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的這個學渣,是個大爺。 姓蘇,南方人。
老婆去世早。
他有兩個好兒子。
據(jù)說,還有個才華橫溢的小女兒。
這人是誰,可能你已經(jīng)猜到了。
他就是——
什么?蘇大強?
你們真是……
《三字經(jīng)》里有這么四句:
蘇老泉,二十七。
始發(fā)憤,讀書籍。
彼既老,猶悔遲。
爾小生,宜早思。
意思是:
你看人家蘇老泉,都二十七歲了,還知道開始發(fā)奮讀書呢!
這事兒等老了再后悔,那就晚了啊。
所以,你們這些小屁孩兒,得早早地努力呀!
蘇老泉是誰?就是蘇軾、蘇轍的爹,蘇洵。
雖然是大文豪的爹,可這老蘇,多次高考,卻屢考屢敗。
連個專業(yè)資格、技工證啥的也沒有。
但憑自身的努力,他完成了人生的逆襲。
這個沒有任何學歷、官職的男人,不僅躋身“唐宋八大家”之列,還被寫進了《三字經(jīng)》。
更重要的是,他培養(yǎng)出了蘇軾、蘇轍兩位名垂千古的文學大咖。
高考失敗了,有啥了不起?
如果你正身處低谷,希望老蘇的故事,能給你勇氣和力量。
蘇家在四川眉山,稱得上是名門望族。
蘇洵的爸爸,老爺子蘇序也是讀書人。
兩個哥哥先后通過高考,走出了大山。
可蘇洵就不行了。
十八歲那年,他信心滿滿地去參加當年高考,落榜了。
蘇洵一賭氣:哥們兒不考了!
不僅不考了,考試的書,也再不念了!
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別人指指點點:蘇家這小子,破罐子破摔呀!
當?shù)奶K老爺子卻嘿嘿一笑:
算了,由他去吧!這兒子,我不擔心。
宋代的科舉考試,文章大都要求為有韻律的詩文。
得工整,得押韻。不好寫。
還有“記問之學”,就是看你死記硬背的本事。
這兩樣,蘇洵都不擅長。
所以,他考不上。
蘇洵的妻子,是當?shù)卮髴舫淌霞易宓拇蠹议|秀。
這個程氏,很有見識。
二十七歲的一天,在外玩夠了回家的蘇洵就問老婆:
你說,我現(xiàn)在再拾起書本來讀書,會不會有點晚?
而且家里這攤子事也夠忙活的。
程氏聽完,很認真地說:
讀書是你自己的事,不想讀就算了。
不過,你要是想讀,家里的事就全交給我吧。你呢,就安安生生地讀你的。
受到妻子鼓舞,蘇洵重新拿起書本,發(fā)奮讀書。
“二十七,始發(fā)憤”就是這么來的。
兩年后,蘇洵第二次參加進士考試,沒中。
又過了八年,早已成為老父親的蘇洵硬著頭皮又再考,又沒中。
十年了,還沒考上,就問你慘不慘?
太慘了!
可蘇洵一沒哭,二沒鬧,三沒找繩去上吊。
習慣了嘛!
那天,查完成績,我們的蘇先生,平靜地松了口氣:
是特么該做個了斷的時候了!
成績單一撕,蘇洵鄭重宣布:
不考了,老子再也不考了!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跟科舉考試相關的書堆在一起。
一把火燒了。
從此帶著孩子,開始了天馬行空的“自由閱讀”。
從今天起,再也不為考試而讀書!
老子想讀啥讀啥!
他開始讀什么呢?
孔孟,司馬遷,韓愈,等等。
一邊讀,一邊回顧歷史,觀察時事。
慢慢地,就有了許多自己的見解。
憋不住了,不吐不快。
我有很多想法!我要寫出心里話!
放下書本,蘇洵拿起筆墨,開始寫文章。
一篇篇驚世之作誕生了。
《權書》、《衡論》、《幾策》這些流傳千古的文章,都是這時寫出來的。
在閉門讀書、寫作的這段時間里,老蘇還在做一件事:
教育孩子。
他給兩個兒子取名。
一個叫“軾”,一個叫“轍”。
為啥起這名?
他是這么解釋的:
“軾”,就是車子前邊的一個裝飾品。
平時沒啥用,有時也能當把手。
蘇軾這孩子啊,聰穎過人,才華出眾。
但是就是這樣,也要像“軾”一樣,收斂自己,低調(diào)做人。
“轍”,就是車轍,更沒啥用了。
車翻了沒你的責任,車跑快了也不是你功勞。
蘇轍這孩子啊,性格比較沉穩(wěn)。
希望他將來的命運,就跟這“轍”一樣,既能避禍,也能讓功。
他曾告誡兒子:
咱們讀書人,來到世上,就是要用書中的道理,來治國安民的。
如果你讀了一肚子書,沒機會做官,那咋辦?
你可以退而修書,寫東西。
在父親的指導下,蘇軾兄弟遍讀經(jīng)史百家之書,終成大器。
蘇轍后來回憶說:
原來我跟我哥哥讀書的時候,我們只有一個老師,就是我父親。
跟著我的父親,我們讀書,醒著和睡著的時候都在讀書。
在熟讀經(jīng)典的基礎上,蘇洵指導帶著倆孩子寫了《春秋論》、《孟子解》、《論語略解》等大量文章。
在這樣的教育下,孩子不成材都很難。
蘇洵的教育智慧從哪里來?
親身體驗和感悟。
從隨波逐流,到獨立思考,蘇洵親身經(jīng)歷了一個知識分子的蛻變。
怎樣讀書,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思想者?
才能成為真正的對這個社會有用的人?
他太清楚了。
隨著自己文章的大量傳播,蘇洵的名聲越來越大。
很快,就有人注意到他了。
第一個,是益州地方官張方平。
張領導一到益州,就開始遍訪賢能之人。
聽說眉山有個蘇洵,很厲害。
便立刻找來他的文章看。
哎呀!了不得了,這人太了不起了!
趕緊找到這人的聯(lián)系方式,約他來家里做客。
很快,兩人成為朋友。
張方平對蘇洵說:
我們家客廳,為你設了專座,別人沒資格坐。
蘇洵很感動。
第二個貴人,是雅州地方官雷簡夫。
這個雷簡夫讀了蘇洵的文章,完全傻了:
這世上如今還有這么牛叉的人?!不科學呀!
當時,張方平正在推薦蘇洵擔任當?shù)亟逃L官。
雷簡夫不答應:大材小用!不行!
他親自寫信給當時的翰林學士歐陽修:
歐陽大人,我發(fā)現(xiàn)了個千古難遇的人才耶!
咋跟您形容呢?這么說吧——
咱倆作為朝廷命官,如果不知道這個人,那還罷了。
若是知道了他,不推薦他當官,為人民服務,那就是我倆的失職!艾瑪,犯罪呀這是!
吶,我發(fā)現(xiàn)了這個人才,現(xiàn)在把他推薦給您。
我自己是沒責任了!您自己看著辦吧!
被將了軍的歐陽修還沒來得及回信,那邊的張方平等不及了。
他直接找到蘇洵說:
你去趟京城吧,去找歐陽修,他一定會重用你!
正好這一年,朝廷開科考試。
蘇洵帶兩個兒子進京應考。順便來找歐陽修。
歐陽修對蘇洵的文章贊口不絕,不遺余力地給予了推薦。
文壇一哥的褒獎,讓蘇洵很快名揚京城。
兩個兒子也一起在考試中脫穎而出,名滿天下。
都是喜事。
可就在這時,噩耗傳來:
夫人程氏病故了。
爺仨趕緊買票,回家奔喪去了。
沒多久,蘇洵收到朝廷的通知,請他到京城參加考試。
朝廷了解了蘇洵的才華和能力,想聘用他。
只是他身無功名,學歷太低,沒法錄用。
那就先請他來考試,哪怕是走個過場呢。
接到通知,蘇洵一口回絕:
我病了,不考了,謝謝領導。
真病了嗎?沒有。
此時的他,早已經(jīng)明白:
考不考試,走不走仕途,決定不了一個人生命質(zhì)量的高低。
自己已經(jīng)找到了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方向。
還要啥自行車?
朝廷愛才,還是給了蘇洵一個官。
官不大,大約就是什么研究員助理之類。
蘇洵有點為難:
自己名滿天下,兒子也已是朝廷大員。
真是沒必要再當這九品芝麻官。
但是歐陽修、張方平、雷簡夫這些老朋友們一直在舉薦自己。
一片古道熱腸,不好拒絕。
于是,他接下了朝廷的任命書。
這一年,蘇洵五十一歲。
這時,兒子蘇軾、蘇轍都已經(jīng)是部級干部了。
一年之后,朝廷要編纂禮書,缺人手。
于是就抽調(diào)蘇洵來做編輯。
他的官位也跟著升了一級,到了八品。
蘇洵這輩子做的最大的官,就是八品。
但這官職的卑微,絲毫沒有影響他在當時、在后世的聲望。
一個屢考屢敗,沒啥學歷的人,能夠進入“唐宋八大家”,蘇洵靠的是什么?
靠兒子嗎?肯定不是。
清朝有一個學者叫邵仁泓,他對蘇洵有一段很準確的評價:
蘇軾、蘇轍有成就沒啥了不起。
他們從小就骨骼清奇,聰穎過人,又有老爸輔導,成功很正常。
最難得的,是他爸蘇洵。
人家一輩子就是個落榜生,而且連個老師都木有。
卻憑自學成才,位列“唐宋八大家”,太不容易了。
就是這個自學成才的家伙,他的文章,上可以與先秦兩漢的大家相媲美,下可以與唐宋第一流的散文家相抗衡。
你說,他牛不牛?
不僅如此,他還用自己的經(jīng)歷,自己的教育,開啟了蘇軾兄弟的輝煌時代。
他不是蘇大強。他是很強大。
一個人的生命是否有價值,價值有多大,不在于一場考試的輸贏。
學會獨立思考,找到自己的跑道,更重要。
還有,現(xiàn)在開始努力,真的不晚。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