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表現(xiàn)好的時候,我們該怎么表揚孩子,才能讓孩子不驕傲?當孩子如何犯錯誤的時候,我們怎么有效的批評而又不至于讓孩子厭煩?這都有什么方法和技巧?
上周日,騰躍校長社區(qū)創(chuàng)始人、家庭教育專家常筠老師,在家庭教育系列講座第四講《如何批評和表揚》中為你揭曉了答案。
視頻:常筠《如何批評和表揚》
(建議在WiFi環(huán)境下,點擊觀看)
文字稿:
各位校長,今天我們分享的主題是“如何表揚和批評”。
為什么孩子需要表揚呢?
我和大家分享心理學上兩個有名的實驗。
第一個叫巴奴姆效應。
心理學家巴奴姆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在報紙上刊登廣告,聲稱自己是占星術家,能夠遙測每個不相識者的性格。廣而告之后,信件紛至沓來。這位心理學家根據(jù)讀者來信寄出了數(shù)百份遙測評語。有二百多人回信感謝,稱贊他的遙測準確、十分靈驗。
誰都不知道巴奴姆寄出的竟是內(nèi)容完全相同的標準答案:“您這個人非常需要得到別人的好評,希望被人喜歡和贊賞,不過并非每個人都如此對您……?”
這樣的評語怎么會不“靈驗”,因為誰不想被人喜歡和贊賞?所以,這種幾乎適合任何人的評語每個人都會樂意接受。心理學家把人們樂于接受這種概括性的性格描述的現(xiàn)象稱為“巴奴姆效應”。
第二個案例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實驗。
1960年,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哈佛大學的羅森塔爾博士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和助手來到一所小學,聲稱要進行一個“未來發(fā)展趨勢測驗”,并煞有介事地以贊賞的口吻,將一份這個學?!白钣邪l(fā)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教師,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他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根本就是隨機挑選出來的。8個月后,奇跡出現(xiàn)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都有了較大的進步,而且各方面都很優(yōu)秀。
顯然,羅森塔爾的“權威性謊言”發(fā)生了作用,因為這個謊言對教師產(chǎn)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師對名單上學生能力的評價;而教師又將自已的這一心理活動通過情緒、語言和行為傳染給了學生,使他們強烈地感受到來自教師的熱愛和期望,變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強,從而使各方面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
所以說真誠的贊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讓孩子更加積極向上。
但是,我們中國很多家長的內(nèi)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誤區(qū),很多家長怕一表揚孩子,孩子就驕傲自滿,從此不再努力而荒廢學業(yè)。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我們絕大多數(shù)家長在孩子有良好表現(xiàn)的時候,沒有去表揚孩子。孩子得不到鼓勵,就失去了把對的事情繼續(xù)做下去的熱情和動力。
其實,驕傲自滿的心理狀態(tài),是緣于無知,而不是表揚。當孩子不知道還有更廣闊的天地,把自己的知識、能力和水平當成頂峰了,以為到達終點了。這深層的原因是孩子在內(nèi)心里選的參照系比較低,他專門跟比他差的人進行比較,因此得出了自己比所有人都強的錯誤結論。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讓孩子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樣孩子就不會自滿。
我們知道,美國學校一般不在班級里面公布成績,給同學們排名次??墒沁@不等于你好我好大家好,和稀泥了事。美國的“排名”其實更能刺激神經(jīng):比如一些關鍵年級(如四年級)的統(tǒng)考、SAT等重大考試,是將學生和全州同學比,和全國同學比??磧和闹巧袒蚴菍W習成績,按百分比分別處在什么統(tǒng)計范圍之內(nèi)。這種智商測試結果和成績表,會郵寄給學生的父母,幫助父母親準確地認識兒童的長處短處,或做補救的努力,或是針對性開展未來的規(guī)劃。學校也會根據(jù)學生現(xiàn)實,適當調(diào)整教育舉措。在一些私立學?;蛘吆靡恍┑墓W校,智商測驗結果領先的學生,會進入“強化班”(enrichment programs),老師會針對性地提供高端技能的培訓。
專家發(fā)現(xiàn),兒童的發(fā)展階段和認知能力是有限制的。很多家長,無視這種局限,覺得“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chǎn)”,不顧孩子的認知能力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經(jīng)常對孩子毫無原則地夸大其詞地進行表揚,這會影響兒童的自我認識,形成錯覺,導致貪多學不精,最終以失敗告終。這種不顧認知能力的賞識,是挖坑讓孩子往里跳。
所以我們應該學會正確的表揚,使孩子產(chǎn)生動力;同時再用鼓勵、確認等其他手段使孩子認識到學習無止境而保持謙虛謹慎的學習態(tài)度。
實驗者表揚第一組孩子說他們一定是非常聰明才能解答出這么多謎題,對第二組孩子則保持沉默,對第三組孩子說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解答得很好。
在實驗的第二階段,研究者告訴孩子可以選擇兩個任務中的一個來完成。一個任務非常難,他們不大可能成功,但它具有挑戰(zhàn)性,即使是失敗了也能讓你從中學到不少東西。與之相比,另一個任務容易得多,他們很可能成功,但可以從中學習的東西比較少。
被表揚聰明的第一組孩子大約有65%傾向于選擇較容易的任務,第二組孩子選擇較容易任務的只有45%,而被表揚努力的第三組孩子只有10%的孩子選擇了容易的任務。
為什么不同的表揚會對孩子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呢?兩位教授認為,這是由幾個因素導致。告訴孩子他們很聰明可能會讓他們感覺良好,但也促使他們害怕失敗因而避免挑戰(zhàn),因為他們擔心自己萬一沒有成功,就會顯得很難堪。此外,告訴孩子他們很聰明無異于暗示他們無需努力就可以表現(xiàn)得很好。由此,孩子就會缺少動力來努力付出,因而更可能失敗。遺憾的是,如果他們接下來得到了較低的分數(shù),他們的動力甚至可能被完全摧毀,從而產(chǎn)生一種無助的感覺。
兩位教授還認為,因為努力而受到表揚的孩子會更有動力嘗試挑戰(zhàn),而不會考慮嘗試的結果,因而不會害怕失敗。于是,對學習的渴望超過了對失敗的害怕,因而他們更愿意選擇挑戰(zhàn)性的任務而不是容易的任務。同時,這些孩子更有動力在未來的測試中繼續(xù)努力,因而更有可能獲得成功。而且,即便他們在未來失敗了,他們也會很容易將自己的失敗歸咎于努力不夠,而不會產(chǎn)生喪失自信的無助感。
所以我們得出了最重要的結論,就是對孩子要夸獎努力,不要夸獎聰明.
而且我們對孩子的夸獎要具體,不能籠統(tǒng)。
我們經(jīng)常聽到家長這樣夸孩子:寶貝真棒,寶貝真是好孩子,寶貝真不錯。這些都是很籠統(tǒng)的表述,到底哪些行為好,孩子們并不清楚,甚至可能讓他們無所適從。
舉個例子說,如果孩子給一個乞討的老人一元錢,別人都是離很遠扔過去的,但我們的孩子是走到老人面前,彎腰把錢放到老人面前的錢罐里。
我們可以表揚孩子兩個方面,第一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體現(xiàn)了孩子的愛心。第二能走到老人面前,彎腰把錢放到老人面前的錢罐里,而不是像有些人很隨意地把錢丟給他,說明孩子懂得尊重別人,即使對我們?nèi)椭娜?,也需要尊重他們?/p>
這樣的表揚就很具體。
關于表揚的流程:
1.陳述事實。2.確認事實的可貴性。3.表達感受。4.肢體語言。
第一孩子做對了什么事情,我們要明確地告訴孩子,他什么地方做對了,什么行為被肯定和欣賞。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知道自己因為什么被表揚,他下次可以繼續(xù)做下去。
第二我們要讓孩子知道被表揚的真實理由,他這么做的可貴性,從而對自己行為有一個正確的評估,產(chǎn)生自豪感。
第三我們一定要表達為孩子高興的情緒。這種為孩子取得成績而替孩子高興的感受,是一股巨大的推動力,使孩子會繼續(xù)把事情做下去。
第四,我們還可以使用一些肢體語言,比如擁抱孩子,來強化孩子內(nèi)心的感受,根據(jù)社會學家做的一些實驗表明,肢體語言給孩子帶來的感受是最強烈的。
我父母那一代人,很少會親吻孩子,擁抱孩子,但是每次我生病的時候,我母親總會把額頭貼在我的額頭上,來試試我有沒有熱度,這個小動作讓我倍感溫馨,這么多年過去,總是會想起當時的場景,特別能感受到父母對孩子的關心。
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孩子未必能感受到,所以我們父母要多擁抱孩子,多把愛傳遞給孩子。
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會有更好的行為表現(xiàn),因為他們不愿意讓父母失望。
前面講了很多表揚孩子的原則,除了表揚以外,我們對孩子還要多鼓勵。
鼓勵是什么?就是在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家長對孩子在語言及行動上的幫助,支持和期待。
鼓勵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
1. 關注孩子的進步,不要和別的孩子比較,只和過去的情況比較,有進步就可以表揚。
2. 關注孩子做事的過程,忽略結果,細節(jié)上有閃光點就可以表揚。
我們在表揚孩子的時候,還要注意:
1. 要經(jīng)常表揚,如果只是偶爾表揚就起不到什么效果,孩子也不會重視。
2. 要多維度的表揚,我們表揚孩子別光看成績,其實各個方面都可以表揚,比如喜歡做家務,去看望老人,做事耐心,喜歡挑戰(zhàn),信守承諾,愿意和陌生人打交道等等,都可以表揚。
3. 表揚的場合,要看孩子的特點,有的孩子喜歡當眾得到夸獎,有的孩子當眾夸他會覺得不自在,我認為還是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除了口頭表揚,我們還可以用文字來表揚,比如寫張小紙條就不錯,我曾經(jīng)寫過幾年的博客,內(nèi)容主要和孩子有關,當孩子有好的表現(xiàn)時,我會在博客里夸獎他,他能看到。我兒子上中學后有了手機,當他有好的表現(xiàn)時,我經(jīng)常給他發(fā)手機短信夸獎一下。
下面我們來看看有哪些無效的表揚:
第一,空洞,前面講過類似“你真棒,你真好”這些話,沒有具體的內(nèi)容,就起不到表揚的效果。
第二,虛偽,有些父母為了取悅孩子,會夸大其詞:“你真是天才!”,“你比任何孩子都強百倍?!边@些話孩子也能聽出虛假,并不會真的相信。
第三,應付,孩子經(jīng)常會把自己畫的畫或者做的手工拿給父母欣賞,很多父母會頭也不抬地夸兩句,這種情況很像媽媽穿了一件新衣服給爸爸看,很多爸爸就很敷衍,不懂得欣賞。
第四,重復,夸獎沒有新意,老生常談也起不到激勵的作用。
下面我們談談獎勵的問題。
很多家長都會問孩子如果表現(xiàn)好,家長除了口頭表揚以外,是否要物質(zhì)獎勵?
我們要警惕濫用獎勵的情況,尤其是物質(zhì)獎勵要慎重。
給大家分享一個案例:
蟲蟲五歲半,快上小學了。媽媽為了鼓勵蟲蟲學習,和他商量了一個獎勵方法:每天完成學習任務后,獎勵1元錢,每周背一首詩或者認五個字獎勵5元錢,自己攢錢買玩具,不受媽媽的時間限制。蟲蟲很高興地答應了,而且開始這段時間學習任務完成得也很好。但是如果沒有獎勵,孩子就會磨蹭好長時間,還不一定記住。
其實,這種現(xiàn)象已經(jīng)非常普遍。我們再來看一個實驗。心理學上曾做過這樣的實驗,一位心理學家挑了些愛繪畫的孩子分為AB兩組。A組孩子得到許諾:畫得好,就給獎品,B組孩子則只被告之“想看看你們的畫”。兩個組的孩子都高興地畫了自己喜愛的畫。A組孩子得到了獎品,B組孩子只得到了幾句平常的贊語。
三星期后,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A組孩子大多不主動去繪畫,他們繪畫的興趣也明顯降低,而B組孩子則仍和以前一樣愉快地繪畫。這個實驗,曾在不同國家、不同興趣組里進行過,實驗結果得到了反復驗證。
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呢?它說明了用物質(zhì)獎勵在短時間內(nèi)可能有一定的激勵作用,但不一定都能起到長久的積極作用,它還說明了獎勵也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是要講究方法和技巧。
獎勵固然可以強化孩子的某些良性行為,但是獎勵有可能掩蓋了孩子的關注點,即孩子做某件事有可能只是對獎勵感興趣,而對事情本身的興趣并沒有培養(yǎng)起來。父母使用的獎勵方法也不能簡單化,物質(zhì)獎勵這一招雖容易在短期內(nèi)見效,但是從長久發(fā)展來看,物質(zhì)獎勵在調(diào)動孩子的內(nèi)在動機、自覺性和持久興趣方面,功能是有限的。
獎勵不一定都要花錢去買的,對于大點的孩子,精神獎勵也很重要。同時,獎勵過多還會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物品上面,而不是關注到父母希望的行為上。
那么,比較合適的獎勵有哪些呢?
一般來說,分為以下幾種:
▲ 物質(zhì)獎勵:冰淇淋、球、圖畫書、特別的零食、玩具、漂亮的衣服、小金魚、小盆栽……
▲ 活動獎勵:與媽媽一起玩牌、野餐、旅游、去公園、講故事、做手工、幫忙包餃子、擇菜、洗東西、擦拭家具看電視電影、看演出……
▲ 精神獎勵:小紅旗、小紅花、五角星,微笑、擁抱、撫摸、鼓掌、贊嘆、表揚……
▲ 權利獎勵:給金魚喂食一周、周末可自行選擇是郊游還是去串門、晚飯后可選擇喜歡的活動……
批評孩子
前面談了很多如何表揚孩子,下面我們來談談如何批評孩子。
首先,我們要掌握最重要的原則:對事不對人,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批評孩子,很多父母總是希望以小見大,一針見血,但往往會夸大事情的危害性,一說起來就羅列一大堆問題,最后竟將孩子定性為“一無是處,無人喜愛”。這種結果可能是孩子最怕得到的。因為它意味著“老師不喜歡我了,爸爸媽媽不喜歡我了,小朋友不喜歡我了,大家都不喜歡我”。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會因此背上沉重的包袱,沉浸在被拋棄的感覺中,會對自己的錯誤耿耿于懷。批評本身是對孩子的提醒,而過分的表情、動作和措辭,對孩子的二次傷害會比做錯事本身更嚴重。
而且我們還要注意批評的時間和場合,不要在孩子吃飯和睡覺前批評,更不要當眾批評孩子,因為這兩點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一旦孩子出現(xiàn)過失的時候,很多家長的表現(xiàn)是情緒激動,聲音分貝高,語言速度快,一陣狂風暴雨,說完了,罵完了,心里也痛快了,也平衡了。當家長罵孩子的時候,大多孩子心里算計的卻是:“現(xiàn)在是罵到一半了!”“再忍耐一下,就快罵完了!”家長在呵斥孩子的時候也會突然停下來問:“你聽明白沒有?”孩子馬上反應說:“聽明白了!”“記住了沒有?”“記住了!”“以后還犯不犯?”“不犯了!”這時候如此痛快地敷衍只是為了早點結束這場暴風雨。
最后的結果就是孩子“口服心不服”,“你罵你的,我做我的”。
所以孩子犯錯時,我們一定要讓自己冷靜下來,因為批評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理解和接受正確的建議,并在行動中改正。
孩子年幼,對事物的認識還不夠全面,犯錯有孩子主觀方面的失誤,但也有可能是因為某些客觀原因,有的是有意為之,有的可能是無心所致,有態(tài)度問題,也可能是能力不足引起。
所以,在孩子犯錯后,家長要保持冷靜,控制自已的情緒,給孩子一個陳述犯錯經(jīng)過的權利,這樣才能找到孩子犯錯背后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
通過聽取孩子的陳述,家長要綜合分析,并快速作出判斷,分析孩子為什么出錯,是什么原因?qū)е?,其動機和出發(fā)點是什么,接下來要采取什么樣的方法給予孩子幫助和指導。
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所犯的過失與后果間的聯(lián)系,這樣做的目的在于: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他的行為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從而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批評的同時,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長處:對孩子的進步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在此基礎上再對孩子的錯予以糾正,這樣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見。如果一味地數(shù)落孩子,責怪孩子這也不是那也不對,只會讓孩子產(chǎn)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有的家長批評孩子時,沒有指明改正的方向和具體方法,只是單純在指責孩子這不對,那也不對,孩子聽了大半天之后,還不知道應該怎么去做,這種批評是沒用的?! ∨u的重點不應把重點放在“錯誤”上,而是應引導孩子對錯誤行為進行補救。例如,孩子與同學發(fā)生沖突,如果錯在自家孩子,家長除了要嚴厲批評之外,還要讓孩子主動向?qū)Ψ降狼福瑥浹a在對方身上所造成的有害影響等??傊议L必須把改正方法說明,而且要說“做什么”,少說“別做什么”。
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我們可以多提問,既聽取孩子的想法,又可以引導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采取彌補的辦法。
批評孩子,還要注意幾點:
1,及時,最好當天解決,實在不行也不要拖過一周,很多家長看到孩子不好的行為,為了逃避不愉快的談話,就采取拖和忍,結果孩子越來越過分,家長最后也會爆發(fā),怒氣沖沖地發(fā)泄情緒,最后卻解決不了問題。
2.不要翻舊賬,孩子以前做過的錯事,有的已經(jīng)承擔后果,就不要再提。
3.每次重點解決一件事,孩子的問題也許有很多,應該有個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過程。
孩子犯錯時,父母要表達自己的感受,但是態(tài)度溫和。
比如,孩子講話對自己不禮貌 ,就要告訴孩子,他那么說會傷害到自己,希望孩子要注意。
孩子的錯誤被指出來時,通常會覺得沮喪,所以家長還要給孩子心理安慰,首先要表達對孩子的愛不會變。愛是無條件的,我們批評孩子,只是希望糾正一些不太好的行為,不會否定孩子的人格。
其次我們要用肢體語言,比如擁抱來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沒有改變,這樣孩子才會有安全感。
我們在批評孩子時,還要和家人統(tǒng)一戰(zhàn)線。
比如和愛人,和婆婆,一定要明確一個原則:對待孩子的問題,大人有不同意見也不要當面爭執(zhí),可以事后進行討論。當然有的事也可以事先溝通以后再去解決孩子的問題。
最后我們要教孩子學會認錯,怎么做到這一點呢?
只有父母以身作則,當我們自己做錯事的時候,也要及時道歉,承認錯誤,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會模仿大人的行為。
這樣我們在批評孩子時,就比較容易讓孩子反思自己的行為,吸取教訓,改正錯誤。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謝謝大家的聆聽。
(完)
本周日晚9點,常筠校長將進行第五講《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的主題講座。已購買的校長請準時聽課,還未購買的校長,可根據(jù)下方提示方式進行購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