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到過北京的朋友,除了要擠著人堆看天安門、長城、故宮外,穿街走巷尋找各式各樣的老北京小吃也是首要任務(wù)之一。
說到吃,老北京小吃粗略統(tǒng)計有100多種,驢打滾、爆肚、茶湯、炒肝、豌豆黃……真是叫人目不暇接,想著想著就要流出口水來,什么?你沒吃過?別告訴我,你來過北京~~
1驢打滾
驢打滾又稱豆面糕,以黃豆面為其主要原料,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一。但為什么又稱“驢打滾”呢?似乎是一種形象比喻,制得后放在黃豆面中滾一下,如郊野真驢打滾,揚起灰塵似的,故而得名。層次分明,外表呈黃色,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
推薦地點:南來順、護國寺、九門小吃
2艾窩窩
用糯米洗凈浸泡,爾后入籠屜蒸熟,晾涼后揉勻,揪成小劑,摁成圓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拌和成餡,即成。
艾窩窩歷史悠久,明代稱之為窩窩,流入民間。后改名艾窩窩是有緣由的:在清人李光庭的《鄉(xiāng)諺解鈁》一書中講到:因為有一位皇帝愛吃這種窩窩,想吃或要吃時,就吩咐說:“御艾窩窩?!焙髞磉@種食品傳入民間,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說“御”字,所以省卻了“御”字而稱“艾窩窩”。
推薦地點:南來順、護國寺、仿膳
3糖卷果
糖卷果是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品,主料用山藥和大棗,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輔料,是一道名副其實的藥膳,因其有滋補作用,深受中外食者青睞,尤得女性食客的喜愛。
推薦地點:南來順、護國寺、隆興盛名優(yōu)小吃
4豌豆黃
北京春夏季節(jié)一種應(yīng)時佳品。原為民間小吃,后傳入宮廷。清宮的豌豆黃,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做出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
推薦地點:仿膳、南來順、護國寺
5糖耳朵
糖耳朵,因為它成形后,形狀似人的耳朵得名。又稱蜜麻花,棕黃油亮,質(zhì)地綿潤松軟,甜蜜可口,是清真教人所制。
推薦地點:南來順、護國寺、九門小吃
6茶湯
相傳源于明代,因用水沖熟,如沏茶一般,故名茶湯。茶湯是以炒熟的糜子面為主料,加紅糖以開水沖之,再加入桂花、葡萄干、核桃仁、瓜子仁等拌勻而成。
賣茶湯的很吃功夫,沖茶湯時要掌握好那锃光瓦亮的大銅壺,難度很大,因為壺膛里點著煤炭,加上壺身及開水,往往重達 40 公斤左右,所以動作必須舒展利落,協(xié)調(diào)有度,倒水時才能毫厘不差,一次完成。否則稍有閃失,燙了手不說,還當眾跌了份兒。
北京城也流傳著一句歇后語:" 賣茶湯的回家——沒面了。"這里的 " 面 ",當然說的是臉面、情面。
推薦地點:茶湯李
7焦圈
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愛吃,酥脆油香的味兒,真叫人吃不夠。北京人吃燒餅,常愛夾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
宋代蘇東坡曾寫過一首詩,相傳是中國第一首產(chǎn)品廣告詩:“纖手搓成玉數(shù)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
推薦地點:餡老滿、隆福寺小吃
8馓子麻花
馓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歡迎,是寒食節(jié)必吃食品。馓子麻花是用發(fā)酵面揉擰成麻花形后炸制而成,顏色棕黃,質(zhì)地酥脆,香甜可口。
推薦地點:南來順、護國寺、九門小吃
9奶油炸糕
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營養(yǎng)的小吃品種。奶油炸糕呈圓形,外焦里嫩,香味濃郁,富有營養(yǎng),易于消化。
推薦地點:護國寺小吃、隆福寺小吃
9蛤蟆吐蜜
蛤蟆吐蜜又稱豆餡燒餅,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見品種,因其以豆沙為餡而得名,在烤制過程中,因燒餅邊上有自然開口,吐出豆餡,掛著燒餅邊上,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種燒餅為蛤蟆吐蜜。
推薦地點:隆福寺小吃
11姜絲排叉
姜絲排叉,從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鮮姜,因而食用時有明顯的鮮姜味而得名。將炸得的排叉入姜絲熬出的桂花飴糖中過蜜,過蜜后的排叉成淺黃色,有酥、甜、香的特點,食用時有姜味。
推薦地點:南來順、護國寺、隆福寺小吃
12炒 肝
以豬的肝臟、大腸等為主料,以蒜等為輔料,以淀粉勾芡做成。正宗的吃炒肝方法既不用勺子也不用筷子,一手托著碗底,轉(zhuǎn)著圈嘬,好處是腸、肝和芡汁分布均勻。
推薦地點:合義齋
13灌腸
古法是把淀粉加紅曲灌到豬腸子里面,現(xiàn)在通常是用淀粉加上紅曲捏成個棒槌形,切成片后上鐺煎,澆鹽水蒜汁食用,外焦里嫩,用竹簽扎著吃,滋味獨特。
推薦地點:隆福寺小吃街、王府井小吃街
小吃代表著人類文化生活的精致化。吃不只是事物本身,也代表一種文化,在帝都的紅墻灰瓦間來一份奶油炸糕或炒肝,仿佛聽著搖著鈴鐺和古老的叫賣聲,濃厚的歷史氣息鋪面而來,而北京也便多了幾分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