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一次家庭旅行回來,先生就愛上了陪女兒玩。這種變化可謂神奇,要知道,以前的他可是個白天忙工作、晚上玩電腦的標準“隱形爸爸”。每個媽媽都希望讓爸爸參與到育兒中來,因為我們清楚:父愛,對孩子的成長有多么重要。那么,到底應該如何激活他們的陪伴心呢?
女兒和爸爸在一起時,總有花樣迭出的新玩法。爸爸會帶她爬樹、帶她踢足球、和她一起不顧把衣服鞋子弄濕,也要在草地里歡暢地趟水……看到孩子跟爸爸玩得樂不可支,我發(fā)現(xiàn),那個平常嚴肅認真的大男人儼然變成了一個歡樂頑皮的“小男孩”。這讓我意識到,原來之前我對先生“不管孩子”的抱怨、“沒有爸爸樣”的指責都是在把這個男人的陪伴心越推越遠;那些曾經(jīng)被我令行禁止的“出格”玩法,正是父愛陪伴不可或缺的創(chuàng)造力,也是父親陪伴之所以不可替代的親密互動。所以,我必須做出改變:
曾經(jīng)這么說:“你也不說帶帶孩子!”
現(xiàn)在這么說:“孩子喜歡和你一起玩這個玩具?!?/span>
有多少媽媽和我一樣,曾經(jīng)用“你”信息責問過孩子爸爸?這樣的溝通方式,將陪伴孩子與責任枷鎖劃上了等號,很難激發(fā)一個人的主動性。陪伴孩子玩本是一件快樂的事,我們何不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的陪伴氛圍,邀請爸爸一起玩呢?
果果2歲半的時候,迷上玩磁力畫板,看著她畫出隨性而至的圖形,我認為喚起爸爸心中“小孩”的時機到了。于是我和果果首先開展了“你一筆,我一筆”的游戲,很快,爸爸的“好奇心”被激發(fā)起來,加入了我們的游戲陣營,兩個人發(fā)明出很多玩法,什么我畫棋盤你下棋,我畫大貓你畫小貓等等,玩得不亦樂乎。一個簡單的玩具,成為了兩個人的游樂場。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這都成了我家晚上的父女專屬時光。
曾經(jīng)這么說:“你怎么又讓孩子把衣服弄臟了?”
現(xiàn)在這么說:“孩子玩得這么開心,咱家只有你能做到。”
很多時候,并不是男人不愿意靠近孩子,而是我們習慣性的指責、大包大攬的細致和“你怎么這么笨”的眼神,把他們的熱情攔在門外,讓他們感到挫敗。心理學被稱之為“習得性無助”,是指如果多次試探一種行為而得不到預期結果,就會放棄接下來的機會,認為自己無能為力。
在帶孩子出去旅行時,先生最大的變化就是“玩開了”。他給果果自編的小故事,讓果果喜歡到可以背誦下來;他可以為果果做出石榴汁、小風車、吹泡泡玩具,成為孩子眼中的“魔術師”;他還能牽著果果的手,帶她在山間路邊認識不同的植物和動物;更能用大男孩式的方法逗得孩子樂翻天!
在這個過程中,我沒有用“這樣不衛(wèi)生”、“這樣危險”去限定他們,而是把孩子完全交給他們的父親。有這么一位體格上可以保護孩子,內心上做孩子玩伴的角色,我們還需要擔心什么呢?
曾經(jīng)這么說:“出差這么久,孩子都快忘了你長什么樣了。”
現(xiàn)在這么說:“每天晚上孩子都期待和你通話呢?!?/span>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正在逐步構建自我,他們需要得到來自父親的關心認可和情感支撐。即使是無法陪在孩子身邊,父愛依舊可以借助聲音、視頻傳遞給孩子。這時,需要我們幫助孩子和爸爸建立跨越空間的情感連接。
在賈尼·羅大里筆下,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做郵差的父親,每天在外奔波,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特別少。于是他就為女兒寫了很多故事,每天晚上在電話中給女兒講一個故事。女兒雖然無法常常見到父親,卻可以每天聽到爸爸寫給自己的故事,她可以感受到父親寫故事時傾注的愛與耐心,也能通過父親的聲音不斷地確認:我是被愛的。
讓爸爸多陪伴孩子,并不是要喊他們來分擔義務、承擔責任,畢竟,我們所希望看到的是孩子和父親在一起時揚起的笑臉。對于走入成人世界的我們來說,陪伴孩子,其實就是內心“小孩”的第二次成長,也許,只有孩子具有這種魔力,讓男人可以卸下盔甲,回到童年。
文章里提到賈尼·羅大里筆下的故事叫做《電話里的童話》。凱叔最近被這套溫情滿滿的故事書深深吸引,讓他突然覺得世界上最炫酷的粑粑好像不是他了,而是這套小故事的主人——通過電話給女兒講故事的父親。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