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蕷丸條文:“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其實這里面講了病因、病機,也講了這個疾病。首先,虛勞,由虛勞導致的不足,叫“虛勞不足”,這就是病機。其實這里面也包含了病因,虛勞虛勞,就是因勞致虛,所以我們也要聯(lián)系到虛勞篇里面的條文,結合五勞七傷來進行理解。這個勞就是代表五勞七傷,也包括下文要提到的五勞六極七傷,包括《外臺秘要》、《千金要方》,只是提法不一樣。然后“風氣百疾”,就是講這個疾病的名稱。還有兩個字,一個是“百”、一個是“諸”,這兩個其實示范了薯蕷丸很寬闊的應用范圍,也是今年我開了這么多薯蕷丸方子的一個前提。
既然是“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第一就要涉及到補虛,第二要祛風、理氣,第三個知道氣血虧損導致一定的淤滯,所以要活血祛瘀。陳修園講祛風、補虛、破瘀這三綱鼎足,是不易之準繩,就講了虛勞諸不足,夾風氣的一個治療原則。
薯蕷丸里面包含了一張最重要的方子,就是炙甘草湯。薯蕷丸里這些藥物,炙甘草、桂枝、麥門冬、地黃、阿膠、人參、姜、大棗,除了沒有麻仁,這就是一張炙甘草方。炙甘草湯最大的特點就是補虛,很多脈管炎、靜脈血栓等都會用到,薯蕷丸是要用酒送服的,所以酒也是一味藥。加起來這就是實實在在炙甘草的方子,在薯蕷丸的方劑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
另外,薯蕷丸是立足于脾胃,以脾胃為重的補虛的一張方子。為什么這么說呢,第一是從它的命名“薯蕷”來說,另一個就是從脾胃在整個五臟虛損中占有的地位,氣血生化之源來說。從這整個方子來看,桂枝、芍藥、甘草、姜、大棗,這也是小建中湯的意思。再添一味藥蜂蜜,和膠飴類似,所以加起來也可以說薯蕷丸里含有一個小建中湯的方子。
還有,就是這里面也有半張腎氣丸的方子,地黃、薯蕷、茯苓、桂枝。
這么來看的話,這個方子就稍顯的清晰些,而且這些方子都是從仲景的虛勞篇幾個方子里面來的,立足于仲景治虛勞的這個習慣性法式來理解的話,可能更加實際一點。其實在仲景那個年代是沒有四物湯、四君子湯這個概念的。
在祛風方面,防風肯定是首要。防風是風中之“潤劑”,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jié)疼痹,煩滿。其實在金匱里祛風中防風的應用也是有的,比如說治療血虛內(nèi)風證的防己地黃湯。侯氏黑散,它是治療虛中夾風的,包括中風引起的夾風夾痰,這里面有防風的一個應用。還有治療產(chǎn)后中風的竹葉湯,加上治療“諸肢節(jié)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的桂枝芍藥知母湯,里面也有防風,再就是薯蕷丸。所以我們看到這幾個方子里都有防風,體現(xiàn)了祛風。但是不是防風就僅僅用來祛風的呢?不是的,還有很多藥物。
氣血淤滯的狀態(tài)下,要活血破瘀。津液的瘀阻就是痰證,血液的瘀阻就是瘀證。痰證通過健脾行氣能解決,補益臟腑功能,增強脾胃的運化就能達到治療痰證的一個基本框架。氣血津液的枯竭所導致的淤滯狀態(tài),就要活血破瘀。其實炙甘草湯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活血破瘀的作用,薯蕷丸里的一些藥物包括川芎、地黃、酒、當歸、白芍都有很好的活血祛瘀的作用,可以治療血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