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義石窟寺,當然是位于鞏義市。不過,在很多老一點的石窟史資料中,這里被稱為大力山石窟。為什么呢?因為它所開鑿的那座黃河和伊洛河之間、邙嶺腳下的小山,就叫大力山下。在1982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鞏縣石窟位列國二石窟寺分類,第一位。原因很簡單,它也是皇家的——北魏皇家。根據(jù)寺院內(nèi)殘存的唐代碑刻記載,在北魏皇家開鑿龍門石窟過程中,由于工程規(guī)模過大,消耗國力尤甚,皇帝考慮換一個地方開鑿。您應該是去過龍門石窟。北魏在龍門的洞窟,主要是古陽洞、蓮花洞、賓陽三洞等。實際上賓陽三洞,也只有中洞是北魏開鑿完畢了,剩下兩個,并未完工。實際上龍門北魏時期的洞窟,已經(jīng)比云岡規(guī)模小很多了。這樣,他們還嫌費勁,要換個更小一些的地方開窟。那為啥要選鞏義呢?鞏義,洛陽以東百里,就在京畿之地范圍內(nèi),水陸兩線交通便利,附近又有軍事重地小平津。因此在鞏義繼續(xù)開鑿石窟,是個不錯的選擇。鞏義石窟寺后來就成為了北魏皇室進行禮佛活動的場所。到今天,這里還存有五個洞窟,一共有石刻造像七千余尊。藝術(shù)風格既保留著北魏早期西來的風格和特點,又開始孕育后世(北齊、隋)的藝術(shù)萌芽。五個洞窟,由西至東依次為一至五號窟。除了最后一個很小的洞窟沒有中心塔柱,其余四窟均為中心塔柱窟。關(guān)于中心塔柱,一般認為,主要作用是支撐石窟。但鞏義石窟的塔柱,對比龍門的洞窟,我們不禁產(chǎn)生疑問——要知道,龍門的洞窟,比鞏義的要高得多,大得多。為什么龍門那么高大的洞窟,都不需要立柱,反而到了鞏義,技術(shù)上又需要立柱支撐了呢?那么,如果不是為了更好地支撐洞窟,那還有什么作用嗎?有,就像云岡一樣,塔柱實際上可以增加雕刻的面積。讓佛教內(nèi)容更多的進行展示。我們看到中心塔柱四面一直到窟頂、窟壁、地面均雕刻有形態(tài)各異的造像,布局緊湊嚴謹,題材眾多,這個完美的承接了云岡北魏中期大型洞窟設(shè)置中心塔柱的習慣。題材上,出現(xiàn)了云岡所沒問有的帝后禮佛圖,焰肩神等新內(nèi)容。主佛像以坐姿為主,神態(tài)安詳,擺脫了北魏早期這種西方人臉的造型樣貌。而衣紋則自然下垂,通體流暢。鞏義石窟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著重各種雕刻形式的配合,充分利用自然光線所照射的光影來突出主題,比如各石窟雕刻的總體構(gòu)圖,是由若干大小形狀內(nèi)容各不相同的小面積構(gòu)圖組合而成,反映了當時雕刻技藝的成熟。下面,我們就具體介紹一下鞏義石窟寺的幾處經(jīng)典作品。第一個看點就是帝后禮佛圖。它雕刻的內(nèi)容是北魏皇室家族到寺院禮佛時那種宏大的場面,鞏義石窟寺現(xiàn)存禮佛圖十五幅,分別雕刻于一號窟、三號窟和四號窟內(nèi)的南壁,也就是從南側(cè)正門進去之后,左右手的兩側(cè)位置的石壁上,禮佛圖以獨特的構(gòu)圖形式和流暢有力的刀法,在雕塑史上輝映出獨樹一幟的光芒。尤其是第一窟的帝后禮佛圖保存的最為完美,經(jīng)歷千年之后,上面的彩繪顏色仍依稀可見,令人贊嘆。一套完整的帝后禮佛圖分為皇帝禮佛圖和皇后禮佛圖,兩兩對應,上下各三層。皇帝禮佛圖和皇后禮佛圖,看似分開成為兩組,其實呢非常有整體性,他們的構(gòu)圖是軸對稱的,也就是人都朝向同一方向前進。這個中心,就是洞窟中心塔柱上面的大佛,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向心力極強的禮佛朝拜場景。在此,工匠采用了非寫實的手法,把皇帝及王公大臣的體型刻畫的高大魁梧,而侍從則是瘦小低矮,設(shè)計者通過身體的比例和動作表情服飾的差異,來刻畫處圖中不同人物身份與地位的差異。畫面中雖然人物眾多,但遠近層次處理的非常好,絕大多數(shù)人像都是朝一個方向前進的,是整個畫面的和諧統(tǒng)一。
但是您仔細再看,每一個行列里呢,有一兩個反身向后傳遞東西的侍女,這樣就讓整個禮佛的隊伍,產(chǎn)生了動感,使得畫面的顯得更加的生動真實。皇后禮佛的隊伍還有一個侍女手提一只極為精致的小挎包,更加顯示出時尚氣息。
縱觀我國各地的石窟題材,帝后禮佛圖僅見于洛陽的龍門石窟和鞏義石窟,可惜民國時期,洛陽龍門的帝后禮佛圖,被文物盜竊分子盜走了。魏孝文帝禮佛圖,現(xiàn)在收藏在美國紐約藝術(shù)博物館,文昭皇后禮佛圖收藏在堪薩斯市的納爾遜藝術(shù)博物館。因此,鞏義石窟成了國內(nèi)石窟中唯一保存有帝后禮佛圖的國保。神王在佛教藝術(shù)中與其他護法神一樣都起著護法的職責。鞏義石窟寺中神王造像豐富多彩,有山神,河神,風神,有龍神,獅神,牛神、馬神、兔神、象神、樹神,最有意思的一個雙面神,就是一個腦袋上,兩張臉,極為罕見。石窟藝術(shù)中為何出現(xiàn)如此多的神王題材呢,其實這與現(xiàn)實社會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佛教雖然宣揚的是凈土安樂,但終究要受到自然暴力等現(xiàn)實的威脅,所以還是需要護法神來維持秩序。而鞏義石窟的多種神王的出現(xiàn),應該是受到中原道教和當時北魏國內(nèi)其他宗教文化的影響。比如來自祆教的焰肩神,這種形象在后來的東西魏、北齊,甚至南朝的陵墓石刻中非常多見。明顯的特點就是雙肩各有不多不少的三條火焰,面孔和身體都像獅子,手腳都是兩根明顯粗長的爪子。也有人叫他畏獸、夜叉。這種形象在北響堂山的大北洞里,就非常成熟了。云岡沒有,龍門幾乎沒有,而在鞏義石窟寺中,開始規(guī)模出現(xiàn),這也是北魏后期中原宗教文化與西方佛教之外其他宗教文化與佛教融合的一種表現(xiàn)。鞏義石窟寺各窟的配角位置,鑿刻著大量的伎樂人,他們排列整齊,被鑿刻在石壁下沿,手持不同的樂器,以不同的表情姿態(tài)、和演奏技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伎樂圖。這樂隊的出現(xiàn),對研究我國音樂的發(fā)展以及佛教與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融合,留下了極為中國重要的資料。從伎樂人手中拿的樂器來看,有傳統(tǒng)的排簫、古琴、豎笛,也有來自西域的琵琶、箜篌、羯鼓、橫笛,還有佛教用樂器,鑼、磬等,真實的反映了當時北魏皇室進行禮佛時的絲竹合奏,管弦齊鳴的音樂盛況,從中更能找出我國古代音樂在不斷的博采眾長中進行發(fā)展變化。這些活動貼近百姓生活的群體,與虔誠的帝王、莊嚴的佛、菩薩及諸王護法,融為一體形成完整的天國畫卷。
鞏義石窟的飛天,主要分布在窟頂和佛龕四周,五個窟一共有飛天190余身,雕工的精致、風格獨特,這些飛天最大的有七十厘米、最小的僅有三厘米。
鞏義的飛天特點突出:腰部彎曲能夠達到直角90度的狀態(tài),特別柔和。她們的身體前傾,腹部突出,有的呈弓步,有的則雙腿并攏的飛翔,身上披的飄帶曲線優(yōu)美,給人以舒展的感覺。這樣動感飛天,與安詳?shù)姆鹜樱瑯?gòu)成了這個動靜對比,以飄帶托起的飛舞姿態(tài)顯出更加的自由流暢,給人一種縹緲的神秘感。在北魏時期開鑿的幾十個石窟群,上百個洞窟中,恐怕有數(shù)以千計的飛天,而其中最美的就在鞏義石窟寺的第三窟中心塔柱南側(cè),龕楣上的那一對飛天。只見她們臉型窄瘦,身材修長,造型別致,精美絕倫。東側(cè)的飛天面目還保留著北魏早期深目高鼻的特點,而西側(cè)的飛天,則眉目清秀,具有中原女子的相貌特征。他們頭戴蓮花冠,一手捧著蓮花,一手托著蓮蕾。妙姿輕盈薄紗透體,飄帶繞過雙肩,穿過腋下向后飄揚。在卷草和祥云的烘托下,飛天產(chǎn)生了一種快速的飄動之感,使之形象生動活潑,千嬌百媚。正是這些婀娜多姿的飛天引導著虔誠的人們在虛幻的冥想之中,不知不覺的進入了飄渺遙遠的佛國世界。來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