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稱,敦煌藝術(shù)是“飄帶的藝術(shù)”,這句話極有概括性。
莫高窟清風(fēng)吹拂,一個個飛天衣裙飄帶隨風(fēng)舒展,上下翻飛。仔細看去,發(fā)現(xiàn)隨著時間的變化,一個個飛天的發(fā)髻越梳越高,那本來就是一個朝代拓疆?dāng)U域的夢想,當(dāng)然,也是敦煌畫派傳承者李建英繪畫的夢想——一個個飛天的發(fā)髻越梳越高。
飛天迎賓。(作者:李建英)
先看一幅《飛天迎賓》,一群風(fēng)姿綽約餐花食露的飛天從四面八方各個年代飛來,似乎全都是為了趕赴一個就要臨近的盛大節(jié)日。
從北涼、北魏飛天到隋代、唐代飛天,越飛越綽約多姿,花瓣祥云,彩帶飄飄,不要說飛天,我看李建英畫面中那左窟右洞鎧甲裹身的天王、力士也想飛。
莫高頌。(作者:李建英)
女人都飛了起來,女人飛的時候,沒有肉體。
飛起來的女子,云彩纏身,一根飄帶足以證明天空的空曠。
再看李建英的《敦煌飛天》,這幅畫中的兩個飛天,懷抱樂器,形態(tài)妖嬈,綢帶飄逸,集合了我印象中最美的飛天姿勢。
對生命的褒獎,是通過飛翔的舞蹈來完成的嗎?
反彈琵琶。(作者:李建英)
接著看李建英的《反彈琵琶》,想起李建英家鄉(xiāng)敦煌的城市雕像就是一個反彈琵琶飛天的形象。反彈琵琶飛天一只腳抬起,琵琶背朝前置于身后,手心向上,優(yōu)雅地反彈著。
此一時刻真應(yīng)該有一種聲音,屏息細聽,只是不知道我聽見的是風(fēng)的聲音,還是反彈琵琶飛天哼唱的聲音抑或琵琶琴弦發(fā)出的聲音?空氣中彌漫著一種似有似無正在飄散的余音。
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飛天頌。(作者:李建英)
反彈琵琶飛天見莫高窟112窟的《伎樂圖》,伴隨著仙樂翩翩起舞,舉足旋身,表現(xiàn)出了反彈琵琶絕技的剎那間動勢。反彈琵琶飛天是莫高窟壁畫中最為獨特的畫面,也代表了莫高窟壁畫最美的飛天形象。
看著李建英一幅幅畫面中的一個個飛天,似乎漫無目的且又像是為了完成某種宗教儀式一樣地飛著,感覺就好像莫高窟壁畫上的飛天剛剛成群結(jié)伴從我面前散步過去——這一次不是飛翔,是散步。飛天散步是什么樣子?莊周的蝴蝶之夢是什么樣子?扭著腰肢,款步緩緩地就消失在我的面前了。
只需要幾根線條,就讓一個個飛天輕盈地飛了起來。我想起瑞士畫家克利的話:用一根線條去散步——這話用到建英的畫上還真是恰如其分。
雙飛天。(作者:李建英)
李建英時時說起他一心要傳承并視為最高理想狀態(tài)的敦煌畫派,他堅持所用繪畫顏料都采集天然礦物研磨而成,他曾一次次到敦煌周邊的山里去尋找,直到在三危山兩百公里腹地找到古代畫工所開掘的顏料礦坑。仔細琢磨,李建英筆下的一根根線條,你說是南北朝至唐的四種佛教繪畫樣式的“張家樣”(張僧繇)、“曹家樣”(曹不興),還是“吳家樣”(吳道子)、“周家樣”(周昉)?或者我曰之的“史家樣”(史小玉)呢?那幅堪稱絕美的元代壁畫《千手千眼觀音圖》,其畫者曾在莫高窟內(nèi)西壁龕內(nèi)北前柱上留有墨筆題記:“至正十七年正月十四日甘州橋樓上史小玉燒香到此?!笔沸∮窈游鞲手萑?,家居橋樓上——想象史小玉斜倚在甘州橋樓上,他身后就是滿天的星斗,有一顆星,正是他在莫高窟作畫用的油燈……李建英筆下的線條能分辨出來是哪一家嗎?誰又能說這不是敦煌畫派的傳承和發(fā)揚呢?
李建英的線條和色彩似乎有一種剪不斷似還亂的溫柔,溫柔是一陣鳥叫,鳥也是一種樂器?
東方維納斯。(作者:李建英)
鳥又叫了。
用什么樂器彈奏出的鳥叫?敦煌畫派藝術(shù)研究院的屋檐上,一只鳥剛剛喝了口露水,又在叫了。
誰在一只鳥的羽毛上描畫出了天空和云朵?飛天飛來飛去,像是在尋找另一只鳥的羽毛。
李建英筆下的一個個飛天就好似人類美好愿望的尤物,亦像是敦煌的胡楊樹,風(fēng)一吹,滿樹樹葉嘩啦啦的美好愿望啊。
線條一根根描著,顏色一筆筆涂著,風(fēng)繼續(xù)吹著——把落日的黃金吹到莫高窟的門前,把大地夢中的骨骼,吹得比棉花還白還要溫暖。
思維菩薩。(作者:李建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