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常常稱創(chuàng)始人為“鼻祖”?跟鼻子有關(guān)嗎?
要解釋“鼻祖”的來歷,首先還得從“鼻”字說起。“鼻”的本字是“自”。在上古時代,“自”就是鼻子的意思。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自”的寫法都很像人的鼻子的模樣,那時候,“自”的讀音和“鼻”的讀音是一樣的,所以許慎在《說文解字》里說:“自,讀若鼻。”
應(yīng)該說,“自”的本義就是鼻子,人們在說到自己的時候常常指著自己的鼻子,因此“自”又有了“自己”的意思,成了第一人稱代詞。“自”的這個意思后來被廣泛運用,結(jié)果反而不方便指它的本義——鼻子了。因此人們另外造了一個形聲字:在“自”之下加了一個聲符“畀”,形成了一個新字“鼻”,從此,“自”和“鼻”就有了分工,各指各的意思。因為“自”的引申義有“從”的意思,再引申為“開始”的意思,所以“鼻”也繼承了創(chuàng)始、開始的意思?!稘h制考·說文》里有“今以始生子為鼻子”的說法,意思是把第一個出生的兒子稱為“鼻子”,用的就是“初始”的意思。因此,最早的祖先、創(chuàng)始人就被稱為“鼻祖”。
[知識鏈接]
為什么人們說到自己時,總喜歡指著鼻子呢?
很多人說到“我”時候,喜歡指著自己鼻子,有人說這是中國人的習(xí)慣,因為西方人表示自己的時候往往會指向自己的胸膛。有學(xué)者認(rèn)為,用鼻子指自己是古人萬事以我為中心的理念的具體反映。這種理念說具體些就是一切從自己做起,一切從自己開始。在古人看來,鼻子是面部最中央的器官,非常重要,所以只有鼻子才可以代替自己。
“自”在甲骨文中意思就是人的鼻子。細(xì)心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自”的形態(tài)很像鼻子。“自”雖然后來不再表示鼻子的意思,但它作為鼻子最早的字形還是保留了下來。
2.阿諛奉承也叫做“拍馬屁”,這是為什么?
生活中,我們常常把某人對他人諂媚奉承的行為稱為“拍馬屁”。關(guān)于“拍馬屁”的來歷,還真有幾種有趣的說法,都與蒙古人的習(xí)俗有關(guān)。一是說蒙古人有個習(xí)慣,當(dāng)兩人牽馬相遇時,應(yīng)該在對方馬的屁股上輕拍一下,以表示尊敬。二是當(dāng)蒙古族好騎手遇到難以馴服的烈性馬時,就會拍拍馬的屁股,這樣會使馬感到舒服,騎手即可乘機躍身上馬。三是蒙古人愛馬。如果馬肥壯結(jié)實,兩股必然隆起,所以見到駿馬,蒙古人總喜歡拍著馬屁股稱贊一番。由此可見,這個詞語本來并無貶義。然而,這些禮節(jié)和習(xí)俗成了趨炎附勢者諂媚奉承的方式。當(dāng)他們看到權(quán)貴策馬而來時,不管其馬優(yōu)劣如何,都會爭著拍馬屁股恭維一番。因此后世就視“拍馬屁”為巴結(jié)討好、阿諛奉承的同義詞,貶義色彩甚濃。
[知識鏈接]
“狗顛屁股”
阿諛奉承除了叫做“拍馬屁”之外,還有一個形象的俗語叫做“狗顛屁股”。如《紅樓夢》七十一回:“素日你們不傳,誰傳去?這會子打聽了體己信兒,或是賞了那位管家奶奶的東西,你們爭著“狗顛屁股”兒地傳去,不知誰是誰呢?”“狗顛屁股”生動地描繪了狗在主人跟前搖尾乞憐、討好主人的模樣,用“狗顛屁股”形容極力趨奉、獻(xiàn)媚的狀態(tài)真是相當(dāng)貼切。
狗在漢語詞匯中,真是受了不少委屈。很多詞語,一旦沾了狗字,就要變質(zhì)。
其實,狗顛屁股之類的詞語真是對狗的冤枉。狗看家護(hù)院、稟性淳厚,對主人忠心耿耿。
3.人們常把隨便開口說話叫信口雌黃,“雌黃”是什么東西?
“信口雌黃”這句成語是指有些人不顧事實地隨意批評或者亂說。“信口”二字容易理解,就是隨口的意思,但是“雌黃”又是什么呢?
雌黃是一種橙黃色的礦物,多為細(xì)粒狀、片狀或柱塊狀,也有為腎狀者,多有珍珠光澤,可用作顏料。古時寫字用的紙多是用黃檗染成的,據(jù)說用黃檗染紙可以防蟲蛀,因此古時的紙往往略帶黃色,所謂“青燈黃卷,面壁苦讀”就是指此。現(xiàn)代人寫錯字了可以用涂改液修改,與此相似,古人寫錯字時就用雌黃把錯字涂掉后再寫。宋人所作的《遁齋閑覽》上記載“……有誤字,以雌黃滅之,為其與紙色相類”。
“信口雌黃”這個成語源于《晉書·王衍傳》。王衍是東晉人,是當(dāng)時有名的清談家。他擔(dān)任元城縣令時很少辦公事,而是經(jīng)常約人在一起沒完沒了地閑聊。他最喜歡老子和莊子的玄理,和人清談時手里還拿著尾拂塵。他侃侃而談時經(jīng)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但即便別人指出他的錯誤或提出質(zhì)疑,他也滿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地隨口更改。于是當(dāng)時的人們都說他是“口中雌黃”。李善注引晉孫盛的《晉陽秋》說:“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后人就因此將不顧事實的隨意批評或亂說稱為“信口雌黃”了。
[知識鏈接]
雄黃是什么?
《白蛇傳》可以說是流行最廣的傳說之一。其中有一段講到,端午時節(jié),白娘子喝了許仙的雄黃酒,結(jié)果現(xiàn)出了蛇的本相,把許仙嚇壞了。這么厲害的雄黃究竟是什么呢?它跟雌黃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雄黃和雌黃都可以被稱作雞冠石,古人之所以將兩種礦石起名為“雄黃”和“雌黃”,就是因為它們常常共生在一起,是名副其實的一對“礦石鴛鴦”。雄黃因為“生山之陽,是丹之雄,所以名雄黃也”;雌黃則因為“生山之陰,故曰雌黃”。雄黃的化學(xué)成分是AsS(硫化砷),為桔紅色,有光澤,透明到半透明。雌黃的化學(xué)成分為As2S3(三硫化二砷),常呈檸檬黃色,有光澤,透明。二者都是提煉砷和硫的重要礦物,是古代煉丹、制火藥的重要原材料。
4.為什么古人稱新婚臥室為“洞房”?
“洞房”一詞最初的含義并不是指新婚夫婦的臥房。《楚辭·招魂》有句云“容修態(tài),洞房些”,意思是幽深的內(nèi)室里,滿是面容姣好、儀態(tài)優(yōu)雅的女子。這里的洞房指的是幽深而又豪華的居室。
從幽深的居室到新婚的臥房,洞房的詞義轉(zhuǎn)變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兩漢時期文學(xué)作品中的洞房,沿用的仍是《招魂》中的本義。司馬相如的《長門賦》據(jù)說是為失寵的陳皇后寫的。武帝答應(yīng)她傍晚來,可是天色已晚,卻仍不見蹤影。她只得“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此外,洞房還常常與高堂連用,如“高堂邃宇,廣廈洞房”(《鹽鐵論·取下》),“居則廣廈高堂,連闥洞房,下羅帷,來清風(fēng)”(《新論》)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漢代的洞房僅限于在宮廷闈苑中使用,所指大都是王宮貴族們富貴奢華的居所。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洞房仍舊高高在上,與普通人的婚姻無關(guān)。陸機《君子有所思行》中有“甲第崇高闥,洞房結(jié)阿閣”一句,仍然是極寫奢華的。北周時,庾信《三和詠舞詩》曰:“洞房花燭明,舞馀雙燕輕。”此處的洞房首次與花燭“攜手”,但卻不是描寫新婚之夜的。
從唐代開始,洞房頻頻被用來指代男女歡愛的處所,借以描敘“閨情”。此時的洞房終于走出了宮廷貴族的高墻,進(jìn)入平民百姓的生活了。“落葉流風(fēng)向玉臺,夜寒秋思洞房開”(沈期《古歌》),“蟋蟀鳴洞房,梧桐落金井。為君裁舞衣,天寒剪刀冷”(無名氏《墻頭花》),“莫吹羌笛驚鄰里,不用琵琶喧洞房”(喬知之《倡女行》)等,都是例證。但洞房還不是專門指新婚臥房的詞匯。盛唐時佛教流行,洞房還曾用來指僧人的山房,王維有“洞房隱深竹,清夜聞遙泉”(《投道一師蘭若宿》)的詩句。
從盛唐到中唐,洞房漸漸由它的本義生發(fā)開來,引申為新婚臥房。比如“洞房有明燭,無乃酣且歌”(劉禹錫《苦雨行》),“新妍籠裙云母光,朱弦綠水喧洞房”(顧況《宜城放琴客歌》),還有朱慶馀那膾炙人口的名句“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閨意》)。此后,洞房就慢慢變?yōu)樾禄榉驄D臥房的專稱了,“洞房花燭夜”也成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了。
[知識鏈接]
“洞房”以前的新婚臥室叫什么呢?
既然洞房一直到中唐時期才被用來指婚房,那么,在這以前古人怎么稱呼結(jié)婚的房間呢?《世說新語》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年輕時候,曹操和袁紹要好,經(jīng)常出去“俠游”,少不了做些偷雞摸狗的事情。一次見人新婚,他倆便溜進(jìn)人家院子。可能是看到了新娘的美貌(古人有成婚日看新婦的習(xí)俗,非親非故皆可列坐目睹婦容),他倆止不住壞水亂冒。趁人不注意,便大喊“抓賊呀!”把“青廬”里的人都引了出來。他們摸進(jìn)去,拿把刀劫持了人家新娘就走。
這“青廬”是什么呢?就是為舉行婚禮而臨時搭建的帳篷,也叫“百子帳”。唐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解釋說:“北朝婚禮,青布幔為屋,在門內(nèi)外,謂之青廬”。新婚夫婦一般在青廬交拜,《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孔雀東南飛》)中就有句子說:“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如此看來,漢末以來,古人一般將青廬作為婚房的名稱,因此后世也用青廬來指代結(jié)婚。直到唐代以后,洞房才取而代之,成為新的婚房代名詞,青廬之稱于是漸漸被人遺忘了。
5.為什么科舉考試中的第三名被稱為“探花”呢?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被古人視為人生中的頭等樂事。金榜題名就是指古代科舉考試殿試取中的進(jìn)士,前三名進(jìn)士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是天下讀書人夢寐以求的。那么,第三名為什么被稱作“探花”呢?
原來,“探花”一詞與唐代科舉考試之后的活動有關(guān)。唐代新進(jìn)士榜公布后,榜上有名的士子喜慶之余,會相約舉行盛大的宴游活動,叫做杏園探花宴。此時是春季,正值杏花怒放之時,紅杏遂被稱為“及第花”。新科進(jìn)士們要選出兩名最年輕者當(dāng)“兩街探花使”,或“探花郎”,騎馬遍游長安的大街名園,采摘各種早春鮮花。正所謂“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如果這兩位探花郎沒有比他人先得到牡丹、芍藥等名花,就要受罰。“探花郎”的稱呼原本只是戲稱,與登第名次并沒有關(guān)系,名額也不是一名,而是兩名或者三名。
到了宋代,科舉制度進(jìn)一步完善。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試制度,即在吏部考試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級的考試,決定錄取的名單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都是“天子門生”。到了南宋,“探花”正式成為第三名進(jìn)士的專名。
[知識鏈接]
為什么科舉考試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則叫榜眼?
古代科舉考試中,殿試取中的前三名進(jìn)士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殿試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為定制。唐武則天時,試貢舉之士立于殿前,門下省長官奏狀,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稱為狀頭,也叫做狀元(“元”為“頭一個,第一”之意)。自宋代起,沿用舊稱,以殿試第一甲第一名為狀元。狀頭雖然也是指狀元,但已不算正式名稱了。唐朝沒有榜眼之說,此時的探花郎也只是個與宴游活動相關(guān)的戲稱。到了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進(jìn)士為榜眼。因為填進(jìn)士榜時,狀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則分列其左右,在進(jìn)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面部的兩只眼睛,所以稱作榜眼。北宋時的陳若拙沒有文才卻中得第二名,被時人嘲笑為“瞎榜”。
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進(jìn)士改稱探花,于是榜眼成了第二名的專名。因此可以說,科舉考試的一甲三名,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作為三鼎甲的三個專稱,最終成于南宋。
6.為什么皇帝的女兒稱為“公主”?
《春秋公羊傳》說:“天子嫁女乎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意思是,周天子把女兒嫁給諸侯,自己是不主婚的,而是請和自己同姓的諸侯作為長輩主婚。諸侯的最高爵位是“公”,故而天子女兒就有了個稱號——公主。在先秦時代,可被稱為公主的并不限于天子的女兒?!妒酚?#183;孫子吳起列傳》說:“公叔為相,尚(迎娶公主叫“尚”)魏公主。”可見,諸侯之女也稱公主。先秦諸侯女兒也稱“君主”,如《史記·六國年表》說:秦“初以君主妻河”?!端麟[》解釋說:“君主,猶公主也。”
到了漢代,大一統(tǒng)的封建王朝建立了,稱謂之間的等級觀念也就更嚴(yán)格了。公主成了皇帝女兒的專用詞;諸王之女改稱翁主。唐代學(xué)者顏師古在注釋《漢書·高帝紀(jì)》時解釋說:“天子不親主婚,故謂之公主。諸王即自主婚,故其女曰翁主。翁者,父也,言父主其婚也。亦曰王主,言王自主其婚也。”不僅如此,皇室內(nèi)部的公主們也有了區(qū)別:皇帝的姊妹稱“長公主”(有時,皇帝最大的女兒也稱長公主),姑姑稱“大長公主”。公主之稱,歷代沿用;漢以后,翁主、王主的稱號就廢棄了。唐代進(jìn)一步規(guī)定: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等,享受正一品待遇。“皇太子之女封郡主,視從一品。王之女封縣主,視正二品。”這套制度以后變化不大。但在北宋時,曾出現(xiàn)兩個例外:一是北宋初年,皇帝為表彰開國元勛趙普和高懷德,特封趙女為郡主,高女為縣主;二是徽宗時期,一度改公主為“帝姬”,郡主為“宗姬”,縣主為“族姬”。清代又有不同,凡皇后所生,稱“固倫公主”,妃嬪所生,稱“和碩公主”。“固倫”、“和碩”是滿語,前者的意思是“國、至尊”,后者的意思是“一方”。
[知識鏈接]
清朝皇帝的女兒不是又叫格格嗎?
格格是滿語,意為“小姐”,是清朝對皇族女兒的統(tǒng)一稱呼?;实叟畠悍夤鳎Q固倫格格;親王女兒封郡主,稱和碩格格;郡王女兒封縣主,貝勒女兒封郡君,都稱多羅格格;貝子女兒封縣君,稱固山格格;鎮(zhèn)國公、輔國公女兒封鄉(xiāng)君,稱格格。
對皇族格格等級的分別,始于順治十七年,此前并無定制。例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后,于崇德元年仿明制,皇帝女兒開始稱“公主”,并規(guī)定皇后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養(yǎng)女稱“和碩公主”。
我們來看看乾隆皇帝女兒封號的情況。乾隆皇帝生有十個女兒,其中五人因早歿沒有加封,長大成人的五個女兒都加封為公主:皇三女,孝賢皇后生,封固倫和敬公主;皇四女,純惠皇貴妃蘇佳氏生,封和碩和嘉公主;皇七女,孝儀皇后生,封固倫和靜公主;皇九女,孝儀皇后生,封和碩和恪公主;皇十女,悖妃汪氏生,封固倫和孝公主。這里面有兩個例外,首先是七公主的封號。由于孝儀皇后是在死后追封的,所以七公主并非嫡生,破例封她為固倫公主是出于拉攏七額駙家族、穩(wěn)定西北局勢的政治考慮。再就是十公主的封號。她本應(yīng)加封和碩公主,但因為她生于乾隆六十多歲時,是乾隆最鐘愛的女兒,所以乾隆皇帝破例封她為固倫和孝公主。此外,乾隆還收養(yǎng)其弟的一個女兒,加封和碩和婉公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