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奇觀、含香聚瑞、群芳覽勝,四海騰歡是中國的四大國寶翡翠。
中國翡翠四大國寶相信諸位都有所耳聞,然而這四件國寶作品得以完成的傳奇經歷以及當時國內頂尖一代玉雕大師們嘔心瀝血的努力,可能現在的人知道的并不多。
它們現陳列于北京中國工藝美術館“珍寶館”。這一工程從設計到竣工歷時8年,其間有國內外60多位著名專家、學者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參與。
86工程
經調查四件國寶原石來自頤和園,當年是獻給慈禧祝壽用的,在十九世紀末,慈禧太后過生日時取出,并將其分割成六塊,其中兩塊做成器物,剩下的繼續(xù)存在庫房。
解放前,國民黨大撤離的時候,被人丟棄在上海港口的四塊翡翠巨料,經過國家物資儲備局近三十年的封存,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們雕琢成四件翡翠國寶的工程,因國務院要求在86年完工,遂被后來定名為“86工程”,也稱國寶工程。實際上于1989年才相繼雕成。
1982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國家計委將這四塊翡翠移交輕工業(yè)部,由其負責組織設計和制成大型翡翠藝術品。
方案
為了將四塊翡翠雕琢成代表現代工業(yè)最高成就的藝術之寶,全國的玉雕設計高手都參與了國寶的設計。
70多個方案、150多張圖紙,代表高超玉雕工藝的揚州和上海兩地的玉雕藝術家們也提供了精美的方案。一次又一次的篩選,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三年的精心設計為的是不在寶玉上出現一次差錯、留下一點遺憾。最后的決定是用寶玉做一個花籃、一件器皿、一扇屏風、一座玉山子。
翡翠興盛于清代,翡翠玉雕大師幾乎都集中在北京,解放后這些大師都集中于北京玉器廠,那時的北京玉器廠人才濟濟,也培養(yǎng)出了一批人才。
國寶
《群芳攬勝》——花籃
主設計者:高祥
采用傳統套環(huán)技法雕琢出提梁和兩條各有32個環(huán)40cmc長的活動鏈子,藍高64厘米,其中滿插牡丹、菊花、月季、山茶等四季花,蘭花,萱草等花卉構圖優(yōu)美,花型漢方。
插嵌的茶花、梅花、海棠、牡丹花蕾點綴其中。整體來看,花卉枝葉舒展優(yōu)美,呈現出一幅百花爭艷、欣欣向榮的景象。
“三號料”,87.6公斤
用“三號料”制作的花籃(正面),這塊料因為顏色多變,裂綹較多,品質相對最差,幾乎被放棄,原打算作為另三件的輔料使用。
后感到把國家的四塊翡翠做成三件作品,也許無法向國務院交代,最后反倒作出一件驚世作品。
《含香聚瑞》——花熏
主設計者:蔚長海
高71厘米、寬56厘米、厚40厘米,重274公斤。熏的主身是以兩個半圓合成的圓球體、集圓雕、深淺藍浮雕、鏤空雕于一體,綜合體現了當代琢玉技藝的無可比擬的高、精、尖水平。
“二號料”,274公斤
花熏由足底、中節(jié)、主身、頂燈五部分組成,并以主身和蓋組成的球體為中心,周圍飾以圓雕的龍;在蓋、中節(jié)、足底三部分,以深淺浮雕的技術和開光的藝術形式,裝飾傳統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獸的圖案;蓋的周身除了四個開光的圖案外,通體鏤雕唐代傳統的蕃草圖案,整個花熏看起來碧綠晶瑩,燦爛奪目。
值得一提的是。制作翡翠花熏所用的原料石一塊類似長方形的玉料,玉料以綠翡為主,外形完整,綠翠多。材料質地優(yōu)良,所以藝術家們將其設計為球形的花熏。
此款翡翠花熏作品不僅淋漓盡致的發(fā)揮了中國玉器史上高難度的套料工藝,而且以料中套料,小料做大的手法,增大了原料綠翠的面積。
《岱岳奇觀》——景觀
主設計者:張志平
它以世界上罕見的重368公斤的大翡翠加工而成,藝術家們根據原料呈等邊三角形的特點,量料選題,即根據材料的形狀,色澤、質地等特地來確定題材,設計為五岳之首的泰山,象征中華民族的精神,寓意深遠。
同時,因材施教,隨行就勢,盡量保全珍貴材料,占用邊沿和棱角料,既保持體積大的優(yōu)勢,又使山脈峰巒起伏,錯落有致。在布局上,作者們經過三次上泰山寫生、觀察,在藝術上進行概括和集中,突出重點,以中天門為中心,集中表現十八盤、天街、玉皇頂燈主要景觀,舍棄一些次要的景觀,使得作品不至于成為表現真實景色的模型。
“一號料”,363.8公斤
“一號料”在切割中,設計為“岱岳奇觀”。這類雕刻作品在業(yè)內稱之為“山子”,是中國山水畫的立體再現。
“岱岳奇觀”正面局部
在作品的正面由于翠綠多而密,所以設計為泰山的陽面,雕刻以層層疊疊、郁郁蔥蔥的樹林,并以亭臺閣樓、人物、鶴、鹿、羊、小橋、瀑布、溪流等為近景,刻畫入微,突出展現翡翠質地的精華以及玉器制作的精湛技藝。中景山峰沒有過多的琢磨加工,充分表現了翡翠質地的美,翡翠翡陰面,呈現深沉的油青色,所以藝術家門設計為泰山的陰面。
在左上方,刻著唐代詩人杜甫的《望岳》以鐵線琢于其上,填以金色,風格古樸高雅。特別需要提及的是,在石料的正面右上方的邊緣有一塊紅棕色的翡,藝術家們利用這一難得的俏色設計成一輪紅日在山巔徐徐升起,隱現與云彩之中。
“岱岳奇觀”背面,銘刻杜甫《望岳》詩
《四海騰歡》——插屏
主設計者:郭石林
高74厘米、寬146.4厘米、厚18厘米,插屏整個畫面以我國傳統題材“龍”為主題,9條翠綠巨龍,在白茫茫的云海里恣意翻滾,氣勢磅礴,是當今世上最高大的一個翡翠插屏。
設計中的龍,全是王樹森老先生一條條畫出來的,它聚集了漢代龍和清代龍的最精華部分。
“四號料”被剖成四片,拼接成一塊‘插屏’,黑色部分是雕刻前用黑筆畫的九條龍和底部浪花。
原材料的右側面有7公分左右的裂縫,當時為此開過多次研討會專門研究是否割掉有裂紋的部分。主創(chuàng)認為玉上的瑕疵就像美人臉上的痣,處置得當不但不會破壞形象,反而會增加特殊的美感。果然當把近9公分厚的切成四片展開后,寬度150公分、高度73公分,有瑕疵的部分在整體中已經不顯眼,而且正好適合俏嵌在圖案中。
殘缺也是美
將一塊板狀翡翠料一剖為四,拼鑲成屏,翠料質地晶潤,鮮綠翠色與玻璃地融合絕妙。作品俏色妙用,在局部位置浮雕云。龍、海水,顯現出云涌‘龍騰,碧濤激蕩的宏大場景。精巧的雕工與翠料中的天然紋理,色彩交相輝映,表現了“九龍鬧海”、“四海騰歡”的意境。
一代宗師
當人們?yōu)閲鴮毜木蓝袆訒r,不應該忘記這位老人。沒有王樹森的尋找,國寶翡翠不會出世,沒有他的組織國寶創(chuàng)作班子難以組成,沒有他的嘔心瀝血國寶也不會誕生。然而當四件國寶經過8年漫長時間的琢制誕生時王樹森卻走完了他與玉相伴的一生。當時的他重病在身,一定要讓徒弟們把他抬到玉器廠他要最后看看四件國寶。在他去世前一個月,他的徒弟陳長海已化作一縷色的玉煙走了。在這之后,當四件國寶即將完工時,王樹森含笑告別人世。
玉雕大師王樹森
“一代宗師完成了他從尋寶到制作的使命,我真是覺得,王樹森為雕玉而生,為雕玉而死”——李博生
在玉雕藝人的眼中,四塊翡翠是上天賜給人類的自然之寶,用世代傳承的工藝,將積淀近萬年的的文化雕琢其中,使之成為人類的藝術之寶,是國家的大事,也是人生的幸事。
國寶班子
這四件國寶凝聚了不止是我們老藝術家們的心血,北京玉器廠投入了老中青三代60多人的雕琢精英,對國寶的設計、學習、雕琢等諸多活動提供了很大幫助。這四件國寶是中國工藝美術的驕傲,它們是老、中、青三代玉雕大師智慧、情感、才華、心血的結晶,是玉雕作品的巔峰。
怎么樣?大家看了有什么想法?歡迎在文末留言探討交流。
【傳播翡翠文化,服務天下翠友】
翡翠欣賞、合作、交流加微信:149835192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