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蘇縣是古代烏孫國故地,自西漢神爵二年(公元前60)起,就統(tǒng)屬于漢朝在西域設置的西域都護府,迄今兩千多年,一直是祖國西北邊陲重地,歷史上扼東西陸路交通要沖,夏塔古道、木扎爾特隘口,就是祖國內陸經(jīng)伊犁,通往中亞、西亞各地以及南疆的交通孔道。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昭蘇縣便是烏孫國的游牧地,出產(chǎn)良馬。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到烏孫,回程時,烏孫國王獵驕糜曾派遣使者攜帶禮品馬數(shù)十匹前往中原。漢武帝得到烏孫馬,高興地賜名“天馬”。 烏孫是漢代連接東西方草原交通的最重要民族之一,烏孫的首領稱為“昆莫”或“昆彌”。 公元前2世紀初葉,烏孫與月氏均在今甘肅境內敦煌祁連間游牧,北鄰匈奴。烏孫王難兜靡被月氏攻殺(據(jù)《漢書·張騫傳》),他的兒子獵驕靡剛剛誕生,由匈奴冒頓單于收養(yǎng)成人,后來得以復興故國。公元前177~前176年間,冒頓單于進攻月氏。月氏戰(zhàn)敗西遷至伊犁河流域。后老上單于與烏孫昆莫獵驕靡合力進攻遷往伊犁河流域的月氏,月氏不敵,南遷大夏境內,但也有少數(shù)人仍然留居當?shù)?。在塞人與月氏大部南下以后,烏孫便放棄了敦煌祁連間故土,遷至伊犁河流域與留下來的塞人,月氏一道游牧。從此烏孫日益強大,逐漸擺脫了匈奴的控制。根據(jù)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的烏孫古墓群和其他遺跡表明,從天山以北直至塔爾巴哈臺,東自瑪納斯河,西到巴爾喀什湖及塔拉斯河中游的遼闊地區(qū),均為當時烏孫的牧地,其政治中心在赤谷城。南北朝時,烏孫與北魏關系密切。遼代曾遣使入貢。后與其他民族融合,形成了現(xiàn)代的哈薩克族。 烏孫是受匈奴影響很深的操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的古代民族,烏孫人以游牧的畜牧業(yè)為主,兼營狩獵,不務農(nóng)耕。養(yǎng)馬業(yè)特別繁盛。 昭蘇縣因出產(chǎn)“騰昆侖,歷西極”的天馬,2003年被國家農(nóng)業(yè)部命名為“中國天馬之鄉(xiāng)”,也因漢朝時著名的“烏孫國”而聞名,是新疆烏孫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自然資源和旅游資源都很豐富。有歷史變遷遺留下來的草原石人、漢室細君公主墓園、夏塔古墓群、格登山記功碑、新疆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圣佑廟等文物古跡;夏塔鹿苑、夏塔溫泉、庫爾庫勒德克水簾洞、昭蘇大草原等自然景觀。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