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面條的做法
中國十大面條為:武漢熱干面、北京炸醬面、山西刀削面、蘭州拉面、四川擔擔面、河南蕭記燴面、杭州片兒川、昆山奧灶面、鎮(zhèn)江鍋蓋面和吉林延吉冷面。
武漢熱干面
武漢熱干面
熱干面是武漢市頗具特色地早餐小吃。熱干面原本是武漢地食品,在湖北很多地[1]方(如隨州、襄陽地區(qū)等)都十分受歡迎,熱干面在黃石地區(qū)早餐也俗稱涼面。隨著湖北人在其他省市地人口增多,武漢熱干面也在許多地方都能見到,是諸多人喜歡地面食之一。
武漢熱干面的做法
1.先準備好堿水面(有專賣店);
2.將辣蘿卜或五香蘿卜切成丁;
3.用香油將芝麻醬調成糊狀,加入適量的醬油和鹽,拌勻;
4.將面條抖散,下入沸水鍋中,煮至八成熟撈出,瀝干水分;
5.將面條攤在較大的平盤中,淋上香油,用電扇吹涼,防止面條粘連;
6.吃前,再將晾涼的面條在沸水里迅速燙一下,瀝水后入碗,將調好的芝麻醬,蘿卜丁加在面條上,撒上蔥 花或香菜,拌勻即可。
北京炸醬面
北京炸醬面
暑天吃北京炸醬面,既便利又開胃。直到現在,在北京胡同里的大雜院,仍可以見到這樣的情景:街坊四鄰在吃飯口聚在一堆兒,端著碗炸醬面,碗里擱一根脆黃瓜,在當院或門洞里一蹲,吃兩口北京炸醬面,咬一口黃瓜,不耽誤聊天,不耽誤下棋。
北京炸醬面的做法一
制作食材:
六必居的干黃醬1袋,天源醬園的甜面醬半袋(剩下半袋可以做中式沙拉,蘸蘿卜,生菜吃),雞蛋2個,肥瘦肉丁(去皮)100克,超市里面有賣那種去皮五花肉丁,自己制作也可以,五花肉切成半厘米見方的小丁。各種菜碼越多越好,黃瓜和豆芽還有俗稱心里美的蘿卜以及黃豆是不可少的,別的大白菜心、青豆、豆腐干、豆角絲就看著準備吧。當然生大蒜也是必不可少的,夏天吃著殺菌,還有大蔥、姜末。
至于準備兩種醬的混合是這樣的黃醬干香,但是如果都用黃醬,就太干太咸了,甜面醬呢味道甜,搭配正好,比例是黃醬和面醬2:1,就十全十美了。
肉丁呢也是太肥太瘦都不好,五花肉要有勁,容易煸出油來,這樣才香。
北京炸醬面的做法二
制作食材
面條500克、黃豆50克、黃豆芽30克、五花肉100克、鮮香菇3朵、芹菜50克、心里美蘿卜30克、黃瓜30克、白蘿卜30克、香椿30克。
甜面醬1袋(天源醬園)、干黃醬1袋(六必居)、豬肉餡半斤、香菇2把、蔥段、姜末、蒜末、料酒、生抽、老抽、料酒。
北京炸醬面的做法流程
1黃豆清水泡發(fā),入開水鍋焯熟撈出。黃豆芽入鍋焯熟。五花肉、鮮香菇洗凈切成半厘米見方的小丁。心里美蘿卜、白蘿卜、黃瓜去皮切絲。芹菜、香椿洗凈切小段。
2炒鍋上火倒油燒熱,放蔥段、姜末、蒜末炒出香味,下五花肉丁中火煸炒,待逼出豬油,加一點料酒去腥,再加一些生抽炒勻,然后將肉丁盛出。
3鍋內留著煸肉的豬油,用碗把甜面醬和干黃醬調合均勻,倒進鍋里中火炒出醬香,然后倒入五花肉丁、香菇丁、姜末,轉小火慢慢熬約10分鐘,直到醬和肉丁水乳交融,那才好吃(其間要不停攪動,如果覺得干了,就稍稍加點水)。這時湯汁已收,離火加入蔥白末(早加就焦了),利用余溫將蔥白燜熟。炸醬就做好了。
4另起鍋將面條煮熟。與炸醬、菜碼兒擺在一起,吃時將它們拌在一起即可。
北京炸醬面的做法流程
1雞蛋打散加入淀粉(雞蛋會比較嫩,淀粉1湯匙)和一點點料酒(去蛋腥1茶匙)和鹽,油熱之后,炒雞蛋有個秘訣,就是用筷子,可以炒散而且每塊雞蛋都受熱均勻,下鍋,拿筷子在鍋內迅速攪散,雞蛋變黃熟了盛出來待用。
2油鍋少放一點油,油熱之后中火煸炒五花肉丁,待豬油出,加一點點料酒去腥,再加一些生抽,然后將肉丁盛出。
3鍋內留著煸肉的豬油,用一個碗把黃醬和面醬混合均勻,中火將醬炒一下,這樣醬才香。
4醬出香味了,然后倒入肉丁或者雞蛋丁,姜末(切特細),轉小火,慢慢的熬,醬和肉丁水乳交融,那才好吃,不用再加鹽和糖,醬有自己的咸甜味,咕嘟個10分鐘查不多,得看著,不是攪和會,如果覺得干了,就少少加點水。
5這時候可以準備菜碼,買一個那種菜擦子挺好,我也切不出特細的絲瓜、黃瓜、蘿卜什么的擦成絲之后,涼水里面泡一下,然后瀝干水,這樣菜絲比較爽脆,洋派的加點生菜絲、甘藍絲啥的也行
6豆芽、扁豆(切絲)、黃豆、青豆什么的開水過一下斷生,泡冷水即可。
7醬咕嘟好了,看著干干的收了汁,離火加入蔥白末,早加蔥末就焦了,利用余溫將蔥白燜熟。醬就得了。
接下來就是面了,炸醬面當然最好是手搟面,不過估計大家現在都沒這個精神頭了,切面鋪子有那種手搟面,粗的那種比較好吃,裹著黃黃的玉米面,個把講究的,那種冰凍面條也不錯。
煮面的水要比較多,放一些鹽,這樣面煮的時候不會粘連在一起,面不要煮的太爛,點3次水就差不多了,有一點點生,有咬勁最好吃,面條煮好了,開冷水,沖掉面糊,這樣才爽滑好吃。
面煮好了,拌上兩大勺香噴噴油油的炸醬,不要太貪心了,會很咸,放入各種菜碼,沒有四合院了,咱蹲涼臺上,望著樓下的車河閃爍,再來一頭蒜,人生得意就是大吃大喝縱情一刻吧。
北京炸醬面的做法三
制作食材
主料:去皮五花肉150 克;輔料:大蔥半根;
調料:干黃醬2杯,甜面醬1杯,料酒1/2杯。
北京炸醬面的做法流程
1、選四分肥六分瘦的去皮五花肉切小丁;大蔥切蔥花;干黃醬加水慢
老北京炸醬面
慢稀釋,如果喜歡那種干炸醬,就少放點水,如果喜歡比較濕潤的口感就多放點,然后把甜面醬也兌入黃醬調勻備用。
2、鍋里多倒入一些油,油溫后下蔥花炒香后,下肉丁炒去水分,同時也把肥肉的油炒出。炒炸醬,油一定要多放,不然醬會很干,而且會糊鍋。
3、倒入混合好的黃酒和甜面醬翻炒,并加一些料酒以免糊鍋。傳統(tǒng)說法醬需要翻炒300下以上,因為醬越炒越香。
4、炸醬大約炒20分鐘出香味后即可盛出拌面。
北京炸醬面的做法四
制作食材
主料:面條;
輔料:五花肉,胡蘿卜,黃豆芽,黃瓜;
調料:蒜,甜面醬,大蔥,黃姜,白砂糖,水。
北京炸醬面的做法流程
1.五花肉切丁,黃瓜和蘿卜切絲
2.炒鍋放適量油,肥肉先入鍋,煸出油后入精肉。待鍋內飄香后入少量生抽,料酒。盛肉丁出鍋。
3.用煸肉的油炸醬。先用大火把醬燒至咕嘟咕嘟,然后用小火慢慢咕嘟咕嘟著。
4 .炸個十分鐘左右,再倒入煸炒過的肉丁,翻炒幾次,快出鍋時撒入蔥花。
5.然后就是煮面了。
6.然后把菜碼在沸水里過一下,脫生即可。
川味炸醬面的做法
1、取一油鍋,倒入植物油,油八成熱后放入肉末;
2、肉末炒變色后,炒出香味,用小火熬5分鐘;
3、加入剁碎的郫縣豆瓣,繼續(xù)翻炒;
4、繼續(xù)用小火翻炒,直到蓬松的肉末變成干干的顆粒,加入姜末繼續(xù)小火熬煮;
5、調入五香粉,攪拌均勻后就起鍋;
6、將醬油、醋、花椒粉、雞精、干辣椒面、蔥花、香菜末、胡椒粉、香油放入碗內;
7、將煮好的面條瀝干水分,放放入碗內,然后澆上炒好的雜醬。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山西刀削面
山西刀削面
山西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風味獨特,馳名中外。刀削面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棱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歡迎。它同北京的打鹵面、山東的伊府面、河南的魚焙面、四川的擔擔面,同稱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譽。
山西刀削面的調料(俗稱“澆頭”或“調和”),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番茄醬、肉炸醬、羊肉場、金針木耳雞蛋打鹵等,十分考究并配上應時鮮菜,如黃瓜絲、韭菜花、綠豆芽、煮黃豆、青蒜末、辣椒面等,再滴上點老陳醋,十分可口。
山西刀削面的做法
山西刀削面?zhèn)鹘y(tǒng)的操作方法是一手托面,一手拿刀,直接削到開水鍋里。刀削面里手總結的制作刀削面技術要訣是:“刀不離面,面不離刀,胳膊直硬手端平,手眼一條線,一棱趕一棱,平刀時扁條,彎刀是三棱。
山西刀削面的調料又稱“澆頭”,山西人叫“調和”(diao huo ),這也是考究刀削面的重要部分。
如果說面是靈魂,那么鹵就是精髓。山西刀削面的“澆頭”品種繁多,有西紅柿雞蛋醬、肉炸醬、肉絲什錦鹵湯、羊肉湯、茄子肉丁鹵、金針木耳雞蛋鹵等,再配上黃瓜絲、韭菜花、綠豆芽、青蒜末等應時鮮菜,撒入煮黃豆、辣椒面,再滴上幾滴山西老陳醋,絕對是一級棒的可口美味。正宗山西大同刀削面的鹵汁是鹵肉醬加雞蛋、豆腐干和肉丸子一起鹵制而成。
一品豬肉面鹵是選用精選豬肉加數十種中草藥經過炒、鹵等制作方法加大骨熬湯烹制而成。鮮美濃郁,肥而不膩,味道獨特,回味悠久。 做一品豬肉面鹵要精選好的豬肉,加上好醬油等調味品以及花椒、大料、小茴香、香葉、草果、良姜、桂皮等中草藥,調湯要用大骨熬好的骨湯,將炒好的豬肉倒入慢火熬制,在加上一定比例的調料配方去腥增香。
醬香牛肉面鹵是選用牛肉身上上好的踺子肉,加各種調味品、各種中草藥經過炒、鹵等制作方法加大骨熬湯烹制而成。味美湯鮮,營養(yǎng)滋補,口唇留香。做醬香牛肉面鹵必須要選上好的牛腱子肉,經過長時間的泡制去腥,加各種像米酒、蠔油等調味品的炒制,再加入經過長時間熬制的牛大骨湯,再添加10多種秘制的、一定比例的中草藥配方精制而成。骨湯是牛肉面離最入味的湯料,不僅鮮美,而且不膻不腥,味厚色醇,香味鮮美,滋陰潛陽,補陰虛,清血熱。養(yǎng)血安神,去風通絡入脾、肺、腎三經,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之功。
茄香牛肉刀削面的做法
1.將水與鹽加入中筋面粉中混合拌勻,揉至光滑的稍硬面團即可;
2.煮一鍋滾水,將面團削入滾水中煮熟,即成刀削面,裝碗備用;
3.將牛腩及蕃茄切斜厚片,一同加入紅燒湯頭燉煮約50分鐘至入味;
4.將作法3的湯與料加入刀削面碗中,并加入汆燙過的小白菜、酸菜,撒上蔥花即可。
四川擔擔面
四川擔擔面
四川擔擔面是四川的一道名小吃,相傳1841年由自貢一個叫陳包包的小販創(chuàng)制,已經有上百年歷史。當年挑擔擔面的扁擔一頭是個煤球爐子,上面一口銅鍋。銅鍋隔為兩格,一格煮面,一格燉雞;另一頭裝的是碗筷、調料和洗碗的水桶。賣面的小販用扁擔挑在街上,晃晃悠悠地沿街游走,邊走邊吆喝:“擔擔面——擔擔面——”喜歡擔擔面的一聽到這種熟悉的叫賣聲,趕緊叫住小販說“來一碗”。那么你只要付點小錢,就能品嘗到這種美食了。
四川擔擔面的做法大全
四川擔擔面的做法一:
原料配方
面粉500克 紅辣椒油100克 芝麻醬75克 川冬菜100克 蔥花50克 花椒面2.5克 紅醬油125克 蒜末50克 豌豆尖200克
四川擔擔面的做法步驟
1.用富強粉500克加水125克和面,和勻后搟成片,再切成細面條。
2.將以上佐料(按5碗計算)裝入5個小碗內,每碗加入高湯少量,待面條煮好后挑在碗內即成。
產品特點 味麻辣,色鮮紅。
四川擔擔面的做法二:
用料:
面粉500克,德陽豆油、味精、紅油辣椒、雞蛋、化豬油、豌豆尖、好湯、醋、蔥花、芽菜、豆粉、豬肉各適量。
四川擔擔面的做法步驟:
1.將面粉與雞蛋加水和成面團,用手工搟制成細韭菜葉面條。豆粉用作搟面時的散粉。
2.將豆油、醋、味精、紅油辣椒、好湯、蔥花、芽菜末分別放入12個碗中。
3.將豬肉剁成綠豆大小的顆粒。鍋中放化豬油,待油燒熱,放入豬肉,放干水分,加鹽、豆油,上色,至吐油肉酥呈金黃色即起鍋。
4.鍋中的水燒開,放入面條煮熟,分別撈入12個裝有調料的碗中,并將豌豆尖撈入每碗,上面放一做好的肉臊即成。
四川擔擔面的做法三:
主料:手打拉面(細根的)一份 豬后腿肉200 克
輔料:四川碎芽菜100克 蔥末 姜末 蒜末 紅辣椒 小青菜4顆 花生20克
調料:生抽 料酒 辣椒油花椒油 老抽 胡椒粉 陳醋 香油 鹽
四川擔擔面的做法步驟:
1、入油,小火慢慢將花生炒熟備用。
2、蔥,姜,蒜,辣椒碎全部準備好,肉剁碎。
3、熟的花生放入保鮮袋,用搟面杖搟成細碎的小顆粒備用,
4、鍋熱油,放入姜末,蒜末炒香,倒入豬肉碎,加料酒,生抽炒入味。
5、入芽菜,干紅辣椒碎一同翻炒入味,(如果一次量多要保存可適量加些鹽)
6、老抽,花椒油,辣椒油,鹽,雞精,香油,陳醋,胡椒粉,蔥花兌成醬汁。
7、鍋燒開水,放入面條煮成9分熟,加入青菜燙一下撈出,放入兌好醬汁的碗里。
8、上一勺炒好的肉末芽菜,花生粒拌勻即可。
四川擔擔面的做法四;
原料:面條200克,豬肉餡400克,芽菜100克,大蔥末25克,姜末10克,蒜茸10克,辣椒面1.5克,芝麻醬10克,油菜心1棵,香菜少許。
調料:老抽,生抽,料酒,米醋,高湯,花椒面,豬油,香油。
四川擔擔面的做法步驟:
1.鍋熱后,倒入豬肉餡炒散待用。
2.用豬油將蔥、姜、蒜爆香,再放入辣椒面、芽菜、肉末煸炒,加料酒、老抽、生抽、米醋,點少許高湯,出鍋時放入芝麻醬、花椒面炒勻。
3.開水下鍋將面條煮熟,撈入碗中。油菜心焯熟待用。
4.往碗中面條里倒入適量高湯,加入炒好的醬料和焯熟的油菜心,撒上香菜即可
蘭州拉面
蘭州牛肉拉面
牛肉面,又名牛肉拉面。蘭州清湯牛肉面,是蘭州歷史悠久、經濟實惠、獨具特色的地方風味小吃。牛肉面最早始于清光緒年間,系回族老人馬保子首創(chuàng) 牛肉面不僅具有牛肉爛軟,蘿卜白凈,辣油紅艷,香菜翠綠,面條柔韌、滑利爽口、湯汁、諸味和諧,香味撲鼻,誘人食欲等特點,而且面條的種類較多,有寬達二指的"大寬"、寬二指的"二寬"、形如草葉的"韭葉"、細如絲線的"一窩絲"、呈三棱條狀的"蕎麥棱"等,游人可隨愛好自行選擇。
一婉剛好盛一根面條,這面條不僅光滑爽口,味道鮮美,而且外觀也很別致。當地人們描述它是一紅、二綠、三白、、四黃、五清,即:辣椒油紅,湯上漂著鮮綠的香菜和蒜苗,幾片白蘿卜雜于紅綠之中顯得純白,面條光亮透黃,牛肉湯雖系十幾種調料配制,但卻清如白水。因此,馬保子牛肉面的聲譽一直延續(xù)至今。
蘭州牛肉面距今已有一百二十年的歷史,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的悅目色彩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顧客的好評,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而成為地地道道的“中華第一面”。
蘭州牛肉拉面是中國的傳統(tǒng)名食,它具有“一清二白三紅四綠”的特征,且色香味美,譽滿全國。但國內各地的牛肉面與之相比,無論是色、形、味都大相徑庭,其主要原因是各地水土差異而造成牛肉面中各種主、輔料成份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因此,國內大部分地區(qū)消費者很難吃到真正的“蘭州牛肉面”。而蘭州牛肉面主要成功技術的湯料只有在蘭州才能達到原滋原味
蘭州牛肉面,清淡、爽口、實惠、價廉。而且拉抻起來風情萬象,令無論南方人、北方人還是外國朋友, 均感到奇妙無比, 不可思議!我們把它視之為面食藝術的造型表演, 實不為過。
蘭州牛肉面是一種地方小吃,又成了地域文化。這種文化,靠汲取地方人文的土壤,靠大漠戈壁和強烈的紫外線,靠冷風和草灰強堿,靠伊斯蘭的信仰和力量,靠這些養(yǎng)分的滋潤和哺育,讀不懂它的文化符號,絕難經營出正宗的蘭州牛肉面,甚至不會吃——缺乏文化和藝術。
蘭州牛肉面的面型很有些名堂。它是感性的,人性化的,十分地融通而隨和。一個人要什么,性情好惡畢見。男孩子吃“二細”(稍粗),女孩子吃“細”的,中老年人又偏好“韭葉子”和“毛細”(更細的);文化人知識分子愛吃“細”的和“韭葉子”,工人、軍人和猛漢卻偏愛“寬”的甚至“大寬”(二指寬)……而且蘭州人吃牛肉面要哪一種已印入潛意識,少有改變。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造就了牛肉面的種種面型,而多樣的面型又塑造著蘭州人的涵養(yǎng)和性情。“毛細”是溫柔, “頭細”是隨和,“二細”是陽剛,“韭葉子”給你平靜,“寬的”給你豪放,“大寬”讓人威猛武野……如若女孩、老人改吃“大寬”,男孩、莽漢改吃“毛細”,準會陰錯陽差。
蘭州牛肉面也是在變的。初創(chuàng)的馬保子牛肉面是以“一清(湯)二白(面)三綠(香菜蒜苗)四紅(辣子)五碎(牛肉)”而著稱的。這種傳統(tǒng)的牛肉面的基本風格還在,但內容卻已不斷地在添減。紅紅的辣子油已經糊住了整個碗,有的人還要再添,找的似乎就是一種烈性感覺。有的人狠命地要蒜苗香菜,仿佛是為了吃菜而不是吃面,又好象是著意親近綠色,崇尚著自然。不少面館出現了“加肉”的新品種,名聲較大的“馬子祿”和“蘭清閣”,傳統(tǒng)的清湯肉丁面改以方塊肉、“優(yōu)質牛肉面”代之,吃客摩肩接踵,十分壯觀。
蘭州牛肉面在包裝方面的嬗變,更反映了牛肉面向現代文化的融通靠攏。較為豐富的內涵與日臻完美的形式、吃實惠與吃情調、本真特色與日漸西化,給蘭州牛肉面賦予了新的生命。人們已經注意到越來越多的大黑粗碗變成了“唐山”、“景德鎮(zhèn)”,一部分店肆添料時用勺兒替代了濕糊糊的“五指抓”。有日益見多的業(yè)主把店堂拾掇得明光水亮鑒可照人。新近一二年又有了“金鼎牛肉面”新生代和它的母子連鎖店,裝修象北京、廣州和深圳那些地方的西餐館,吃法也成了套餐,而價格卻依然較為低廉。這種餐館臨街一面大玻璃窗,成了年輕人尤其是情侶們炫耀瀟灑,吃氛圍、吃情調、吃浪漫的理想場所。
特色的食品, 以一種地域的特殊精神取勝。沒有一成不變的風格, 也沒有斑七駁八的“特色”,這就是文化。蘭州牛肉面,清淡、爽口、實惠、價廉。而且拉抻起來風情萬象,令無論南方人、東方人還是洋人, 均感到奇妙無比,不可思議!我們把它視之為面食藝術的造型表演,實不為過。
蘭州牛肉面是一種地方小吃,又成了地域文化。這種文化,靠汲取地方人文的土壤,靠大漠戈壁和強烈的紫外線,靠冷風和草灰強堿,靠伊斯蘭的信仰和力量,靠這些養(yǎng)分的滋潤和哺育,讀不懂它的文化符號,絕難經營出正宗的蘭州牛肉面,甚至不會吃——缺乏文化和藝術。
蘭州牛肉面的面型很有些名堂。它是感性的,人性化的,十分地融通而隨和。一個人要什么,性情好惡畢見。男孩子吃“二細”(稍粗),女孩子吃“細”的,中老年人又偏好“.
蘭州拉面的做法
1.牛肉洗凈,把肉里的血水,血絲清除干凈;
2.鍋里放冷水,牛肉切成十公分見方塊狀,一起下鍋煮;
3.水開,收小火,撇血沫子,同時翻攪肉塊,再撇沫子,大約5-10分鐘;
4.放佐料:姜、蔥、草果、大料、桂皮、參,冰糖,肉寇、胡椒粒,紅辣椒干,丁香3-4顆;
5.小火40分鐘。用筷子試一試,肉爛即可,放鹽,再煮10分鐘;
6.綠蘿卜切成片,另起一鍋,放一半剛做好的原湯,一半水,蘿卜片放入。放花椒粉,雞精,味精,鹽,開始煮。湯開,滴香油
7.煮面,撈面出鍋,加蘿卜湯,香菜,蒜苗末,牛肉,辣椒油。
河南蕭記燴面
河南燴面
河南燴面是河南特色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一種葷、素、湯、菜、飯聚而有之的傳統(tǒng)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燴面是以優(yōu)質高筋面粉為原料,輔以高湯及多種配菜,一種類似寬面條的面食。湯好面筋,營養(yǎng)高。
河南燴面的來由據說還和抗日有關,抗戰(zhàn)時期,日軍飛機經??找u鄭州。當時有一位姓趙的廚師,一天八路軍來他的面館吃面,恰逢日軍飛機來轟炸,在躲避轟炸過后,面就涼了,趙廚師只好將涼面投入沸滾的羊肉湯里面稍煮片刻,戰(zhàn)士們發(fā)現重新燴過的面也很好吃。后來趙廚師就潛心研究,在里面放些鹽、堿,使之更筋,做出的面別有一番風味,后來竟成了風靡一時的風味美食。作家古清生在鄭州吃燴面時得知此傳說,便建議到日本東京開它一家燴面館,讓日本人也吃吃燴面,然后告訴他們這燴面就是你們日本侵略中國的見證食品,給日本人民一個和平教育,這個建議倒比那些"愛國斗士"們血洗東京的豪言壯語強了不少。
河南燴面的做法
燴面的面是用優(yōu)質精白面粉,兌以適量鹽堿用溫開水和成比餃子面還軟的面團,反復揉搓,使其筋韌,放置一段時間,再搟成四指寬,二十公分長的面片,外邊抹上植物油,一片一片碼好,用塑料紙覆上備用。
湯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劈開,露出中間的骨髓)一起煮五個小時以上,先用大火猛滾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藥,骨頭油都熬出來了,煲出來的湯白白亮亮,猶如牛乳一樣,所以又有人叫白湯。
輔料以海帶絲、豆腐絲、粉條、香菜、鵪鶉蛋、海參、魷魚等,上桌時再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
教您河南燴面怎么做,如何做河南燴面才好吃
小帖士-食物相克:
香菜:服用補藥和中藥白術、丹皮時,不宜服用香菜,以免降低補藥的療效。
河南燴面的家常做法
食材準備
面粉、羊肉、姜、香菜、蔥花、豆腐皮、海帶絲、菠菜、鹽、味精、辣椒
制作步驟
1. 和面,面稍微軟一點(面里要放鹽);
2. 每半個小時和一次,一共和個3、4次就行了;
3. 醒面至少3個小時以上,不然面沒勁兒;
4. 帶骨牛肉,或羊肉燉湯,湯里只放姜,連鹽都不要放;
5. 肉燉差不多爛,以后將肉撈出;
6. 將骨頭剔掉,肥肉剔掉繼續(xù)放回鍋里燉;
7.熗鍋;
8. 準備香菜、蔥花、豆腐皮絲、海帶絲備用;
9. 在開始做之前半個小時,將面全部寫成兩厘米寬的長條,兩面抹油,再醒半個小時;
10. 將長條的面甩開,越拉越長,拉成細面條;
11. 下鍋中煮熟,面塊熟時,將海帶、菠菜放入一起煮熟;
12. 準備大碗,放入切好的肉、香菜、豆腐皮絲、蔥花、鹽、味精、辣椒;
13. 將煮熟的面盛入,再澆上燉肉的湯即可。
杭州片兒川
杭州片兒川
片兒川最早由杭州老店奎元館首創(chuàng)。相傳片兒川面,還是奎元館初創(chuàng)時小面店的看家面,清時全省到杭州來趕考的各地讀書人很多,店主為招徠這些讀書人的生意,就以雪里蕻菜、筍片、豬肉片燒制成的大眾化面專門供應外地窮苦書生。有一次,一位年輕秀才來吃面,只要一碗陽春面,店主見他眉清目秀,家境貧寒,特贈送他一碗片兒川面,外送三只茶葉蛋,祝他連中三元。后來,這位秀才中了貢士,放榜之日,特到店里向店主致謝,因小面店尚沒有招牌,就提筆寫了“奎元館”三字。從此,奎元館的片兒川面名聲大振,食客盈門。
片兒川是杭州的一種著名湯面,面的澆頭主要由雪菜、筍片、瘦肉絲組成,鮮美可口。已有百余年歷史,最早由杭州老店奎元館首創(chuàng),其特色在于雪菜和筍片的鮮美,讓食客吃后回味無窮。片兒川的價格適中(一般在3-5元人民幣),是杭州市民最喜愛的日常小吃之一。
杭州片兒川的做法
原 料:
雪菜60克、冬筍80克、豬里脊肉80克、潮面400克、油60克、生粉1小勺、料酒3克、老抽1勺、鹽兩勺、
雞精半小勺、胡椒粉適量、胡蘿卜兩片、蔥末適量
做 法:
1.豬里脊內切薄片,加生粉、少許鹽、老抽半小勺,加料酒攪拌均勻;
2.冬筍切片,酸菜備用;
3.潮面下入沸水中煮至半熟;
4.撈出過水沖涼備用;
5.鍋中入油燒熱,下入肉片扒熟后撈出,底油仍留在鍋內;
6.下入酸菜和筍片翻炒1-2分鐘;
7. 加入半鍋水,加鹽、老抽攪拌均勻;
8.大火煮至沸騰時轉小火,燉10分鐘;
9.下入面條,煮至再次沸騰;
10.最后下入肉片,加雞精、胡椒調味,稍煮即可關火。
昆山奧灶面
關于“奧灶”二字,歷來眾說紛紜。傳說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時,途經昆山游覽玉峰山景后腹中饑了,于是來到這家小面店吃了一碗紅油爆魚面,覺得味道無比鮮美,忙讓太監(jiān)打聽烹制方法。但由于語言關系,太監(jiān)似懂非懂,無奈只得急中生智面奏皇上:“紅油面味道好,主要是面灶上的奧妙。”乾隆一聽哈哈笑道:“面灶奧妙,奧妙的面灶”從此這莊小面店就有了“奧灶面”的美稱。比較可信的說法是:顏復興面館又小又舊,黑咕隆咚;陳秀英年紀大后手腳慢,眼睛不仔細,因此被老吃客戲稱為“鏖糟面”。鏖糟是昆山土語,就是不太干凈的意思。誰知這個怪名稱反倒使它不脛而走。
鎮(zhèn)江鍋蓋面
鎮(zhèn)江“鍋蓋面”,又稱伙面,是鎮(zhèn)江家喻戶曉的面食。被稱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以獨特的配方、奇特的工藝、混合型的口味,已申報為市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一種說法是,有一家,只有父親和三個兒子,沒有女人,不象過日子的,洗鍋從來都不洗鍋蓋,家里也很窮。有一回,有人來做客,就把家里僅有的面條煮了招待客人,不小心,錯把小鍋蓋蓋上了,隨后就出去借油鹽醬醋了,回來后發(fā)現芳香四溢,面味十足,原來是鍋蓋上面的佐料起的作用,從此“鍋蓋面”就誕生了。
吉林延吉冷面
蕎麥面上蓋著牛肉、蘋果、泡菜,上桌前從大桶中舀一勺冰涼酸甜的湯料,滿滿的一碗涼爽。這是延吉冷面留給很多人的印象,而似乎也只有這樣做出的冷面才是最正宗。冷面講究的是湯清——牛肉湯定是要將浮油撇清的;涼爽——無論是湯還是面,都要冰涼后食用。只有這樣,才能將夏日的炎熱統(tǒng)統(tǒng)拋到“面鋪”外。
注:更多食譜請關注美廚邦 菜譜大全 頻道。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