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食物結構的變化,我們吃入大多都是營養(yǎng)高、蛋白豐富的食物,造成體內營養(yǎng)過剩??杉议L依然覺得寶寶吃的少、怎么吃都不夠,就采用各種方式哄勸寶寶進食,進而引發(fā)一系列疾病。這就驗證了那句諺語:養(yǎng)娃應三分饑七分飽。為何應該這樣呢?
1.小兒脾常不足
脾主運化,即消化食物、生成機體所需的物質。家長以為寶寶能吃是福,這樣身體就能長得棒棒的。寶寶能吃,只能說明胃的受納功能還不錯。但是小孩脾常不足,吃進去的食物還需要脾、小腸、大腸等器官的運化吸收。如果進食食物過多,反過來會加重脾、腸道負擔,容易造成積食而引發(fā)疾病。
2.進食過多容易引發(fā)各種異常癥狀、疾病
(1)咳嗽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此皆聚于胃,關于肺”。說明咳嗽與肺胃有關。家長如果給寶寶吃過多高蛋白等肥甘厚膩的食物、水果、零食等,容易導致脾運化功能失調,胃失和降而成積滯,食積日久而胃腑郁熱而上入肺部而致咳嗽。此外,脾主運化,脾運化功能不好時,容易生痰,那些咳嗽、痰老是好不了,有可能脾功能不好。所以,不光是受涼易咳嗽,吃多了也會發(fā)生咳嗽哦!
(2)消化系統(tǒng)疾病
脾胃處于中焦,而胃主降,以通為順;且脾開竅于口。正常情況口中無異味,若寶寶進食過多,食物堵在胃腸道,在消化酶的作用下發(fā)酵。如果胃氣上逆,并將胃中的胃酸向上流入口腔而形成了口臭;如果食物隨胃氣上逆,從口中涌出,這時嘔吐發(fā)生了。如果較多食物堆積在腸道,隨著腸道蠕動,食物向下經肛門排出,寶寶有可能會出現腹瀉,此時的便便一般酸臭,夾有食物殘渣、奶瓣,大便量比較多。
(3)夜臥不安
胃不和則臥不安,即進食過多導致胃不舒服,寶寶睡覺不安穩(wěn)。許多家長都有類似的經歷:寶寶吃的多或吃得“好”后晚上睡覺就會出現翻身踢被多、吵夜等情況。
(4)發(fā)熱
有的小朋友近段時間胃口不好,就來調理脾胃,結果測溫發(fā)現孩子發(fā)燒了。家長納悶:啥都沒吃,怎么會食積發(fā)熱呢?原因在這里,寶寶食積發(fā)熱,不是這一兩天吃了什么,而是最近一段時間的飲食不規(guī)律或吃的很“營養(yǎng)”,造成宿食在腸道發(fā)酵蘊熱到一定程度,就出現發(fā)熱了。這屬于里熱,家長一般不易發(fā)覺。
3.那家長該怎么做?
(1)改變吃得多就長得好的觀點
寶寶吃的食物,需要消化粘膜的收縮和舒張來磨碎食物。如果吃的過多,消化道就象繃緊的氣球,無法收縮。所以,寶寶吃到正好的程度最高。那什么是剛好的程度?比如寶寶吃10口就最好給他9口,進食10分鐘,最好吃9分鐘,盡量三分饑七分飽養(yǎng)娃。同時,家長不能和別的小朋友比,不要盲目追求奶量、飯量、進餐次數。另外,家長最好給孩子定時喂養(yǎng)、幼兒園回后不加餐、睡前不進食等健康的飲食習慣。
(2)飲食選擇:
多給孩子吃健脾的食物,如大米、薏米、芡實、茯苓、蓮子、南瓜、胡蘿卜、山藥等能夠促進腸儒動,促進消化。盡量吃軟、爛的食物。
(3)按揉穴位:
小兒推拿治療寶寶食積、厭食效果不錯,家長可給寶寶清補脾,掐揉或推四橫紋、清胃經、清補大腸經等。
清補脾經:具體操作手法是,推拿者沿患兒拇指橈側緣(手掌向上,靠近大拇指一側為橈側,靠近小拇指一側為尺側)從指尖到指根來回推。作用:健脾調中,消食積化痰涎,補血生肌。
脾貴在運,不在補。建議來回推脾的反射區(qū)。推拿頻率:200次/分鐘。
清胃經:【功效】清脾胃積熱,降氣和胃,消導助運化,治肚子脹滿,積食腹痛,惡心嘔吐,便秘,厭食。【手法】自大拇指下端魚際外緣黃白皮交匯處,離心推至大拇指根部,此為清法;反之為補;一般用清法。【演示】
清補大腸:【功效】清利腸腑,主治腹瀉、便秘、積滯等。【手法】在食指外側,向指尖方向推為清,向虎口方向為補,來回推為清補,一般用清補法。【演示】
四橫紋穴:5—10分鐘?!竟πА空{理臟腑,疏通氣機,主治腹脹、腹痛、積滯、納呆、便秘、干咳少痰、泄瀉。【手法】以拇指指端從小兒手掌側面,自食指根部推至小指根部,來回推之?!狙菔尽?/p>
八卦穴:手掌面,掌心的周邊,左手順著時針的方向,劃一圓圈即是八卦穴。屬面型(也稱環(huán)型)穴位。操作方法:順運八卦——取左手順時針周而復始的推運。作用:和中利隔、順氣化痰、消宿食、開飽脹、調和五臟,有升清降濁之功。
萌寶.愛嬰堂小兒推拿——讓天下媽媽都能學會小兒推拿保??!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