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兩位驢友在河北竇王嶺風景區(qū)游玩時因一時好奇下到一個深洞中探險,被困洞底無法脫身,幸虧公安消防支隊聞訊趕到才將二人救出;近日,湖南衡山景區(qū)內一名游客因迷路被困零下9攝氏度的深山,民警冒著寒風經歷4個小時才成功解救……
歲末年初,多起“驢友”出險事件引人關注,也將旅游安全問題推向了輿論的風口。隨著近年來探險旅游、戶外運動成為時尚,“驢友”一族行走大江南北、名山大川,探尋人跡罕至之地,令人艷羨。與此同時,如何提高“驢友”安全意識、加強對相關戶外組織的監(jiān)管,也變得尤為緊迫。
“驢友”需增強戶外安全意識
散客式出行目前已經成為我國旅游市場的主流,年輕旅游群體熱愛探險式、個性化出游方式,讓“驢友”成為廣受關注的名詞。然而過于強調個性化而忽視規(guī)范與安全,也將帶來慘重的代價。
孫莉是一位擁有多年戶外活動經驗的領隊,在她看來,戶外旅行放在第一位的就是安全,領隊作為“驢友”開展野外運動的領頭人,有告知游客安全常識的責任,能否合理規(guī)劃線路、團隊管理能力如何也都是確保游客安全的重要因素。“有時候也會遇到好奇心重、安全意識不強的游客,我們這時都要耐心講解和勸導,避免游客做出危險的行為,或獨自到危險的地方去,游客一般都會聽從。”
在資深“驢友”李少蘭看來,人們開始喜愛野外探險,或許是受一些國外的野外生存、探險等電視節(jié)目的影響,追求潮流,然而和國外那些經驗豐富的“驢友”不同,他們往往缺乏必要的戶外安全知識,容易低估活動的危險程度,投保意識、安全意識不夠強。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指出,“驢友”出行之前,要客觀評估自己的行為能力,對于一些評估風險等級較高或管理部門明確提示游覽條件不成熟的地區(qū),比如沙漠、高山、原始森林等,如果沒有野外求生的技能,最好不要貿然前往。
有些“驢友”安全意識差又過于“任性”,未經許可擅自進入禁區(qū),或將造成嚴重的后果,救援人員自身也可能因難以預見事態(tài)發(fā)展和險情程度而面臨著相當高的風險。對此,專家建議,相關部門可以依據戶外探險的特殊性,對任性“驢友”進行罰款、承擔救援費用等責任。
政府需加強對戶外組織的監(jiān)管
目前來看,有些時候因為一些有組織的探險、穿越活動缺乏規(guī)范,沒有盡到安全警示的責任,導致了危險的發(fā)生,需要引起監(jiān)管部門的關注。
孫莉對記者說,現在也有一些戶外線路的領隊能力不足、責任心欠缺,甚至沒有相關的資質,有些線路自己從沒走過,就敢拿著GPS帶人進山,出現迷路、繞路的情況很多,十分危險。
“政府有必要把探險旅游、戶外運動的營利性組織者、商業(yè)機構納入法律監(jiān)管軌道;而對于非營利性的互助式組織者則應引入第三方評價機構,進行資格認證,通過品牌效應加以引導,提高專業(yè)水平?!北本┞糜螌W會副秘書長劉思敏說道,“這些互助組織者,一定要具備相當水平的野外旅游經驗,并對參與者有甄別、篩選的能力?!?/p>
走過許多地方的李少蘭指出,相較發(fā)達國家,我國戶外探險旅游行業(yè)總體來看還比較缺乏經驗,戶外專業(yè)救援體系相對比較薄弱,戶外安全常識教育培訓還不夠,戶外線路旅游安全保障服務還未全覆蓋,這些都希望能在今后有所改善。
隨著戶外探險旅游的人越來越多,未來將誕生一些較為熱門的戶外線路,有針對地為這些線路提供專門的應急方案和安全服務將變得尤為重要。
專家建議,政府應逐步完善探險旅游安全保障機制,加強指示路牌、安全提示牌等服務設施建設,并逐步完善相關法律和規(guī)章制度的空白;有關部門還可以指導成立關于戶外運動的專業(yè)組織,對戶外領隊資質進行定期考核,考察其野外生存的能力、組織能力和應急救援能力;完善應急救援服務機制建設,通過政府、社會組織等多方合力為戶外探險旅游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
(本報記者 魯元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