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開篇前,問茶友們一個問題。
泡茶難嗎?
這問題一出,必然秒殺一票茶友,七嘴八舌就討論開來。
茶友A說:“泡茶有什么難的,不就是燒水、倒水、出水、倒水、出水……就這樣循環(huán)就好了?!?/p>
茶友B不淡定了,“瞎說,泡茶很難的,我泡的茶,就沒有好喝過。”
茶友C也忍不住發(fā)言了,“泡茶啊,不容易,特別是用蓋碗泡茶,差別沒燙死我哩?!?/p>
身為潮汕人的茶友D喝了一杯茶,悠悠然說到,“蓋碗泡茶,我們這3歲娃娃都會,不難,不難?!?/p>
!@#¥%……
一番討論之后,還是沒得出結(jié)論,這泡茶到底難不難?
答案是,泡茶不難,要泡好茶難!
泡茶是一門藝術(shù),就像畫畫一樣,雖然是發(fā)散性思維,但還是有不少需要注意的規(guī)范細節(jié)。
不管是沖泡黑茶、綠茶、紅茶還是白茶、烏龍茶,細節(jié)一定要做到位,否則泡出來的茶要變味的。
接下來,村姑陳就帶茶友們看看有哪些要注意的吧~
《2》
細節(jié)一、溫杯潔具
在任何一種茶葉沖泡之前,都需要“溫杯潔具”,也就是說用開水吧所有的茶具全部燙過一遍。
這可是一個好習慣,茶友們一定要堅持。
這樣不但可以消毒殺菌,還能夠溫潤蓋碗(茶壺)和茶杯,蓋碗(茶壺)經(jīng)過溫杯,干茶投放進去能更好地提香,而茶杯如果沒有經(jīng)過熱水沖燙,茶湯倒入杯中,溫度會迅速下降,從而影響口感。
如果用第一泡洗茶水再沖燙一次茶具(比如茶杯),效果會更好哦,因為溫杯的時候茶具內(nèi)難免會留下水珠,也會一定程度影響口感。
《3》
細節(jié)二、泡茶留根(適用于綠茶和煮老白茶)
對于一般的茶來說,沖泡時最好是把茶水瀝干,以防久浸。
如果是用玻璃杯沖泡綠茶的話,則可以使用“留根法”,留下三分之一左右的水,增加茶的耐泡度。
這一點,綠茶果然是與眾不同。
除了沖泡綠茶,茶友會采用留根法之外,在煮老白茶時,同樣會采用留根法。即每一泡茶煮完之后倒出茶湯,都要留下一部分的茶湯,以延續(xù)上一泡的風味。
這樣做,能夠保證茶湯的滋味得以延續(xù),不會讓茶湯濃度有太大的起伏變化。
《4》
細節(jié)三、要泡茶,先煮水
在唐朝,煮茶有“三沸水”的說法,《茶經(jīng)·五之煮》中曾言:
一沸,“沸如魚目,微微有聲”;
二沸,“邊緣如涌泉連珠”;
三沸“騰波鼓浪”
水在剛?cè)袝r就要烹茶;再煮,“水老,不可食也。”
三沸水指水沸騰的三個階段,一沸水時水底有些許氣泡,稍稍有沸騰的聲音;二沸水時水中氣泡已經(jīng)多了,處于將沸未沸的階段;而三沸水則指已經(jīng)完全沸騰的水。
而不同的茶要用不同程度的沸水去沖泡,綠茶紅茶較為嬌嫩,建議用二沸水沖泡;而三沸水則適合沖泡烏龍茶。
《5》
四、注水有學問
注水,看似簡簡單單的一個步驟,可實際上,水線的高低、快慢、急緩、粗細、走勢等都會對茶湯的溫度、濃淡、協(xié)調(diào)度、飽滿地和均勻度造成影響,使茶湯的滋味發(fā)生改變。
常見的注水方式分為:高沖、高吊、低沖、低吊。
常見的注水點分為:螺旋形注水、環(huán)圈注水、單邊定點注水、正中定點注水等。
“沖”,也就是猛水快沖,讓茶葉在茶具中強烈的摩擦,翻滾,香氣隨著涌現(xiàn);
“吊”,即緩慢而穩(wěn)定的注水,輕柔,茶葉翻滾幅度不大,茶湯綿柔,仿佛在吃棉花糖一般。
螺旋形注水,在紅茶、綠茶和白茶的沖泡中較常用到,可以保持茶具中的茶葉的翻動,使底部的茶也能充分與水接觸。
環(huán)圈注水,在沖泡名優(yōu)綠茶時較為常見,可以控制茶葉與水的溶合度。
單邊定點注水,在固定的位置注水,可以將茶葉的溶解度降低,適合需要快速出湯的茶或者碎茶。
正中定點注水,除了最中間的一部分茶葉與水接觸,其余的則會慢慢地溶出,可以將茶湯的溶合度講到最低,使茶湯的層次感分明。
根據(jù)不同的茶類風格注水,能夠有效提升茶湯的口感喲。
《6》
茶,一門傳承數(shù)千年的藝術(shù),任何的細節(jié),不論是注水手法上,還是水溫上等等,都會使茶湯的口感變得失真。
正所謂細節(jié)決定成敗,在泡茶這件事上,失之毫厘,便是差之千里。
泡茶,馬虎不得!
版權(quán)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chuàng)撰寫,任何媒體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歡迎茶友們轉(zhuǎn)發(fā)至朋友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