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及清前期的有束腰家具,牙條多與束腰一木連做,有此掛銷,可使束腰及牙條結結實實、服服帖帖地和腿足結合在一起。到清中期以后,也還是抱肩榫,掛銷省略不做了,牙條和束腰也改為兩木分做,比明及清前期的做法差多了。到清晚期,不僅沒有掛銷,連牙條上的榫舌也沒有了,只靠用膠粘合,抬桌子時往往會把牙條掰下來,真是每況愈下了?!?/p>
圖片來自“明式家具珍賞”
看完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珍賞”中對抱肩榫結構歷史變遷的描述,趕緊拿起桌腿,結合書中示意圖,仔仔細細對照起來。
從標示出來的實物圖上可以看出,書中提到的掛銷、榫舌溝槽等結構一應俱全。同樣45度斜邊的牙條從上向下安裝,榫舌落入槽中,與腿子斜肩貼合。由于掛銷的存在,牙條無法向左移動。當桌面邊抹向下拍合之后,牙條、束腰被牢牢地固定,再無“抬桌子時把牙條掰下來”的可能。
經(jīng)過反復比較,黃花梨老桌腿上部出榫與書中示意圖略有不同,是因為牙條、束腰兩木分做的原故,雖與結構省略、簡化無關,卻是節(jié)約大料用小料的做法。這一方面說明黃花梨自古就珍貴,被人們珍惜,另一方面也依此斷定,此桌乃王先生所說,自清中期開始“每況愈下”后的產(chǎn)物。
除了榫卯特點之外,桌腿用整料鎪成上粗下細,留出端頭挖成馬蹄,并未因節(jié)約而用小料拼出馬蹄部分。另外,腿子線型流暢、勁挺,沿邊勻稱、飽滿的燈草線貫穿始終,匠師功力可見一斑。
即便歷經(jīng)百年之后被拆成散件,僅憑足端馬蹄的輪廓,仍能感受到桌子四平八穩(wěn)的張力。看來,古代匠師在制作這張桌子的時候,暗合同仁堂古訓之“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卻在“品位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上與之背道而馳,順應了當時的風潮,隨波逐流而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