褙子,又名綽子,從隋唐時期的半臂發(fā)展而來,在宋代廣為流行。與半臂相比,褙子的袖管和兩裾都要加長,直領(lǐng),對襟,開衩,小袖,衣長至膝,衣兩側(cè)開高衩,腋下有帶。褙子在遼宋時期十分流行,上至黃帝、大臣,下至庶民百姓,男女都穿著。正如宋代《宣和遺事》一書所載:“徽宗聞言大喜,即時易了衣服,將龍袍卸卻,把一領(lǐng)皂背穿著”;“……王孫、公子、才子、伎人、男子漢,都是了頂背帶頭巾,窄地長背子,寬口褲”。男子一般把褙子當做便服或襯在禮服里面的衣服來穿。《朱子語類》云:“崇觀間,莆人朱給事子入京,父令過錢塘謁故人某大卿。初見以衫帽。……及五盞茶歇坐,請解衫帶,著背子,不脫帽以終席。”又“前輩子弟,平時家居皆裹帽著背,不裹帽便為非禮,出門皆須具冠帶。”這說明褙子在宋代的普及性。婦女則可以將褙子當做常服(公服)或次于大禮服的禮服來穿?!都叶Y》載:“女子笄,適房服背子?!?/p>
宋代褙子的形制大約三種。一種是斜領(lǐng)加帶式,其具體形制是斜領(lǐng),身長至腳面,窄袖至腕,后背至腋下附兩根帶子,可以扎系。第二種是對襟開胯式,這種褙子最為典型,窄袖長至腕部,直領(lǐng)對襟,腋下開衩很高,沒有任何帶束。第三種是直領(lǐng)長袖式,這種褙子較為寬松,開衩較高,袖為半袖。
關(guān)于褙子的名稱,宋代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褙子本是婢妾之服,因為婢妾一般都侍立于主婦背后,故稱褙子。有身份的主婦多穿大袖衣。婢妾穿腋下開胯的衣服,行走也較為方便。
宋代女子所穿褙子,初期短小,后來加長,發(fā)展為袖大于衫、長與裙齊的標準樣式。
宋代出行時所穿的褙子一般比較長,北宋張擇端所畫《清明上河圖》中就有人穿著這種長式褙子。短式的褙子則為轎夫、儀衛(wèi)、貨郎等人穿著。為了勞作時行動方便自如,勞動者多愛穿開胯褙子。
盡管褙子在宋代廣泛流行,但是它并不是正式的服裝,多是人們家居休閑時所穿著。褙子不系襻紐,是腰身可長可短、可寬可瘦的直腰身款式,裁剪十分簡單,且沒有過多的配飾,充分顯示了宋代人的社會文化心理與審美情趣,同時又與其國勢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宋代國勢積貧積弱,故爾統(tǒng)治者一再強調(diào)衣著“務(wù)從簡樸”、“不得奢侈”,因此北宋的服飾一改隋唐的雍容華麗,漸趨樸實之風(fēng)。時至南宋,程朱理學(xué)強調(diào)“滅人欲”,華服美食成為罪惡的象征,服裝務(wù)要簡樸、簡單、節(jié)約。褙子沒有曲線,沒有袒領(lǐng),沒有寬肥大袖,樣式簡約、風(fēng)格素雅,是以簡勝繁的服飾樣式,體現(xiàn)了宋代簡約至極的物象之美。
元代沿襲宋代習(xí)俗,仍穿著褙子。如元人戴善夫《風(fēng)光好》第四折就有“妾除了煙花名字,再不曾披著帶著,官員祗候,褙子冠兒”的描述。明時男子也著褙子,其形制有寬袖褙子、窄袖褙子。寬袖褙子只在衣襟上以花邊做作裝飾,并且領(lǐng)子一直通到下擺。窄袖子在袖口及領(lǐng)子都裝飾花邊,領(lǐng)子花邊僅到胸部。較宋時的褙子袖、身有所加肥。元明以后褙子多為婦女之服,清人方以智在《通雅·衣服一》中說“褙即背也,元以來女服褙子”,而男子多不再服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