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子:
因火生煙,若不撇開終是苦;
欲心為慾,各宜捺住則成名。
“因”字和“火”字,合起來就生煙了。這把火,在人心中,是把怒火。人生的苦,莫過于怒火中燒,一怒之后皆是怨恨。圣賢袁了凡教育兒子的《誡子篇》中,就有一篇教育兒子要制怒的,怒傷身,傷心又傷別人,更傷害自己的智慧。怒火真的會生煙,那煙是蒙蔽心智的。而人生中,最大的苦,還是沒有智慧最苦。怒火,實在是人生的大忌。
要撇開怒火,免得蒙蔽智慧,“若”不撇開真的是會苦。“苦”字也是中間那一支刺在心口上的針,要撇開,人生也不能去讓太多的負在心口上,要懂得去撇開放下。
撇開是一種放下,放下了,撇開怒火,放下怒火,才不會給怒火蒙蔽智慧,有智慧,那是在像佛一樣智慧圓滿遠離苦海。
欲望和妄心,按捺不住,合起來就是慾(現(xiàn)代已經(jīng)同“欲”)。都要各各按捺住,不要讓湊在一起,欲望要適可而止,所以做人要知止。過了就“各”不成“名”了。這是儒學講的“知止”。欲望不能無限澎脹,過了就名利皆不成的。
人的一撇一捺,是要去懂得放下和知止。
佛(放下)儒(知止)結(jié)合,字句通順,含意深刻。也妙在合字(因火煙,欲心慾)變字(若變苦,各變名)之間。
后來,有人根據(jù)這對子,縮短成對聯(lián),也是精妙。
上聯(lián):若不撇開終是苦。
下聯(lián):各自捺住即成名。
橫批:撇捺人生。
——也是不改深度!
形義完美結(jié)合,含義毫不牽強!
“若”字的撇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 “各”字的捺筆只有收得住才是“名”字; 一撇一捺即“人”字。 凡世間之事,撇開一些利益糾結(jié)就不苦了;方寸之間,能按捺住情緒才是人生大智。
只有中國文化,才能創(chuàng)造出如此的雅趣。
細細品味,真的是人生真諦,不過在一撇一捺之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