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靖王恭,永平九年賜號靈壽王。十五年,封為巨鹿王。建初三年,徙封江陵王,改南郡為國。元和二年,三公上言江陵在京師正南,不可以封,乃徙為六安王,以廬江郡為國。肅宗崩,遺詔徙封彭城王,食楚郡,其年就國。恭敦厚威重,舉動有節(jié)度,吏人敬愛之……恭立四十六年薨,子考王道嗣。
最近重游徐州,作為一名資深古玉收藏者,最吸引我的當然就是徐州的兩漢文化,徐州博物館亦是每每必到之地。徐州西漢的楚王比較有名,獅子山楚王陵、北洞山楚王陵、小龜山楚王陵……這些已經(jīng)開放成景點的漢代墓葬,讓大家對漢代楚王多少都了解了一些。今天詳細來介紹下大家比較陌生的東漢彭城王。
徐州古稱彭城,彭城王開始為世人所熟知要從徐州 土山漢墓說起。在徐州博物館的后院有個土山漢墓,包含三座大型墓葬,考古工作從1969年至今,已斷斷續(xù)續(xù)進行了近半個世紀。最早發(fā)現(xiàn)的是一號墓,出土了隨葬品近百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國內(nèi)第一件修復完整的銀縷玉衣,還有一件鎏金獸形銅盒硯,現(xiàn)都藏于南京博物院,南博的十八件鎮(zhèn)院之寶這二件就在里面,可見此墓非同一般。1977年畢業(yè)于北大考古系的王愷(王愷和他的團隊先后找到了7座楚王陵墓,這在考古界是絕無僅有的,因此王愷的名字被寫入了英國劍橋的《世界知識分子名人錄》)從洛陽調(diào)往徐州博物館工作,到徐州的第三天,王愷爬上碩大的土山漢墓封土堆,一個問號在腦中產(chǎn)生:這么大的封土堆,僅發(fā)現(xiàn)一個磚墓,且不在中心位置,太奇怪。土山里應該還有一座更大的墓。果然同年5月,王愷利用洛陽鏟,和同事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把土山二號墓找了出來。因為該墓存在塌方隱患,當時沒有進行考古活動,而是保護了起來,直到2004年才開始發(fā)掘。
2002年11月,市中醫(yī)院在土山西北方向建病房大樓時,挖掘機挖地基帶上來幾塊大青磚,考古人員歷時一個月,勘探出一座“十”字型東漢大墓,土山三號墓被發(fā)現(xiàn)。但經(jīng)過仔細清理發(fā)現(xiàn)墓室?guī)缀跏强盏?。有人說,土山三號墓之空,是因為盜墓者盜得徹底,王愷不這樣認為,他分析,從土山三號墓現(xiàn)場情況看,此墓之空并非盜墓者所為。土山的三座漢墓制式一致,體量大小也相當,唯方向相悖,不符合當時禮制。三號墓應是一座建錯的墓,原設計為王后墓,因王后墓與王墓不能并列,后來又另建了一號墓。土山三座漢墓,實為二座,封土正中的二號墓為王墓,封土西北角的一號墓為王后墓。
一號墓和二號墓許多封石上刻有采石人或工匠的姓名,冠有“官工”二字,內(nèi)容有“左湖石官工田陽治”、“左大石官工左寅治官”、“官十四年”等三十多種,根據(jù)墓葬形制、封石上“官十四年”刻銘,考古界推測墓主應為在位14年以上的某位彭城王。符合條件的有第一代彭城王劉恭,在位30年,第二代劉道,在位28年,第四代劉和,在位64年。三十幾年來,土山漢墓一直被認為是彭城王墓,就差找到印璽或相關身份證明來蓋棺定論了。(土山漢墓于2013年對外開放,還是以東漢彭城王墓來作為展區(qū)介紹)
2014年,土山漢墓二號墓進入室內(nèi)考古階段,年近八十歲的考古專家王愷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官十四年”就一定是在位14年嗎?他想到自己曾在二號墓耳室中發(fā)現(xiàn)類似佛院經(jīng)幢的石物,為什么土山漢墓里會有石經(jīng)幢類的東西?王愷由此想到了東漢以崇佛聞名的楚王劉英。東漢只有一位楚王劉英,為東漢光武帝和徐美人所生。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封為楚王,封地與西漢大致相同,故重新又有了楚國,后因為圖謀取代漢明帝被廢去王位,永平十四年(公元71)劉英自殺,楚國也除國變成了楚郡。王愷查閱了《后漢書》,找到了劉英“少時好游俠,交通賓客,晚節(jié)更喜黃老,學為浮屠齋戒祭祀”的記載;《資治通鑒》也記載“中國始傳其術,圖其形象,而王公貴人獨楚王最先好之”。劉英是中國正史記載的諸侯國里第一個崇佛的王。在土山二號墓東耳室里的寺院經(jīng)幢類石物,可以佐證墓主人對佛教的崇信,封石上“官工”等字樣,說明此墓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后漢書》里恰有天子派謁者迎接劉英靈柩、改葬彭城的記錄。所有這些證據(jù)指向,東漢第一代楚王劉英最為吻合。當然以考古的嚴謹性,要明確墓主的身份,到底是楚王墓還是彭城王墓有待考古界進一步發(fā)掘、論證。
介紹完了土山漢墓,我們來說一下彭城國的由來。西漢高祖劉邦建立漢家王朝之后分封天下。在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劉邦廢楚王韓信后,劉交(劉邦四兄弟之一)因跟隨高祖打天下有功,封為楚王,封地為楚國,范圍大致相當于今江蘇省徐州市中部、安徽省淮北市東部一帶。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從劉交開始楚王共世襲了12代,西漢末代楚王劉紆被新朝建興帝王莽所廢。楚國是劉邦所封的第一個劉氏同姓藩國之一,當時統(tǒng)轄薛郡、東海、彭城共3郡36縣,占有華東肥沃地區(qū),是西漢初勢力較大的一個藩國。宣帝地節(jié)元年(公元前69年),楚王劉延壽謀反,楚國被除改為彭城郡。黃龍元年(公元前49年),定陶王劉囂被封為楚王,重新又設置了楚國。
到了東漢永平十四年因楚王劉英謀反失敗自殺,楚國又廢國改為楚郡。章和二年(公元88年),和帝遵遺詔在楚郡設置了彭城國,封他的叔叔劉恭為彭城王。從楚國改成彭城郡,彭城郡改回楚國,楚國再改成楚郡,楚郡最后改成彭城國,過程還真是曲折!彭城國的轄區(qū)相當今天的山東省微山縣,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沛縣東南部、邳州市西北部及安徽省濉溪縣東部。
彭城國的來歷介紹清楚了,就該來介紹下彭城王了,第一任彭城王劉恭是東漢孝明帝劉莊的第三子,東漢王朝開國皇帝劉秀的孫子。永平九年(公元66年)被其父劉莊賜號靈壽王;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封為巨鹿王;公元75年劉莊駕崩,劉恭的弟弟劉炟(da)(漢章帝)繼位,年號建初。建初三年(公元78年),改封劉恭為江陵王,把南郡(大致是今天的荊州范圍)作為他的封地;元和二年(公元85年),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在這三公之中,以掌握兵權的太尉居首位)上書說江陵在京師(洛陽)正南,不可以作為封地,于是漢章帝又把劉恭改封為六安王,以廬江郡(在今安徽境內(nèi))為封地;后來漢章帝駕崩(公元88年),遺詔改封劉恭為彭城王,賜楚郡為封地,設置彭城國,同年劉恭就走馬上任去當彭城王了。這位宗室王親的一生也算是波瀾壯闊!從劉恭開始,彭城王共世襲了五代,彭城靖王劉恭,彭城考王劉道,彭城頃王劉定,彭城孝王劉和及末代彭城王劉袛。一直到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東漢獻帝劉協(xié)被逼禪位,曹丕稱帝,改國號為魏,東漢滅亡,存在了132年的彭城國被廢除,劉袛降為崇德候。
劉恭的事跡分別可以在《后漢書》及《資治通鑒》里找到。《后漢書》卷五十孝明八王列傳第四十:彭城靖王恭,永平九年賜號靈壽王。十五年,封為巨鹿王。建初三年,徙封江陵王,改南郡為國。元和二年,三公上言江陵在京師正南,不可以封,乃徙為六安王,以廬江郡為國。肅宗崩,遺詔徙封彭城王,食楚郡,其年就國。恭敦厚威重,舉動有節(jié)度,吏人敬愛之……恭立四十六年薨,子考王道嗣。根據(jù)《后漢書》的記載可以看出劉恭在位期間為人很寬厚,有禮有節(jié),深受官員百姓敬愛,因此死后被賜謚號為“靖”。《資治通鑒·漢紀·漢紀四十二》記載:元初四年丁巳(公元117年),冬,十一月巳卯(初九)彭城靖王恭薨。最初看到這些記載還有點疑惑,“恭立四十六年薨”指劉恭在位46年,他是公元66年當上了靈壽王,加起來也才到公元112年,但史籍記載他是公元117年死的,這中間差了幾年是怎么回事呢?后來仔細研究了一下才明白,靈壽王是賜號,屬于榮譽稱號,不算分封,“恭立”是按劉恭在公元72年被封為巨鹿王開始計算的,這樣時間就對的上了。
徐州除了有十三位楚王(西漢十二位東漢一位,不包括異姓楚王韓信),還有五個彭城王。根據(jù)漢代喪葬制度,諸侯王死后都要歸葬本國,徐州一帶應有十八座王陵墓葬,其實還不僅如此,東漢時期,在現(xiàn)在的徐州行政區(qū)域內(nèi)還分封過一個下邳國,有四位下邳王。目前西漢楚王陵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九處,徐州漢墓中的王陵墓葬,構成了徐州兩漢文化的“三絕”(楚王陵,漢兵馬俑,漢畫像石)之一。
End
五德堂藏品集
來杰
杭州五德堂文物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
浙江省文化產(chǎn)業(yè)學會副會長
浙江省文化產(chǎn)業(yè)學會玉文化研究院院長
地址:杭州市西湖區(qū)之江路23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