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來,全國3/4 的省份、1000多縣域洪水泛濫,受災人口高達3000多萬,因災死亡近200人,因災損失數(shù)100億元,長江中下游流域多地已成澤國。
天朝的排水系統(tǒng)堪憂告急,但是有一個地方,卻安然無恙,這就是江西的
贛州古城。
一個1000多年前宋代修建的排水系統(tǒng),遠勝現(xiàn)代城市的排水設施,真是打臉啊。
贛州三面環(huán)水,是贛江的發(fā)源地,章江、貢水在這里合流而成贛江,一度洪水泛濫之地。
后來大名鼎鼎的古代治水專家劉彝,設計出了非常有效的城市排澇設施——福壽溝,至今仍在發(fā)揮作用,讓人不得不折服于古人的智慧。
古代的蓄水池,攝影/京味兒
一條溝,一個排水的活文物
福壽溝,一套近千年前古人創(chuàng)設的地下排水系統(tǒng),一個至今還在發(fā)揮作用的“活文物”。
福壽溝,全長12.6公里。呈磚拱結構,溝頂分布著銅錢狀的排水孔。
福壽溝內壁圖(資料圖片)
福壽溝的設計確有許多獨到之處。外部看:它與贛州老城內的三池(鳳凰池、金魚池、嘶馬池)以及清水塘、荷包塘、花園塘等數(shù)十口池塘連通,儼然一個活的水系。
水窗
遇暴雨,它可調節(jié)雨水流量,減輕下水道溢流;江水回灌時,這些池塘又成為天然的蓄水池。從內部結構看,在出水處“造水窗十二,視水消長而后閉之,水患傾息”。
據水利專家解釋,水窗是一項頗具科技含量的設計,原理很簡單:當水位低于水窗時,即借下水道水力將水窗沖開排水;當水位高于水窗時,則借江水沖力將水窗自外緊閉,以防倒灌。
攝影/休閑老漢
而且福壽溝的設計無疑是著眼城市全局,使效益更大化,具有調蓄、養(yǎng)魚、溉圃和污水處理利用的綜合效益,形成了一條生態(tài)環(huán)保循環(huán)鏈。
福壽溝磚石結構的內部
福壽溝的可貴不僅在于實用,更在于其體現(xiàn)了古人的高妙思維,蘊含著巧借地勢、巧借水勢、全盤布局、城墻庇護等絕妙智慧。
攝影/Southern
一座浮動的城,一座智慧的城
福壽溝能發(fā)揮作用,離不開一個基礎:贛州城保留了古城墻和古城水系。
攝影/京味兒
民間傳說認為,贛州是座龜形“浮城”,不管江水怎樣漲,贛州城都能跟著浮起來?,F(xiàn)存的贛州古城,的確是由唐末五代時楊筠松選址建造的“上水龜城”,城形如龜,可以減小洪水對城墻的沖擊力。
筑造符合力學原理的“浮城”、用鐵水澆筑磚石城墻,這在古城防洪史上是個創(chuàng)舉。而且贛州古城的整體規(guī)劃,處處貫穿著古人防患未然、規(guī)避洪澇的巧妙心思。
治水大師,令人敬佩
歷朝歷代,“爭言水利”,治理河道,防患洪澇之害,都是吃苦出力的事,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有什么“提成”。
攝影/Southern
組織成千上萬人上工地,要花時間精力與銀兩,為百姓造福、保一方安寧。劉彝的風范和精神至今仍為人們所景仰,他的銅像如今坐落在贛州城北的宋城公園,前往銅像前拜謁者絡繹不絕。
攝影/木木
這樣一座智慧的古城,也是非常有歷史韻味的,行走其中,就是漫步在歷史的畫廊中,古人的智慧和古城的質樸讓你能靜下來,涵養(yǎng)性情。
攝影/邏輯2013
郁孤臺(公園)——章貢路——八鏡臺(公園)——橡膠壩——沿著贛江路走(也可走城墻)——龜角尾公園——北門——涌金門——建春門——浮橋
01
郁孤臺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辛棄疾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攝影/black1950
郁孤臺承載了太多的歷史情愁,歷代文人墨客登臨題詠甚多,其中辛棄疾的這首詩,撼動了多少人的心。
攝影/black1950
郁孤臺位于贛州城區(qū)西北隅的賀蘭山(俗稱田螺嶺)上,“冠冕一郡之形勢,而襟帶千里之江山”,隆阜郁然孤峙,故名郁孤臺。
攝影/『小林·光影...
登上郁孤臺,可遠眺秀麗的山光水色和贛州全景,去體會詩詞當年登臨眺望的心境。
攝影/black1950
02
贛州古城墻
贛州古城墻始建于漢代,距今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攝影/珍惜,。、
它是全國屈指可數(shù)、規(guī)模最大、保存完好的北宋磚墻之一。贛州古城堅固宏大,又有江水相左,易守難攻,有“鐵城贛州”之美稱。
贛州古城墻銘文城磚數(shù)量眾多,銘文意義重大,文字精美。
從建春門到涌金門
建春門城樓墻高大雄偉。沿著建春門樓漫步至涌金門,城墻上路面寬而平坦;垛墻、炮城、馬面、城門都保存完好無缺;
攝影/珍惜,。、
看斑斑駁駁的城墻,聽大江奔騰的滔聲,感受如梭歲月,珍惜美好青春。
城墻外是修建平坦的路面,摩托車,自行車,行人來往自如;三三兩兩的游人駐足觀看地攤商販的貨物。
攝影/學術惡棍要加...
城墻內安逸平靜,游客稀少,沿著內墻行走在青石路面上,只見翠竹樹木傲然挺立。
攝影/珍惜,。、
03
八鏡臺
八鏡臺建于北宋嘉祜年間,是贛州也是江西著名古跡之一,臺高三層,27.8米,建于宋代古城墻之上,登臺可眺贛州八景,所以取名為“八鏡臺”。
八鏡臺,攝影/何樂而不為
臺下章、貢二水匯入贛江,向北奔流,古榕成蔭,氣勢磅礴。八境公園,園內綠樹蒼茫,碧水微蕩,樓亭對峙,清新幽靜,景色如畫。
攝影/學術惡棍要加...
04
龜角尾
龜角尾位于八境臺下,從空中俯瞰,贛州古城猶如一只巨大的神龜浮游在水面之上,南門是龜頭,北門是龜尾。因此,章貢兩江的交匯處就被稱作“龜角尾”。
相傳,客家先民南遷溯贛江而上就在龜角尾登陸。所以,對客家人來說,龜角尾有著特殊的紀念意義。
05
古浮橋
贛州古浮橋,浮橋長約400米,連接貢江的兩端,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纜繩相連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間(1163——1173)、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
每當踏上浮橋,不僅強烈地感受到古樸的歷史,感受到古老的贛州人民勤勞智慧。
攝影/街角京里街
而且還可以在橋上欣賞到 河邊的洗衣女,釣魚翁的英姿,城里人、鄉(xiāng)下人進進出出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幅幅美輪美奐的圖畫。
攝影/珍惜,。、
漫步起起伏伏的浮橋,看滿天繁星,聽河水嘩啦,一種要和愛人同生死共命運之感油然而生。
06
灶兒巷
清初時很多衙役住在這里,而衙役統(tǒng)一穿的服裝是黑色服裝,叫皂色,所以有人把他們叫做皂役,他們住的地方就叫做“皂兒巷”。后來諧音就變成了“灶兒巷”。
攝影/子衿花開
灶兒巷是贛州保留下來的眾多歷史文化街巷的一個典型代表。這是一條典型的古城街——灶兒巷全長227.3米,保留在這條巷子里的主要有店鋪、作坊、賓館、錢莊、衙署、民居等。
攝影/吳念民
建筑風格也包括贛南客家建筑、贛中天井式建筑、徽州建筑以及西洋式建筑等流派,體現(xiàn)出城市建筑的多元性。
攝影/吳念民
兩巷口筑有當代書法名家李振亞、李安華父子和袁清夷、胡麗華等四人書寫的仿古牌坊門,一抹濃濃的古色韻味飄逸其間,讓人仿佛走進千年宋城的舊景中。
攝影/cjhyl
那些不得不吃的贛州美食
贛州美食特別多,美味可口,如:三杯雞、糯米雞、生煎鴨、米粉魚、鱔魚馓子、陡水湖全魚宴、贛南小炒魚、魚餅、魚粉皮、珍珠粉、客家釀豆腐、蝴蝶魚、荷包胙、蛋菇湯、興國魚絲、竹筒粉蒸腸、民間瓦罐煨湯、豫章酥鴨、四星望月等。
膾炙人口的口味蝦
四星望月
外焦里嫩的麻辣子雞
酒味醇香的甜酒沖蛋
香辣濃郁的黃丫角
贛南客家黃元米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