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的永恒——“友誼和平天使”嘎麗婭的故事
新華網(wǎng)哈爾濱5月4日電(記者王子辰)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今天,讓我們來到中俄邊陲小城綏芬河市,沿著70年前青春少女嘎麗婭的足跡,去追尋這位“和平天使”留在人間的不朽傳奇。
丁香,綻放綏芬河
“為什么/太陽有光沒有顏色/為什么/晴空有云沒有歡樂/南北東西的街道啊/為何不是一條條河/丁香雨/放聲地哭/自由地落……”
這是嘎麗婭16歲時創(chuàng)作的一支名為《丁香雨》的歌。杜別耶娃·嘎麗娜·瓦西里耶夫娜,愛稱嘎麗婭,生于黑龍江省綏芬河一個中俄聯(lián)姻的平民家庭。她的父親張煥新祖籍山東,在綏芬河與她的母親--一位端莊、樸實的俄羅斯姑娘菲涅一見鐘情。
?。保梗玻改?,嘎麗婭出生。那一年是中國農(nóng)歷戊辰龍年。
在嘎麗婭唯一存世的一張黑白照片上,她站在大哥張國列身旁,長裙及膝,神色柔美。嘎麗婭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她在綏芬河俄僑協(xié)會組織的一次比賽中,與朋友麗達表演的二重唱《白色的刺槐花》聲動四座,俄僑協(xié)會會長和綏芬河街長向她頒發(fā)了一等獎證書。
嫣紅,定格于秋風
戴著自己親手為她系上的紅頭巾,沉著鎮(zhèn)定地步步遠去……這是母親菲涅腦海中女兒最后的背影。
?。保梗矗的辏冈拢谷樟銜r10分,158萬蘇聯(lián)紅軍向盤踞在東北偽滿洲國的日本關(guān)東軍發(fā)起總攻,綏芬河很快被蘇聯(lián)紅軍占領(lǐng)。8月10日,蘇軍對天長山發(fā)起三次強攻未果。蘇軍原計劃用重炮轟擊,但出于人道主義考慮,選擇了勸降。
此時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找到一名通曉俄日雙語的翻譯深入敵營,傳達蘇軍的和平誠意。曾接受過日文教育的17歲嘎麗婭臨危受命。
多年后,綏芬河?xùn)|北亞文化研究會秘書長陳云來費盡周折,在俄境內(nèi)一個小村莊找到了蘇聯(lián)紅軍中尉菲多爾琴科的妻子,當年,正是她帶著嘎麗婭上山勸降。從她的點滴回憶中,清晰勾勒出嘎麗婭一生中最后時刻。
當時,15名士兵與嘎麗婭一路舉著白旗,向天長山日軍陣地進發(fā)?!拔覀兪莵碚勁械?!不要開槍!”嘎麗婭手中握著一張紙,寫著蘇軍提出的勸降條件——只要日軍放下武器撤出陣地,軍官、士兵、家眷都能得到公正人道的對待。
短暫的對峙后,日方突然提出要求,只允許嘎麗婭一人前往談判。
敵營內(nèi),一名花季少女只身周旋;營外,人們焦灼期待。
一小時,兩小時,三小時……軍營內(nèi)突然傳出激烈的爭吵,隨即便是一聲槍響。日軍沖出軍營,向蘇軍發(fā)起了瘋狂掃射。無奈之下,蘇軍的炮火淹沒了天長山。
嘎麗婭自此不知所蹤。她的家人、朋友、鄰居,找遍了天長山的一草一木。最終,菲涅在天長山一棵不起眼的樹上,發(fā)現(xiàn)女兒的紅頭巾瑟縮在清冷的秋風里。
嘎麗婭犧牲96小時后的8月15日,日軍宣布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