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劉邦是流氓的成見,才能讀懂其智慧
劉邦雖然開創(chuàng)漢朝的宏圖偉業(yè),但是由于歷史上口口相傳的一些“負面新聞”,使得劉邦在歷史上的形象和口碑始終不夠正面和高大。危難時刻拋妻棄子,盟約之后背信棄義,戰(zhàn)敗之間撒潑耍賴,建國之后屠戮功臣,這些“小人物”的行為方式使得劉邦在政治道德上備受爭議。而在同時代那個光芒四射的千古英雄項羽的映照之下,劉邦的“流氓式”成功更讓很多人不認可、不尊重、不贊成。
但是,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人們不喜歡劉邦這個“流氓式”的英雄,是因為人們基于一種道德、情感的一種主觀化、表層化的歷史觀念。偉大領袖毛澤東對劉邦的評價就極高,說他是封建皇帝里邊最厲害的一個。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對于歷史人物的研究,必須要放下對人物預先設定的標簽,真正回到歷史的本身,真正扎根于時代的邏輯,真正深入到人性的學問,才有可能獲取真正營養(yǎng)和價值。
對于劉邦,這樣一個經(jīng)歷大浪淘沙、百折不饒,最后建立了豐功偉業(yè)的歷史英雄,他的成功之道是極具研究價值的。本文將回到楚漢爭霸的興衰起伏中去探尋、總結劉邦的成功之道,并用以指導、實踐于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
陳勝吳廣起義就是打開了秦末亂世的黑匣子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秦帝國的上空陰云密布,失去了秦始皇這個雄才偉略的千古一帝對大秦帝國的控制和經(jīng)營,好大喜功而又粗鄙無能的胡亥坐下的皇位已經(jīng)開始東搖西晃。
秦二世以為他最大的威脅和敵人是他的王室大臣,所以他認為殺光他們就可以讓自己的統(tǒng)治高枕無憂了。公子扶蘇、名將蒙恬這些國之棟梁相繼殞命,大秦帝國開始自掘墳墓。而沒有敬畏之心的人經(jīng)常會變得更加荒唐和猖狂,日夜歌舞升平、大興土木的的胡亥,帶著大秦帝國在“暴政”的路上走得更激烈、更徹底。踐行法家思想的秦國,原本只是歷史對于治國思路的一次探討,國家機器的運行是需要經(jīng)過不斷調試,是需要溫和啟動的,但是胡亥用了一種荒謬的邏輯把大秦帝國的“法治”模式迅速地帶入了高速運轉的狀態(tài)。大秦帝國背后的安全隱患的必然存在和偶然爆發(fā)都已經(jīng)注定。
是年七月,一場酣暢淋漓的大雨終于誘使了一場“順理成章”的動亂。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把大秦帝國千秋偉業(yè)的政治幻想震得瑟瑟發(fā)抖,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率先對大秦帝國的統(tǒng)治發(fā)起了沖擊。陳勝、吳廣的起義本身的力量無異于蚍蜉撼樹,從邏輯上來說是動搖不了秦朝強大的統(tǒng)治的。但是,它真正的作用在于釋放了一個信號、樹立了一個樣本。那些不甘亡國的六國貴族、那些矢志重新構建國家模式的英雄們紛紛應勢而出,于是,一場小的動亂終于引發(fā)了大秦帝國大的災難。
陳勝吳廣是吹哨人,也是墊腳石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一聲怒吼,回蕩在山谷,丘陵,在每一個反秦人們的心里和夢里,懷著各種不同想法的人紛紛把它奉為圭皋,火借風勢,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縱的一點星星之火,迅速成立燎原之勢。陳勝、吳廣建立了“張楚”政權,就在“張楚”政權與大秦政權混戰(zhàn)之際,六國紛紛乘亂響應,武臣在陳余張耳擁護下,叛離大楚自立為趙王;而田儋在齊國,韓廣在燕國,魏咎在魏國,也相繼稱王……
對于陳勝吳廣來說,我一直認為他們只是有足夠的反抗勇氣,卻沒有承擔起義的能力。張楚政權其興也勃、其亡也忽,很快就淹沒在歷史的泡沫之中。事實上,歷史的大多數(shù)都是陳勝吳廣這樣的人,他們就是歷史劇里的配角,他們襯托了歷史的波瀾壯闊和百轉千回,卻終究成不了歷史舞臺最耀眼的明星。吳廣陳勝先后被楚將田臧、和車夫所殺,同樣被自己人殺掉的還有趙王武臣……急劇斗爭的時代,時代也用急劇的方式,大浪淘沙,只有真正經(jīng)得起時代洗禮的人才能成為最后的英雄。
順勢而為,說來容易做起來難
劉邦也只在秦末的亂局中趁勢而起的。反抗,一直都是歷史的一個主題,只是有些人的反抗是被逼無奈的,有些人的反抗是主動選擇的;有些人的反抗是盲目混亂的,有些人的反抗是有清醒思路的;有些人的反抗是基于小得小失,有些人的反抗是為了實現(xiàn)理想情懷;有些人的反抗是自私自利的,有些人的反抗是大義凜然的……大家印象中的劉邦,一個鄉(xiāng)間的小市民,趁亂而起,最終成為了一個名垂千古的開國君王,一切是那么偶然又不可思議。但是透過這些歷史表象,我們應該更深刻一點去思考其背后的深層邏輯。
劉邦起義的直接原因是因為他私自釋放那些勞役,無法完成秦朝的政治任務,所以“被逼”走上了謀反之路??晌覀冃枰⒁庖恍┘毠?jié),劉邦是一個混社會的人,作為一個社會底層的人,能夠混得風生水起本身也說明他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他在秦始皇巡游時發(fā)出“大丈夫當如是”的感慨,也說明他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他能“一擲千金”去參加呂太公的壽宴,說明他是一個有手段且十分灑脫的人;他能在沛縣籠絡縣丞蕭何、壯士樊噲,說明他是一個熟知人性的人;他能夠釋放勞役并果斷起義,說明他是一個對時勢和人性有清晰判斷的人;
劉邦的“借勢”爐火純青
劉邦的起義比陳勝吳廣起義,相對來說更為理性,也更有策略和認知,這是一個英雄在亂局之中破局的必要素質。也是劉邦難能可貴的地方,劉邦起義之后,迅速歸附了更有實力、更有聲望的項梁,用現(xiàn)在的思路來說,就是“要創(chuàng)業(yè)先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是劉邦“就業(yè)”的一種方式而已;從歷史規(guī)律來說,劉邦這樣的選擇符合“緩稱王”的歷史要求。
但不管怎么說,是秦末的亂世給了劉邦崛起的機會,也是劉邦對于人性和時勢的精準判斷與把握,使得劉邦這樣一個小人物,在成功之路上一發(fā)不可收拾。
劉邦不善于造勢,但善于借勢
我們在解讀歷史的時候,時常會用“大勢所趨”這個詞來解釋一些歷史現(xiàn)象,但是所謂的大勢實際上對于大多數(shù)處于相同位置的人來說,機會是平等的。所以,我們應該在統(tǒng)一趨勢的背景下來一分為二地來看待歷史人物和結果。
很多人把劉邦最后的成功歸結為“集權制對分封制的終結”,從而忽視劉邦在楚漢爭霸過程中的邏輯、能力和功績,這是不客觀也是不科學的。
在諸多反秦勢力中,身在吳中的項梁、項羽家族,率先脫穎而出。項梁是楚國大將項燕之子,通武略,得民心。殺掉會稽郡守后,自任郡守,以項羽為副將,鎮(zhèn)撫郡屬各縣。劉邦也正是這個時候開始登上歷史大舞臺的。只比秦始皇晚生三年的劉邦,早已在世俗的摸爬滾打中修煉成精,但他不是貴族,沒有“心憂天下”的家國情懷,他也做不了俠客,沒有“仗劍走天涯”的浪漫氣質。已經(jīng)四十七歲的他,苦心經(jīng)營了大半輩子,也只是一個小小的沛縣的一個亭長,如果沒有動亂,他可能心懷俠客情懷和富貴美夢,就此終老。
劉邦就是一個能忽悠的人
但恰逢亂世,向來不甘束手束腳的劉邦終于看到了機會。所謂性格決定命運,一身的市井之氣和俠義情懷,使得那些被他“義釋”的勞役之中,有數(shù)十人不愿離去,愿意生死相隨。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原始資本”和人性的“投資回報”,讓劉邦覺得事情還沒有到最糟糕的時候,下定決心走上了反秦的道路。
劉邦不是一開始便打定主意要反秦的那一批人,他走上反秦之路,是基于他對人生的一種理解和對時勢的一種判斷。這才是真正的草根邏輯。劉邦回到沛縣起事,并開始攻略周邊郡縣,正是人脈和勇氣,也是人性和時勢給了他最寶貴的生存機會。渾水摸魚之際,他居然真的摸到了一點不大不小的魚,有了這些魚,劉邦才真的讓自己、也讓他人看到了希望。
可以說,劉邦的崛起是他善于借勢。但如果劉邦僅此而已,他也必定會得到陳勝吳廣一樣的結局。古往今來,多少借勢的人被借勢帶來的短暫成果迷失了理智?把風口之下的成績當作是自己能力的結果是古今失敗者的一種通病。劉邦也躊躇滿志過,但是他知道憑自己當時的實力和能力,不可能成為那個“出盡風頭”的人。他手下有一員猛將雍齒,起事之后,在豐邑便依附魏王,公開背叛了劉邦。這也是農(nóng)民起義的邏輯,完成新的對權力的依附,小富即安。劉邦的惱怒可想而知,但是他又無可奈何,對豐邑也是久攻不下。失敗者遇到困難往往會破罐子破摔,只有真正的成功者才會從失敗中去自我反省,去調整方向。就在此時,劉邦遇見了張良——一個抱著試探態(tài)度的來見劉邦的張良,兩人相見甚歡,劉邦憑借對張良《太公兵法》的正確理解和認同,獲得了張良的認可與支持。由此可見,劉邦在團隊組建方面的思路是十分清晰的。
劉邦選擇向項梁借勢是最正確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為攻破豐邑,劉邦向項梁借兵。這也是借勢但不逆勢的具體表現(xiàn)。劉邦不覺得自己真的可以縱橫天下,反秦雖然如火如荼,但是反秦的大勢還是在項梁那里。依靠項梁的勢力才能使自己真正地強大。項梁是楚國將門后裔,威望極高。一世猛將英布原本在驪山做苦工,逃離后率領數(shù)千部眾隊歸附了項梁。楚人范增,年已七十,也效力于項梁。他建議項梁高舉楚王義旗,聚攏人心。項梁便從民間尋找到楚懷王的孫子羋心,也立為楚懷王。項梁才是反秦大業(yè)的核心靈魂,所以劉邦選擇對項梁的依附和借力是順應時代要求,也是符合自身利益的。
正確的選擇所帶來的紅利往往都是可觀的。項梁在定陶被章邯誅殺之后,劉邦又迎來他新的收獲。政治利益之下,人性的脆弱肉眼可見。原本在野外放羊為生的楚懷王那顆權謀之心,在項梁去世之后無法克制了。為了分化項氏集團的勢力,他合并了呂臣、項羽二人的軍隊,交給自己的親信宋義統(tǒng)帥,封劉邦為武安侯,統(tǒng)領碭郡兵馬,并發(fā)出“先定關中者王之”的政治口號,企圖開創(chuàng)真正屬于他自己的政治、軍事新局面。
楚懷王又給劉邦助攻了一下
蓋世英雄被剝奪了軍權,被安排在宋義的率領下北上救趙,去啃“巨鹿之戰(zhàn)”那塊硬骨頭。而劉邦作為當時“人畜無害”的軍事代表被安排西出、北上,一路收割項梁的殘余勢力。所以劉邦從出發(fā)時的不足萬人,到入關中時已經(jīng)發(fā)展到兩萬精兵了。這種自由輕松的發(fā)展機會簡直是美妙得不要不要的。
等項羽費盡心思從宋義手里重新奪回兵權,并破釜沉舟地奇跡般地打贏巨鹿之戰(zhàn)時,劉邦已經(jīng)吃得個半飽。雖然他依然還是無法成為一戰(zhàn)成名的項羽那樣孔武有力的壯漢,但是這個時候的劉邦已經(jīng)真正具備獨立行走的能力了。這一切都是在于劉邦對于時勢的精準把握和依靠,善于借勢,但從不勉強自己逆勢而行,雖然看起來沒有項羽那種逆天而行的悲壯和慘烈,但是卻是市井邏輯下最簡潔便利的成功之道。
英雄是歷史大浪淘沙的結果
歷史是殘酷的,在浩大的變革機遇來到之際,容不得人們準備。符合標準的豪杰,繼續(xù)留在舞臺,不合標準的,只留下一灘血跡,留給后人遐想。
在亂世,勇略和人心是領袖崛起必備的條件。勇略是人心的基本,人心是勇略的發(fā)展。巨鹿一戰(zhàn),成就了項羽的蓋世威名,也讓劉邦看到了背后的危機,項羽非池中之物,徹底依附項羽只能徹底淪為配角。在項羽取勝的之初,劉邦便當機立斷地扭頭南下,一路西行,因緣際會之下他真的成了那個“先定關中”的人,他也成為名義上所應該的“關中王”。這是劉邦前期最輝煌的成就,但也注定會是劉邦前期最慘痛的失敗。
關中,這一塊天下膏腴之地,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不可能會是劉邦的囊中之物的。項羽不會答應、天下諸侯也不會答應,甚至那個發(fā)出“懷王之約”的楚懷王也不會真正地答應。匹夫無罪,懷璧有罪。占據(jù)關中,把劉邦推到了政治矛盾和斗爭的風口浪尖上。
不管劉邦在關中如何安撫人心,如何暢想未來,但等待劉邦的只能是失敗。所以,對于劉邦來說,接下來的《鴻門宴》是最好的結局,否則,就是死路。也正是從這一段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出劉邦的成功不是沒有道理的。
鴻門宴對劉邦的打擊是蠻大的
按照常人的邏輯來說,一個“窮”了一輩子的人,突然得到了一座豐富的寶藏,其內(nèi)心的欣喜和迷戀是可想而知的。事實上,劉邦在占領關中之后,也不是沒有想過要占為己有,甚至不是沒有動過與項羽以及天下諸侯分庭抗禮的念頭。那種垂涎三尺卻又無法染指的不甘和得而復失的失敗,對于人性的考驗是殘酷的。好在劉邦并沒有因為欲望失去理智,不管有多么的不甘和不舍,他終究還是清醒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和實力的制約。他參加了《鴻門宴》,讓出了關中,接受了命運的安排和失敗。
項羽風光無限地分封天下時,劉邦只能落寞地忍辱偷生。關中這塊肥肉被項羽瓜分了,劉邦只喝到了漢中這一丁點兒的“湯”,而且還是夾雜著骨頭和刺的湯,漢中的周邊全是項羽布置好的棋子——章邯、司馬欣、董翳。
失去關中,差點讓劉邦失去雄心壯志
我們不要因為劉邦最后的成功而刻意夸大劉邦的豁達,這次失敗對劉邦的打擊是致命的。換做其他人,也許就真的無法從這樣的打擊中恢復心氣了。劉邦在去關中就藩的途中,手下便開始作鳥獸散,就連一直對劉邦青睞有加的張良都到韓國為相去了,而心灰意冷的劉邦幾乎對這一切視而不見。那個時候的劉邦只想做一個衣食無憂的富家翁,而不是爭霸天下的拼命郎。
如果劉邦真的就此泯然于眾的話,他也就必將會就此沉淪,一個英雄的心志有時候比其本身的能力更重要。好在痛定思痛的劉邦在忠心耿耿的蕭何等人的勸說、建議、安慰、鼓勵下逐漸恢復了“天塌不下來”那種“沒什么大不了”的心態(tài)。隨后便發(fā)生了“蕭何月下追韓信”,“封韓信為大將軍”,“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等楚漢爭霸中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故事了。世人也因此來贊譽劉邦的識人之明,而我更愿意理解這為劉邦的英雄之志,是劉邦的不甘人下的精神復蘇。
就“封韓信為大將軍”一事來說,世人就有很多解讀。但其實這就是一個歷史的偶然現(xiàn)象,當時的劉邦封的大將軍也基本上是個空架子,有點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覺,而韓信需要的是一個名分和舞臺。這種偶然的結合成就了劉邦必然的成功,是歷史邏輯無法解釋的。從歷史常識來說,如果當時劉邦意氣風發(fā)或者真正的心如死灰,甚至劉邦還有更好的選擇,他都不可能封韓信為大將軍的。
劉邦是真正的英雄,他的英雄般的成就是建立在“不甘沉淪”的英雄邏輯上的。
劉邦讀書不多,但能融匯變通
用當下的“套路論”來總結劉邦的成功之道是難得其要的,劉邦能成就一番霸業(yè),就是因為他不守規(guī)矩,沒有套路才是最好的套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世人眼中的“卑鄙”就是劉邦反敗為勝的成功之道。
在漢中的劉邦,一副安守本分的樣子,卻在蕭何、韓信的幫助下,導演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經(jīng)典好戲。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真正占據(jù)了關中,但是占據(jù)了關中依然不可能是項羽的對手,這個時候的劉邦又再一次有理有據(jù)地“套路”項羽。
他給了項羽一個說法,他之所以占據(jù)三秦之地,只是為了拿回本該屬于自己的東西,無意真正冒犯項羽,簡直就是對項羽睜眼說瞎話。項羽也不是一個真正的政治盲人,劉邦之心已經(jīng)昭然若揭,項羽不會毫無察覺。但是項羽當時正在對齊國、趙國等作戰(zhàn),此時和劉邦反目也實屬不智,也只能面無表情地吞下劉邦送來的苦果。
劉邦也知道項羽的隱忍只是自己選準了時機,項羽不會真正地容忍自己。所以劉邦抓緊時間消化占據(jù)關中的勝利果實,又迅速地再一次“套路”項羽。他以“為楚懷王報仇”的名義,東出關中,正式在拉開了楚漢爭霸的帷幕,也巧妙地把戰(zhàn)火不斷地往項羽身上引。
打不贏項羽,但是也只有戰(zhàn)爭才能保障劉邦的安全
從楚漢相爭的前期過程來看,劉邦就是那個不斷給項羽點火,不斷對項羽進行后方騷擾的人。從道德角度,劉邦固然是算不上什么高尚之人,但是從戰(zhàn)術角度來看,這無疑是劉邦當時最好的出路和選擇。劉邦的最后成功也恰恰是因為這種反復掙脫道德束縛的“不講原則”。
希望這種“不講原則”不要被世人理解為“作奸犯科”或者“不擇手段”,我更希望大家把他理解為“靈活多變”和“對人性深刻的理解與把握”。如果劉邦和項羽一樣墨守陳規(guī),按照傳統(tǒng)的思路和框架來和項羽擺明車馬、公平對決,我想劉邦不會是項羽的對手。勝負的取決往往在于規(guī)則的制定和合理運用,項羽是一個傳統(tǒng)規(guī)則的堅守者,而劉邦則是游走在固定規(guī)則之間的一個“人性自由主義”,在這一點上,劉邦和項羽高下立判。
項羽的失敗讓人惋惜,也讓人敬佩
項羽的失敗是令人惋惜的,也是引人思考的,見過很多總結項羽失敗之因的文章,總覺得沒有說到點子上。說項羽敗在好大喜功、分封諸侯、高傲自大、剛愎自用其實都是基于“失敗之果”而刻意放大一些局部的“失敗之因”,項羽之敗,其實更主要是敗給了人性,人性中的貪婪、趨利、自私、狡詐成了束縛和捆綁項羽的框架,而世事洞明的“老油條”劉邦對這些約束和問題就沒那么在乎或者更知道如何應對了。劉邦是真正的基于人性懂得“取舍之道”的人。
楚漢相爭表面上看,應該是劉邦率先挑起的,但實際上是人性挑起的。世人由來“不患貧而患不均”,項羽分封天下或者不分封諸侯,在項羽成為反秦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之后,項羽就注定成為新的眾矢之的,只是這次反的不是“暴秦”,而是“暴楚”。
項羽的政治漏洞幾乎都被劉邦抓住了
項羽分封天下如何能做到絕對的公平,這本是一碗端不平的水。對于別有用心的人來說,造反從來不缺理由。在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之前,他是天下反秦的核心,也是天下諸侯追逐政治利益的希望,所以不管是否真正支持他的人都不會反他。但只要項羽成為那個分蛋糕的人,就注定會有人要反項羽。項羽封劉邦為漢王,統(tǒng)轄巴、蜀兩地和漢中郡。把關中分割為雍、塞、翟三部分,分給秦將章邯、司馬欣、董翳,阻擋劉邦。并根據(jù)個人喜好和戰(zhàn)功大小,封英布、張耳等十八路諸侯。這些安排原本是沒有絕對對錯的,也是符合政治邏輯的。
但是,多次背棄項梁、又不肯領兵跟隨楚軍攻秦的田榮因為沒有受到封賜所以不滿,而齊將田都因隨楚軍救趙,即跟著進關,反而立為齊王,原齊王被貶為膠東王。彭越滅秦有功,同樣未得分封,心中也有怨恨。成安君陳馀拋棄將軍的印信離去,不追隨入關,項羽僅封他三縣,心中亦不平。后來,田橫自立為齊王,占領了齊地,同時幫助陳馀在趙地反叛,賜彭越將軍印信,讓他進軍濟陰攻打楚軍。天下迅速進入“反楚”的亂局。
劉邦打不贏項羽,但項羽算不贏劉邦
這種“得失之心”的矛盾其實是無法平衡的,所以把原因完全歸結于項羽的個人因素,是不符合客觀歷史的。項羽相信實力,但他更需要時間,只有足夠的時間能讓他逐個擊破,歷史將會是另一種呈現(xiàn)結果。但是,劉邦對于人性和時機的把握是老道和精準的,他明白自己求“得”的機會只能存在于項羽分身乏術的空隙中,而且項羽這塊大餅是他一口所吞不下的。
劉邦反項羽的邏輯就是“趁你病,要你命”,同時劉邦知道自己要不了項羽的命,所以劉邦想盡一切辦法號召大家一起來要項羽的命。要人出力,就必須要有利益驅動,所以在楚漢相爭的過程中,我們時??梢钥吹揭粋€現(xiàn)象,劉邦為了尋求幫助,往往一張“口頭支票”就出去了。實際上這是劉邦利用了人性中的貪欲而已。
一個政治家,哪有那么大方?
劉邦追求的自然是至高無上的利益,他自然不是一個真正的毫無得失之心的人,只不過他在“得”與“失”之間進退和把握得十分到位,所以能夠事半功倍,借力打力。就以“為韓信打下大半個江山”的韓信來說,其實一直都是劉邦的棋子。劉邦不停地給他開支票,最后也都收回去了。歷史上,劉邦每次感覺自己的處境比較好一點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收韓信的兵權。彭城之戰(zhàn),偷韓信的虎符,奪了韓信的兵力。彭城之戰(zhàn)失敗后,又用了一個“真齊王”把韓信團結過來,用“割地封王”把彭越也爭取過來。
劉邦的成功跟他“敢賞”的作風是分不開的。但是這只是劉邦的一種策略,而不是項羽的一種失誤。這其中,我們要發(fā)現(xiàn)一點區(qū)別,劉邦的封賞很多是空頭支票,而且很多時候是迫于無奈,并不是說劉邦這個人有多大方,事實上,勢力壯大后的劉邦“秋后算賬”的本性并不比項羽好多少。而項羽的封賞是實實在在的,割出去是實實在在的肉。所以他在封賞的時候更加謹慎和“小氣”,項羽如果真的是一個“舍不得孩子”的人,不會有那么多人舍生忘死地追隨他。所以劉邦和項羽的行為方式的差別并不是兩人的品德、智慧決定的,而是實際處境決定的。
從上帝視角來看,劉邦更加明白把拳頭收回來是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的道理,他也更清楚有舍才有得的道理,其實,在封建體制下,所有的“舍”都是為了“得”,劉邦的成功在于他用虛的“舍”博取了實的“得”。
劉邦花白的胡子里都是故事和智慧
行文至此,算是把秦末到漢初這段歷史的兩個主線人物——劉邦和項羽中的劉邦分析得差不多了,這也是我心中愿意和大家分享的劉邦,我也相信通過這樣的分析,大家不會認為劉邦是一個真正的無賴、流氓了,“流氓習氣”只是歷史投射在劉邦身上的影子,這個影子不能掩蓋劉邦身上的智慧和光芒。
劉邦無疑是中國歷史上難得一見的雄主。雄主的特質無外乎三點:心性、將道、韜略。對己,深沉厚重的心性;對人,萬人之上的領袖魅力;對物,攻無不克的韜略。這才是劉邦的成功之道,帝王之術。
心性:劉邦的性情是什么?忠厚?狡詐?大度?俠義?其實都不是,深沉厚重,甚至沒有性格,才是最好的性格。做得了無賴,堅持得住理想;彎得下腰,挺得住壓力;狠得下心,裝得出仁慈;下得了手,容得下委屈;這些都是劉邦身上超越同時代大多數(shù)人的特質。
將道: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劉邦自己也說過“運籌帷幄之中他不如張良,決勝千里之外他不如韓信”,但是不善將兵的他,卻十分善于將將。大道至簡,沒有一個人能夠包攬一切,只有真正地會“借雞生蛋”、“借力打力”的人才是真正的領袖。
韜略:劉邦的個人韜略算不上十分突出,也就是說劉邦的智商算不上是頂尖的,但是他的情商簡直是無敵的。真正的韜略其實是把握人性,因為歷史終究是由人性構成的。任何事情的背后邏輯都是人性。任何韜略發(fā)揮作用的著力點也是人性。劉邦對人性是洞若觀火的,所以會給人老奸巨猾的印象,但這不妨礙他無往不利。
劉邦和項羽共同譜寫了那個壯懷激烈的時代
劉邦的年代,距現(xiàn)在已有兩千年之久,或許再過千百年,依然會有人就劉邦那些不符合常規(guī)道德邏輯的鬼魅之態(tài)非議頗多,這是道德范疇的話題,而政治很多時候與道德的關聯(lián)性并不大。純粹站在政治的角度上來看,劉邦無愧于一個優(yōu)秀的政治家,他的一生比那些所謂的“成功學”,對我們的生活更有思考和指導價值。
回到文章的標題,我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面對理想的時候,多一點堅持和思考,劉邦的成功就是在于合理地堅持、清醒的積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