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生方法的引入,深刻地改變了中國人認識和觀察事物的方式,進而也改變了中國畫的表現方法、內容和形式。由于寫生的方法是相對直觀和如實地感受和描繪對象,因此寫生方法的引入使山水畫更加貼近現實,貼近生活,使文人畫家遠離現實、無人間煙火的意境追求又回到現實之中,也改變了清末畫壇模仿成風缺少生氣等現象。對于寫生給山水畫帶來的改變和積極的影響,對于其主流,應該給予積極的肯定,寫生方式和山水畫的結合是2 0世紀山水畫最主要的特點和成果。
——摘自《北京大學藝術學院2014中國畫教學文獻》
(崔曉東:關于山水寫生課教學的思考)
崔曉東
﹀
﹀
﹀
崔曉東,1988年畢業(yè)于中央 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獲碩士學位。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炎黃藝術館館長。
湘西鳳凰寫生寫生 34x45.5 2007年
關于山水寫生課教學的思考
文/崔曉東
山水寫生教學大約產生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它是在山水畫中引進了西方寫生的方法。寫生方法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畫的思維方式、觀察方式和表現方式。經過半個世紀的教學實踐,這種寫生方法不斷探索、發(fā)展,現已成為山水畫教學中最主要的課程,并已取得了許多積極的成果,對20世紀山水畫的發(fā)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這種方式的利弊得失,這種方式對山水畫發(fā)展正面和負面的影響,還沒有認真的梳理和總結。
湘西鳳凰寫生寫生 34x45.5 2007年
本人近些年來一直在從事這方面的教學工作,也進行了很多寫生實踐?,F根據這幾年山水寫生教學的體會,將對其中幾個問題的思考作一個簡略的總結。
兩點說明:
一、本文中單獨談到“寫生”時,是指西方的寫生方法,不包括“山水寫生”。
二、本文談到的“山水寫生”是指以毛筆、宣紙直接對景寫生。
中國古代也有寫生的提法,但我們現在通常說的或使用的寫生方法和模式卻是西方的。
中國古代關于寫生的記載如:古人記載五代畫家荊浩“隱居于太行山之洪谷…….嘗攜筆寫生數萬本”,又比如元代畫家黃公望說他云游時“皮袋中置描筆在內,或于好景處,見樹有怪異,便當摹寫記之”。以上的記載說明古代的畫家注重在生活中觀察并收集素材。但古人的寫生肯定不同于我們現代意義上的寫生,他們是將生活中的素材經過提煉,概括成為一種藝術形象用到他的創(chuàng)作中,比如荊浩,他傳世的《匡廬圖》中的山既不是南方的廬山,也不是他長期生活的太行山。黃公望畫的《富春山居圖》是有具體地點的,但你到富春江沿岸會發(fā)現也是和他的畫對不上的。我曾乘車沿富春江從頭走到尾。他畫的是他心目中的富春江,是現實和理想的結合,包括筆墨的理想。這些與西方是完全不同的,西方的風景畫都是可以在現實中找到具體地點的。我看過許多西方研究畫家和作品的著作,有許多都是將作品和所描繪對象的照片排在一起,來說明作品的來處,大都畫得相當寫實,就算不那么寫實的梵·高,我也看過一本介紹他風景作品的書,將他的作品和他所描繪地點的照片排在一起進行比較,也是畫得非常具體,包括房子和樹,都沒有太大的變化。通過以上的對比,我想說明東西方在寫生的方法和概念上是不同的,這種不同來源于東西方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中國山水畫從一開始就不是一種寫實的藝術形式,比如晉人顧愷之所畫的《洛神賦圖》,此圖的山水雖是作為人物背景而出現的,但卻是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山水畫。畫中山石、樹木及水都是將自然形象經過高度的提煉、概括,變?yōu)橐环N符號,再將這種符號重新組合,變?yōu)橐环N形式。據說這個時期已有了獨立的山水畫,并且也流傳下來幾篇專門的山水畫論。顧愷之生活于公元2世紀中葉至3世紀初,此時正是西方古羅馬時期,西方高度寫實的藝術形式已完全成熟,兩種不同的文化背景,產生了完全不同的藝術形式和理念。
漓江兩岸 2012年
表現形式和觀察方式不同的本質是東西方對什么是“真實”的不同認識和理解。五代畫家荊浩比較早的提出了“圖真”的概念,他解釋說:“似者,得其形,遺其氣。”“真者氣質俱盛。”也就是說得到表面的形態(tài)不是真,要得到物體的生命、精神,也就是“氣”。“氣”是中國古代哲學中最重要的內容,是宇宙的生成和生命。晉人宗炳的《畫山水敘》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一篇山水畫論,他提出“澄懷味象”,其中的“象”不僅僅是客觀的對象。中國的古代哲學認為“象”包含著“道”與“氣”,如果脫離道與氣,“象”就失去了本體和生命,就成為毫無意義的東西。宗炳又進一步提出“澄懷觀道”,應該說“味象”的實質就是“觀道”。所以在當時山水畫所追求的不是事物的形式美,不是眼睛看到的自然,而是透過自然的物體表象,去把握事物的本體和生命。
寫生是西方寫實繪畫最基本的觀察方式和訓練手段,是純粹的西方傳統(tǒng)。在20世紀初,寫生被當時最先進的知識階層和革新派作為改造中國畫傳統(tǒng)唯一的辦法和手段引入中國。由于種種原因,寫生的方法沒有受到任何的阻礙和質疑,長驅直入,迅速被廣泛接受和采用。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之后,寫生成為中國畫教育的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先是在人物畫的基本訓練上,大約在20世紀60年代初,山水寫生成為山水畫教學最基本的課程。
寫生方法的引入,深刻地改變了中國人認識和觀察事物的方式,進而也改變了中國畫的表現方法、內容和形式。由于寫生的方法是相對直觀和如實地感受和描繪對象,因此寫生方法的引入使山水畫更加貼近現實,貼近生活,使文人畫家遠離現實、無人間煙火的意境追求又回到現實之中,也改變了清末畫壇模仿成風缺少生氣等現象。對于寫生給山水畫帶來的改變和積極的影響,對于其主流,應該給予積極的肯定,寫生方式和山水畫的結合是2 0世紀山水畫最主要的特點和成果。
巫山長江大橋寫生34x45.5 2007年
但是西方的寫生方式和中國的傳統(tǒng)畢竟是兩種不同的體系,在寫生這種方式進入山水畫之后,還是潛伏著一些問題。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大約在上個世紀60年代初開始在山水課中安排山水寫生課教學,之后一直延續(xù)到現在,已經成為山水畫教學最主要的課程,對于這門課程的重要作用和積極成果,本文前面已簡要地提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發(fā)展,其中也暴露一些問題,需要引起大家思考和研究。
首先從觀察方式上,過于直觀,照抄對象,缺少對對象的組織、提煉、概括、取舍。在觀察方法上,中國畫講“山形面面觀”“山形步步移”,就是整體、全面的把握。而現在的山水寫生基本上集中于一點,即西方的焦點透視,使學生的把握能力和想象力受到限制?,F在很多的學生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只能按寫生的稿子畫,離開稿子就想象不出來,而中國畫的“胸中丘壑”“身即山川而取之”“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等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或有所失。反映在山水畫壇,很多的作品過于寫實,缺少中國畫的意境,缺少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我想,這些都和這些年山水寫生教學有直接的關系。
張家界后花園寫生-2005
寫生面臨的比較大的問題,就是筆墨問題。筆墨是中國畫語言的核心,它不同于油畫的色彩和雕塑的泥巴,色彩是自然中存在的,你只需去感受和表達,而筆墨在自然中是沒有的,需要你去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而且筆墨有超越對象之外的、獨自的價值和審美標準。如果將筆墨等同于色彩和泥巴的作用,那將極大地損害筆墨的價值。中國畫這種形式是用筆墨來表現自然。作品水平的高低,一是取決于對藝術和自然的感受能力,二是取決于對筆墨這種形式語言的把握能力。山水畫就是把自然形態(tài)通過畫家的創(chuàng)造,轉化成筆墨形態(tài),也就是藝術形態(tài),成為一件藝術品。在目前,山水寫生在筆墨方面涉及兩個問題:一是山川和筆墨的關系,二是感受和經驗的關系。山川和筆墨的關系,首先要用筆墨來表現山川,進而要把山川變成筆墨,這應該是一個寫生的完整過程。這里面的問題是,是把筆墨變成山川,還是將山川變成筆墨,也可能會有人說這是一回事,實際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出發(fā)點不同,其結果就會大不一樣?,F在比較普遍的問題是,僅僅將筆墨看成素描或造型的手段,用來描摹、照抄對象,削弱了筆墨的審美價值與相對的獨立性和表現性,這是對景寫生最容易出現的問題。被眼前具體物象所局限和束縛,筆墨的特點無法發(fā)揮,這一點將嚴重地制約山水畫的藝術質量。關于感受和經驗,在寫生中感受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寫生最寶貴的價值,這一點一定要特別強調。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表達這種感受,在這一點上,在教學的指導思想上是有不同的看法的,首先是要不要借鑒前人的經驗和方法,有一種意見主張獨創(chuàng)和個性化,避免像前人、古人,不應用前人的方法。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在自己沒有經驗和方法時可以借鑒前人的經驗和方法,如筆法、墨法、皴法、章法等,在借鑒前人的基礎上產生自己的方法。兩種方法在一個比較成熟、很有經驗的畫家那里似乎不是很大的問題,只是側重點不同,可是在初涉寫生的學生身上,兩種方法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或完全相反的結果,也可能會影響其一生,這就是基礎教育的重要性所在。
漓江記游 2012
對于山水寫生課面臨的一些問題,以下談幾點我的看法。
一、關于山水寫生課的課程安排
山水寫生必須有筆墨的基礎和經驗來支持,所以寫生課必須安排在筆墨訓練的課程之后。這些年來,為了服從院里統(tǒng)一的教學安排,山水專業(yè)的新生一進畫室就先去寫生,在沒有進行筆墨技法訓練的情況下,學習效果非常不理想,無法完成教學要求。因此,筆墨的基礎訓練,臨摹課對于山水寫生是必需的基礎課。
二、山水寫生課的內容安排
毛筆對景寫生應該是山水寫生課的重要內容,但不應該是唯一的方式。任何一種方式都有它的優(yōu)勢,同時也一定會有它的局限。如我前面談到的一些問題,有些問題是這種形式自身所無法克服的,這就需要一些其他形式的補充。比如可以安排一定時間的速寫,速寫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捕捉對象,也鍛煉學生提煉、概括、取舍的能力。在速寫中不用考慮筆墨問題,可以集中精力解決筆墨以外的問題,也是對長期作業(yè)弊端的一種調整和補充。另外,山水畫傳統(tǒng)中有一種重要的觀察事物的方式,古代稱為“目識心記”,如果翻譯成現在的講法,可以叫作“默寫”。古人寫生大多用此方
法,如《唐朝名畫錄》載吳道子畫嘉陵江:“天寶中,明皇忽思蜀道嘉陵江山水,遂令吳生寫之。及回,帝問其狀。奏曰,臣無粉本,并記在心,后宣令大同殿壁圖之,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畢。”“臣無粉本,并記在心”就是沒有稿子,都記在心里。這種訓練也非常重要?!俄n熙載夜宴圖》就是顧閎中觀察了韓家夜宴后,背著畫出來的。學校也應培養(yǎng)學生這種功夫和能力。這幾種寫生方式配合起來進行,才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鍛煉,才能避免單一方式所產生的問題。
桂林寫生 2012年
三、山水寫生的教學重點
山水寫生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訓練,山水畫中的很多問題必須在寫生中加以解決。比如對大自然的感受,這一點在學校里是無法解決的,應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大自然。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
是講人和自然的和諧,藝術創(chuàng)作把揭示和表現自然與人的內在精神作為最高境界,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對大
自然始終有一種新鮮的、敏銳的同時又應該是獨特的感受。在感受自然的同時,要學生學習、了解中國畫的觀察方法,如“山形面面觀”“山形步步移”“遠看取其勢,近看取其質”以及中國畫的透視方法,使學生能全面、本質地認識自然,而不僅僅是眼前看到的局部,把山川、丘壑、云水、林木、房屋等等,處于不同時空的內容都納入你的把握之中,整體的把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又要培養(yǎng)取舍、概括的能力及想象力。
培養(yǎng)學生在面對大自然的時候要有新的發(fā)現?;仡櫭佬g史、繪畫史上的很多變革和創(chuàng)造,都是在對大自然的感受中有新的發(fā)現之后產生的,如新的意境、新的樣式、新的題材,包括新繪畫語言和表現手法等。不斷的發(fā)現是藝術和藝術形式不斷發(fā)展的基礎,學生從一開始就應培養(yǎng)這方面的意識和能力。
要培養(yǎng)學生認識、理解大自然的形態(tài)和生長規(guī)律,了解、研究山川、林木等的結構和生長規(guī)律。山川的形態(tài)、體積,山和山之間的聯系,對自然規(guī)律的深刻把握,是一個畫家最重要的基本功和生活積累。在認真研究、理解的基礎上又要學會提煉概括,把你所要表現的對象變成一種藝術形象。
桂北鄉(xiāng)村寫生 2012年
四、關于山水寫生課的教學規(guī)范
山水寫生教學已經過了幾十年的實踐,特別是有像李可染先生這樣開拓性的實踐,加上中央美院幾代師生不懈的努力,使這門課程的體系框架正在不斷形成和完善。但由于這門課程畢竟時間比較短,比起其他的課程,有些方面還不夠完善。由于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教學環(huán)境與過去比,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本科生的數量有比較大的增加,本科教育已定位為基礎教育,在這種情況下,課程也需要隨之調整,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是經驗式的,師傅帶徒弟式的,有極大的隨意性,而現代教育要求的是系統(tǒng)性、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對于山水寫生這門課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已經積累了很豐富的經驗和成果,現在需要對這些經驗和成果,進行認真的研究總結、論證。明確這門課程的指導思想,教學的原則、任務、目標,教學的內容、方式、方法,經過充分的論證,用大綱的形式確定下來,應系統(tǒng)、規(guī)范、具體,有可操作性,不能因教師的改變而改變。今年這個老師上課,學生學的這種方式,明年換個老師,下一班學的又是另外一種,這樣就不系統(tǒng)、不全面。作為一個高等學校,要有自己的傳統(tǒng)和體系、自己的教學方式和特色,這些都是一代一代地薪火相傳,同時也需要明確地規(guī)定下來,包括課程的編排要系統(tǒng),各門課程的銜接和相互關系,整體教學原則和局部課程的關系,還有教學層次。如何由淺入深,逐步深入,每個學期、每個單元的目標、任務,應解決的問題,都應有具體的要求,使教師和學生都明確了解課程的具體的內容、應完成的目標和應解決的問題。建立山水寫生課的教學規(guī)范,應是當前急需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巴山夜雨-2008 35x46cm
寫生給山水畫帶來了活力,但確實也帶來很多問題。對于這種方式的利弊得失、對山水畫這種形式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從歷史的角度做出準確的判斷和結論,是我們這一代身在其中的人所難以完成的,但我們的根本目的是繼承和發(fā)展我們民族自己的藝術,使它不斷地、一代又一代地向更高的水平、更完美的境界發(fā)展。一個民族的文明、文化和傳統(tǒng)是靠教育來傳承的。藝術的發(fā)展,基礎也在教育,如果說畫壇出現了什么問題,那根源也一定出在教育上,所以教育的責任十分重大,是百年大計。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保留自己的民族性,才有可能長期與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平起平坐,如果喪失了民族性,將會成為其他民族文化的附庸,永遠低人一等。外來的東西要學會借鑒,要為我所用,不能喧賓奪主,不能一見新的東西,就把自己的傳統(tǒng)說得一無是處,不能宏觀的肯定,具體的否定。對山水寫生這一中西融合的形式應不斷發(fā)展完善,走出一條中國式的山水寫生之路,這應是我們努力實現的目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崔曉東老師在桂林寫生
崔曉東老師在湖南鳳凰寫生
崔曉東老師帶領學生寫生
崔曉東老師帶領學生寫生
崔曉東老師帶領學生寫生
寫生合影
崔曉東老師在北京大學授課
崔曉東老師在北大授課示范中
北大授課合影
對山水寫生這一中西融合的形式應不斷發(fā)展完善,
走出一條中國式的山水寫生之路,
這應是我們努力實現的目標,
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聯系客服