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俠好像總是孤獨的,留下一個沉默厚重的背影,然后就從我們的世界里消失了,或者說去了他們自己的世界。
然而金庸和古龍的孤獨,卻是不同的。
金庸的孤獨,是他擁有的其中之一;
古龍的孤獨,卻是他的全部。
對于金庸小說來說,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孤獨只是里面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或者可以說,在金庸的小說中,元素和風格的多元化,才是他的優(yōu)勢。孤獨,大概是其中一項加分項。
然而就像我們日常的人一樣,每天工作學習打游戲,有那個功夫去孤獨的人,還是絕少一部分。
可能也只有高處不勝寒的少數大俠,才會體會一下孤獨的滋味。
但對于古龍來說就不一樣了,孤獨是他作品里所有江湖人的通病,也是他唯一的靈魂。
所以我們不用拿金庸和古龍的孤獨去比較,我們就來聊聊。
比如我們拿同一段關于孤獨的話題去聊聊,這是來自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的一段:
他不愿阿飛再想這件事,忽然抬頭笑道:“你看,這棵樹上的梅花已開了。”
阿飛道:“嗯?!?/strong>
李尋歡道:“你可知道已開了多少朵?”
阿飛道:“十七朵?!?/strong>
李尋歡的心沉落了下去,笑容也已凍結。
因為他數過梅花。
他了解一個人在數梅花時,那是多么寂寞。
我們在看到這段描寫的時候,一定能感受到李尋歡和阿飛對于孤獨體會的傳達,起碼在看的時候,你是心疼他們的,心疼這種寂寞。
但如果是金庸來寫,一定不會是這樣的,他會這樣寫——
李尋歡哈哈一笑,問道:“賢弟,你可見那樹上的梅花沒有?”阿飛笑道:“自然看到?!崩顚g道:“我且考你一考,你可知那花開了幾朵?”阿飛道:“那有什么難的,自然是十七朵了。”李尋歡心下暗嘆,再無言語。
金庸在對待大多數感情的時候,都會在心中感嘆一句,然后默不作聲了。
孤獨也好,感情也好,甚至暗戀,傾慕,都是如此……你當然可以說金庸是希望用作品中有力度的內用去打動人,并不側重描寫一個人細膩的情感變化,但是我也可以認為是,金庸本人,沒有這些復雜細膩的過分的情感。
所以表達出來,就截然不同。
一個人的作品一定是反應一個人內心深處性格的,古龍的性格和經歷決定了他的孤獨。
而金庸的正統(tǒng)教育以及左右逢源的身份,也決定了自己有容乃大的作品風格。
金庸的渾厚文風,和古龍強烈直接的浪子氣息,都決定了他們筆下孤獨的不同。
金庸的文字是大氣恢弘又綿長的,如果里面有什么孤獨的描寫,也一定是一個大場面,比如喬峰在黃沙里被夕陽打下的紅光包圍的那個背影,你能從非心理描寫中感受到那種孤獨。
古龍則更加直接,他直接會告訴你他的孤獨,用一段景物,動作,將個人的感情全部貫穿其中,明明白白的讓你看到有孤獨二字頂頭而坐。
我們去看看他們筆下孤獨的人物。
塞外牛羊空許約后的蕭峰是孤獨的,妻子死門下人走的黃藥師是孤獨的,獨居黑龍?zhí)兜溺檬枪陋毜?,十六年孤身一人闖蕩江湖的楊過是孤獨的……
但是這種孤獨,都是有原因造成的。
也就是說,金庸筆下的孤獨,不是人格缺陷,而是事出有因。
比如情傷,當然,最重要的也就是情傷了。
生離死別,總有那么一項你占了,然后就要孤獨的活下去。
但我在想,如果沒有情傷,你還會孤獨嗎?顯然不會了。
蕭峰會在塞外牛羊,黃藥師有妻兒有徒弟其樂融融,瑛姑和老頑童攜手一生,楊過則可以和姑姑一起隱居或一起走天涯……
都不會孤獨。
但他們又必須面對孤獨的命運。
因為他們復雜的身世,他們的家國仇恨,他們的武學追求……所以他們注定還是要有孤獨的結局。
這就是金庸筆下,不得已而向命運妥協(xié)的孤獨。
但是古龍筆下不是這樣的。
他的孤獨,是人格的孤獨,是性格缺陷的孤獨,是自找的浪蕩,是骨子里的不親近。
他們沒有太多的情傷,也沒有復雜的家仇國恨,更沒有什么武學上更高造詣的追求。
他們只是浪子。
浪子就要孤獨,要玩世不恭,要既心軟又心狠,要浪漫,要用最純粹的狀態(tài)活著。
所以古龍筆下的人物,出場就是滿級武功,并且風度翩翩,無牽無掛,浪跡天涯,有一群朋友,一壇子好酒,就夠了。
其中最極致的一個人,大概就是謝曉峰。
畢竟謝曉峰的孤獨,已經是超過了人的存在,而是哲學存在的孤獨。
無藥可解,沒有終極,一定要至死方休。
除了朋友,無藥可解。
很多時候我想,為何我更愛古龍,大概就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大多跟我一樣,我們都有自虐的傾向,想要得到快感,就要眾叛親離,就要痛苦。
然而我們就算交了朋友,也解不了,所以我們才向往古龍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