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真跡尚有重見天日的可能性,傳國玉璽重出江湖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至于大禹九鼎,恐怕永遠(yuǎn)只是個傳說了。
東晉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41位親朋好友,在紹興蘭亭“修褉”。所謂修褉,就是一種以潑水祈福消災(zāi)的祭祀活動,在電視劇《漢武大帝》上有場景再現(xiàn)。
當(dāng)然,一群貴族文友聚在一起,也少不得增加點節(jié)目,比如飲酒作樂。席間有人提議,何不借景賦詩,然后把大伙兒的作品匯集在一起,編成一部《蘭亭集》?
于是在美景美酒的催發(fā)下,一篇篇華麗的文章汩汩而出。當(dāng)晚,人醉了,心飄了,走路也打晃了,《蘭亭集》也截稿了。按照出版物的規(guī)制,還缺一篇《序》,于是眾人把這個光榮的使命交給了書法最出眾的王羲之。
王羲之也不客氣,他在半“斷片”的狀態(tài)下?lián)]毫潑墨,寫完扔下筆倒頭大睡。
第二天日上三竿,王羲之才感覺“又回到了人間”,腳步總算能踩實了。他來到書桌前,一眼看見昨晚自己的作品,頓時愣住了:“哇塞,這是我寫的嗎?咋這么飄逸遒勁呢!”
他迅即提筆,將這些文字反復(fù)重寫,可不管他怎么嘗試,這輩子王羲之都沒能寫出與《蘭亭序》相提并論的作品了。
所以,《蘭亭序》成了連王羲之也不能復(fù)制的孤品、絕品,也成了書法界的“佛骨舍利”。
當(dāng)然,這幅作品也成了王家人的傳世之寶,即便地位顯赫的皇家,想一睹它的真容都難于上青天,比如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青少年時期熱衷于打仗,不喜歡讀書,平定天下后常年跟文人墨客打交道,逐漸迷上了書法。在虞世南、褚遂良等書法大師的指點下,李世民的書法藝術(shù)飛速進步。
就像登山者一定要征服珠峰一樣,李世民也在想方設(shè)法試圖得到《蘭亭序》的真跡。
此時,《蘭亭序》已經(jīng)落在了王羲之第七代孫智永和尚的手上。這位智永為了能達(dá)到先祖的藝術(shù)水平,數(shù)十年不下樓,潛心臨摹《蘭亭序》。李世民得到消息,曾經(jīng)向他重金求購,但智永回絕說,那是江湖傳聞,真跡不在我這里。
后來李世民派了一名官員,用欺詐的方式盜取了真跡,智永因此氣得一病不起,一年后就死了。
李世民就是《蘭亭序》真跡在史書上最后一位有可靠記載的擁有者,此后這幅最具魅力的書法作品就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對《蘭亭序》真跡
一是它陪葬于李世民的昭陵中。不過,昭陵曾經(jīng)兩次遭遇大的盜掘,都沒有見到《蘭亭序》重見天日的記載。我們但愿它沒被盜墓者發(fā)現(xiàn),而不是被毀了。
二是它陪葬于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乾陵。李治和武則天也都是書法愛好者,有人猜測,之所以在昭陵沒發(fā)現(xiàn)《蘭亭序》,應(yīng)該是被李治悄悄截留,并被帶進了乾陵。
乾陵一千多年來從未被盜掘,它幾乎成了《蘭亭序》真跡的最后一絲希望。
相對于王羲之的真跡還存在希望,傳國玉璽幾乎不大可能再現(xiàn)了。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后,用和氏璧制成一枚國璽,它由李斯用鳥篆書寫“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由玉工孫壽雕刻而成,如果傳到今天,足足2200多年了。
遺憾的是,這枚被歷代帝王視為“天授神權(quán)”的國寶,歷經(jīng)多次遺失,又多次現(xiàn)身。到北宋時期,主流觀點都認(rèn)為,所謂再世的傳國玉璽都是假的。
傳國玉璽既然是用和氏璧制成,它就不可能像影視劇上呈現(xiàn)的那樣“厚實”,所謂璧,是指扁平的玉,它可以制成一枚薄薄的印章,而不是四四方方的一大塊,因此傳國玉璽應(yīng)該由和氏璧和其它材質(zhì)的玉組合而成。
另外,王莽篡漢時,王政君憤怒之下摔壞了傳國玉璽的一角,后來用金鑲玉修補而成。這個傳說史書沒有記載,是民間傳說,幾次失而復(fù)得,也沒有見到金鑲玉的描述。
傳國玉璽經(jīng)歷了以下數(shù)次遺失和重見天日:
1.東漢末年的“十常侍之亂”中,宦官段珪攜傳國玉璽逃出皇宮,傳國玉璽第一次失蹤。兩年后,孫堅攻入洛陽,在一個投井的宮女身上找到了傳國玉璽,后被袁術(shù)強奪。袁術(shù)死后,其部下將它獻(xiàn)給曹操,歸于漢獻(xiàn)帝。
2.唐朝建立后,傳國玉璽再次失蹤,傳說是隋煬帝的蕭皇后和孫子楊政道攜帶到突厥去了。貞觀四年,唐滅突厥,俘虜了蕭皇后和楊政道,玉璽重歸漢地。
3.唐朝滅亡后,傳國玉璽輾轉(zhuǎn)于后梁、后唐,后唐滅亡后玉璽也失蹤了。大約150年后的宋哲宗時期,有個叫段義的農(nóng)夫,在田間偶然發(fā)現(xiàn)了傳國玉璽。
不過,后人大都認(rèn)為,這很可能是章惇等人的偽作,也就是說,從公元936年之后,秦始皇傳國玉璽就再永遠(yuǎn)地失蹤了,此后所謂的玉璽都是假的。
4.“靖康之難”爆發(fā)后,宋徽宗與宋欽宗,以及傳國玉璽都被金國人擄走,玉璽不知所蹤。68年后(1294),在元大都的集市上,居然有人公開叫賣傳國玉璽,被宰相伯顏花重金購得。
5.元朝滅亡后,傳國玉璽再次失蹤。明孝宗時期雖有人進獻(xiàn)傳國玉璽,但被當(dāng)場揭穿是假的。崇禎七年(1634),皇太極滅蒙古林丹汗,林丹汗后人向皇太極獻(xiàn)出失蹤幾百年的傳國玉璽。
這枚玉璽曾經(jīng)保存于沈陽故宮博物院,后來不知所蹤。不過它與史書記載不同,上面刻有“皇帝之璽”的字樣,也不是鳥篆文,當(dāng)年乾隆帝就認(rèn)定,它不是秦始皇的傳國玉璽。
從這些細(xì)節(jié)可見,從東漢末年第一次失蹤之后,傳國玉璽就存在造假的可能性。后唐滅亡后,真品傳國玉璽事實上就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
由于失蹤時間太久,且沒有信息源可以追溯,“真身”長什么樣都沒有準(zhǔn)確的史料可查,它毀于戰(zhàn)火的可能性極大,不大可能重見天日了。
大禹九鼎更是神秘莫測,時至今日,沒人說得清它是一只“九州之鼎”,還是“九只鼎”。
相傳大禹受禪登基后,分天下為九州,即冀州、青州、徐州、荊州、梁州、兗州、揚州、雍州和豫州,并令各州獻(xiàn)銅鑄成代表各州的青銅大鼎,上面刻畫有各州的山川地貌。
從此,九鼎就成了王權(quán)的象征,被陳列于都城。根據(jù)史記記載,商湯滅夏、武王伐紂后,九鼎又分別被遷徙到商朝和周朝的都城。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兩件大事涉及到九鼎:
楚莊王問鼎:周定王八年,楚莊王伐陸渾戎,一直追到洛邑城外,王孫滿奉命出城勞軍。酒酣之際楚莊王出言輕佻,向王孫滿打聽九鼎的重量。王孫滿冷言相對:在德不在鼎,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的輕重不是你一個臣子該問的。
從此誕生了一個成語——問鼎天下,代表一個人胸懷天下的野心或抱負(fù)。
秦武王舉鼎:秦武王從韓國手上奪過宜陽的時候,“順路”到洛邑拜訪了一下周赧王。面對強秦,周赧王不敢得罪秦武王,任由他闖入太廟賞玩九鼎。
這位大力士國王,看到代表秦國的“雍州鼎”,立刻來了興致,偏要跟隨從比試一番,看誰能把大鼎舉起來。神奇不可測,果然秦武王被大鼎壓得經(jīng)脈盡絕,當(dāng)夜就暴死了。
可八十六年后秦統(tǒng)一六國后,九鼎居然神奇地消失了。
一種說法是,周顯王將它沉于徐州泗水河了,秦始皇巡幸天下,走到彭城時,特地令人下水打撈,結(jié)果一無所得:“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strong>
這個說法不大靠譜,周顯王在秦武王之前,假如九鼎被沉于泗水,就不會有武王舉鼎的事。
另一種說法,戰(zhàn)國末期周王室“債臺高筑”,生活無處著落,于是就把生財之道盯上了九鼎。九鼎本來就是由青銅鑄成,熔化了正好可以鑄成銅錢。據(jù)說九鼎足足有五十六萬斤,熔鑄成錢幣也是一大筆收入。
不過這種事傳出去不好聽,于是王室謊稱,大鼎自己飛到泗水沉了。
不管九鼎是一只鼎還是九只鼎,那么大的東西很難隱藏,連秦始皇追查那么久都不能得到,看起來它極有可能真的被熔化了。
假如《史記》記載可靠,九鼎由夏禹鑄造,距今4000多年了,它要是重見天日,估計全世界都會被轟動。不光爭議很久的夏朝得到驗證,甚至還可以把信史再向前推進若干年。
流世1800年(前2070-前221)的九鼎、1200年(前221-936)的傳國玉璽、300年(353-650)的《蘭亭序》真跡,你認(rèn)為哪一個有可能在重見天日呢?你又更希望哪一個能重見天日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