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譜系孩子的弱項,寫作是一種用文字表達的語言,孩子一樣會面臨很大的困難。
不過,此路并非不通。筆者孩子現(xiàn)在不但語言表達沒有問題,寫作也已經(jīng)過關,可以完成數(shù)千字的小論文了。
當初,剛入小學時,筆者孩子是寫不出什么東西的,低年級時的作文是看圖寫話,只要寫出三五句話就能得滿分,不過這一項,當初他經(jīng)常是不得分的,不知道是忘了寫、沒有時間寫,還是不會寫。
到了小學中高年級,他能寫上幾段話,不過常常是自說自話,卷面也比較臟,作文得分很低。
初中時,作文最大的問題是偏題,經(jīng)常按自己的理解來寫,喜歡自創(chuàng)詞,引用也比較生硬,得分依然比較低。
高中時,能夠結合實際和時事寫作了,文字比較拉雜,邏輯能力有待提高,作文得分基本過得去,高考作文幸運地沒有偏題,而且引用比較得當,得了一個比較好的分數(shù)。
大學時的寫作,可發(fā)揮的余地比較大,而且知識面擴大,尤其是開始哲學學習,思想性越來越強,寫出來的東西越來越像樣子了。
回顧當初教育孩子寫作之路,有以下幾點可供大家借鑒。
第一,始終堅持從心寫作。
如果說,筆者培養(yǎng)自己孩子寫作有所成就的話,最大的成就是培養(yǎng)孩子寫心底的聲音。
寫作的本意是表達,孩子心里沒有所想,自然就不會有所寫。當初,最困難的時候,筆者曾經(jīng)想過,每次考試前自己押題寫一段話,讓孩子背下來,考試時填寫到作文卷上,看能不能瞎貓逮個死耗子。還好沒有這么做,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難以為繼。在后面學習寫作的過程中,筆者沒有要求孩子按固定套路寫,心中怎么想就怎么寫,這是孩子經(jīng)常偏題的原因之一。不過,筆者真心認為,那些限定套路的寫作模式不適合小孩子。
這么做的原理,與筆者提出來的“四原則”是一樣的道理,不求治標只求治本,先忘了分數(shù),只練真正有用的能力,雖然分數(shù)提升過程比較長,但孩子不受苦,并且學會了真(真情實感)的寫作。
現(xiàn)在,孩子長大了,不僅他的文章有了靈性,人也有了靈性,這是當初堅持從心寫作的成果。
第二,找好突破口。
孩子的思維是具象的,形象化的東西他比較好掌握和運用。而文字是抽象的符號語言,相對是比較難掌握的,更何況要用這些符號來達意,對譜系孩子來說就更難了。
筆者孩子五、六歲時,不僅寫不出東西,而且連寫字都困難,但是孩子愿意畫。他從幼兒園時就很喜歡畫畫,開始是亂畫,用筆熟練后,畫的東西有了畫面,有了內容。上學后,他還經(jīng)常模仿課本和漫畫書畫兩格畫和四格畫,比如他理想的臥室、電視闖關節(jié)目等。
雖然是畫畫,但是,可以看出孩子在表達,畫上的內容就是他的內心語言,把這些畫面語言轉化成文字語言,不就是一篇作文了么。
筆者和孩子媽媽經(jīng)??浜⒆拥漠?,保護他的積極性,并且描述他的畫面,從前到后、從人到物,并且問孩子為什么要這么畫,引導孩子自己來解說自己的畫。孩子先是只言片語,慢慢能夠詳細描述,如果把他說的內容記錄下來,就是一篇小作文了。
從具象到抽象,從畫面、語言,再到文字,這是適合譜系孩子思維特點的寫作基礎培養(yǎng)。
第三,培養(yǎng)寫作興趣和習慣。
孩子小時候,我們經(jīng)常陪著孩子“胡說”,夸大其辭、張冠李戴,只要孩子有興趣就好。這樣做,一方面是通過興趣牽引,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表達,另一方面是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想象力,是寫作的基礎需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這樣才能寫出好文章。
說,可以很自由,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圖說話、看一切說話,比如筆者第二本書里記錄的觀云。為了保持孩子的興趣,筆者會故意用夸張的詞句激發(fā)孩子的表達欲望,然后再引導孩子分類說、按順序說,有邏輯地說。
孩子五六歲時,筆者經(jīng)常給孩子寫紙條,雖然都是短短一句話,但都是鼓勵和溫暖的內容,孩子很愛看,直到有一天,他也提筆寫下:“爸爸、媽媽,我和大姨去公園玩了,別擔心?!?/div>
孩子上學后,筆者建立了一個筆記本,每天都在上面寫一段鼓勵和期望的話,送給孩子看,然后再請他給筆者留言,如果寫不好,畫朵花都可以。
從小學高年級開始,一直到高中畢業(yè),筆者寫過很多文章(故事、隨筆、散文)給孩子看,而且經(jīng)常給孩子寫信,內容都是鼓勵他、引導他的,孩子很愛看,有時也會寫回信。筆者給孩子寫的信,都是斟酌過用詞的,并且注重邏輯,是當作范文給孩子看的,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打下寫作基礎。
基于良好的信任和互動習慣,孩子經(jīng)常會把他的作文拿給筆者夫妻看,寫得好的我們就聲情并茂地朗誦,或者在朋友圈分享,讓孩子體驗一下自豪感。寫得不好的,筆者也會尊重孩子的勞動,認真地給他修改,修改后的文章同樣會起到范文的作用。
現(xiàn)在,孩子上大學了,寫的課內外文章,都喜歡發(fā)給筆者看,筆者已經(jīng)很少再作修改了,因為,如孩子自己所說,他的文風很像爸爸了。
第四,教會孩子引用。
定文章一定要有素材的,素材一部分從生活經(jīng)歷和思考來,一部分從閱讀中來。
筆者有個習慣,看書時會勾勾畫畫,還會做筆注。小學有一個學習內容,叫好詞好句??凑n本時,劃出好詞好句很重要。孩子剛開始寫作時,表達能力不夠,經(jīng)常會東搬西套。不要責怪孩子抄襲,即使他抄得很生硬,也不要否定孩子,要鼓勵他引用素材,抄得多了、融會貫通了,就是自己的了。
在小學后期,有一次筆者孩子突發(fā)感想,大段引用了伯牙絕琴的課文,表達自己沒有朋友的孤獨感,雖然很多內容是抄的,但是,結合了孩子自己的感情,很能打動人,同樣也是一篇好文章(收在筆者第二本書里)。當然,這樣的好文章孩子也是偶然為之,接著還是會寫得很爛,不過,筆者相信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高中階段,雖然有高考分數(shù)壓力,我們也沒有干預他的寫作,只是不斷給他輸送素材,閑談時講講故事,吃飯時評評時事,高考時真給他抓中了其中一個素材。
大學期間,孩子經(jīng)常通過微信與筆者探討,人際關系、熱點事件、哲學思辨,都是我們聊天的內容,最近,孩子發(fā)來一篇哲學讀后感,里面引用了我們談過的兩個事例,還挺恰當?shù)摹?/div>
第五,不斷積累和提升技巧。
寫作是一件復雜的事,是思想的文字外化。思想,是建立在一定的認知和思維水平上的。認知不夠,思維不活,怎么可能寫出東西來。
筆者一直強調的,要加強認知教育。譜系孩子的學習是點狀的,剛開始無法線性貫通,更無法由點及面。我們一定要堅持認知教育,從特征到性狀,把這個世界的每個知識點都告訴孩子。這種認知教育也可以是隨時隨地的,如果孩子開始提問更好,及時發(fā)現(xiàn)和掃除孩子的認知盲點。認知教育要一直堅持下去,可以持續(xù)到孩子成年。
千萬不要責怪孩子,這也不懂,那也不會寫,是的,那些東西很簡單,但是,只要你沒有教懂孩子,對他來說就是復雜的。
前面講過,寫作也是一種語言,是思維的外化。譜系孩子寫出來的東西,呈現(xiàn)了他們的思維狀態(tài)。不要苛求孩子上來就寫出好作文。寫口水話,詞不達意,邏輯混亂,都是正常的。寫得有多亂,說明譜系孩子面臨的世界就有多亂,這是他們大腦的真實狀態(tài)。
孩子寫下一段話后,先鼓勵他,然后再和他玩換字詞游戲,問他“把這段話里的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詞,讀起來會不會更好呀”,“先說這句話,再說那句話,是不是更好呀”。征得孩子同意后,把相應的修改完成,再和孩子讀一下,一起體驗更好的語感。幫孩子改作文,千萬要注意,第一不要否定孩子,第二不要推倒重來,再差也是在這個基礎上改。因為,這是孩子寫下的東西,代表著他自己,否定文章就是在否定孩子,他會產生不好體驗,如果強迫他,更不利于培養(yǎng)他的自我認同感,自我認同感可是比寫作文要重要得多。
好文章在于立意。立意是一件高度社會性的東西,對譜系孩子來說是很難的。比如,有位家長反映,剛剛結束的期末考試作文題為“走出校園”,孩子寫的是走出校園,在門口小賣部買東西。孩子沒有錯啊,他的思維是直觀的、形象的,走出校園可不就是鋪天蓋地的小賣部嗎。
出題人的初衷,是希望訓練孩子們擴大視野,把自己的所學、所思、所行,由校園投射到家庭、社會去。
文章立意高遠,那是需要思維訓練的,有時還要超越社會自我,上升到精神自我的層面。這對譜系孩子是尤其難的。
筆者孩子小時候,閱讀理解和作文很難拿分,就是思維能力比較單薄,看不懂字面之外的意思,因此總會選擇錯誤和偏題。還是那句老話,不要貶低孩子,更不要打罵孩子,不要破壞他的安全感,不要把他的精神世界搞得更亂。
教孩子認知的內容和方式,要注重隨著孩子年齡和能力的增長,向事物的性狀和內涵發(fā)展。比如,教3歲孩子“紅、藍”,教5歲孩子“紅蘋果、藍天”,教7歲孩子“紅蘋果真好吃、藍天真好看”,教9歲孩子“平安夜,媽媽送給我一個紅紅的大蘋果;在陰冷的冬天,好想念藍天和白云”,教中學的孩子“繼母遞給白雪公文的紅蘋果,它不再香甜;站在白云山巔,眼望空曠的藍天,不禁想起杜甫的'蕩胸生層云’”。
筆者孩子的作文在小學后半段開始出現(xiàn)立意的苗頭,在中學階段進一步發(fā)展。如前所述,筆者一直注意引導孩子有感而發(fā),他在考試作文時,會學著根據(jù)考題有感而發(fā),有時候會出現(xiàn)會錯意而偏題,有時則會寫出像樣的文章。每次偏題,其實都是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高能力的過程,幫助孩子把題目讀懂,告訴他出題人的視角是什么,孩子理解了,下次會提高的。
高中階段,基于學校高強度的訓練,孩子的寫作學會了一定的套路,如總分總、升華之類的,雖然還嫌生硬,但是得分情況好了很多。
到了大學階段,不再是命題作文,寫作形式比較自由,筆者重點教孩子取舍材料,同時取好題目。一篇好文章,內容、邏輯很重要,標題也很重要,既要高度概括文意,還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經(jīng)常是孩子撒開了寫,筆者再提醒他把邏輯往選修課上靠一靠,用一個好題目扎住整篇文章的口子,老師的反饋情況往往很不錯,給的學分很理想(估計是很少見這么認真的學生)。
這篇文章是應一名譜系孩子外婆所約寫下的。這位外婆是老師,積極參與對孩子的培養(yǎng),對筆者也給了很大的支持和愛護。
難得知己,盡管最近很忙,昨晚還是加了個班,寫下了這篇文章。寫完已經(jīng)夜里十一點多,洗了個熱水澡睡下,夜里醒來三次,都想辦法調息再入睡,總體睡眠質量還是不太好。
一年多來,因為工作繁忙,筆者的寫作都在夜間進行,犧牲了很多休養(yǎng)生息的時間,最大的問題是因為思慮過多,睡眠受到很大影響,身體也因此出現(xiàn)各種狀況。這篇文章不用揭傷疤,尚且如此,以前寫下的那些掏心文字,可見攪擾了多少睡眠。
筆者自己分析,盡管自己的調整能力很強,情緒表面沒有大的波動,也能夠很快入睡,但是身心的擾動依然在,通過睡眠質量低和疾病反映出來。
就像是筆者年輕時喝酒,旁人一兩下肚就面紅耳赤,而筆者半斤下肚還面不改色。實質上,旁人看似不行,卻因為酒精不耐受而受到了保護,而筆者因為耐受能力強,卻受傷更重,畢竟半斤一斤的已經(jīng)入了肚,需要犧牲肝腎功能來化解。
拼命三郞,拼的真是“命”。一年多來,筆者如泉涌一般寫下了這幾十萬字,但是,在大孩子能力培養(yǎng)和精神世界構建方面還有大量的內容要歸納提煉。身體卻一再提醒筆者,要慢下來、慢下來,命是自己的,要愛惜了。
曾經(jīng),筆者涌泉相付,不知你可有滴水回饋。彼此珍惜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