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個吳茱萸比較不常見的醫(yī)案吧。因為一般都用于厥陰頭痛、脘腹冷痛、嘔吐吞酸、寒疝等等(煮的時候用開水沖泡幾次)。我是真的第一次見這樣用的,分享給大家吧。
吳光烈老師的醫(yī)案:吳某,女,30歲,小學教師。因家庭不和,時常爭吵,產后沒多久出現(xiàn):夜不能寐,精神緊張,頭發(fā)掉得厲害,便找到吳老,舌象脈診都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為什么?)。吳老曰:此與肝郁產后血虧有關,肝失條達,藏血功能失常,且血少無以營發(fā),因而發(fā)落。吳茱萸入肝、腎、脾、胃四經,最能開郁,使肝氣條達及溫補脾腎。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其榮發(fā)也;脾為后天之本,生化水谷精微之源。吳老開方:吳茱萸,制首烏,墨旱蓮,黨參,黃芪。喝了10余劑后,新發(fā)像汗毛一樣長出許多,服一個多月后,新發(fā)生,滿頭烏黑。
附:《本草匯言》:吳茱萸,開郁化滯,逐冷降氣之藥也。方龍?zhí)对?,凡患小腹、少腹陰寒之病,或嘔逆惡心而吞酸吐酸,或關格痰聚而隔食隔氣,或脾胃停寒而泄瀉自利,或肝脾郁結而脹滿逆食,或疝瘕弦氣而攻引小腹,或腳氣沖心而嘔噦酸苦,是皆肝脾腎經之證也,吳茱萸皆可治之。
《本草綱目》:茱萸,辛熱能散能溫,苦熱能燥能堅,故所治之證,皆取其散寒溫中,燥濕解郁之功而已。咽喉口舌生瘡者,以茱萸末醋調,貼兩足心,移夜便愈。
吳光烈老師曾治一例扁桃體紅腫潰瘍,用吳茱萸研為末調醋涂于兩足心。
吳老的經驗談:小兒夜啼,上半夜發(fā)作屬心火上炎,用吳茱萸研末調醋貼于足心,引火下趨;下半夜發(fā)作為臟寒,用吳茱萸研末調醋涂于臍部,蓋以棉花、紗布,再用膠布封固,此溫臟也。胃腸積氣如鼓,不能飲食,輾轉反側不安,此寒凝氣滯也。當用吳茱萸酒炒研末,趁熱敷臍部,未幾則見矢氣頻傳,腹脹消。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非專業(yè)醫(yī)生莫自行用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