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聽說過“怪病多痰”,痰指的就是痰濕,很多奇奇怪怪的病很多都是因為痰濕引起的。痰在頭部,會頭暈目眩,如西醫(yī)所說的美尼爾氏綜合癥
痰在咽部,會形成梅核氣,咳不出,咽不下的很難受,也就是咱們平常講的咽炎痰濁阻滯在肝,會出現脂肪肝;阻滯在胃,會感覺胃脹;阻滯經絡,出現中風偏癱。治療痰濕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個方子就是溫膽湯了,他的基礎方是二陳湯。這兩個方子里都有一味不可或缺的中藥--半夏,主要起到燥濕化痰的作用。
半夏始載于漢代《禮記·月令》,其文記載:“五月半夏生。蓋當夏之半也,故名?!?/span>意思為半夏性喜陰,而夏至當天是極陽,夏至過后陰氣才開始生長,天地之間不再純陽,所以要到了仲夏,半夏這種喜陰的植物才生長,半夏也因此得名。民國時期的名醫(yī)張錫純,曾治療鄰村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早上起床的時候半身忽然不能動了,于是找到了張錫純,但是又因家里窮,沒錢買藥,所以,張錫純免費送給他自己制作的半夏,“研末每服一錢半(約4.7克),用生姜煎湯送下,每日兩次,約服二十余日,其病自愈”。張錫純認為自制半夏辛味猶存,不但能利痰,還具有開風寒濕痹之效力。痰濕分為濕痰、寒痰、熱痰三種。半夏的藥性是偏溫燥的,所以主要化濕痰、寒痰為主。化濕痰的時候還有化痰止咳的功效,被歷代醫(yī)家稱為治療濕痰咳嗽的要藥。比較有名的就是二陳湯了。
古人認為陳皮、半夏這樣的藥,新鮮的時候刺激性比較大,放置一段時間后效果會更好,更加安全。所以,稱陳皮、半夏為二陳。濕痰的人一般會有氣滯,陳皮不但可以燥濕化痰,還可以行氣,半夏燥濕化痰的力量很強,里面還有茯苓可以健脾祛濕,形成一個以陳皮、半夏為主的祛濕痰的基礎方。
寒痰呢,一般濕痰本身就是偏寒的,濕為陰邪,所以濕痰也屬于寒證。寒痰和濕痰相比的話,寒性更重一些。溫燥的半夏用于寒痰非常合適。
熱痰呢,分為偏寒和偏燥的兩種。如果說偏濕、偏寒的,咳嗽的時候痰量比較多,也容易咳出來,這時候用半夏來燥濕化痰也沒什么問題。如果是燥痰,痰量很少,很黏稠,不容易咳出來,并且口干舌燥,說明他的津液不足了,這種情況就不能再用溫燥的半夏來化痰了。
所謂的痞滿痞悶,都是因為痰濕阻滯了經絡,氣機不夠通暢,痰濕又和氣混雜在了一起,形成了痰氣互結,有時候也會痰熱互結,就會感覺胸口總有東西堵在那里似的,胸悶。這時候半夏經常和枳實搭配組合 ,枳實可以行氣消痞。
散結呢,散的是痰結。痰結會出現囊腫、肌瘤、結節(jié)包塊,就是里面有一塊痰,用半夏來消除這些痰核或者痰塊。經常會配伍其他一些消痰散結的藥物,如昆布、海藻、浙貝母等。
降逆是降胃氣的上逆。中醫(yī)認為脾氣是上升的,胃氣是下降的,如果胃氣該降不降,就會出現打嗝、泛酸、嘔吐等癥狀。我們可以用半夏把胃氣降下來,最適合的是痰飲所致的胃氣上逆。
痰和飲是差不多的意思,古人把清稀一點的叫做飲,濃一點的稱作痰,一般會搭配生姜一起使用。半夏有毒,而生姜可以解半夏的毒,就是平時所講的“半夏畏生姜”。
生姜又被孫思邈稱作“止嘔圣藥”,兩者都有降逆的功效,所以生姜搭配半夏,治療所有的寒飲或者濕痰都不在話下,最有名的代表方劑就是小半夏湯。老中醫(yī)王幸福先生提到過半夏的用量,他認為10—30克有降逆止嘔的作用;30--60克有鎮(zhèn)痛的作用;60克以上有鎮(zhèn)靜安神的作用,可以治療失眠。(半夏有毒,請勿擅自使用)生半夏長于消腫散結、止痛,可以外用。代表方劑為杜麝散
姜半夏長于溫中化痰、降逆止嘔。代表方劑為半夏瀉心湯
法半夏長于調和脾胃、祛除寒痰。代表方劑為香砂養(yǎng)胃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