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是大清國的乾隆皇帝八十壽辰的一年。各地官員都要進獻壽禮以示慶賀。其中,浙江鹽務(wù)大臣伍拉納為祝賀乾隆皇帝的八十大壽,征集了徽班中的三慶班進京參加祝壽活動。關(guān)于三慶班在北京的演出,戲曲界說法不一,有人說三慶班曾進宮為皇室演出,也有人說三慶班進京后只是在民間參加了各種形式的祝壽演出,但不論怎樣,三慶班是在1790年,通過乾隆皇帝八十壽辰而登上北京劇壇的事實卻是毫無疑問的。
徽班:是指安徽商人投資組建的徽劇戲班。徽戲最初只唱吹腔、撥子,之后加入的二簧腔與昆曲,是吸收了湖北的二簧調(diào)與江蘇的昆山腔。事實上三慶班在1790年入京前,所演唱的聲腔、劇目已相當豐富,除吹腔、撥子、昆腔、二簧外,還兼唱柳枝(子)腔、羅羅腔等各種腔調(diào)。
由于徽班的演出博采眾長,具有鮮活的生活氣息。乾隆皇帝的壽期過后,三慶班并沒有南返,而是留在了北京,繼續(xù)在民間演出。由于三慶班是一個以徽戲為主,同時吸收其他聲腔、劇種的綜合戲班,無論是聲腔組成,還是劇目構(gòu)成,均十分豐富,令北京的戲曲觀眾耳目一新,因而,三慶班在北京的演出博得了北京觀眾的一致歡迎。
《清代燕都梨園史料·日下看花記》中記載了乾隆、嘉慶年間的三慶徽班演員高朗亭為“二黃之耆宿”
三慶班的演出在北京受到歡迎的另一個原因是這一時期的徽班中開始出現(xiàn)了以高朗亭為代表的“明星制”演員。
高朗亭(1774—?)男,本名高月宮,原籍江蘇省寶應(yīng)縣,生于安慶,是著名徽班演員,工旦角。高朗亭幼時搭“安慶班”去揚州、杭州等地演戲,十六歲出名。1790年,隨安慶徽班進京演出,之后便留在北京長期演出。高朗亭飾演的女性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神情惟妙惟肖,可見他具有深厚表演功力和高超演技。他還吸收糅合各家之長,為日后京劇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貢獻,故被尊為“二黃之耆宿”。他演戲很多,但目前僅《傻子成親》留下劇名。高朗亭除演劇水平高超外,還具有超強的管理才能,曾有“青蚨主婦”之號,任三慶班班主,掌管三慶班前后長達三十多年,后又為在京戲曲藝人組織的“精忠廟”廟首(亦稱會首)。高朗亭的弟子有陳喜官、邱玉官、蘇小三、雙鳳官、沈霞官、沈翠林等,均為著名旦角演員。目前,對高朗亭的卒年考證不詳,但有證據(jù)顯示,從道光十四年(1834年)開始,三慶班的班主已由陳金彩繼任,由此猜想,高朗亭其時可能已經(jīng)去世。
精忠廟:精忠廟建于清康熙年間,廟內(nèi)祭祀宋名將岳武穆塑像,位于北京崇文區(qū)。精忠廟是清代北京戲曲藝人的群眾性行業(yè)組織,同時也是半官方的行政管理機構(gòu)。名演員高朗亭、程長庚、楊月樓等曾先后擔任廟首(或稱會首)多年。由于機構(gòu)設(shè)在精忠廟內(nèi),因以廟名作為會名。精忠廟廟首,一般由藝人公推并經(jīng)主管行政部門批準方可生效。該組織在民國后,先后改名為正樂育化會、梨園公會等。此外,在天津、上海等地也有行使相應(yīng)職能的組織,只是名稱略有不同。
由于三慶班演出的豐富和強大,繼之明星演員的出現(xiàn),徽班在北京的演出不斷發(fā)展壯大,因此,在三慶班之后,相繼有“四喜”、“啟秀”、“霓翠”、“和春”、“春臺”、“三和”等戲班,先后來到北京演出,在這些戲班里,除“啟秀”和“霓翠”兩個戲班是昆曲班外,其余者都是徽班。在諸多徽班競相演出于北京各戲園之時,又數(shù)其中的“三慶”、“四喜”、“和春”、“春臺”四個徽班聲譽最佳,影響最大,且各有特色,一時曾有“三慶的軸子(‘軸’讀zhòu),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臺的孩子”的贊譽。這句話的大致意思是,三慶班擅演有頭有尾的整本大戲,四喜班擅演昆曲(腔)劇目(“曲子”指的是昆曲),和春班的武戲火熾,最受歡迎(“把子”是戲曲舞臺上的專用術(shù)語,在這里專指武戲),春臺班的演員以青少年為主,尤以演出徽調(diào)的“三小戲”(小旦、小生、小丑)為主(“孩子”在此泛指童伶)。所以,后人又把這四個戲班稱作“四大徽班”。
點擊下面的圖片購買
此時,廣泛活躍于北京戲曲舞臺上的徽班演出,足跡已遍及北京如廣德樓、廣和樓、三慶園、慶樂園等各大戲園,因此,這時徽班的演出以絕對優(yōu)勢占據(jù)了北京戲曲舞臺的主導(dǎo)地位。但需要說明和澄清的一個問題恰在于此,今天耳熟能詳?shù)摹八拇蠡瞻唷痹诟髯赃M京的時間上并不是同時和統(tǒng)一的,例如,三慶班進京是在乾隆五十五年,而四喜班進京則是在嘉慶初年(1796年后),和春班的成立已是嘉慶八年(1803年),至于春臺班進京的時間不僅于史沒有明確記載,而且在乾隆、嘉慶年間,以四喜班命名的戲班還不止一家,因此“四大徽班”的說法只是在各大徽班陸續(xù)進入北京演出之后才經(jīng)總結(jié)比較而得出的,所以,曾有“四大徽班進京是在1790年”的說法混淆了各大徽班先后進京的時間,同時,還有人曾把1790年,也就是三慶班進京這一年視作京劇誕生的年代。盡管徽班進京是京劇得以形成的先決條件,但究其本源,這時徽班演出的曲調(diào)仍是包括二簧、昆曲、吹腔、撥子等聲腔在內(nèi)的綜合曲調(diào),既然徽班演出的還不是京劇,京劇誕生于1790年又從何談起呢?因此,這些論斷均缺乏歷史依據(jù)。
劉新陽
1976年生于沈陽,畢業(yè)于中國戲曲學院,藝術(shù)碩士,助理研究員。遼寧省藝術(shù)研究所研究一部主任、《藝品》編輯部主任。主要從事戲曲理論研究工作,參加“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shù)學規(guī)劃項目的撰寫,著有《梅花香自苦寒來——武旦狀元李靜文的藝術(shù)人生》《中國京劇》,編著《梨園滄桑六十年》(合作),編有《馬明捷戲曲文集》,并在《中國戲劇》《中國京劇》等期刊上發(fā)表理論評論文章。論文及著作曾獲遼寧文藝評論獎、東北三省戲劇理論研討會一等獎、遼寧省藝術(shù)科研論文年會二等獎、遼寧省文化藝術(shù)科學很好成果三等獎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