"這就把兩種不同的說法統(tǒng)一起來了。最后,胡適盛推他理解的老子的這個觀念,說:"老子這一觀念,打破古代天人同類的謬說,立下后來自然科學(xué)的基礎(chǔ)。"
1922年,梁啟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前論第二章"天道的思想"附錄二"天道觀念之歷史的變遷"中,也認(rèn)為老子的話表現(xiàn)了對天的信仰的動搖,開啟了后來荀子的天論思想。
解釋2
鐘泰先生的《中國哲學(xué)史》第一編第三章有附文《〈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解》(商務(wù)印書館1929年初版),對此有所駁正。云:"吾統(tǒng)觀《老子》全書,知其說之出于穿鑿,未足據(jù)為定論也。"其下就從三方面來闡述:首先,從語言上來看,所謂"仁者,人也"的說法,是求其語源,不是等義。"'人'字乃抽象名詞,非具體名詞也。故以人為仁之訓(xùn)則可,而以人易仁則不可。"而且依胡適之說,也只能說"非仁",不能說"不仁"。何況此句之下又有"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之語,總不能理解為"圣人不是人"吧?其次,從《老子》全書來看,"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都是《老子》之言。所以要認(rèn)定老子打破天人同類的謬說,證據(jù)是不足的。再次,胡適之誤,是信了王弼關(guān)于"芻狗"的誤說。王弼之說,分芻與狗為二物,說天不為獸生草,而獸吃草;天不為人生狗,而人吃狗。這里含有天以萬物為草芥之意。實則芻狗是一物?!肚f子·天運(yùn)篇》載師金之言曰:"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齋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意思是:芻狗扎成而未祭獻(xiàn)時,用盒子盛著,上面用精美的繡巾覆蓋著,尸祝齋戒了來送它到祭壇上。等到祭獻(xiàn)以后,就廢棄了,走路的人就踐踏著它的頭顱和脊背,拾柴草的人就撿起來燒火)"以萬物為芻狗"是說將萬物看作芻狗,用時尊榮,用后即棄之如弊屣,順其榮華至衰敗的發(fā)展過程。這自然是不講仁恩了。
"芻狗"就是扎草為狗形,疾疫時用于求福禳災(zāi),此時要文飾妝扮一番。祈禱之后,侍祭者可享用祭品,而芻狗即便棄置,人踏車轢,隨后就將它當(dāng)做柴草,一燒了事。我們看漢、魏、晉文獻(xiàn)中的記載,就可以明白?!痘茨献印R俗篇》說芻狗和土龍剛剛做好的時候,用青黃色來文飾,蒙上綺繡,纏著紅線,尸祝穿著純黑色的祭服,大夫戴著禮帽來迎送它們。等到用完之后,土龍不過成了一堆土壤,芻狗不過成了一堆草芥罷了,有誰看重它們呢?許慎在其下注:"芻狗,束芻為狗,以謝過求福。土龍,以請雨。"很顯然,芻狗就是用草扎成狗的樣子,土龍就是用泥土做成龍的模樣。芻狗是用來謝過求福的,土龍是用來求雨的?!墩f山篇》也說"芻狗待之而求福"?!墩f林篇》又說:"譬若旱歲之土龍,疾疫之芻狗,是時為帝者也。"這就說得更清楚了,芻狗的一個大用處,是瘟疫流行之時,用來祭神求福的。這時,它的位置,儼然是帝王一般。自然,用后就扔了。芻狗祭祀之前,位置尊崇,極盡榮華,祭祀之后,立即廢棄,車轢火燒,已如上述。而《三國志·魏志·周宣傳》說三夢來展現(xiàn)芻狗祭祀后的三個過程,也很有意思。說的是周宣善于占卜,有人就故意來考考他,說是夢見芻狗了,周宣說將會得到美食。不久出行,果然遇到豐膳。后來又說,又夢見芻狗了,周宣說:"你要小心,會墮車折腳。"不久,果如其言。第三次又說夢見芻狗,周宣說:"特別要注意呀,你家將失火。"家里真的很快遭到火災(zāi)。問的人后來說:"其實我三次都沒有夢到芻狗,為什么這么靈驗?zāi)兀?周宣說:"這是神靈讓你說的,和真夢沒什么不同。"問的人說:"我三次都說夢見芻狗,為什么結(jié)果很不同呢?"周宣說:"芻狗,是祭神之物。祭祀初畢,祭品可以分人,所以得到美食。祭祀結(jié)束,芻狗為車所碾壓,所以會墮車折腳。這之后,就要將殘碎的芻狗拿去燒火了,所以會失火。"(宣曰:"芻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夢,當(dāng)?shù)糜嗍骋?。祭祀既訖,則芻狗為車所轢,故中夢當(dāng)墮車折腳也。芻狗既車轢之后,必載以為樵,故后夢憂失火也。")
這些材料,將芻狗的形狀,所用的材料,用途和使用過程說得很清楚了。這個過程,是自然的過程。用時顯貴,用后廢棄,天地萬物,莫非如此。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就是天地并不施仁恩,只是讓萬物如芻狗那樣走完自己由榮華到廢棄的過程而已。
解釋3
另無名氏注曰:挫其銳,解其紛,是謂天地不仁;銳不挫,紛不解,是謂圣人不仁。
解釋4
在現(xiàn)在大量的網(wǎng)絡(luò)小說中引用這句話,同時又賦予了一些新的意思。
解釋5
既然眾生平等,又何來低賤卑微的"芻狗"?天地沒有仁愛,把萬物當(dāng)作草扎成的祭品。芻狗非活祭品那樣,在祭祀的時候,當(dāng)場宰殺,而是祭祀完畢,將其丟棄或焚毀?,F(xiàn)在引申為:事物失去了利用的價值,便如廢品一樣任意丟棄。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真的是眾生平等嗎?即便是宣稱"眾生平等"的佛教,也未曾實現(xiàn)過真正的平等。
社會上有人富貴騰達(dá),有人低賤卑微;有人聰明絕頂,有人愚不可及;有人四肢健全,有人天生殘疾,難道有些人生來就是花朵,而另一群人天生就是那花朵腳下的一塊泥巴,他們的存在是為了襯托花朵的美麗?
天地本就是無愛無憎,無欲無求的,給予萬物繁華并不是因為天地喜愛于它們,使萬物蕭條也并不是因為憎恨于它們。
生命便如芻狗一樣,當(dāng)祭祀完畢之時,芻狗的使命也隨之結(jié)束了。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在社會中充當(dāng)著不同的角色。事物都有自己的規(guī)律,就像萬物的枯榮,天地的運(yùn)轉(zhuǎn),誰也沒有辦法將其破壞,最終還是要選擇不加以干預(yù)的"無為"的態(tài)度。
作者簡介 聽語音
老子老子坐姿畫像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陽,謚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zhèn))人。曾作過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書的官員),我國最偉大的哲學(xué)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guī)律,同時又具有"獨(dú)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義?!独献印窌邪ù罅繕闼剞q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并能由對立而轉(zhuǎn)化,"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tǒng)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chǔ),"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天之道,損有余而補(bǔ)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其學(xué)說對中國哲學(xué)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其內(nèi)容主要見《老子》這本書。他的哲學(xué)思想和由他創(chuàng)立的道家學(xué)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xiàn),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的影響。也有人認(rèn)為是老萊子,也是楚國人,跟孔子同時,曾著書十五篇宣傳道家之用;還有人認(rèn)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時間里。著名史學(xué)家司馬遷在其《史記》的《老子韓非列傳》中即說明了當(dāng)時對老子何其人有過此兩種猜測。"或曰:老萊子亦老萊子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當(dāng)時司馬遷也疑老子即為老萊子。并不是道家創(chuàng)始人?!独献印罚置兜赖陆?jīng)》,又有一說法為《德道經(jīng)》[1]。1973年,馬王漢墓出土了帛書《老子》,給幾千年來的老學(xué)研究帶來了從未有過的光明。帛書《老子》有甲乙兩種版本,皆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尤其乙本在兩篇后分別有"德""道"二字明確分出篇名。這使得自魏晉以來被誤名為《道德經(jīng)》,及顛倒《德篇》與《道篇》編排次序的事實真相大白。在敦煌藏經(jīng)洞中發(fā)現(xiàn)的老子《老子*德道經(jīng)》,多以《德篇》為上篇,《道經(jīng)》為下篇,不分章,與今天流傳的《道德經(jīng)》上下二卷(《道經(jīng)》在前,《德經(jīng)》在后,并分為八十一章)次序不同。二十世紀(jì)七十年代出土的銀雀山竹簡和馬王堆帛書《老子、德道經(jīng)》為漢文帝二十年(公元168年)以前的版本,比敦煌本早八九百年,也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梢姟独献?、德道經(jīng)》以"德"、"道"分上下是戰(zhàn)國以來的舊傳,符合老子淳德歸道、全德復(fù)道的本意。敦煌寫本、銀雀山竹簡本和馬王漢堆帛書保持了這個真面貌,是研究老子的最好材料。不僅如此,先秦韓非子《解老》《喻老》亦言德在前??梢娢簳x以前的《老子》實為《德道經(jīng)》"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內(nèi)涵,而且寓意明德歸道、以德養(yǎng)道的深刻意境。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意思就是天地沒有偏私,并不親、愛、忍誰,沒有特別的袒護(hù)。
以萬物為芻狗,意思就是既敬重這些物,又不把這些物當(dāng)成累贅。任由事物生、發(fā)、衰、敗,這就叫把萬物當(dāng)芻狗。
前方小知識點來襲(?·??·?)??
芻狗,是古代祭祀時用的一種祭祀品,通常是用木棍、草等扎起來的模仿牛呀,羊呀,狗呀的仿真物,用來祭祀祖先或者其它的尊神,這種東西就叫芻狗。
莊子有段故事講得非常好,說的是在祭祀活動時,人們把這些芻狗神圣地供著,大家都虔誠地跪拜,完事后,沒人管了,甚至散場時人潮擁擠,還把它踩爛了,隨后,撿柴禾的人撿回去當(dāng)柴禾燒了。為了避免出現(xiàn)這樣對待剛供完的芻狗,不讓大家心里不舒服,所以后來就發(fā)展成事后把它燒了,燒的過程中讓它自行燃燒,不助燃,有些還演化成祭祀活動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沖。
天地用自然的法則駕御萬物,并沒有對萬物施以特別的仁愛和恩惠;圣人對百姓也沒有仁愛之心,只是引導(dǎo)著百姓順應(yīng)自然的生活——生老病死。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整個宇宙就好象是個大風(fēng)箱:好象很空洞但卻運(yùn)作無窮,越是運(yùn)用,開發(fā)產(chǎn)生的東西就越多。越向外求證,具體的法則越多人反而越迷惑、越困窮,倒不如安守空靈的本心。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我有自己的理解與解答。
字面意思:
天地?zé)o所謂仁慈或不仁慈,天地待萬物就像人們祭祀完畢之后,待騶狗(祭祀時所用到的一種物品)一樣。
進(jìn)一步解釋一下:
人們祭祀完畢之后,那些祭祀用過的騶狗就留在那里了,順其自然,可能會被風(fēng)吹走,可能會被水沖走,最終會按照自然規(guī)律消失,這樣即可,無需刻意拿回家(祭祀活動用過的也適合于拿回家),這里面沒有仁慈或不仁慈的概念。
天地待萬物也是這樣,還下雨下雨,該刮風(fēng)刮風(fēng),冬寒夏熱,春暖秋收,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
人們在祭祀的時候,似乎待騶狗非常仁慈,虔誠而恭敬;祭祀完成之后,人們就把騶狗留在那里,誰也不會去占有,誰也不會拿回家,順氣自然,這樣看起來似乎是不夠仁慈。其實不然,這樣順其自然就好,無所謂仁慈或者是不仁慈。
天地待萬物也是這樣,大風(fēng)掀翻了人們的房子,暴雨沖毀了人們的莊稼,看起來好像是不夠仁慈;春時天氣轉(zhuǎn)暖,讓人們可以播種,然后夏天給予充分的日照,使得作物生長,這樣看起來好像是很仁慈。
其實不然,天地并沒有仁慈與不仁慈的概念,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
天地在撫育萬物生長之后,就像人們對待騶狗那樣,也是一分一厘都不取,都任其自然,順其自然。
以上解釋僅供參考,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里討論。
魚爪網(wǎng)店轉(zhuǎn)讓平臺為您解答:
意思是:天地?zé)o所謂仁不仁,生了萬物,又把萬物當(dāng)芻狗來玩弄。
主旨就是說天地?zé)o所謂仁慈,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芻狗”的本意,就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本來是作祭祀用的犧牲,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典禮中,如現(xiàn)在的冷豬頭、牛、羊等。
后來由于社會風(fēng)氣的演變,不再用真的狗,而用草扎一只狗形來代替。相當(dāng)于后世在拜拜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
芻狗做好以后,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后,就把它丟到垃圾堆里去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淈,動而愈出。
多言數(shù)窮,不若守于中。
此話出自老子《道德經(jīng)》第五章。
大意為: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不會因仁慈而有所偏愛,任由萬物自然運(yùn)作而不加干預(yù);圣人不會因仁慈而有所偏愛,任由百姓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yùn)而不加干預(yù)。 這句話要表達(dá)的意思大概是天地對萬物不加干預(yù)而任由其自生自滅。看似冷漠,其實正是最好的態(tài)度。
《莊子·天運(yùn)》:“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北玖x:“結(jié)芻為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
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牲畜(因為用不起豬、牛、羊等大的牲畜)。隨著社會風(fēng)氣的演變,人們漸漸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只狗形來代替(就相當(dāng)于后來在拜祀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芻狗做好以后,在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后,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仁,親也。仁,為儒家之道。
如果一個社會,每個人都能愛別人像愛自己一樣,大家互親互愛,沒有傾軋也沒有傷害,那這樣的一個社會是多么的美好啊。所以儒家一直在教化百姓,讓他們成為有教養(yǎng)的君子,溫文爾雅的,走到哪里都能給人如沐春風(fēng)之感。在這樣的社會里,無論你走到哪里,都不會遇到傷害,到處都是對自己友善與親密的人,這樣的社會好不好呢,這樣的社會當(dāng)然好了。
老子是怎么看待仁的呢,老子認(rèn)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強(qiáng)調(diào)這樣的一個人人互親互愛的社會,恰恰是因為這個社會里的人,都喪失了淳樸的天真本性,所以才需要后天的偽巧教化他們互相不要傷害。所以老子認(rèn)為,化性起偽,是將錯就錯。教化百姓恢復(fù)天真淳樸的自然本性才是正當(dāng)?shù)摹?/p>
芻, 喂牲畜的草。芻狗,古代祭祀時用草扎成的狗。古人結(jié)芻為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這里喻指,人類對于天地來說,不過是沒有意義的輕賤之物。
天地是仁慈的嗎,天地愛人類嗎?道德經(jīng)認(rèn)為,天地只是創(chuàng)造萬物,再摧毀它們;再創(chuàng)造,再摧毀。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永無休止。如果天地有仁慈,愛人類,它們?yōu)楹蝿?chuàng)造了人類,又銷毀人類呢?所以天地,既沒有仁慈心,也沒有冷酷心,因為它們根本就沒有任何心。
天地并沒有仁慈心,他們視萬物為稻草狗一樣。非天地?zé)o親,蓋因天地非人,故無人之性情。
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道家的圣人,指一之精通,合于天倫者。儒家的圣人,指合于人倫者。孟子說:“圣人,人倫之至也”。圣人不仁一句里的圣人,指的是道家意義上的圣人。
天地對萬物,既沒有仁慈心,也沒有冷酷心,它們只是按照道來運(yùn)轉(zhuǎn)而已。圣人對百姓,既沒有仁慈心,也沒有冷酷心,他們也只是按照道來治理天下而已。
圣人也沒有什么仁慈心,他們視百姓為稻草狗一樣。非圣人無親,蓋因圣人非常人,故圣人無常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